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曾一度如此强大,最终为何被秦国吞并了?
Posted 君主
篇首语:一直盯着手心看,手心会发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魏国曾一度如此强大,最终为何被秦国吞并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魏国曾一度如此强大,最终为何被秦国吞并了?
魏国曾一度如此强大,最终为何被秦国吞并了?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可以说,在春秋时期,各国纷争不止,几个豪强接连称霸,诸多小国不断灭亡。但是,到了战国时期,各个依旧挺立的诸侯大国却不再仅仅追求称霸了。他们从春秋的战火中一路踏过,目光变得更加长远。在他们心中,一统天下才是最终的目标。
为此,他们大吞小,强兼弱,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实力。
战国初期,变法后的秦国国力日益强盛,凭借险要的地势和剽悍的民风,隐隐有问鼎中原之势。其他国家在惊叹于秦国成长的同时,也愈加提高了戒备。其实,当时最为强大的国家并不是秦国,而是占据中原的魏国。
从公元前413年开始,魏国便不断对秦国发起战争。魏军兵锋所指,秦军无不望风而逃。魏军趁势追击,不仅占据了秦国西边的大片之地,而且,逼得秦国只能退守洛水。魏国以强盛的国力军力,夺取了整个河西高原与秦川东部,将秦国压缩得只剩下关中中西部与陇西商於等地。自此,魏国迅速成为实力最强的新兴大国,对天下诸侯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
魏国强压秦国一头后,又在公元前404年派遣大将攻打齐国,齐国虽然奋力抵抗,但是,仍然没能守住己国的长城。秦国、齐国在诸侯国中,向来以强悍著称,谁知都败于魏国之手。其他诸侯国惊讶之余,在与魏国的外交中,无不小心谨慎,礼让三分。研究学者经过仔细分析,认为:魏国之所以能在战国初期扬名立万,主要有这几点原因:
一、地理位置优越:中原地区土地肥沃,人口密集,物产丰富,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魏国地处中原,仅凭源源不断的粮食一项便可与他国一较长短。
二、兵器锋利:战国时期,军队打仗的时候逐渐开始使用铁器。而当时,天下的冶金中心就在韩魏一带。凭借精湛的冶金水平,魏国率先开始用铁质兵器来代替青铜兵器。据史书记载,魏军作战时,很多兵士都身披重型铠甲,手持锋利的铁剑,背着硕大的铁弓。他们的弓箭,可以拉到十二担,并配有五十枝利箭。
给将士配备如此精良的武器,是其他国家很难达到的。如此一来,魏军在交战之前便平添了很多战斗力。
三、果断变法:很多人都知道秦国在变法之后走向了富强,但实际上,战国中第一个变法的诸侯国确是魏国。当时,魏国的君主魏文侯果断采用李俚和西门豹的主张,力排众议地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变法之后,魏国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有了问鼎中原的实力。
凭借这三个优势,魏国的国力日益强盛,终于成为了一个实力雄厚的老牌强国。但是,如此强悍的魏国,为什么没有一统天下呢?
其实,魏国的衰落也是有理由的。
第一,魏国国君心胸狭窄,不能留住人才。魏文侯、魏武侯之后,魏国的君主便一代不如一代了。吴起和犀首是世间罕见的名将,为魏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魏国君主却无端猜忌两人,硬生生地将两人逼到了楚国和秦国。有人向他举荐才华横溢的商鞅,他却不屑一顾,一点也不考虑商鞅的主张。看到魏国君主如此行事,有志之士纷纷离开魏国另谋出路。
第二,魏国在强大的时候虽然连胜连捷,可是,并没有一个明朗的目标。战国初期,魏国蚕食天下,虽然,令诸侯国胆战心惊,但却是一会打南边一会打北边,没有一个清晰的进攻方略。虽然,这期间攻陷了不少城池,但是,却只是在盲目扩张,不成章法。魏国在全胜之时,版图就像扁担一样,两头大中间小,西边和东边只能凭借狭小崎岖的上党地区相连。
而魏国的粮草辎重都在在东边的大梁,西边如果有警,只能走上党小道。此道狭窄难走,难以应急。秦国强大之后一直对魏国河西之地虎视眈眈,并不断出兵来攻。魏军从东部调兵千里来援,可秦军以逸待劳,魏军很难占到便宜。后来魏惠王将河西六百里土地割让给秦国,并不是魏国势力不济,实在是版图所限,鞭长莫及。
魏国巅峰之时,其他诸侯国还正在发展。魏国在战胜秦国后,如果能审时度势,继续向西,那么一举灭秦也并非不可能。即使不能灭秦,也必能令秦国元气大伤。但是,魏国却见好就收,给了秦国喘息之机。
第三,树敌过多:战国初期,魏国凭借兵锋之利,攻赵伐韩,逼秦迫齐,虽然打出了自己的赫赫威名,但也树立了太多的敌人。魏国虽然强大,但四周都无险可守。此后,齐秦两国相继崛起,对魏国呈左右夹击之势。魏国疲于奔命,顾此失彼,焉有不败之理?
