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屯田的“沓中”是什么地方
Posted 阴平
篇首语:节俭是致富的秘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姜维屯田的“沓中”是什么地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姜维屯田的“沓中”是什么地方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姜维屯田的“沓中”是什么地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自从蜀汉延熙十九年(公元256年)第六次北伐惨遭失败后,姜维又兴师动众组织了几次北伐,不仅没有取得预期的战果,反倒在蜀汉景耀五年(公元262年)的北伐中,再次被老对手邓艾击败。然而,北伐失利对姜维来说还不算是最坏的结果。
此时,蜀汉朝廷风云悸动,对姜维造成巨大威胁。陈袛病逝之后,宦官黄皓博得了后主刘禅的信赖,在朝中的势力日益坐大。见姜维多次北伐失利,黄皓趁机在刘禅面前进言,企图废黜姜维提拔阎宇,在军中培植自己的亲信。尽管黄皓的企图并未成功,但姜维闻听此事后,再也不敢在成都久留。于是,他向后主刘禅提出建议,率领部众前往沓中屯田。最终,刘禅采纳了姜维的建议。
对于姜维来说,沓中是屯田养兵、积蓄实力、再图北伐的驻军之地,也是调整对曹魏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他消灾避难,远离斗争漩涡、享受安宁的最后一片沃土。那么,对姜维如此重要的沓中又在如今的哪里呢?笔者结合相关记载,对沓中做一个简单的概述。
沓中的具体位置在哪儿呢?大致上有两个说法,第一个说法是如今的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宋末元初史学家胡三省编撰的《资治通鉴注》中载:“沓中在诸羌中,乃沙强之地。”那么,“沙强”又在哪里呢?清乾隆年间的《甘肃通志》中做了一个说明:“沙强即强川”,位于洮州卫的西南,而此地就是如今的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
第二个说法则认为沓中位于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和迭部县一带。据《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中的记载,强川确为宕昌县,但沓中却在舟曲县境内,即如今的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强川与沓中两地同属白龙江流域。《甘肃省志大事记》载,魏景元三年(蜀景耀五年,公元262年),姜维在洮阳(今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被邓艾战败后率部退居沓中,其中明确标注沓中位于舟曲县以西与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以南一带。
那么,沓中的具体位置究竟在什么地方呢?近代相关学者及地方工作人员通过多次实地考察、考证,最终得出了一个较为统一的结论:沓中位于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东部与舟曲县西部。其中,姜维驻兵屯田的核心位置就在舟曲县西部的大峪乡与武坪乡两地。
迭部、舟曲两县位于甘南州的东南部,被岷山与西倾山环抱其中,白龙江自两县穿过,形成了该地叠嶂起伏、沟壑纵横的山谷地形。而沓中地区又正好位于两县之间,是一处气候适宜、雨水充足的天然峡谷盆地。由此看来,沓中与汉中地区的地形、地貌及气候特点颇为相似,确实是一处非常适合驻兵屯田的地域。
沓中的核心地域大峪乡,位于白龙江南岸的大峪沟内,距舟曲县近百里之遥。大峪沟的入口处地域狭窄、峭壁林立,是一处构筑关隘抵御外敌的天然地形。谷口西山顶上有黄土台,台上筑有马莲城,登城远眺,方圆数十里地域内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大峪沟内地势开阔平坦,又有上万亩肥田沃土,既适合驻军,又便于屯田储粮。迄今为止,大峪乡境内仍留有大量的古遗迹,皆为姜维驻军时命士兵们开凿挖掘的岩洞、古堡及纵横交错的地下通道。由此可见,姜维屯驻沓中,不仅仅是要屯田避难,还做了长远的防御策略。
