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的时候,怎么知道敌方兵马的数量呢

Posted 军队

篇首语: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代打仗的时候,怎么知道敌方兵马的数量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代打仗的时候,怎么知道敌方兵马的数量呢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两方交战,了解对方的实力还有用兵数量是取得胜利的关键。虽然现代战争之中,军队数量不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原因。但是在过去的时代之中这个却是使得一方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春秋时期就出现了专门的间谍,他们靠着做专业的情报来探查敌军的一些机密情报。汉朝的时候又出现了名叫"侯骑"、"斥候"的侦查兵队。还有的地方对专门管理的官兵们叫作"候吏"。

在古代,有计谋的管理者时常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判断对方人数的多少。从而通过分配兵力来控制战队的战略。合理的分配可以使得兵力最大限度的使用。那么兵力对于古代这么重要,没有卫星的古人又是怎么判断对方兵力数量的呢?

这些专门侦查的兵队又是怎么去了解对方军队的数量呢?没有高科技的情况下又怎么通过肉眼来了解对方出兵规模呢?若是碰到像出动六十万大军这样强大的规模怎么可以应变呢?

就如同孙子兵法说到的那样:"兵者诡道也"。因为要获得战争的胜利肯定会使用一些特殊的手段还有谋略。时常会十分谨慎,甚至会作出夸大或者是隐瞒我方军队数量还有兵队实际情况的时候。而三国时期也时常出现一些出兵五万人但是号称出兵二十万这种情形来迷惑对方。

当初董卓初次进入洛阳的时候,给他调配的兵力并不多,仅仅3000人而已。但是他通过反复进出城门的方式来营造己方的兵力很多的假象,就连其他的诸侯都被他迷惑了。

虽然在古代既没有卫星也没有飞机甚至连望远镜也是在非常后期才出现的。但是智慧的人们却有着自己的方法。通过摸索一共有三种方法,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方法分别是什么吧。

看驻扎

在古代,只要是有战争就要通过方法来判断对方出兵对少。通过一些谋略来分配兵力,进行一些战略的布局。通过判断来分配兵力是十分关键的。而在战争之中也有着一套固定的方法。通过排兵布阵、营队规模计划还有就是将领的旗帜,这些方面都是判断对方兵力多少的方法。

之前说到,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所谓的间谍。到了后期双方需要抗衡,有了间谍这个行业他们就会派出间谍,首先调查了解对方的军事情况。他们通常十分善于骑马,通过马匹这个工具穿梭在两个阵营里。

这样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来传递有用的信息给到自己军队的将领。也是通过这个方式来打探对方的军事情况。

但是这种工作也是十分危险的,时常有上百人出去打探,最后只剩下寥寥无几的人回来。

除此之外,我们也会看到一些古装剧里修建了很多瞭望台。这些建筑大多修建在地势很高的地方,这样周围没有遮挡物,视野也是特别空旷的。以这种空旷辽阔的视角观察视野,更是方便观察敌军的方向还有数量。

吴蜀夷陵这场战争的时候,陆逊就是通过侦查了解到原来刘备建立了四十多座营区。而通过这个也就十分方便了解到他的总共的兵力还有如何分配兵力的情况。毕竟蜀汉的人民也不是很多,一共也最多只有十万多人和兵马。这样均分成四十余座营区最后平均下来又能有多少人呢?

看后勤

行军打仗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么长久的对抗吃饭这件事情就变成了最重要事情。在古时候也有着兵马未动先食的说法。也是在这个情况之下,就可以通过食物的多少还有准备食物的数量来了解对方军队的人数。

一场战争的胜利当然是依靠自己这方军队的士兵进攻作战了。而好的饱满的战斗精神也是要吃饱睡好的情况下完成的。所以观察后勤还有就是食物的数量是十分方便而且准确的方式。

当时也有着一些领头来领导一个完整的军队。而军队的数量还有食物的安排通过这些领头的数量就可以确定的。毕竟如果食物很多人却很少是不需要准备太过多的粮食的。而反之,人数多的话相对应也不会准备太少的粮食。所以也可以推断出领导人数。

战国时期,魏国的主帅庞涓就是通过观察对方的炉灶还有粮食来判断对方人数的多少的。虽然庞涓十分聪明,但是孙膑却更叫细心。通过故意减少炉灶的方式让庞涓数错了数量。误以为对方兵力减少而作出了错误的判断。急攻导致被对方包围,最后沦陷败下阵来。

