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篡位的人那么多 晋朝司马家族为什么会遭人鄙视

Posted 司马

篇首语:历史是知识分子文化活动的结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上篡位的人那么多 晋朝司马家族为什么会遭人鄙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上篡位的人那么多 晋朝司马家族为什么会遭人鄙视

司马家族为何遭人鄙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是国家最高掌权者,汉武帝时,为维护专制统治而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之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治国的“利器”。儒家思想主张君臣父子,换而言之,儒家思想主张严格的等级秩序,君臣关系不可逾越。在权力的诱惑下,许多人以身试险,甚至谋朝篡位,登上权力的最高峰。中国古代篡位的人多不胜数,其中比较有名的如秦朝的胡亥篡位、西汉的王莽改制、唐朝的玄武门之变、明朝的靖难之役等。

历史上篡位的人如此之多,为何晋朝的司马家族格外遭人鄙视?在史学界,对于晋朝的评价也是非常低,对司马氏的评价也非常低。晋朝在中国历史上似乎不那么受到重视,可以称之为“忽略王朝”。

东汉末年,由于皇权旁落,中央朝廷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导致地方割据。经过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刘备、孙权、曹操共分天下,其中曹操占据北方之地,实力最为强大。在三国时期,涌现出无数名将和顶级谋士,强国与强国之间碰撞的火花,迸发出格外精彩的历史片段。在读三国史的前部分,或许大多数人认为最终一统天下的将会是曹魏政权,可是最终三国纷争,却是司马懿得天下。

曹操几乎用一生打拼的基业,可最终都被司马家族窃取。三国合而归晋,晋朝的掌权者非刘氏,非孙氏,也非曹氏。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从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可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会是司马家族夺得天下。司马家族利用权谋窃取曹氏几代人打下的江山,即便是成王败寇,但也令人不甘。在历代王朝中,以权谋篡位的人不在少数,唯独司马家族格外遭人鄙视。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能够停止战争,和平生活便是最好的。照理说,司马家族统一天下是好事,结束了自东汉以来长达数十年的乱世。没有战乱,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可是晋朝并没有带来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反而使得国家陷入更大的动乱之中。晋朝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从这两点来分析司马家族为何遭人鄙视。

上承三国,司马懿原本是曹操帐下的谋臣之一,曹魏政权历经曹操、曹丕、曹睿后逐渐衰落,司马懿静观其变。曹髦掌权期间,司马懿仍然忌惮不敢造反,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彻底掌握曹魏的军政大权,司马家族一步步蚕食曹魏的基业。司马懿不出手则已,出手便是惊人,曹魏政权被司马家族直接吞并。曹氏家族耗费几代人的心血,没想到最终给外人窃取,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司马家族做的都不太厚道。

曹操死后不久,曹丕便代汉称帝,美名其曰禅让,其实也是篡位,但后世之人很少称之为篡权。因为,当时汉室气数已尽,曹丕只不过是做了一件该做的事情。反观司马家族,曹魏政权仅传数十年,司马炎便逼迫曹奂“禅让”,史学界并不认为这是禅让,而是名副其实的篡位。比如后来夺取司马天下的刘裕,他也是接受禅让,可没有人认为他是篡位;唐高祖李渊逼隋帝退位、灭东魏和西魏的宇文家族和高家,都是接受了名义上的“禅让”,可没有人认为他们是篡位。

深究其原因,江山都是别人打下来的,继承统治权是理所应当。反观司马家族,通过权谋篡取帝位,最终只能招来骂名。汉朝时期的王莽改制,也遭到后人的批判。司马家族凭借士族官僚的势力窃取了曹魏政权,并在建立起晋朝后,对舆论进行严格打压,不允许有人提到篡位之事。

下启南北朝。史学界对于晋朝的评价偏低,甚至称晋朝为存在感最低的王朝,实为大一统王朝,其实只不过是一副空架子。司马家族依靠士族官僚夺得天下,同时也毁于士族官僚。三国的乱世结束后,西晋开始了短暂的太康之治,国家开始稳定发展。可是没过多久,晋朝便开启了一个更大的乱世,西晋王朝内部腐败不堪,甚至连皇帝都变得昏庸无能。

