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铁路中途停靠不报站 冯玉祥曾下错车

Posted 茶房

篇首语: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民国时铁路中途停靠不报站 冯玉祥曾下错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民国时铁路中途停靠不报站 冯玉祥曾下错车

冯玉祥乘坐火车从北京前往新乡,列车没有报站,深夜蒙眬间匆匆下车,看到了岳王庙,这才发现提前下车到了河南汤阴县,距离新乡还有好几站地。

1953年,作家张恨水坐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旅行。张恨水经常乘火车周游全国各地。这是他第一次乘坐新中国的火车长途出行,对于火车里的一切,他都好奇地打量着。新中国的火车上服务优良、环境整洁、管理得法都使他赞叹不已。此外,他还提到一个很特别的细节:“我们坐火车,常不知前面一个车站叫什么站。现在除了在车座壁上,张挂三四份日历大的一张地名表,逐地更换。还有服务员常用无线电不断报告前面那个站名。至于中途到站的旅客,无论是何种时候,服务员都要很尽心通知旅客,免得旅客过了站。这都是以前所未有的事呀。”(张恨水《京沪旅行杂志》)

张恨水说得没错,民国时期的铁路确实没有中途报站的相关规定。准备在中途下车的乘客,要想知道何时下车,只能自己看外面的站牌,或者四处打听。如果是夜间行车看不清外面的站牌,或者打听不出来,就有可能下错车站。

1913年,冯玉祥有一次带着一名护兵准备从北京坐京汉铁路火车到河南新乡。火车下午从前门火车站出发,到了高碑店,夜幕已经降临,窗外景物依稀难辨。火车轰隆隆行驶在夜色里,冯玉祥也不知道到了哪个车站,于是向茶房打听:“离新乡还有几站?”茶房回答:“还有四站。”冯玉祥叮嘱护兵:“记住,还有四站,咱们就下车,不要坐过了。”护兵也非常认真,嘴里念叨着:“再有四站就下车。”

叮嘱完毕,冯玉祥蒙眬入睡,但又似睡非睡。火车经过一站又一站,他一直在心里默记着。眼看着第四站过了,他突然听见护兵说:“到站了,下车。”于是匆忙下车。下车一看,两人顿时傻眼了,只见一座岳王庙映入眼帘,原来他们下车的站是河南汤阴县,离新乡还有好几站呢。(冯玉祥《我的生活》)

现在我们已经无法考证是“茶房”记错了车站,还是冯玉祥数错了站数,这个故事充分证明,民国火车没有完善的中途报站机制,给旅客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与麻烦。老舍的小说《番表》就描写了一位小心翼翼的旅客,他从北京上火车,车开不久就向“茶房”打好招呼:“到了天津告诉我一声。”一路上,只听他不停地向“茶房”和别的旅客询问:“到天津了吗?”“快到天津了吧?”茶房不厌其烦,脸色非常难看。民国列车上的工作人员一般分为几种:车队长、查票员、司机、司火、轫夫、行李员等。此外还有一些杂役,如茶房、车僮、清洁工等。这些人各司其职,“报站”都不是他们分内的事。

虽然说民国火车没有规定报站制度,并不意味着旅客下错车站的事件会频频发生。首先,民国火车查票极为频繁,一般是每到一个大站、甚至经过任何一个车站都要查票,查票员可以提醒旅客注意下车;其次,民国火车的停站时间也非常长,动辄十几分钟。就算有旅客到了站而没有及时发觉,也有充足的反应时间。

民国铁路虽然从国家层面没有规定必须报站,但是有的铁路局为了方便旅客也自行规定了报站制度。如1935年北宁铁路局规定,列车快到站时,由车僮“高呼站名”。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很多车僮对这个规定非常懈怠,“并不实力奉行”。此外,车僮属于高级服务人员,一般只有头等、二等车上才配备,而最需要这项服务的却是三等车的乘客。

相关参考

民国时少林寺遭大难,冯玉祥为何火烧少林寺,全是这个和尚惹的祸

说起少林寺,大家都会想到李连杰或是扫地僧,作为佛教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少林寺是不少人心目中的一处圣地。在很多年里,少林寺不仅是平民心中烧香拜佛的地方,也是统治者们推崇的代表,清朝的诸多皇帝都对少林寺尊崇

康熙时期江南织造府实为情报站

中国的政治离不开一个特殊的业务人群,那就是密探。古代统治者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从而把这些密探聚拢在一起,成立了组织。如明朝时期的锦衣卫和民国时期的军统,都是让人谈之色变的密探组织。盛世江南那么处在明朝

江宁织造实为“情报站” 曹雪芹祖父竟是神秘特工

作为继《六朝卷》、《民国卷》和《明代卷》之后出版的第四部专卷,由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的《南京通史・清代卷》昨日在宁首发,副市长陈刚出席首发座谈会。曹雪芹祖父曹寅掌管的江宁织造,其实是康熙皇帝设在江南

清末民国时期的那些银行

滇蜀铁路银行腾越分行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成立滇蜀铁路公司并铁路银行,腾越设分行。和顺人许珮任滇蜀铁路银行腾越分行经理。官、商投股集资已达银十万余元,以备英缅与我国接通腾冲至密支那铁路之需,后因

广西境内6大铁路干线,都连接什么地方

湘桂铁路筹建始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民国26年(1937年)9月动工修筑,民国30年(1941年)9月建成湖南衡阳—广西来宾段605公里,其中:广西境内414.3公里。民国33年日军第二次进

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

民国银元经济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全国共有92个城市对外开放,铁路和汽轮将这些城市与外界联接。新的职业和中外企业在这些城市发展起来,工业增长率在1912-1920年间高达13.4%,1921-1922年

韩复榘的第三路军共有三个军,军长都是谁

韩复榘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军阀,其从中原大战后到抗战前一直执政山东,是著名的「”山东王”。韩复榘原为冯玉祥「”十三太保”之一,中原大战时因与冯玉祥发生矛盾而投靠蒋介石,后为避免与西北军交战而东进山东,于1

溥仪在苏联时给自己起了个英文名,冯玉祥表示以此为耻

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我的前半生》一书,作者保证史料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清朝皇帝的老师,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国学大师,比如当时溥仪的老师就是王国维,但到了溥仪那个时候,整个世界已经发

清代磨刀石卡伦雁过拔毛,卡官穷凶极恶,当年闯关东就是这么难

(文/陈达)磨刀石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南近郊,是个具有百年历史的无名小镇,上世纪初俄国建设中东铁路时,在此设有火车停靠站,因自俄罗斯海参崴站起到该地为第十站,乃留有「”十站”的旧称。(磨刀石站)聂士

冯玉祥对溥仪做了什么 80年前的北京政变

1924年10月23日发生的北京政变推翻了曹锟把持的北京政权,组建中华民国国民军,驱逐溥仪出紫禁城,邀请孙中山北上主政,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民国时期有两次复辟帝制丑剧,一次是1916年1月到3月袁世凯的洪宪帝制,另一次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