年仅21岁 古代死的最惨皇后被抓后施以裸刑

Posted 裸刑

篇首语:后悔过去,不如奋斗将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年仅21岁 古代死的最惨皇后被抓后施以裸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年仅21岁 古代死的最惨皇后被抓后施以裸刑

在古代封建社会,尤其是在儒家思想统治下,所谓礼不下平民,刑不上大夫。更何况是极其无尊严的裸刑了。而下面这位堂堂一国皇后,作战十分勇猛,被抓后惨遭凌辱,行刑后被斩首,成为唯一一个受裸刑而死的皇后。

这位就是历史上着名的毛皇后,其出生于武将世家,从小喜欢舞枪弄棒,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上阵杀敌丝毫不逊色于一般的男猛将。其经常帮助父亲训练军队,并随军出征,统兵作战。其不光武艺了得,而且长的还特别的漂亮,因此,在16岁就被选为当时前秦太子苻登的妃子。

说到这苻登,也许你不知道,但是要是提到他爷爷苻坚你肯定就知道了,没错,他爷爷就是统一北方差点统一全国的苻坚,在淝水之战大败而归。随后国家内部分裂,各方势力开始活跃,国家被肢解,自己还被羌人首领姚苌杀死。

到了苻登做皇帝时已经是众叛亲离,难以为继,国内反叛实力不断,苻登经常要亲自出征讨伐。而此时,作为皇后的毛氏因为熟谙兵事,因此,时常一同出征,并统军作战。公元386年,姚苌再次领军来犯,苻登御驾亲征,带领毛皇后一同作战。毛皇后表现十分英勇,带领一万军队夹击姚苌,当场斩杀2万多人,震慑敌胆。

但是,符登有勇无谋,在得胜后率大军追赶,姚苌却带三万军队偷袭了由毛皇后守备的粮草大营。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守军拼死抵抗,毛皇后更是拼命斩杀,无奈敌我悬殊,最后部下大部分战死,毛皇后冲入敌阵,被俘虏。

毛皇后被俘,被带到姚苌跟前,姚苌见其美色,十分动心,想纳毛皇后为妃子,服侍自己。但遭到毛皇后的坚决拒绝,并大骂姚苌乱臣贼子,不得好死。无奈姚苌将其送入军中,关进军营,受尽百般凌辱。最后受裸刑而死,并斩下首级,其时年仅21岁!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上那个皇后活的最可怜,死的最惨??

命运坎坷的皇后,在中国历史上也不算少了。有些被人陷害,有些失宠被废,有些更无辜失去性命。如唐高宗的王皇后,被武则天用计诬陷,结果她跟萧淑妃双双被废,被关中不见天日的院落里,只有一个小孔递餸食器,外面又

卡扎菲被抓后,被17岁少年枪杀致死,这位少年如今怎样了

利比亚近代最著名的枭雄卡扎菲,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一人千面,在美国和西方国家眼中,他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恶混合独裁者,而在利比亚本土,也有人将他当作救世主一般。可是就是这么举世瞩目的一位枭雄,

历史上死的最惨的皇帝

北宋未代两皇帝。宋徽宗据说是死无葬身之地;宋钦宗是被乱马踩死的。元初一藩僧执掌江南教务,把南宋皇帝的墓掘了。当挖到徽宗的墓,打开棺椁时,发现只有一截烂木头。叹曰,南朝帝业根基太浅,连皇帝的尸身都化了。

三国死的最惨的是谁

第10名吕布――被曹操缢死知名度颇高,号"飞将军",公认的三国第一猛将。悍勇世无所匹。吕布原为并州刺史丁原的义子,在董卓会兵京师的时候,董卓本想杀掉丁原但是不敢动手,因惧怕丁原义子吕布,于是请手下谋士

西安事变蒋介石被抓后为何当场连说“好”

核心提示:陈班长随即向山坡搜索,在山石缝里把蒋介石搜了出来。接着,士兵们围住他大喊:“委员长,打日本,救中国!”蒋介石不停地与向他喊话的人握手,嘴里连声说“好!好!”蒋介石资料图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

春秋战国改革者都惨死 死的最惨的并不是商鞅

在春秋战国时代,活跃着很多优秀的社会变革者,他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变法图强,不仅强大了一个国家更是引领了一个时代。但是,这些伟大的改革变法者,却没有一个有好下场,商鞅被车裂都还不算最惨的!网络配图这位最悲

洪秀全的儿子被抓后,一个15岁的少年为何被凌迟处死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洪天贵福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凌迟处死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不是慈禧干的,处死这个15岁的少年是江西巡抚沈葆桢干的,而沈葆桢又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沈葆桢为何凌迟

史上死的最惨皇帝是他死后尸身被用来炼灯油

说到中国历代皇帝,除了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之外,就是拥有美女如云的后宫,不少宫廷剧,都是以历代皇帝后宫作为故事背景,道尽的都是后宫嫔妃争宠、上位的秘辛,但皇帝只要流连后宫嫔妃之间,荒淫不理政事,就会导致

为什么黄歇死的最惨? 历史上的战国四公子

太史公在《史记》中成功塑造了战国四公子的形象,他们是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四人皆以“好客”闻名,他们礼贤下士,“争相倾以待士”,广招宾客,借王公之

为什么黄歇死的最惨? 历史上的战国四公子

太史公在《史记》中成功塑造了战国四公子的形象,他们是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四人皆以“好客”闻名,他们礼贤下士,“争相倾以待士”,广招宾客,借王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