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个教派被反复剿灭,却每次都能死灰复燃

Posted 明王

篇首语:学习如赶路,不能慢一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这个教派被反复剿灭,却每次都能死灰复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这个教派被反复剿灭,却每次都能死灰复燃

很多喜欢金庸武侠小说的人,势必都读过他的经典之一《倚天屠龙记》吧。这部著作主要讲述了元朝的倾覆至明朝建立期间的一系列江湖儿女快意恩仇之事。因为,这部作品的背景是在元末纷争的年代之下,所以,小说中也提到了一些朱元璋在元末时代裹挟下的江湖轶事。

小说中所描写的朱元璋是一个明教的弟子,此外,他手下的许多得力干将如:徐达,常遇春等人也是明教出身,并且,以这些明教英雄好汉的种种经历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幅画卷。但是,小说终归因为艺术化的特质,难免虚构太多,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教派存在吗?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这正是他的第一个名字,从这个没有丝毫贵之气的名字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他所处的社会阶层并不是很高。而事实上,朱元璋当时所处的阶层实际上是底层中的底层,即十等人——乞丐。

所以,将朱元璋称之为“出身最卑微的皇帝”一点也不为过。就连在其一千多年前的痞子皇帝——汉高祖刘邦都尚且有过一官半职。因此,朱元璋所实现的成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这里,要想理清朱元璋和明教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对这个教派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事实上,“明教”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但是,这个明教不能和小说中的“明教”混为一谈,它原本叫做:“摩尼教”,波斯才是它的发源地。

这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宗教教派,同时,也是回鹘人的国教,之后传到中国。是一种带有诺斯底主义色彩的二元论宗教,主要教义为“二宗三际论”,崇尚光明。因为,它在教义上具有很多煽动性和反动言论,所以,它是很多农民起义时首选的指导纲领,包括著名的“方腊起义”。

鉴于摩尼教的这个特性,基本上,历代朝廷都禁止明教的大肆传播,于是,摩尼教只能隐于市野,私下进行各种活动。而摩尼教后来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兴起和发展,这和当时的政治背景是分不开的。即便在武则天以前这个教派就在中国只是小范围传播,但是,也是到了则天时期摩尼教才逐渐兴起的。

其主要原因就是:武则天一个女流之辈,要想称霸天下,就要给自己打稳登基的基础,就必须说服天下,这就需要引经据典,以理服人。奈何女流称帝是前无古人的事情,因此,很难找到典籍进行参考。而在摩尼教的教义之中,女子是可以做到最高统治者位置上面的。

这样,武则天便立即找人以摩尼教的教义为核心编了一本《大云经》,这本经书的主要内容就是描述了一位“净光天女”的故事,可以说,武则天推崇摩尼教教义的实质也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在这种情况下,摩尼教得到飞速的发展也就不足为奇了。

唐武宗会昌五年灭佛时,摩尼教亦遭严重打击,转而成为秘密宗教,并且,吸收道教及民间信仰,从而改称摩尼教为“明教”。自北宋末年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皆曾发生明教造反之事。其后明教又与弥勒教、白莲社相结合,而演变成明代末年之白莲教。

然而好景不长,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唐武宗,佛教所经历过的最令人惊悚的灾难之一“会场灭佛”就是他发起的,而他在位时,与回鹘国之间发生了暴力冲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作为回鹘国国教的摩尼教,其没落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众所周知,朱元璋由于贫穷想混口饭吃,最终,就在皇觉寺当起了和尚,因此,大部分人认为明太祖和佛教有关系,而不是明教。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因为唐朝之后,几个世纪的时间里明教都只能在暗中做地下活动。他们为了确保自己不被朝廷迫害或消灭,并且,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明教就经常以佛教之名,但是,却行宣扬明教之实。

到了元朝末年,朝廷腐败,诸大臣尸位素餐,民不聊生。蒙、汉两族的民族矛盾加深使得整个社会更是雪上加霜。到此,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坚定了起义的决心,而朱元璋就是在这批农民起义中崭露头角的,他参加了当时有名的起义军队伍——红巾军。

最开始,红巾军的首领就是一位白莲教的传教者,名为韩山童,自称是宋徽宗八世孙,建立政权“宋”,用龙凤年号(当时白莲教已经与明教融合在一起了)。他广泛传播谣言称:“天下大乱,明王将要现世... ...”大力宣传“弥勒佛下生”并且,自封为拯救世人的“大明王”。

