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汉武帝推行的推恩令和削藩的区别在哪
Posted 汉武帝
篇首语: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揭秘汉武帝推行的推恩令和削藩的区别在哪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揭秘汉武帝推行的推恩令和削藩的区别在哪
汉武帝时期曾经推行过一部和诸侯封地继承有关的法令,这就是推恩令,它的出现成功解决了关于诸侯势力过大的问题,那么推恩令是谁的提议呢?这个人又有什么特点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于推恩令是谁的提议这个问题,史料中是有明确记载的。推恩令的提议者是汉武帝时期的大臣主父偃。主父偃是山东临淄人,他的出身比较贫寒,有着因为在齐国受到儒生们的排挤,而周游过各大诸侯国的经历,但是他所到达过的所有诸侯国,都没有给过他他想要得到的礼遇,最后主父偃选择前往长安,也就是汉朝国都,皇帝的所在地。
到达长安之后,主父偃直接就给汉武帝上书表达了想要面圣的想法,而且当天就成功被皇帝召见了,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他就被连升了四次,之后更是成为汉武帝设在宫中内朝的大臣,其实也就相当于是皇帝的私人顾问了,而有了这重身份之后,主父偃对当时的政治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对这个时期的汉朝而言,怎么和平的解决掉诸侯势大的事,是皇帝心中一直存在的难题,推恩令就是主父偃在这种情况下向汉武帝提议的,之后又因为提出了很多符合汉武帝需要的建议,而得到了皇帝的欢心,这个时期的主父偃,可以说是风光一时,但是他最终因为贪污受贿,而被皇帝下令斩杀,导致全族被灭。
推恩令是主父偃的提议,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从这方面也能看出主父偃的确是有真本事,但是最终却因为一个‘贪’字,把自己亲手送上了绝路。
推恩令和削藩有什么区别吗
推恩令是汉朝皇帝为了打击藩王制定的法令,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中央的总体权力,削藩也是皇帝一种打击藩王的手段,目的同样是为了收权,那么推恩令和削藩有什么区别吗?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推恩令和削藩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一个是间接委婉,最终使整个藩国被层层削弱,另一个则是强制执行,不给藩王任何机会。首先是推恩令,推恩令指的是将原本只能由嫡长子继承的藩王土地,改成藩王的儿子们都能继承各自的封地,只是几个字的改变,实际内容却变了非常多,原本一个人掌控的土地不断被分成几个人所有,这样一来每个人分到的就都是原本藩国的一小部分了,这种办法虽然会遭到嫡长子的反对,但是原本应该分不到封地的其他人却都会感谢皇帝,因为按照之前的法令,他们在嫡长子们继承土地之后,是什么都没有的。这样一来,这条法令对他们是非常有益的,所以这种手段虽然比较委婉,但确实是非常有效的,而且对皇帝自己的名声也很有利。
之后就是削藩,其实所谓的削藩,说白了就是皇帝下令强制性的将藩王们原本享有的权力、土地都收回来,也就相当于直接就把藩王们废除了,那么可想而知,已经在自己的封地上待惯了的藩王当然不会同意,不仅不会同意,惹急了还有可能直接造反,就会对政权产生一定的影响。
推恩令和削藩虽然是两种手段,但是这两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收复藩王手中控制的大片土地,好让这些被分出去的地域重新被皇帝自己掌控,但是相比较起来,推恩令和削藩的区别就在于,推恩令要比削藩明智、有效很多。
推恩令巧妙在哪里
“推恩令”是刘彻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施的一项重要法令,“推恩令”吸取了因为晁错削藩的计划从而导致七国之乱的前人教训,“推恩令”的规定是诸侯王除去自己的嫡长子可以继承侯位以外,其他庶子在本国原有的封地内也可以封侯,新封侯国从此不受本国王的管制,而是直接隶属于各郡的管理,其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县。那么推恩令巧妙在哪里呢?
