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贤臣,远小人,东汉到底是如何瓦解的

Posted 皇上

篇首语: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亲贤臣,远小人,东汉到底是如何瓦解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亲贤臣,远小人,东汉到底是如何瓦解的

对东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颓废也。诸葛丞相的这篇出师表深刻的揭露了西汉初期之所以能够昌盛,而东汉末期之衰落的原因。

但是事实果真就如表面看到的这么简单吗?恐怕不是的呢。就以东汉后期汉恒帝来说,汉恒帝能够上位,就是由大将军梁翼扶持上台的,他可能认为当时十几岁的小孩子比较容易控制。所以他力排众议,消灭了所有反对派,扶持汉恒帝的上位。

作为皇上,汉恒帝当然不愿意受制于人,在忍气吞声小心翼翼当了十几年的傀儡之后。终于发掘出了几个心腹宦官,并且与他们联手发誓要干掉大将军,当时的士大夫痛骂宦官,认为他们祸乱朝根。但是很快就被汉恒帝打发出去了,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党锢之祸。

贤臣真的是贤士?

东汉建立是光武帝刘秀与世族豪门共治的一个结果,如果说皇上对于士族势力的无法掌控所导致的这个局面的话,那么至少皇上在名义上还是占据了道德的高点,按照儒家文化的观点来说,君是君臣是臣,礼法大于天。还不可怕,最可怕的就在于士族豪门,它也开始要掌握话语权。

话语权,就是从道德根本上能够对皇帝起到约束的礼法,他们会说皇上不符合上天的意思,按照汉朝儒家文化那种天人感应之说,皇上所有的行为都是代天行事,世间所有的灾难都是因为皇上不能够响应天意所招来的祸害。

皇上这个时候就很郁闷了,地方上的事不能够插手,士族反而开始要干涉皇上的行为了。皇上难道他就不会想法子去反制地方的豪族吗?这还真是不太容易。

那个时候知识还是少数人的特权,说白了有知识有文化的人都是士族子弟,他们之间互相联姻,组成各式的关系网,目的就是抱团取暖,共同来对皇上形成一种压迫力。

皇上就是想找一些有文化的人支持自己,也是不太容易找得到的。虽然东汉的时候就已经有蔡伦发明了纸,但是那个时候还是没有很好的印刷技术,所有的知识传递还是靠手抄。一般人家的读书人,穷人是读不了书的。知识还是被世家大族所垄断,有知识,有文化就有话语权,就标榜自己为贤臣,把持着朝廷的重要职位。

小人真的祸国殃民吗?

既然士族大夫们是贤臣,那么随之他们的对立面,所有的宦官,以及外戚就是他们所称的小人。所谓的小人并不是真的指他们的品行不堪,官品是多么的逍遥跋扈。只不过他们是皇帝,用来对付世家大族的政治盟友,被对手污名化。因为宦官他们所有的荣华富贵都是来自皇上的恩赐,所以宦官对皇上是忠心不二的。其次就是掌握了军权的皇后家的家族。他们虽然也是士族出身,但是一旦和皇权绑上了关系,就必然觉得自己是高人一等的士族,有意或无意的去打压其他的士族。他们也自然就成为皇上的同一阵线。

皇帝,外戚,宦官,士家大族所组成的这个博弈大局里面。并不存在所谓什么,真的贤臣,真的小人,一切都是政治博弈的结果。皇上用宦官,只是借助他们去打压士族大家,但是皇上也是讲究平衡之术的,用完宦官也要去收拾宦官,这样就不会引起世家大族太激烈的反抗。包括外戚也是,使用外戚也是为了平衡宦官势力过大。

东汉瓦解之谜

世家大族面对皇帝的这些反制措施,就会引经据典来强化自己,贤德的形象。呵斥这些宦官和外戚为小人祸害。皇权与世家大夫的这种反复的冲突过程,严重的动摇了朝廷的根基,再加上东汉末年又到了历史上的一个小冰河时期,连年的天灾加上人祸,底层的百姓根本就无法生存。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公元184年终于爆发了黄巾起义,震撼天下。而朝廷根本无力,只得寄希望于世家大族,起兵勤王。而这个时候的地方豪族们各怀鬼胎,能够逐鹿中原的野心迅速的让这些贤臣们变成了一方诸侯,大汉帝国终究迎来了它冰消瓦解的大分裂时代。

相关参考

东汉为什么有外戚专权

对东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认为东汉末年的皇帝(桓、灵二帝)“亲小人,远贤臣”直接导致国家走向灭亡,目前主流观点也都认为东汉皇帝亲近宦官导致宦官专权,对当时社会造成了

这位被诸葛亮痛骂的昏君,历史上真这么昏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千秋远要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汉桓帝绝对榜上有名。正是他和继任者汉灵帝,「”亲小人、远贤臣”,一手炮制了汉帝国的黄昏——起码《出师表》是这么认为的(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

方腊起义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方腊起义最后为什么失败了

很多人都不了解方腊起义失败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前言:宋徽宗,蔡京等人亲小人远贤臣,过着暴殄天物,鱼肉人民的生活,使人们忍无可忍,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抗斗争,最为著名的就是梁山起义和方腊起义

行废立的他到底是奸臣还是贤臣

伊尹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人物,名伊,官名尹,一说名为挚,后官名为阿衡。据《尚书》、《墨子。尚贤下》、《楚辞。天问》、《孟子》、《吕氏春秋。本味》和《史记》等古籍记载,他是夏朝末年有莘氏(今山东省曹县

商朝名臣伊尹到底是奸臣还是贤臣

伊尹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人物,名伊,官名尹,一说名为挚,后官名为阿衡。据《尚书》、《墨子。尚贤下》、《楚辞。天问》、《孟子》、《吕氏春秋。本味》和《史记》等古籍记载,他是夏朝末年有莘氏(今山东省曹县

小人弄权,残暴孙皓

>  小人弄权,贤臣遭殃,亡国之因。蜀国如此,吴国亦然。无独有偶,宠信宦官黄皓,孙皓宠信中常侍岑昏。刘禅、孙皓两人性格虽迥异,但其用人之道则相同:刘禅昏庸,因此被黄皓摆布;孙皓才识明断,但为人凶暴,残

“刘禅”是一个比刘备要好的君主

刘禅他本人在演义中和正史中,虽然表现得不是很好~大家多认为刘禅是个亲小人远~这也并非是刘禅的本意你们想想他一上来~顶头就有个猪兄~让他不能亲临政事~而且诸葛亮~姜微~还有蒋琬,费咦等等~都是把政权握在

张居正这样一个贤臣最后被抄家到底错在了哪里

万历皇帝对张居正怨气积压了很多年了。在万历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张居正就当他的老师了,不仅严厉得要命,各种训斥,还喜欢指手画脚,简直把万历当儿子来训,甚至野史传闻,张居正这个大帅哥,和万历他妈,也就是太后

张居正这样一个贤臣最后被抄家到底错在了哪里

万历皇帝对张居正怨气积压了很多年了。在万历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张居正就当他的老师了,不仅严厉得要命,各种训斥,还喜欢指手画脚,简直把万历当儿子来训,甚至野史传闻,张居正这个大帅哥,和万历他妈,也就是太后

这位大臣为国家兢兢业业 他的死让孔子惋惜

赵盾是春秋时晋国名相,他“制事典,正法罪”,对维护晋国的稳定和保持霸主地位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可就是这样一位贤能的宰相在历史上却落下千古骂名。《左传》记载,赵盾扶持晋灵公登位后,晋灵公远君子亲小人,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