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清朝流行戴佛珠

Posted 皇帝

篇首语: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何清朝流行戴佛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何清朝流行戴佛珠

为何清朝流行戴佛珠?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熟悉清宫剧的朋友都知道,朝中大臣甚至是皇帝,脖子上都会挂着一串长长的珠子,与佛珠有些类似。相信这个珠子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又有什么作用?

其实,清朝大臣们所戴的这串珠子是“佛珠的改良版”,其名为“朝珠”,也是清朝独有的装饰之物。下面给大家介绍这朝珠的作用。

图片:清朝独有的装饰之物“朝珠”剧照

既然这朝珠作为装饰之物,那么自然就离不开“美观”这个因素了。在清朝时期,这朝珠作为大臣乃至皇帝的装饰物,自然是十分讲究的。

首先是材质,一般会选用沉香木、雕瓷等,更为名贵的还有翠玉猫眼石或者南红玛瑙等玉石,经过工匠们的精心打磨,制成珠子的形状,看起来很是美观。

作为大清的朝臣,自然是要注重仪容仪表的。而清朝独有的“朝珠”,也有区别于前朝的用意,在装饰上进行的一些创新,也是显示朝廷威严所在。

图片:大清朝臣的仪表剧照

此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便于区分佩戴者的身份等级。既然这朝珠是“威严”的象征,自然就被赋予了等级差别的涵义,并不是所有大臣都有资格佩戴朝珠的。

大清的规定是这样的:只有皇帝,后宫妃子、五品以上文官和四品以上武官、京官、皇帝侍卫才有这份殊荣。由此可见,一般人以及普通官员是没有资格佩戴这朝珠的。

不然的话,就有藐视皇家威严的嫌隙,是要遭到重罚的。毕竟那个时代封建等级制度森严,若是做些不合礼法之事,自然会被放大百倍,下场也可想而知。

图片:皇帝与后妃佩戴朝珠画像剧照

另外,这朝珠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官员的品阶来体现出差异的,皇亲国戚所佩戴的朝珠又有所不同。要是各位深入研究这“朝珠”,只需看一眼便知是什么样品阶的官员所戴。

也就是说,这朝珠俨然成为了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下面给大家举几个具体的例子:皇帝在穿朝服时戴的是一盘“东珠朝珠”,而皇太后换上朝服的话戴的同样是“东珠朝珠”。此外,因身份的特殊,还会在两肩部位分别挂上“红珊瑚朝珠”。

虽然体现出了身份的尊贵,但是两肩斜挂朝珠太不方便,连走路都不顺畅。因此,到了清朝晚期,两肩挂朝珠的装饰就慢慢取消了。

我们可以参照慈禧穿朝服的样子,两肩是没有挂着朝珠的,不过脖子上则带着一串朝珠。

图片:穿朝服戴红珊瑚朝珠剧照

最后一个作用就是表现大清皇室对于上天的信奉。众所周知,晚清之时佛教盛行。而皇室又是借着上天的威严来治理黎民百姓,所以必须要依靠一个信仰。

如此一来,“佛教”便成为了统治者的一个“统治工具”,借用佛教来稳固朝政。既然佛教有利于朝政的统治,那么统治者自然是要感激涕零的,所以这朝珠也是经佛珠改良而来,也可以看做是对“佛教”的虔诚以及对上天的敬重了。

值得注意的是,满清统治者所推崇的佛教并不是“中原佛教”,而是从藏地流传过来的佛教。

图片:大清皇室剧照

朝珠一串共有一百零八颗,这数字也不是随便定的,而是有其寓意的。其中的十二颗代表的是“一年之中有十二个月份”,还有二十四颗象征的是“我国的二十四个节气”,另外还剩七十二颗则代表的是“七十二候”。这“七十二候”是前人们结合天文气象等多种方法和经验总结出来的一种历法,用在农事的指导方面。

此外,这朝珠上还含有四个“大佛头”,象征的则是“一年有四个季节”。

所以说,皇帝将这“一百零八颗”珠子戴在身上,表现出的是对上天的“心存敬畏”,也期盼着一年能够国顺民安,风调雨顺,有个丰收之年。

图片:清朝皇帝的朝珠剧照

在清朝,皇帝去“祭拜天地日月”时都会特意戴上朝珠。而这种活动所佩戴的朝珠与平时的朝珠又有不同,颜色与质地都有差异。这表明,皇帝们对于祭祀之事上也是用心良苦,更能凸显出他们虔诚的心态。