汉武帝铜像
汉武帝的这种办法使诸侯王国在表面上看起来没有被实行任何的削弱,避免了各诸侯王一起联合抵抗的可能,这其实也就是推恩令的巧妙之处。
在经历了吴楚七国之乱以后,汉武帝刘彻吸取前人的教训,就想着必须要遏制和削弱日益增大的各个诸侯王势力,但是一直到了武帝初年,有些比较大的诸侯国依旧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不听中央的命令,公然抗命。 他们的势力大大地威胁着中央集权的巩固,汉武帝刘彻为了削弱他们的势力,于是就颁布了推恩令。
所以说关于推恩令巧妙在哪里这个问题也就显而易见了,推恩令表面上看起来是国家对其他各个封侯的厚待,而事实上是为了瓜分诸侯国以及削弱各个侯王的势力,这一重要法令不仅符合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的迫切需要,而且也巧妙的避免引起各个侯王的反抗。诸侯国的公子们一个个都整日想着如何才能将父辈的土地分的更合理,或者说自己能得到更多的封地,这样一来,不仅仅削弱了各诸侯国力量,而且使各地方的矛头也不再指向中央。
推恩令的影响
汉朝时期,诸侯的势力与日聚增。文帝,景帝都对这一现象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汉武帝时期,诸侯的势力开始威胁到皇权。在公元前127年,由主父偃上书汉武帝,提倡国家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实施推恩令。推恩令表面上是对各个诸侯的好意,然而,实际上是为了削弱和瓜分各个诸侯的势力。那么,推恩令的影响到底有哪些呢?
推恩令示意图
关于推恩令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实行推恩令最大的影响就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对皇帝的统治起了重要的作用。还有就是,推恩令让诸侯将自己的土地分给自己的所有儿子,而并不是以前只让长子继承。这对整个诸侯的影响非常大,让那些诸侯手中的势力得以瓜分,而且越来越少,这样以便于国家的统治,并且这个做法也让诸侯不敢违背国家的意愿。
其次,推恩令对人民的影响也非常大,原因是诸侯手中的势力被瓜分,他们手中的势力根本就不能和国家相抵抗,以便于国家对诸侯的统一管理,从而,诸侯就不敢在封地胡作非为,百姓也能过上安稳的生活。因而,汉武帝实施的推恩令,对整个国家,从中央到诸侯再到百姓,都有不同程度的益处。故而,汉武帝还是非常明智的,他主要运用儒家的思想来管理整个国家,并且听从主父偃的意见,实行了推恩令,让汉朝的国力整整上涨了不止一个层次。因此,推恩令的实行对汉朝的影响相对来说还是非常大的。
相关参考
在我国大唐时期就已经有了藩镇割据的先例,在安史之乱之后,不在京城的外地将领手握重兵,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拥兵自重,出现政治、经济、军事都不受朝廷掌控的局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当然不乐意了,尤其是藩镇
晁错被汉景帝处死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央专职皇权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彼此斗争和妥协的结果,这是西汉初期刘邦所埋下的隐患。影视剧中的刘邦刘邦夺取天下之后,鉴于大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实际情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秦朝
朱元璋可没打算给后代太平,而是希望他们能相互竞争,而且胜出的都得是自己的子孙。1藩王作为独立的行政体系,可以相互竞争,推行新政,革除弊政。2藩王可以相互照应,防止中央被异族窃取后遭叛逆一锅端。可以说朱
康熙削藩引發了「三藩之亂」,最後康熙通過戰爭平定了「三藩之亂」,實現了削藩的目的。康熙做的這件事,在歷史上是引發了很大爭議的,很多歷史學者認為,康熙的做法有些操之過急。戰爭也許本來是可以避免的,正是由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推恩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起推恩令,可能很多人还不是很熟悉,这是汉武帝为了巩固自己的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条重要政令。这项政令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
在明朝历史上,曾经有一场著名的靖难之役,广为后世所熟知。这场靖难战争,名义上是因为建文帝削藩,导致藩王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开始。最终的结果,则是以藩王朱棣成功打下南京,成为了明朝第三个皇帝。在后世史学家眼
是火坑也得跳,汉武帝的 ”推恩令”太有魔力,诸侯们只能笑着喊疼
公元前127年,面对诸侯国尾大不掉的局面,汉武帝毅然施行「”推恩令”,这一举措极大的增强了汉朝中央的权力,从此之后,各诸侯国逐渐衰落直至彻底消失。「”推恩令”名为推恩,实则是把诸侯国放在火上烤,但是各
齐泰(?-1402年),本名德,字尚礼,别号南塘。明太祖赐名泰,明溧水(现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人,明初著名官员。齐泰是向建文帝朱允炆建议削藩的主要人物之一,削藩引发燕王朱棣在建文元年(1399)发
汉武帝最信任的哥哥,生了一百多个儿子,推恩令对他完全不起作用
西汉王朝传到汉武帝,虽然国力蒸蒸日上可是外有匈奴环伺;内有藩王作乱,虽然汉景帝上将周亚夫以平定「”七王之乱”。可是这些王爷尾大不掉,所以汉武帝在即位之后制定了「”推恩令”。此举就是削弱藩王的势力让皇权
诸侯王壮大难制是令封建帝王感应头痛的问题。汉景帝采用晁错提出的削藩策,究竟激发“七国之乱”,后来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之策,才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明初,朱元璋遍封诸子为王,因“分封太侈”,造成易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