由此可见这个看后勤的方式也是三个方式的其中一个,虽然会有破解方式但是基本上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看将领和军队编制

古代的军队都有一个固定的编制。而这个编制就如同我们现在军队的名称还有战斗装备的名称一样。是一个号码牌和标志。例如,秦汉时期的军队编制一般就是每每五个士兵设置一个伍长,而每一百个就设置百夫长。到了明朝时期就出现了兵所制。这时候的计数单位变成了"卫",每一卫是5600人。

战队的首领一般也会对自己已经有的士兵还有需要调动的军队进行调配还有战略部署。而如果要了解对方的实力,通过这个方式也可以大致判断出对方的兵力还有基本部署了。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看旗帜。正如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旗帜一样。古时候的军队也是有着自己的旗帜的,不同颜色还有图案的旗帜是十分显眼的。通过计数对方旗帜就可以了解到对方军队还有士兵大致的数量。

除了以上的这些方式,有的时候为了打胜仗,也会用到其他方式。例如抓到对方的一些俘虏,通过严刑拷打或者其他的谋略来打探出有利于自己这一方的情报,最后再进行新的部署。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由此可见,虽然在古代科技非常落后,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技术,但是我们的前人是十分聪明善于总结规律的。在当时那种情况之下,也是通过自己的观察还有智慧来战胜敌人。

相关参考

古代打仗又没卫星,如何判断敌军有多少兵马

中国的历史有一半是战争的历史,自从战国时代结束贵族的战争游戏之后,每次战争参战人数开始飙升,大型会战中,双方人数加一起往往更是超过百万,那这么多人他们是怎么知道对方的确切数据的呢?总不能对方说多少就是

历史上古代打仗行军之人到底吃的是什么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经历过的战争不计其数,我们所关注的一直都是战争的成败,却很少了解那漫漫征途,士兵们是如何度过的。看过古装剧的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认为

秦始皇地宫中的水银数量如此的庞大 仅仅是为了防盗这么简单吗

还不知道:秦始皇地宫中的水银仅仅是为了防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974年3月11日,秦兵马俑坑被无意间发现,那时候人们才知道当时秦王朝有多么强大,多少精工巧匠聚集于此才

古代打仗,为什么从北向南好打,从南向北却难打?

古代打仗,为什么从北向南好打,从南向北却难打?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作为华夏儿女,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致,和睦相处,其中,汉族是其中数量最为庞大的民族,国外的唐人街也是中国华人数量最多

古代打仗,为什么从北向南好打,从南向北却难打

作为华夏儿女,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致,和睦相处,其中,汉族是其中数量最为庞大的民族,国外的唐人街也是中国华人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地方。其实,汉族和唐人街,从名字上就暗示了我国历史上的汉、唐两代的强盛存在

古代打仗前排士兵明知道必死,为何还甘愿站在第一排

编者按:在古代冷兵器战场上,交战双方排成整齐的军阵,相互冲击、挤压、碰撞。排在军阵前列的军人一般首先承受攻击,往往伤亡率要比后排的要高得多,尤其是骑兵冲击军阵的时候,高速相撞更是惨烈无比,很可能双方前

古时候打仗,士兵明明知道冲在最前面死亡几率大,为何还争着冲

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战争的排场,士兵们骁勇善战,络续的攻城掠地。然则若是真的在古代,士兵们为什么明知是九死平生,还这么有勇气去向前冲锋陷阵。尤其是在前排的士兵们,岂非他们真的不怕牺牲

古时候打仗,士兵明明知道冲在最前面死亡几率大,为何还争着冲

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战争的排场,士兵们骁勇善战,络续的攻城掠地。然则若是真的在古代,士兵们为什么明知是九死平生,还这么有勇气去向前冲锋陷阵。尤其是在前排的士兵们,岂非他们真的不怕牺牲

古代士兵打仗到底吃的是什么 基本上都吃什么

对古代士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都知道,古代的时候经常会打仗,真正处于和平的时期真的是很少。就比如说三国时期,那是群雄逐鹿天下的时候,可以说是个乱世,那是常年的征战,粮

古代打仗输了为什么叫败北?败北出处介绍

  古代打仗输了的一方叫败北,而败北这个词也一直沿用至今。不过不少小伙伴都好奇,为什么失败的一方要称之为败北呢?实际上古时候,“北”的原意是“背”,甲骨文中“北”的意义就是两个人背对背,输的一方肯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