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蠻中的色彩畫廊,絲綢之路上的文化遺珠,三生有幸遇見榆林窟

Posted 洞窟

篇首语: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荒蠻中的色彩畫廊,絲綢之路上的文化遺珠,三生有幸遇見榆林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荒蠻中的色彩畫廊,絲綢之路上的文化遺珠,三生有幸遇見榆林窟

相對於莫高窟的聞名於世,少人問津的、被稱為「莫高窟姊妹窟」的榆林窟,卻一直不遺餘力地傳遞著等同於莫高窟、甚至不輸於莫高窟的絢爛文化與輝煌歷史。榆林窟位於甘肅省瓜州縣城南70公里處,也稱「萬佛峽」 、「榆林寺」,兩個名稱中都帶有榆林,這讓我想起了在甘肅大部都能吃到的涼拌榆錢和榆錢飯,請原諒我暴露了吃貨的屬性……
但實際上,當你走近榆林窟時,大抵上你能看到的景象,無異於荒蠻的戈壁大漠上的景象!幸好天氣還算晴朗無風,如若不然,我能想像到這裡飛沙走石般的可怖景象。由於時間緊,任務急一下車我就抓緊時間升起了無人機,想攝錄下空中視角的榆林窟。
當無人機升起後,我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因為我看到了榆林窟所處的地貌環境,以及可想而知的歷史自然災害及氣候等原因的長期肆虐。這也就使得榆林窟的存在,更加顯得比莫高窟要給人以尤為珍貴的感覺。
一條被稱為「踏實河」的河水經千百年的沖刷而形成的一條似峽谷的深溝,而在河谷兩側的崖壁上,星星點點的分散著大大小小四十餘個洞窟。除此之外,少有的現代建築承擔著保管維護並做管理景區用的設施外,你還能看見谷底有著春天該有的色彩……
一定是榆樹,的確,在這乾涸欲裂的大地表層的深谷中不僅有著春光乍現般的新綠,而且還有桃花杏花等鮮艷的色彩。在緩緩流過的踏實河水的滋養下,偶有誤入桃花源的身臨其境之感,這、也是讓人頗為欣慰的。
畢竟,榆林窟特殊地質的條件,加之經年累月的存在著開裂坍塌、崖面風化、降雨入滲等自然侵蝕下,還能以如此的面貌示人,已經實屬難得了。當然,這也離不開自建國後1961年起,榆林窟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而持續開展的自然遺產保護與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密不可分。
洞窟外如天然畫廊般的色彩尚且如此,而洞窟內保存完好的經變畫則更是令人嘆為觀止!不少洞窟內的壁畫色彩保持之鮮艷;彩塑造像人物之完整;題材之稀缺少見,都是看似與莫高窟高度相似,卻又有莫高窟所不能及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
出於對文物的保護,對於遊客而言展館方是絕對禁止拍照的。而我們一行人也是因支持文物保護,而將所有拍攝設備放置於展館(洞窟)外的一片露天空場上,由專人看護。雖然沒能拍攝到洞窟內靜美的歷史文化遺存,但能親眼所見,已經是三生有幸了。
傳說,榆林窟的開鑿始於北涼時期,但由於缺乏關鍵的證據佐證,所以至今是個未解之謎。而且,現存文物的時間跨度之大:從最早能斷定的唐代,五代到宋直至西夏和元代,再加上清代均有開鑿繪畫及雕塑等大規模的興建。早期的內容或已被覆蓋,以至於難以得出定論。
但就窟內遺存的壁畫彩繪及雕塑而言,無論從佛龕的色彩亮麗燦然如新、還是到羅漢俯首傾身甚至瞠目結舌,都無不神態迥異、形象逼真。再看牆體上壁畫中所呈現的巨幅供養人彩繪,申請莊重且栩栩如生,似乎能看到當時供養人仙鶴的社會地位與身份……
而窟外的一座建築也是很有故事的,據傳該建築是在建窟之後依石窟而建的一所寺廟,久而久之不知從哪來了個道士在此地居住後,佛教主題的榆林窟內也開始有了道教人物的形象及雕塑,據考證後得知是從清代開始就有了。
而此次短暫對榆林窟的探訪,收穫的相信只是逾千年之久歷史的洞窟文化中的滄海一粟,而榆林窟也好似古絲綢之路上的一顆耀眼奪目的文化遺珠光彩依舊。雖然在此行中沒能記錄下更多影像,但在這看似荒蠻但卻散發著文化和藝術光芒的神聖境地。你只需在榆林河谷中感受風的吹過、或聆聽踏實河由遠及近的潺潺流過……哪怕四海八荒,我還會再來!(該張照片攝於敦煌博物館)