【《战国策》、《春秋战国时期的魏国》】
相关参考
公元213年,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公,魏国就此开始建立,后来曹丕运用各种计谋,通过司马懿等人的帮助,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自己的弟弟曹植,因此被立为世子,等公元220年曹操在洛阳去世后,曹丕继位为魏王
在古代历史之中,朝廷与农民之间的矛盾一直都十分显著。是否能够很好的解决官民问题基本上可以成为影响当朝政局稳定与否的重大因素,在统治者不能很好的平衡这类关系之时,一些激愤已久的百姓则会趁势扶摇而起,以吸
一个被遗忘的王朝,曾一度成为中国边境大患,最终被清朝斩草除根
1038年,也就是北宋宝元元年,李元昊,这个党项首领,正式建国「”西夏”。自此,中国西北出现了一个持续了190年的政权。这一段时间内,西夏先后和宋、辽、金相对峙,最后,被蒙古征服。这个王朝的历史和辉煌
此人是梁山之中的内奸,曾一度害了四大天罡战将,最终被武松打残
不少人应当都听过一本书,它和《水浒传》类似,叫做《荡寇志》。这本书可以算是《水浒传》的同人作品了,书的特色之一,就是为书中不少角色的名字赋予了特殊的含义。这种以名喻人的方式,放在那个时代,可以说是前无
...并且能够和秦国抗衡。公孙衍在秦国效力时,为秦国攻打魏国献计献策,并且得到了魏国重要的河西地带。后来,公孙衍到了魏国效力。但是,当时的魏国,因为秦国的攻打,已经千疮百孔了。因此,公孙衍想要联合各国诸侯国...
...令,各国人都可以来应招。公孙鞅受到招贤令的吸引,从魏国来到了秦国,并通过自己的才学说服了秦孝公实行变法改革,令秦国跨越了大大的一步,成为了战国七雄中的强国,和魏国、齐国比肩。可是,招贤令上说,谁要是能...
...令,各国人都可以来应招。公孙鞅受到招贤令的吸引,从魏国来到了秦国,并通过自己的才学说服了秦孝公实行变法改革,令秦国跨越了大大的一步,成为了战国七雄中的强国,和魏国、齐国比肩。可是,招贤令上说,谁要是能...
战国时候的赵国是个受四面强国夹攻的弱国。它东有齐国,西临秦国,南靠魏国,北依燕国,这些国家都比赵国强大。赵武灵王在位时,曾多次遭受齐国和秦国的攻打,失去好几座城池。赵武灵王为了使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夺
751年,唐朝安西都护府军队与阿拉伯帝国的穆斯林、中亚诸国联军在怛罗斯相遇,从而,导致了一场为期两个多月的战争。这场战争,后世又被称为:怛罗斯之战。最终,以阿拉伯帝国惨胜告终,这是阿拉伯与大唐几次边境
秦国与魏国曾历经数十载争夺河西之地,最终以秦国获胜、夺取全部河西之地而告终。河西之地即黄土高原,大体在今陕西东部的洛河与黄河之间,南北自华山直抵禹门口,东西自蒲城直抵黄河西岸。电视剧《大秦帝国》里秦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