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株洲堪称"酒都" 一年缴税高达20万两白银

Posted 燕雀

篇首语: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候,都只能靠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南宋时株洲堪称"酒都" 一年缴税高达20万两白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南宋时株洲堪称"酒都" 一年缴税高达20万两白银

南宋时株洲堪称"酒都" 一年缴税高达20万两白银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槠洲何日到,鼓枻上沧浪。”1173年春天,南宋诗人范成大从江西萍乡出发,经醴陵去往株洲(时称“槠洲”),怀着满心期盼写下这首诗。本是前往赴任静江(今桂林)知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的他,为何心心念念着株洲?

由于政治、经济中心南移,处在湘赣驿道上的株洲商船云集,车水马龙,承接着一批又一批来往过客。当时的株洲号称“酒都”,光酒税一年最高达到20万两白银,而南宋高宗对金议和后,宋对金岁贡白银是25万两。

酒税最高时一年达20万两白银

佘意明介绍,宋代株洲属于潭州府(长沙)湘潭县,是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市镇。它在宋朝时崛起与繁荣,得益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

唐朝以前,政府重农抑商,禁止在城市居民去做生意,这一政策在唐末慢慢放开。到了宋代,政府鼓励做生意,市井繁荣,加之政治中心南迁,南方的经济也随之发展起来。

彼时,株洲湘江水道有槠田古渡,往南经水道到衡山,再转湘粤古驿道(衡山段)去两广,往北可直走湘赣驿道去长沙。南宋诗人戴复古就曾作诗《九日槠洲舟中》:几年重九客他州,少泊槠田古渡头。

至于陆路,株洲地处湘赣古驿道的要地,设有株田铺驿站,提供食宿、换马等服务。佘意明通过实地走访,发现株田铺位于今天株洲芦淞区龙泉街道办事处,分上铺和下铺。

交通的发达,促进了人员流动和消费增长,一些酒楼也因此兴盛。此外,株洲湿气重,而喝酒可以御寒祛湿,这也是株洲酒肆兴盛的原因之一。南宋诗人戴复古在株洲写下诗句“今日登高无处所,一樽携上枕江楼”,说明当时株洲湘江边开有酒楼。

据佘意明考证,株洲的酒税在北宋神宗时期,估计在5万以上,到了南宋时期,株洲酒税已达到20万两,相当于一个中等偏上的州产生的酒税,这在当时是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史书记载,南宋高宗赵构在绍兴议和时,除向金国称臣外,每年向金国岁贡白银25万两,绢25万匹。由此看来,株洲产的酒税已基本可以抵消给金国的白银进贡了。

胡铨株洲饮酒写“梨涡”诗句,朱熹看后写诗批判

酒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催化剂,号称“酒都”的株洲,自是吸引了不少文人雅士,风流才子胡铨就曾在株洲饮酒作诗。

胡铨是江西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进士出身,曾在朝廷在编修官。他向宋高宗上过一道奏折,说秦桧奉行投降路线,“乞斩秦桧”,结果被发配到岭南(今广州)。

到广州后,胡铨认识了一位叫黎倩的女子并与之相爱,结果被黎倩的丈夫发现。黎倩的丈夫逼令胡铨吃一种叫“莝豆”的马料,否则杀之。胡铨受辱食之,终抱得美人归。

此后,胡铨又被贬到海南三亚,而被他感动的黎倩却一直不离不弃,与他患难相伴23载,直到1162年,宋孝宗即位,60岁的胡铨才蒙恩召回,拟到饶州(今江西鄱阳)任知府。

胡铨携黎倩北返,经过湘潭胡氏园(当时株洲市镇上最有名气的客栈)时受到胡氏宗亲的款待。也许是多喝了几杯的缘故,感叹人生复杂及黎倩一片诚心,胡铨挥笔在胡氏园墙壁上写下“君恩许归此一醉,傍有梨颊生微涡。”意思是,皇帝批准我回来,有梨涡美女相伴,还不痛饮几杯?这就是成语“梨涡浅笑”的由来。

5年后,受南宋初期的学者、教育家张栻之邀,游完南岳北返的朱熹也来到胡氏园留宿。期间众人饮酒赋诗,看到胡铨题于胡氏园墙壁上的两句诗,自然聊起了胡铨这段风流韵事。作为理学大师的朱熹,当即作了两首自警诗,“十年湖海一身轻,归对梨涡却有情。时尚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贪生莝豆不知羞,腼面重来蹑俊游。莫向清流浣衣袂,恐军衣袂涴清流。”这两首诗名义上是“自警”,实际上是告诫世人切莫贪色,勿被女色耽误大好前程。

  载酒游湘江的文天祥,空有一身抱负难施展

在株洲喝酒留下诗篇的,还有著名爱国将领文天祥。至于由来,还得从文天祥来湖南说起。

21岁便考取状元的文天祥满怀抱负,却因奸臣当道,只担任了一些地方的小官。1273年,南宋已处于蒙古军队的包围之中,37岁的文天祥却被朝廷任命为湖南提刑,主管司法。民族危难之际,好男儿理应上战场,而他却被派至湖南,想来心情是郁闷的。