总而言之,皇帝以及大臣们佩戴朝珠,不仅仅是因为美观,更多的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不过在清朝灭亡之后,作为清朝独有的装饰之物,也就慢慢的消失在了我们的视野之中。

若是各位有心想要了解清朝文化,那么这“朝珠”也是必须要了解的清朝文化之一哦。

相关参考

西安出土的乐俑,向我们传递了南北朝女子流行戴假发的信息

南北朝时代的女子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下如何打扮自己?昨日西安南郊发掘的一处南北朝墓葬里,出土的乐俑生动地透露了当时女子以戴假发为时尚的信息。五位女乐俑都戴假发昨日,考古人员在南郊发掘一南北朝时期的家族墓时

清朝妃子为何要戴手指套,难道为了好看

一颗爱打扮爱美丽的心,这是每个女人都有的。从古至今,女人爱美丽这都是一个不变的道理。就连在古代那些对规矩十分看重的封建王朝,她们也是十分注重美观。她们每个人的衣服首饰,每一处细节上,都能体现出她们的身

清朝入关以后,从康熙皇帝开始,为何开始流行使用朝珠

在各种清朝影视剧中,相信大家都看到了清朝官员或者后妃脖子里悬挂的朝珠。根据现有的清朝画像来看,在努尔哈赤、皇太极和顺治时期,清朝还没有开始使用朝珠。但是从康熙皇帝开始,清朝的中高级官员和命妇们,以及王

佛珠历史

一、佛珠的历史佛珠的梵文原语有几种,译成中文意思是:(一)pa^saka-ma^la^,音译钵塞莫,意译数珠。(二)aks!a-ma^la^,音译阿叉摩罗,珠鬘之义。(三)japa-ma^la^,念诵

清代男子帽子的称呼

是那种平常戴的贴头圆圆的那一种(没有帽缘)请问它的正确称呼是什么? 在清朝广为流行。分开六瓣,半圆形状如半个西瓜皮。无檐,窄檐或包有装饰窄的相传来源为明太祖所创的六合帽,取六和一统,天下归一

乌纱帽是从哪一朝开始流行的

“乌纱帽”通常是做官的代名词。东晋成帝咸咸和九年(公元334年)时,成帝让在宫廷中做事的官员戴一种黑纱制成的帽子,叫“乌纱帽”。南朝宋明帝时,有一位叫刘休仁的,创制了一种用黑纱制的帽子,亦称“乌纱帽”

清朝的顶戴花翎,与朝珠等级制

  清代官服继承明代、蟒袍、玉带补服照旧,冠服则已废除,代之以暖帽、凉帽和顶戴花翎。  满人原起于东北,男子多戴黑色的暖帽,圆形,四周有一道檐边,用皮、呢、缎、布制成,檐内为一丝或缎制的圆顶帽,常为红

清朝八旗军的头盔上为何有一根避雷针

相信很多朋友都注意到了,清朝军队中,八旗军的战斗力最强。八旗军一般穿棉甲、戴头盔,清军头盔上有一根非常长的樱枪,被俗称为避雷针。那么,一根重要的问题出现了,清朝军队的头盔上,为何总有一根这样的东西呢?

清朝两位臣子戴梓、南怀仁,他们之间有怎样的恩怨

戴梓南怀仁戴梓,出生于1649年,他生活在清朝中期,是清朝著名的武器发明家,主要的发明有“连珠火铳”和“威远将军炮”。南怀仁,出生于比利时,后来前往中国,并在中国做官,深得康熙帝的喜爱,他和戴梓生活在

清朝大臣戴梓的連珠槍厲害嗎

康熙年間,滿清大臣戴梓曾發明了一種「機關槍」,據說它可以連續發射子彈28發,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火器。可令人驚訝的是,康熙皇帝似乎對這件「機關槍」並不感冒,只是將其把玩了一番,繼而永久封存於軍械庫。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