武坪乡位于舟曲县的西南,地处拱坝河的上游,是一处群山环抱的凹地,境内土地肥沃且地域广袤。迄今为止,该乡境内也留有姜维屯守时修筑的大量古建筑遗迹。大峪乡与武坪乡两处的地形特点,确实是沓中地区最为理想的驻兵屯田之所。除了此两处核心地域之外,姜维屯守期间,还命士兵们沿白龙江两岸的桑巴、洛大、麻牙等多地开垦拓荒、广种小麦,屯守期间蓄积了大量的军粮。
沓中地区除了这些具备优势的天然自然条件之外,还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价值和地位,连接秦蜀之间的阴平古道,就正好从沓中地区穿过。据《三国志》载,诸葛亮北伐期间,魏延等人在凉州地区大败雍州刺史郭淮的那一场战役,就是自沓中的阴平道出蜀,进入凉州地区与魏军交战。而姜维统兵期间,其中的多次北伐之战,也是自沓中的阴平道出蜀,进入凉州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姜维的第五次北伐。姜维于此战中在洮水西岸击溃雍州刺史王经,取得了“洮西大捷”,走得就是沓中的阴平道。
综上所述,姜维选择屯驻沓中,是出于多方面考虑的,除了避难与防御战略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自沓中走阴平道,绕过曹魏重军防御的雍州地区,直接西图凉州地区。而这一战略构想,也是诸葛亮在世期间的一贯主张。不过,历史的最终走向,似乎对姜维有些残酷。因为,在姜维屯守沓中的第二年,就迎来了决定蜀汉命运的剑阁之战。
相关参考
蜀汉末年,大将军姜维在与大太监黄皓的斗争中败下阵来,为求自保,姜维率军去了一个叫沓中的地方。那么沓中在哪里?蜀汉地盘那么大,姜维偏偏选择在沓中避祸?蜀汉景耀五年(公元262年),蜀汉衰势明显,但姜维为
刘禅时,黄皓专权,欲害姜维,姜维为避祸,沓中屯田。司马昭闻之,欲趁机伐蜀。乃召钟会而问曰:“吾欲令汝为大将,去伐东吴,可乎?”会曰:“主公之意,本不欲伐吴,实欲伐蜀也。”昭大笑曰:“子诚识吾心也。
蜀汉后期,姜维的北伐使得蜀汉国力耗损巨大,宦官黄皓、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老臣张翼都开始反对姜维北伐,姜维感到压力巨大,不敢回成都,就在沓中屯田,储备军资,继续打算北伐。而另一方面,诸葛瞻等人也想除
蜀汉后期,姜维的北伐使得蜀汉国力耗损巨大,宦官黄皓、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老臣张翼都开始反对姜维北伐,姜维感到压力巨大,不敢回成都,就在沓中屯田,储备军资,继续打算北伐。而另一方面,诸葛瞻等人也想除去黄
姜维避祸姜维在历史上又非常著名的几个典故,其中最为盛名的即是屯田避祸。这一典故直到现在还是被很多历史学家称赞,也是很多普通人茶余饭后的谈笑。姜维避祸姜维避祸,说的是姜维在祁山与邓艾相持,稍占上风,却因
前言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攻陷绵竹,逼近成都,后主刘禅顿感大势已去,开城投降。邓艾率军进入成都,立国四十三年的蜀汉宣告灭亡。刘禅投降后,敕令远在剑阁与钟会对峙的姜维投降。曹魏与蜀汉经过四十多年的
公元260年,司马昭密谋杀害了皇帝曹髦(曹丕的孙子),立曹奂为皇帝。这时,魏国的大权已完全掌握在司马昭的手中。 后主刘禅听信宦官黄皓的谗言,不信任姜维,让他到汉中屯田种麦去了。司马昭得到这个消息
经济方面屯田屯田制的实行,实际上是以国家投资的方式保证再生产,工作效率当然高于普通的自耕农。因此这个政策收到立竿见影之效,短时间内就将地方变成“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的欣欣向荣,称其为一大创举
姜维撤军回汉中。邓艾恐有埋伏,也不追赶。只在边境察看好地势,估量到蜀军到来时下寨的地方,暗暗开挖了地道。那年年底,流星马到,报说姜维又起了二十万大军来攻祁山,已在谷口扎下三个大寨。邓艾登高来看,见蜀军
屯田是让士兵耕种田地,说白了就是军队从事农业生产。当然,屯田包括像招募士兵一样招募百姓种地,但在三国时期,这种屯田和军队直接屯田性质差不多,因为这既需要按军队的方式进行管理,又需要有军队对这些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