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彻底覆灭后,为何曹操才发布《求贤令》?

Posted 士族

篇首语:奋斗者在汗水汇集的江河里,将事业之舟驶到了理想的彼岸。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袁绍彻底覆灭后,为何曹操才发布《求贤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袁绍彻底覆灭后,为何曹操才发布《求贤令》?

要知道这个时期,起码在北方地区,曹操已经具备了睥睨群雄的资本,他的手下兵多将广、谋士云集。从道理上来说,他这个时候最不缺少的就是人才,为何偏偏是在这样一个节点,他要公布这样一道法令呢?其实看看曹操的发迹过程,就不难明白他的良苦用心。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很有意思的是,曹操虽然比刘备等人的起点要高,但也没有显赫的身世,他也不是士族出身。为此在刚开始打天下的时候,他绝对不可能碰士族阶层的利益,因为如此一来,只会把这些人推向袁绍那边,他想要存活下去都是相当困难的,想要建立帝王基业,就只能是痴心妄想了。

更何况这时在他手下效力的,正是以荀彧为首的士族,他还给曹操介绍了很多才能杰出的谋士,这些人也大都是士族出身,曹操就更是投鼠忌器了。虽然在他打天下的过程中,需要仰仗这帮人的力量,但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对于这帮士族是相当忌惮的,认为他们是自己的潜在最大威胁。

后来确实让他头大无比的司马懿,其实也是如此。曹操虽然对他颇生猜忌,却因为他和其它士族之间结成了利益共同体,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使得曹操根本不敢轻意对其下手。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司马懿这个人,他显得比较低调,也从来不犯错,这样曹操就更是束手无策了。

对于曹操来说,当时存在的袁绍,随时都有可能对他本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为此这个时候,他必须要仰仗颍川士族,毕竟他们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然而随着袁绍的彻底覆灭,这时候曹操做了一件大事,可惜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就是不在许昌呆着了,跑到了邺城。

事实上许昌就是此前他所仰仗士族势力的势力范围,他迁出来很有一番和过去告别的意思在里面。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荀彧以及他背后的士族,对于曹操本人所施加的影响,就越来越弱。这个时候曹操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当然就要通过"举贤令"来进行官宦阶层的大洗牌。也就是他的这道命令之后两年,再也得不到重用的荀彧,只能郁郁而终。

相关参考

曹操才是《三国演义》里最珍惜人才,知人善任的人

有志之士求贤如渴的东汉末年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得人才者得天下,这是当时有志之士的共识。各路英雄竭尽全力开启自己的聚集群贤之路:刘备利用自己的刘姓和与皇室的八杆子都打不着的血缘关系,以皇室贵胄的身份以拥

三国史上曹操为何最佩服最惋惜袁绍的谋士沮授

曹操是个爱才的人,他提倡唯才是举,凡是有本领的人,曹操都希望为我所用。正因为如此,曹操才很赏识那些忠贞之士。比如关羽,曹操觉得此人忠义,便格外器重,尽管关云长还是千里走单骑,可天下人对曹操的赞誉却始终

赤壁大败后曹操身上又发生了什么大事

赤壁大败后,曹操采取一些措施,稳定内部。建安十五年春,曹操下《求贤令》,说:“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目的

若不想成为人生输家,就请先看看刘备的这三句话,里面藏有大智慧

一、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其实,无论曹操还是刘备,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身体力行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但曹操和刘备,却又存在着巨大不同。曹操的以人为本,大多体现在了"求贤"上。比如三次发布"求贤令"

若不想成为人生输家,就请先看看刘备的这三句话,里面藏有大智慧

一、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其实,无论曹操还是刘备,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身体力行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但曹操和刘备,却又存在着巨大不同。曹操的以人为本,大多体现在了"求贤"上。比如三次发布"求贤令"

袁绍本是曹操的死对头,为何袁绍逝世后,曹操不笑反哭呢

三国时期,曹操为了实现统一世界的心愿,向他的死仇人袁绍提议了官渡之战。正本从其时双方所具有的综合实力来看,袁绍获胜的或者性更高一些。然则实际究竟,倒是曹操取得了胜利。不外此战事后,袁绍奋起还击,愣是打

袁绍本是曹操的死对头,为何袁绍逝世后,曹操不笑反哭呢

三国时期,曹操为了实现统一世界的心愿,向他的死仇人袁绍提议了官渡之战。正本从其时双方所具有的综合实力来看,袁绍获胜的或者性更高一些。然则实际究竟,倒是曹操取得了胜利。不外此战事后,袁绍奋起还击,愣是打

诸葛亮“弃曹操投刘备”之谜

曹操在政治上,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拥有政治优势。在实力上,他统一了北方,兵多将广、钱粮充足。在个人能力上,他堪称雄才大略,当时的政治家无人与他相比。特别是在对待人才方面,曹操求贤若渴,三次颁布“求贤令

揭秘袁绍曹操共同成就了温酒斩华雄的神话

演义中说了,袁绍在得知曹操发布的檄文之后,“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万,离渤海来与曹操会盟”。按照常理,既然袁绍聚集了麾下的文武官员出征讨伐董卓,怎么可能不带上自己的得力武将?是因为颜良文丑另有要事?是因...

甄姬被曹操父子三人同“爱”却为何悲剧一生

甄姬(公元182――221年),甄洛,又名甄宓(fú),是东汉王朝宰相(太保)甄邯的后裔,上蔡令甄逸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极贤的美女之一,懂诗文,貌艳丽。原是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后袁绍为曹操所灭,被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