相关参考

哈薩克人的蓋世英雄,古絲綢之路的守護者—阿布賚汗

2017年10月底,中亞國家哈薩克的阿特勞市歷史博物館舉行了哈薩克汗國歷史文化展。展出的200多件珍貴歷史文物中,最著名、最引人注目的是哈薩克汗國阿布賚汗寫給清朝乾隆皇帝的一封親筆信。信中,阿布賚汗請

絲綢之路為何被冠名為絲綢,這裡面有一個什麼故事

絲綢之路為何被冠名為絲綢?要了解其中原因,首先要知道絲綢之路這個名字的由來。絲綢之路,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1877年德國一位地理學家的筆下,也就是說這個名字存在的歷史僅僅是一百多年。言外之意呢?就是說

國家博物館400餘件文物珍品勾勒絲綢之路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有漢一代的「絲綢之路」是沙漠裡飄遠的駝鈴聲。日前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的大型文物展覽「絲綢之路」上,匯集來自全國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44家文博單位的400餘件文物珍品。60

國家博物館400餘件文物珍品勾勒絲綢之路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有漢一代的「絲綢之路」是沙漠裡飄遠的駝鈴聲。日前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的大型文物展覽「絲綢之路」上,匯集來自全國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44家文博單位的400餘件文物珍品。60

絲綢之路的大漠風華

「自駕是一件幸福的事兒,去到未知的地方,遇見不同的人,看到不一樣的風景,感悟在路上的精彩人生。自駕過程中,你需要和座駕相處,孤身一人或者帶上伴侶亦或是一條狗,反正,你要用自己方式和這個世界相處,挺好!

漢代絲路上的第一網紅,絲綢之路第一帶貨人————張騫

|敦煌莫高窟第323窟,張騫出使西域圖|「帶貨人」張騫張騫,今天但凡有人講述「絲綢之路」歷史,幾乎百分之百無法繞過這個名字。公元前139年,從來沒出過遠門的宮廷侍從官張騫,出了一趟遠門:出關中、過河西

”商人重利輕別離”——古代絲綢之路上神秘的粟特人

粟特婦女畫像圖荒涼的敦煌西北漢長城烽火台遺址,曾發現8封中世紀用粟特文寫成的信札。這些信當時被折成「”漂亮的小方塊”,方塊長9到13厘米長,寬2至3厘米,但它們不是被裝在信封里的。盡管這些信來自不同的

”商人重利輕別離”——古代絲綢之路上神秘的粟特人

粟特婦女畫像圖荒涼的敦煌西北漢長城烽火台遺址,曾發現8封中世紀用粟特文寫成的信札。這些信當時被折成「”漂亮的小方塊”,方塊長9到13厘米長,寬2至3厘米,但它們不是被裝在信封里的。盡管這些信來自不同的

國家文物局發布考古中國四項新進展 揭示古代絲綢之路的繁榮

央廣網北京11月23日消息(記者丁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國家文物局近日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新進展工作會,聚焦近期古代絲綢之路沿線的重要考古發現。四項考古發現均揭

请问丝绸之路上的民族与文化,对中国文化有什么贡献

请问丝绸之路上的民族与文化,对中国文化有什么贡献?丝绸之路→汉武帝派张迁出使西域各国以牵制战斗奴〜→长安经西域到大秦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之后,并没有完成汉武帝交代的任务,没有说服大月氏一起夹击敌奴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