司马炎作为晋朝的开国皇帝,他并没有太过于重视窃取来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王朝的开国皇帝大多都是能人,少有腐败无能之人。而司马炎却是一个“另类”,晋朝的开国皇帝最终却成为了昏君,实在是少见。或许是因为窃取而来的天下不太珍惜,得到的太过于容易,便不会太珍惜眼前的一切。西晋王朝终结了一个乱世,却开启了更大的乱世。

公元279年,西晋爆发“八王之乱”,整个国家陷入混乱之中。紧接着,北方的少数民族开始趁乱入侵中原地区,导致“五胡乱华”。汉民族遭到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灾难,汉文化也险些在动乱中被消灭。在国家面临危难之际,西晋统治者不但不作为,包括士族官僚都仍然沉浸在醉生梦死的生活中。

司马家族遭到后人的鄙视,如此看来也合情合理。若司马家族能够好好治理国家,开启盛世局面,后世又会有谁来谈论篡位与否的问题呢?简而言之,司马家族对于窃取而来的政权并不珍惜,并且毫无节制的享受,使得中国陷入上百年的动乱,如此怎能不格外遭人鄙视。

相关参考

一代功臣虞庆则为什么会遭人陷害被杀害

...机发展自己的势力,建立自己的政权。就是在这一独特的历史背景下,虞庆则的家族开始走向内地,进入历史舞台。虞庆则从小开始研习武艺,因此体型精悍,武艺高超。他一

三国历史上的一代枭雄曹操为何会遭人诟病

曹操是东汉末年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就是鲁迅也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毛泽东也说:“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三国最大的赢家,不是开创晋朝的司马炎,而是整个诸葛家族

三国的历史是非常的雄伟壮阔,所以许多人都喜欢他们。有人说,三国的历史是曹操刘备孙权的历史,但是在我看来三国的历史是诸葛家族的历史。那么在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王朗曾经骂过诸葛亮为诸葛村夫,不知道大家有没有

刘裕篡位晋朝称帝后,为什么把司马家满门给灭了

司马氏篡位后,对曹姓宗室并没有进行大规模残杀,反而是进行了优待,但司马氏却没有博得后世的好评。刘裕篡位司马氏的晋朝今后,刘裕将刀伸向了司马家眷,对禅让之君和司马宗室毫不原谅的杀掉,后世居然对刘裕评价倒

刘裕篡位晋朝称帝后,为什么把司马家满门给灭了

司马氏篡位后,对曹姓宗室并没有进行大规模残杀,反而是进行了优待,但司马氏却没有博得后世的好评。刘裕篡位司马氏的晋朝今后,刘裕将刀伸向了司马家眷,对禅让之君和司马宗室毫不原谅的杀掉,后世居然对刘裕评价倒

篡位自立,席卷天下,终结三国乱世,却天生好脾气,是少有的仁君

说起晋朝开国之君晋武帝司马炎。如果不是细读历史的人,单凭司马炎篡魏、及吞并吴蜀的功业印象,会认定这是一个强横跋扈之主。但和其他开国君主相比,司马炎绝对称得上仁君。比如说,司马炎虽然篡魏自立,却没有杀魏

同样是篡位,为什么郭威被点赞,作为 ”学生”的赵匡胤被鄙视

有一句名言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还有一句名言却说「”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事实上,这两句看似矛盾的观点其实都非常有道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中国历史上的两位开国皇帝,他们干了同样一件事情,但后人对他

刘裕篡位后为何要杀光司马家族

对刘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权是古代无数人所渴慕的权力,但是也是一种变数很大的能力。古代不少君王在登上皇位之后,就开始赶尽杀绝,想要稳定自己的统治。但也有些皇帝,怀着一

司马家族阴险篡位时,就该想到有全族被灭的下场

在讲究君权神授的时代,特别是三国以前,统治阶级还算比较文明,吃相不算难看,还会遵守游戏规则。即使面临亡国,大不了不穿衣服牵着头羊向战胜者投降,不是深仇大恨大多都能保全性命,不存在身死族灭的危机。一直到

司马炎篡位时给曹奂优待,为何刘裕造反时,要将司马家族赶尽杀绝

造反,应该是众多行业中代价最大的一个了,因为它最后的结果无非是两个极端,要么笑到最后,成为一朝人王帝主,要么兵败被俘,跌入万丈深渊,有可能连自己家人也要赔上。在这个行业之中也是人才辈出,在中华几千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