在湖南,文天祥主要干了两件事,一是整顿司法,将多年悬而未决的疑案一一审理查明;二是选将调兵,平定了湘、桂交界处的农民起义,“疏决滞淹,一路无留狱;连平巨寇,道路肃清……”

做完这两件事后,文天祥就离开了省城,来到了株洲。佘意明介绍,文天祥来株洲后,曾与友人泛舟湘江,并留下诗篇《与友人载酒游湘江》。

1274年二月初一,徐畋、方谏从长沙来看文天祥,朋友相见,自是喝酒聊天,相谈甚欢,可聊着聊着,气氛却不那么和谐了。

两人问文天祥在株洲待了多久,文天祥回答说有半年了。两位朋友一听这话,大概也有点失望。按理说,文天祥在株洲没有重要的政事可办,却待了这么久,大抵是常常流连于歌楼酒肆。作为朋友,两人估计说了文天祥几句。

文天祥一听,本就郁闷的心情更不好了,当下作诗《槠洲别友》辩白。诗序和全诗如下:

咸淳甲戌第二朔,予道槠洲里,徐畋、方谏自长沙来为别。问客几何,曰半年矣,临别为赋。

君为湘水燕,我作衡阳雁。雁去燕方留,白云草迷岸。

在这首诗中,文天祥将两位朋友比作湘水河畔低飞徘徊的燕雀,而自己则是衡山顶上高飞盘旋的大雁。他借诗言志:大雁的志向是蓝天白云,终归是要远去的,而燕雀则一直在附近徘徊,在湘水低飞。

看来,对于这次的会面,文天祥很是郁闷,所以才会留下将朋友比作燕雀这样稍显刻薄的诗句。

相关参考

和珅的管家刘全吞了20万两白银,最后下场如何

对刘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太上皇乾隆去世后不久,嘉庆皇帝就将和珅革职下狱,随后公布其“二十大罪状”。嘉庆罗列的和珅罪状最后一条是:伊家人刘全

慈禧死后到底有多少陪葬品

你可听过随葬棺椁中的奇珍异宝价值高达5000万两白银的传说吗你可晓得随葬的金丝串珠彩绣袍褂及随身佩带的大小珍珠就有6720粒这满棺的稀世珍宝数量之多贵重之巨堪称世界之最举世无双清末时期垂帘听政12年的

白银万两送京官

 清朝“三敬”陋规:白银万两送京官  清代的一大纰政,是陋规问题。所谓陋规,是指清朝衙门中历来相沿的送礼不良成例。其中,最主要的中央级衙门及官吏收受的陋规。清代的陋规

慈禧的密史 刘学询

...家的家底应该是厚实的,刘学询经营“闱姓”的承包费就高达440万元,另加80万元的捐款(“报效银”),合计520万元(银元,约合白银374.4万两,折合人民币7亿4880万元)。虽说赌博业是暴利行业,但这种旱

许景澄,四十万两白银与八国联军侵华

查资料,找根据。说一则故事,一则令人深思,令人叹息的悲剧故事。说的是清朝的许景澄,四十万两白银,八国联军侵华的故事。许景澄,光绪年间,清政府的一个外交官,政治家。因义和团运动,滥杀无辜,攻击外国使团。

慈禧太后一天四万两白银的生活费是怎么花的?

据清朝末代太监小德张回忆:当年,慈禧太后一天的生活费是四万两白银。这四万两生活费,折算到海军装备上,也就是说,慈禧太后半个月的生活费,就能买一艘吉野级的巡洋舰、两个月的生活费,就能买一艘超级主力战舰,

南明宰相标价15万两白银卖皇位

世上有很多东西是无法估价的,譬如佛祖释迦摩尼仅存的唯一指骨舍利,美国拉什莫尔山东北峰的四总统雕像。这些有形的东西尚且难估,那么无形的皇位就更难估了。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封建社会,皇位是天下最抢手

国库900万两白银为何不翼而飞

  大清朝的国库,  竟然快穷成耗子窝了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道光帝已62岁高龄。多年劳心操持,使他苍老得异常快,此时他疲惫至极,寝食难安。他大概知道大清王朝已经走到了末路,内忧外患使清政府

驱逐5千外国人,缴获白银3万两

和田,新疆最南端的一个城市。这里古称于阗,是盛产美玉的地方。2000多年前,秦始皇把和田玉称之为「”昆山之玉”,以后又被称之为于阗玉。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清政府在1883年设置和田直隶州。至此,和田玉的

烧掉两千万两白银,士兵仍只能和牲口抢食,明末辽东到底发生什么

在明朝末年有一个奇景,那就是明朝一个劲儿的往辽东烧银子,在1618年四月到1621年十二月两年零八个月时间内,明朝政府就烧掉了20188336两白银。这两千多万两银子砸过去却依旧是然并卵,明代的辽东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