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被李世民砸了墓碑,背后原因是什么
Posted 皇帝
篇首语:丈夫欲遂平生志,一载寒窗一举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魏征被李世民砸了墓碑,背后原因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魏征被李世民砸了墓碑,背后原因是什么
大家好,我是小编,说起魏征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历史上有很多生前权倾朝野的重臣在死后遭遇了清算,比如汉朝时期的霍光,汉宣帝等霍光去世后,用雷霆手段收拾了霍家,再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明朝时期的张居正。张居正生前那是真正的只手遮天,身为宰辅,他雷厉风行的实行改革,他铁面无私,即便是皇帝和太后的面子,他也不会给,该怎么办事就怎么办事,而张居正同时还是万历皇帝的老师。
张居正在教育万历皇帝这件事上从来都是严格的,没有温情的。也因此,万历皇帝对这个老师有敬又怕,但同时也知道张居正在做对帝国有利的事情,所有万历皇帝再怎么想反抗也忍了下去。但是后来张居正死了,针对他的清算就开始了,张居正的改革惹到了很多的官员,因此他死后,反对他的声音此起彼伏,万历皇帝这才发现这个老师对所有的人包括皇帝都是铁面无私的,唯独在自我享受这件事上,张居正也不可避免的认为自己有功而和所有的人都不一样。
到了清算的时候,万历皇帝才见识到了张居正的另一面,因此作为一个皇帝,万历皇帝格外的恨张居正,他那么信任张居正,而张居正破坏了这种信任,他过去有多敬重、害怕张居正,后来就有多恨张居正,这样的感情是很复杂的,也难为万历皇帝了。
说到君臣之间的这种复杂关系,唐朝时期也有一对君臣的关系比较复杂,即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当然,魏征不是张居正,李世民也不是万历皇帝,李世民是一名意志坚定的政治家,他会控制局势的发展而不会被朝臣所控制。
说起来,魏征生前死后,所受到的待遇也是有天差地别的,在他病重之际,李世民那叫一个伤心,数次亲临魏家看望魏征,还带着太子、公主到魏家,亲自定下衡山公主和魏叔玉的婚事,魏征去世后,李世民废朝五日,而魏征下葬的时候,“太宗登苑西楼,望丧而哭,诏百官送出郊外。帝亲制碑文,并为书石。”
然后不过才几个月,李世民就将魏征的墓碑给扑倒了,这里面有两个原因,其一就是李世民怀疑魏征阿党,其二就是魏征想青史留名,第二个无可厚非,而第一个只是李世民的猜忌,没有证据,但无论如何,在李世民,看来,魏征就是犯了大错。
关于阿党这件事,其实早在贞观元年,就有官员举报魏征阿党,当时李世民让御史大夫温彦博去查,但是并没有查到什么,后来魏征对李世民说:\'\'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李世民对于魏征就是全然信任的,任何一个帝王,都不可能对官员的结党营私没有反应,只是会有权衡而已。
而魏征去世后,因为发生了太子李承乾意图谋反案,而侯君集和杜正伦都牵扯其中,更巧的是,这两个人都是魏征推荐给李世民的宰相人选,魏征一死,很多不喜欢他的官员自然不会放过这一点,再次在李世民面前提魏征结党营私的事情,李世民自然是很生气的。
紧接着,李世民又知道了一件事,魏征素来是最喜欢进谏的,前后进谏了不下二百次,当然每一次的进谏都是为了国家社稷,所以李世民有时候气得不行也拿魏征没有办法,在进谏这件事上,魏征寸步不让,这本来是一件好事,魏征算是成就了李世民的贤明。
然而,李世民却被告知一件事,即魏征将自己每一次的进谏经过以及进谏的内容往复都记载了下来拿给褚遂良看,褚遂良是谁呢?他当时是起居郎,是史官,魏征的目的就不言而喻了,即想要青史留名,这和魏征在朝堂上大公无私的形象形成了一定的反差,李世民觉得自己被魏征欺骗了,魏征辜负了他的信任。
这两件事让李世民很生气,皇帝生气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李世民直接将魏征的墓碑给扑倒了,衡山公主和魏叔玉的婚事也停了。但李世民也觉得对一个已经死了的重臣这样做实在不太好,于是后来在亲征高句丽回来之后,又为魏征重新立了碑,那就是两年之后的事情了。
相关参考
魏征,是唐朝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多次向唐太宗李世民直言进谏,与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也正是因为他的直言进谏,历史上有很多人都效仿他向君主进谏,这种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变了卦,不但下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变了卦,不
魏征 魏征是唐朝著名的贤臣,以敢于直言进谏而出名,唐太宗也虚心接受魏征的进谏,积极改正自己不好的地方,并为有这样一个贤臣感到高兴。可是历史偏偏出人意料,在魏征死后,唐太宗竟然毁掉魏征的墓碑,这是
自古当皇帝的希望成为一代明君,做臣子的希望自己成为一代贤臣,中国历史上明君贤臣的典范不多,唐太宗和魏征算得上最为著名的一对。在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魏征比喻为自己的“镜子”,恩宠有加,“以人为镜可以
李世民在魏征临死前和死后的态度截然不同,临死前对他宠信有加,死后却毁了他的碑文。李世民和魏征的关系背后其实还牵扯到山东集团。“朝廷中有奸佞小人,还望陛下远离他们,切勿受其蒙蔽蛊惑!”这是魏征给我上书进...
李世民在魏征临死前和死后的态度截然不同,临死前对他宠信有加,死后却毁了他的碑文。李世民和魏征的关系背后其实还牵扯到山东集团。“朝廷中有奸佞小人,还望陛下远离他们,切勿受其蒙蔽蛊惑!”这是魏征给我上书进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变了卦,不但下...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变了卦,不但下...
魏征向李世民强力推荐两位人才,后来两人都反了,魏征坟头遭了殃
魏征是唐太宗年间的著名谏臣,他本是太子李建成的部下,太子党和秦王党摩擦激烈之时,魏征曾经建议李建成先下手为强,将李世民杀掉,可是李建成优柔寡断,不愿背上杀弟的罪名,结果被李世民得手,发动玄武门事变,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