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魏国为什么迁都大梁 不是因为秦国的缘故而迁都的
Posted 大梁
篇首语:见强不怕,遇弱不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揭秘魏国为什么迁都大梁 不是因为秦国的缘故而迁都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揭秘魏国为什么迁都大梁 不是因为秦国的缘故而迁都的
还不知道:魏国为什么要迁都大梁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魏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25年),是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属战国七雄之一。姬姓,魏氏。在战国七雄中,魏国的疆域包含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魏国始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安邑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国亦称梁国。值得注意的是,魏国一开始的都城在安邑,位于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一带。不过,在魏惠王在位时,选择将魏国的都城迁到大梁,也即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
一
首先,就魏国迁都大梁的时间,在历史上存在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4年)、九年(公元前361年)、三十一年(公元前339年),分别见古本《竹书纪年》和《史记》等史料。就目前来看,不少史学家倾向于魏惠王六年,也即公元前364年迁都大梁的说法。就魏国从西边的安邑迁都到中原地区的大梁,存在魏国害怕秦国的说法。也即魏国是因为惧怕强大的秦国,所以才迁都到东边的大梁。不过,在笔者看来,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这一说法却很难站住脚跟。
二
具体来说,按照魏惠王六年,也即公元前364年魏国迁都大梁的说法,彼时的秦国显然还不够强大。众所周知,战国初期的秦国相对弱小,在和魏国的交战中屡战屡败。而这一情况的改变,是因为秦国推行了“商鞅变法”。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商鞅进入秦国后,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由此,从时间上来看,是先有魏国迁都大梁,而商鞅变法是在这之后发生。由此,就魏国来说,迁都大梁显然不是惧怕当时的秦国。
三
对此,在小编看来,魏国从安邑迁都大梁,是因为魏国希望将重心放在中原地区,也即希望成为中原地区的霸主。在魏国定都安邑,也即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一带时,魏国因为已经占据了秦国的河西之地,这个时候向北发展则是人烟稀少之地,而向西则需要彻底消灭秦国。就当时的形势来说,魏国想要彻底消灭秦国,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此背景下,将都城迁到富饶的中原地区,一是因为当时的大梁(今河南开封)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平原地形,二是因为魏国要和齐国争夺中原霸主之位。
四
最后,在魏惠王即位时,周边的大国,比如齐国、赵国、楚国等都在崛起。对于这些大国来说,已经对魏国在中原地区的霸主地位形成了严重的挑战。特别是拥有山海鱼盐之利的齐国,成为魏国当时最大的威胁。由此,如果魏国继续定都安邑的话,因为距离中原地区比较遥远,显然不如大梁更方便控制中原地区,也不利于和齐国的争霸。在此基础上,魏国选择从安邑迁都大梁,以此和齐国、赵国、楚国等大国争霸。总的来说,在魏惠王时期,魏国是把齐国当作主要的对手的,于是采取团结赵、韩,缓和与秦国对立的策略。不过,从长远来看,这一策略可能是魏国衰落的原因之一,在秦国崛起,夺回河西之地后,魏国也在和齐国的争霸中落败,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相关参考
公元前352年,商鞅因为变法有功,被秦孝公提拔担任了秦国最高的官职——大良造。成功在前,大权在握,这时的商鞅志得意满,放开手脚进行第二次变法。这第二次变法,改革力度更大,把秦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
在战国时期的秦国,秦献公是一位为秦国做出过突出功绩的君王,他在位期间的举措有废黜惨无人道的活人陪葬制度、迁都和编制户籍推广县制等,这一系列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秦国的进一步衰落,可以说是使秦国由弱变...
对平首桥足布,钱币学者均认为是战国中晚期魏国的铸币。这种布的特点是:双足以弧档相连,就像拱桥一样,因以命名。布为平首圆肩,也有方肩的。计重以“釿”为单位。有半釿、一釿、二釿之别。因此也称为,“釿布”。...
对平首桥足布,钱币学者均认为是战国中晚期魏国的铸币。这种布的特点是:双足以弧档相连,就像拱桥一样,因以命名。布为平首圆肩,也有方肩的。计重以“釿”为单位。有半釿、一釿、二釿之别。因此也称为,“釿布”。...
明朝建立的时候定都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朱元璋晚年也曾想迁都北方,派太子朱标去巡视北方,不料朱标回来后不久就去世了,迁都一事业就被搁置了。朱棣当皇帝后就开始着手迁都事宜,永乐十五年从云南、四川、湖广...
魏惠王 魏惠王,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君主,在位50年,在位期间徐州相王、迁都大梁、兴修古汴河、开通鸿沟、屡破强秦,但后期战争中开始衰落,于公元前319年逝世。 魏惠王之子 魏襄王,即梁襄王,东周
...撼六百年的铁血大事:定都北京!自从明朝永乐大帝朱棣迁都北京起,历代大明天子,态度也清一色:以九五之尊的身份,做守住大明的勇士,仿佛健壮的臂膀,护住华夏文明,哪怕大厦将倾的前夜,明末崇祯帝,依然拒绝苟且...
...撼六百年的铁血大事:定都北京!自从明朝永乐大帝朱棣迁都北京起,历代大明天子,态度也清一色:以九五之尊的身份,做守住大明的勇士,仿佛健壮的臂膀,护住华夏文明,哪怕大厦将倾的前夜,明末崇祯帝,依然拒绝苟且...
迁都,对于俄罗斯来说绝不是什么新鲜事,尽管在历史上俄国的首都始终徘徊在莫斯科与圣彼得堡之间,但至少证明了这批远离欧洲中心的东斯拉夫人没有僵化到打死不挪窝的地步。时至今日,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日渐狭小,远东
王莽画像王莽篡汉建立新朝,但此时的长安地区已然矛盾重重。各种社会问题非常突出,主要集中在土地上,这种社会现状,使王莽萌生了将国都迁往洛阳的想法。洛阳都城的地位与名号也是在这一时期奠定的,此时的洛阳被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