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灭蜀国的时候为什么东吴见死不救
Posted 剑阁
篇首语:宁可身冷,不可心冷;宁可人穷,不可志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魏国灭蜀国的时候为什么东吴见死不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魏国灭蜀国的时候为什么东吴见死不救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公元263年,魏国的实际控制者——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在魏蜀两军主力对峙于剑阁之时,邓艾自率精锐部队绕道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奇袭江油(今四川江油北),又在蜀汉腹地绵竹大破诸葛瞻、攻占涪城(今四川绵阳),进逼成都。后主刘禅因邓艾兵临城下,向魏军投降,标志着蜀汉的正式灭亡。那么,问题来了,蜀汉和东吴可谓唇亡齿,在曹魏消灭蜀汉时,东吴为什么“见死不救”呢?
一
首先,在夷陵之战后,蜀汉成为魏蜀吴三国中最弱小的一方,即便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也无法改变蜀汉和曹魏之间的强弱格局。值得注意的是,不仅蜀汉在实力上远远落后于曹魏,东吴也无法单独抗衡曹魏。所以,夷陵之战后,蜀汉和东吴继续保持着联盟的关系,以此对抗强大的曹魏。可以这么说,蜀汉和东吴一方的灭亡,另一方也难以长期支撑下去。所以,很多人才会好奇,蜀汉灭亡之际,东吴为什么不派兵来救援。不过,实际上,东吴的援军已经在路上了,只是蜀汉灭亡的太快了。
二
一方面,就东吴来说,公元263年十月,东吴朝廷得到了曹魏进攻蜀汉的消息。在得知蜀汉危的情况后,东吴皇帝孙休一方面派大将军丁奉督率各军攻向魏国寿春,通过进攻魏国来缓解蜀汉的压力,也即效仿战国时期孙膑的“围魏救赵”;另一方面,东吴还派遣了将军丁封、孙异前赴沔中,救援蜀国。但是,差不多一个月后,刘禅正式投降的消息就传到了东吴那边。在得知蜀汉已经投降曹魏后,东吴也停止了救援蜀汉的行动。也即蜀汉灭亡太快,导致东吴没有来得及救援。
三
那么,问题来了,蜀汉灭亡的有多快呢?公元263的夏天,魏国大军进攻蜀汉。彼时,姜维率众将钟会十余万大军挡在剑阁。因为蜀汉拥有山川之险,所以具有较强的防御能力,这可能是蜀汉没有向东吴发出救援消息的重要原因。如果没有邓艾的话,曹魏这一次进攻蜀汉,很可能会因为粮草供给不足而退军。但是,邓艾率领精兵偷渡阴平,还在绵竹击败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从而兵临成都。大约在这个时候,东吴才获得了蜀汉危急的讯息。但是,蜀汉后主刘禅在光禄大夫谯周的建议,最终向邓艾投降,这促使东吴大军也是无能为力了。
四
最后,邓艾在灭蜀后,为刘禅请封扶风王,又上书伐吴,引起司马昭猜忌。与此同时,刘禅投降后敕令坚守剑阁的姜维向钟会军投降,而姜维假意投降钟会,准备借钟会之手诛杀魏将,而后复兴蜀汉。邓艾被捕后,钟会独大于蜀中,与希望恢复汉室的姜维联合发动叛乱。在蜀汉故地陷入到内乱中,东吴皇帝孙休意图趁机吞并益州,于是令镇军将军陆抗、抚军将军步协、征西将军留平、建平太守盛曼,率领大军西进,却被蜀国巴东守将罗宪所阻。对于罗宪这位将军,凭借着刘备当年修筑的永安白帝城,将东吴大军挡在了蜀汉的疆域之外,促使想要趁火打劫的东吴,最终一无所获。此外,在钟会之乱被平定后,蜀汉被纳入到曹魏的疆域中,而东吴的处境,显然就更加危险了。
相关参考
...主刘禅在成都投降,年底,蜀汉灭亡。三国时代魏蜀吴,魏国最强,吴蜀同盟对抗曹魏。令我们不解的是:曹魏灭蜀汉时东吴在做什么?东吴为什么不救蜀汉呢?难道吴人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吗?其实,蜀汉灭亡前,东吴是尽...
夷陵之战虽然没有小说《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那样夸张的战役规模,但确实也是三国时期为数不多的决定性大战役,而且还是以蜀国的大败、吴国的大胜而收尾。对于吴国来讲,经历了此等大胜,的确有继续西进攻蜀的机会,
夷陵之战虽然没有小说《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那样夸张的战役规模,但确实也是三国时期为数不多的决定性大战役,而且还是以蜀国的大败、吴国的大胜而收尾。对于吴国来讲,经历了此等大胜,的确有继续西进攻蜀的机会,
蜀国被灭后,东吴为何还苟延残喘了17年?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司马昭能在很短的时间之内灭掉蜀国,却没有趁势发动灭吴之战。而是17年之后,东吴才被晋武帝灭掉。要知道当时的东吴没有了蜀汉作为盟友,只能孤身一
三国之一的蜀国灭亡过程有些特别,刘禅选择投降的理由之一,可能是希望成都能平稳过度到魏国手中,不使官民受到兵灾涂炭,但事实却事与愿违。刘禅投降后,成都经历了邓艾和钟会的接连管辖,紧接着发生了钟会之乱,钟
历史从来不是单方面所能记述的,其材料来源是极其丰富和复杂的,例如三国史,既有来自胜利者方面的资料,即魏国的资料,也有来自蜀国和吴国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以说互相补充,也可以说互相矛盾,例如刘备,魏国方面的
历史从来不是单方面所能记述的,其材料来源是极其丰富和复杂的,例如三国史,既有来自胜利者方面的资料,即魏国的资料,也有来自蜀国和吴国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以说互相补充,也可以说互相矛盾,例如刘备,魏国方面的
刘备征讨东吴蜀国大臣都反对,为什么他还是要一意孤行?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在刘备决定率领大军讨伐东吴的时候,蜀汉群臣大部分是反对的,比如赵云、黄权等人,都劝谏刘备暂时不要对东吴用兵。不过,
因为政治因素被迫流亡在东吴,张裔却走上了报效蜀国的道路历史上很多有才华的人,都像那些耀眼的明珠一样,虽然在有些时候会被蒙上了灰尘,但是最终会得到赏识,并且取得很大的成功,就像现在的职场一样,才刚刚参加
蔺相如和廉颇同心协力保卫赵国,秦国还真的不敢去侵犯。可是秦国从楚国和魏国却得到了不少土地。那时候,秦国的实权操在秦国的太后和她的兄弟穰侯魏冉手里。公元前270年,穰侯要派兵去打齐国。正在这时候,秦昭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