并且,白莲教主在宣教时,与明教、弥勒教,甚至,道教互相渗透。这样看来,“红巾军”与明教也是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韩山童死后,朱元璋趁机杀死了他的儿子小明王,夺取了最高领导的位置,掌握了农民起义军的领导大权。之后,他凭借着自己的实力,最终,夺下了中国的万里江山,颠覆了元朝,称霸天下。而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朱元璋曾为明教中人。

但是,可以明确的是,他和他的手下跟这一教派的联系必定是纷乱而繁杂的。还有一点就是,朱元璋把国号叫做“明”,原因其实与明教的关系并不大。

朱元璋把国号定为“明”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说是、跟与自己驰骋疆场、两肋插刀的将士们,对明王出世的期盼有关;另一说是、古代帝王登基时要向世人说明自己统治地位的合法性,就必须让百姓相信自己是君权神授,“明”拆字得日月,示意天为,进而获取民心。

所以说,朱元璋国号“明”的由来更可能是出于这些原因。并且,“明教”一词至清代虽已不复见于文献,但是,“明王出世”之说,犹流传于民间。

相关参考

被吐蕃称为“两头蛮”的南诏,反复无常,换一个王往往就换边投靠

南诏与唐代任何一个中原地区周边的异族势力一样,都是标准的反复无常。南诏这个特点尤其明显,往往是每次有新王继位,就会重新考虑与周边唐王朝和吐蕃两个强大势力的关系,甚至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变化。反复几次,不

这个小国被曹魏灭后又死灰复燃,甚至拖垮了隋朝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薛仁贵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提到隋炀帝,通常我们对他的认识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残暴”,他曾征调400万大军,上千万民夫,三次征讨东北一个小国——高句(gōu)丽(lí)。最后

将军在监狱里被狱卒欺负,说死灰还能复燃呢

人们常说:“虎落平阳被犬欺”,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被“犬”欺的“老虎不计其数”,但重新得势的老虎却很少,汉朝将军韩安国便是其中一个。韩安国作为将军并不出彩,而与他同一时期偏偏又有着卫青、霍去病这样的

中国一皇帝每次退朝都让大臣先走,只为守住一秘密,却还是被发现

在中国古代,皇帝被称为上天的儿子,拥有极大的权力,能够当上皇帝的人被称为天子,一般来说想要当皇帝有两个途径,一是自己打的天下,二是继承皇位,大多数皇帝就是继承而来的,而皇位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一般来

被回族军阀剿灭

20世纪以来,在外国势力的怂恿、支持下,“东突”分裂势力多次在新疆制造动乱。1933年11月,新疆人沙比提大毛拉(伊斯兰教神职人员)等在喀什建立了所谓“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这个所谓的“东突国”仅

屡反复吕布被杀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本站网中华上下五千年屡反复吕布被杀的故事。  东汉末年,一提起猛将吕布,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吕布武艺高强,英勇善战,谁都惧怕他三分,但他却有勇无谋,而且见利忘义。  吕布从小习武射箭

剿灭黄巾悍将为何对国贼董卓束手无策

皇甫嵩,是汉灵帝时期剿灭黄巾第一人,张角主力被其击溃,然后病死,张梁、张宝都被皇甫嵩擒获斩杀。可这位面对农民起义军能够一往无前的悍将,面对擅自废立,残害公卿的国贼董卓却一再宽容,以至国家蒙难,自己也身

剿灭黄巾悍将的皇甫嵩为何对国贼董卓束手无策

皇甫嵩,是汉灵帝时期剿灭黄巾第一人,张角主力被其击溃,然后病死,张梁、张宝都被皇甫嵩擒获斩杀。可这位面对农民起义军能够一往无前的悍将,面对擅自废立,残害公卿的国贼董卓却一再宽容,以至国家蒙难,自己也身

拍马屁都能不着痕迹

孙策临死前,当机立断指定了新的接班人和副手,事后证明了孙策眼光的锐利;孙权临死前,有足够的时间安排后事,然而他纠结多年,立好的规划反复涂抹重写。事后证明他是多么荒唐昏聩,为东吴铺好了一条灭亡之路。新皇

乾隆写下一个字,文武百官哈哈大笑,和珅看后却面如死灰

乾隆晚年,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叫做朝上坐着一位大皇帝,下面还站着一个二皇帝。上面坐着的那位大皇帝指的当然就是乾隆,二皇帝说的就是乾隆的宠臣和珅。乾隆二十五岁登基,在位六十年,晚年都八十多岁了,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