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败为何清廷愿意割地赔款

Posted 北洋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甲午战败为何清廷愿意割地赔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甲午战败为何清廷愿意割地赔款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甲午战败的分析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秦始皇建立了秦朝,也导致了秦朝灭亡”,你觉得这句话对吗?

清政府在甲午战败以后接受割地赔款的事实,也不愿意重新武装继续作战,这种现象本就存在,因为在清廷内部投降派自始至终都不认为北洋水师能够赢得这场战争。同时也不希望北洋军队能够有多么出彩的表现,所以在战争进行时就多方设限。

当战争初期惨败以后他们就更有话题,更有理由认为所谓的强兵,只是肥了像李鸿章这样的人,而不会给国家带来什么益处。总之,在整个战争时期,清廷内部的保守派都在反对学习西洋器物,更遑论其他思想政治方面的事。一旦洋务派有任何闪失,他们就会尽其所能将所有的脏水泼到北洋水师的身上。在战败以后这些人自然占据朝堂之上的主导地位,还来不及清算李鸿章等人,又怎么可能支持洋务派继续强兵?对外作战呢?

清朝末期,闭关锁国的这个王朝被侵略者打开国门,在多番较量之下确实认识到自己的落后。但由于局限他们认为自己的失败主要在武器装备方面,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之下,他们开始了在器物方面向西方的学习,一些有识之士便开始师夷长技以制夷,于是在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洋务运动的领导下,中国开始了最初的近代化历程。这场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共历经近30年,大规模的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包括管理教育等各个方面。

在当时洋务派们认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科技武装自就能够使王朝重新强大,他们一方面建立了大规模的军事工厂和民用工厂,另一方面开始组建近代海军配备先进武器,还聘请了多国教练进行训练,可以说清政府的洋务派对于这一运动和队伍,包括军队予以厚望。到甲午战争爆发以前,不论是洋务派还是保守派,都认为中国的器物虽然与西方有差距,但已经得到了弥补。而在与列强一系列小规模的战斗当中也得到了印证。在小规模的冲突当中可以看到清政府的武器装备,并没有在战场上多拖后腿。

但问题在于清政府内部意见不统一,洋务派认为这可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可以与列强较量。当然,这种较量并不是反击和驱逐,而是洋务派认为清政府有增强的军事实力,可以与列强周旋。而保守派则认为这是痴心妄想,大有一种打不过西方列强又瞧不起人的姿态。而且这只是双方一系列分歧的一小部分,在整个政治走向当中,双方都相互拆台,认为天朝大国根本不必要保有这只没有用处的所谓的新式海军,大废资材而别无用处

所以在海军初步建成以后,中央也减少了对其拨款。北洋水师虽然表面上是清政府的军队,但实际上都是李鸿章一系在打理。为什么北洋水师会惨败呢?

有人认为这是李鸿章保船弃战的战略错误。尽量避免与外国军队作战,尽量保住北洋水师现有的规模。但是李鸿章的这一策略不能说没有,即便有也发生在北洋水师回到母港的这一阶段。因为当时北洋水师已经与日本在黄海作战完毕,互有损伤。但是李鸿章的这一面并没有得到朝廷的安慰和支持,反而遭到保守势力在朝堂之上的数落。

他们借此机会大泼脏水,认为李鸿章花了朝廷那么多的钱最终损失惨重。不能再拨给李鸿章太多的钱。而北洋水师也是李鸿章所领导的洋务运动当中最主要的成果,也是他的政治资本,本就在黄海一役当中损伤惨重,他更不愿意将仅有的舰船投入到战场,所以才会做出保船弃战的策略。因为李鸿章是以一个人去对抗一个国家,甲午战争的本质就在于此,并非是清王朝和日本的一场海上战争。

而且北洋水师在战场上也做到了应该做的事情,北洋水师的舰队和官兵在遭遇袭击之后,并没有落荒而逃消极应战,反而积极应战。当时的北洋舰队的军事装备在世界上也数一数二,连日本也完全不确信自己一定能得到胜利。北洋舰队的士兵们在遭到日本军舰攻击以后确实进到了他们最大的努力,在考古学家们打捞上来的北洋舰队的船上很多弹孔,这是只有激烈的战场上才会出现的。

同时甚嚣尘上的一个论罪就是后期慈禧挪用军费导致北洋舰队没有充足的资金来购买外国先进武器。

若把所有的罪责都归到慈禧身上,恐怕也不现实,

因为在当时国内保守派势力十分反对建立如此大规模的北洋舰队,所以在刚才提到的初步建成一定规模以后就尽可能不再拨款。有了先进的海军舰队,但却没有明确清晰的海洋战略。认为如此硕大的舰队是国家的累赘。所以不论慈禧过不过生日清政府都不会再给这支舰队拨款发展这才是事实。

同时自己所生产的装备有大量的偷工减料的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官僚统治之下的清政府其所建立的工厂也都有贪污受贿的现象,质量不会太高。另一方面保守派拒绝给北洋水师拨款,并不单单是北洋水师,洋务派富国强兵的很多企业无论是军工还是民用,到了后期都遭到保守派的抵制,这些都没有获得官方的鼎力相助和支持。所以原本的拨款就不足,再加上之后的贪污腐败也使得大量的装备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到真用的时候到真正的战场上,差距自然就出现了。

同时日本在北洋水师行进过程当中,做了周密的部署,甚至提前截取了核心情报。不论是清政府洋务派还是李鸿章都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日本截取的情报是在战争刚刚开始一直到清政府决定派李鸿章赴马关签订条约整个过程当中的。他们对于清政府的一举一动都十分了解,所以这三种因素加起来导致了甲午战争的失败。

而这种失败除了洋务派核心人物感到痛心疾首之外,在统治阶层尤其是保守派主导的统治阶层中没有人认为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导致战争失败的。所以也不会有人支持重新整军备战,在他们看来北洋水师的建立本就是个错误,好不容易这场战争印证了他们所谓的预言,忙不迭的要打击政敌,泼脏水,又怎么会支持继续建设?

相关参考

甲午赔款成就了日本现代化 拉大中日差距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4月17日,中日双方在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向日本赔款白银2亿两。120多年来,甲午战争一直是中国人心中的痛楚,它开启了中日两国不同的命运发展道路。以往每逢抗战纪

戊戌变法中光绪的努力 戊戌变法前光绪颁发的密诏

戊戌变法光绪皇帝面临国际、国内局势,亲政后10年间,在政治上最大的举动是两件大事:第一是在甲午战争中“主战”,第二是在戊戌变法中“求变”。戊戌变法光绪“求变”甲午战败,割地赔款。光绪在康有为、梁启超等

孙权愿意割地交出凶手,刘备为何不答应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关羽北伐,因吕蒙偷袭荆州,腹背受敌,被东吴杀害。张飞急于为兄长报仇,又被叛将范疆张达杀害,二人携带张飞首级,连夜投奔东吴。可怜桃园三结义,关张两兄弟都之死都与东吴有牵连,刘备悲

甲午战败后清朝官员献计用短刀对付洋人军舰

甲午战败后清朝官员献计用短刀对付洋人军舰  近日看《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一书,读到一则趣事,甲午海战惨败后,清廷下诏书征集御敌良策,一时间志士仁人,愤青公知纷纷上书,献计献策,其中不乏有可行者,也不乏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的变革中

向大家问两个历史问题,希望大家可以帮我解答一下,谢谢题一:C,甲午战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开始进行维新运动,主张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开始进行制度探索。A割地赔款,自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就开

清廷为何“爽快”接受辛丑赔款4.5亿两白银要求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与德法俄英美日等11国驻华公使,于翌年9月7日在北京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第六款规定,赔偿各国关平银4.5亿两,年息4厘,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

甲午战争是怎样打起来的?

  1894年,日本以朝鲜问题为借口向清政府宣战,这是一场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战争的结果导致了中日两国命运的改变:日本迈入了近代列强的行列,大清则承受割地赔款之辱,沦入了任人宰割的地步。  起因:日本

古代最有骨气的王朝,从未有过割地赔款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起中国古代的王朝,很多人都会想起强汉盛唐。汉唐之后,其实还有一个伟大的王朝,这个王朝从未有过割地赔款,还大败西方侵略者。这个王朝就是明朝,也是中国

大明王朝真的不割地也不赔款吗 事实证明这种说法站不住脚

你真的了解大明王朝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明朝所谓不割地,不赔款这个说法,近年来在网络上可谓流传甚广。但除了在网络上之外,没有任何一位史学家这样评价过明朝。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所谓不割地,不赔

甲午战争清王朝为何战败

成功的明治维新,失败的洋务运动日本真正崛起并对中国虎视眈眈,是从明治维新开始的。明治维新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提出的目标是“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其勃勃野心展露无遗。在此之前,日本同样被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