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拒绝给太子行礼,为何还受到重用
Posted 贵妃
篇首语: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安禄山拒绝给太子行礼,为何还受到重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安禄山拒绝给太子行礼,为何还受到重用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安禄山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曾经,唐玄宗和安禄山真可以称得上是一对模范父子。唐玄宗和杨贵妃对安禄山视如己出,亲呢地称呼他禄儿,而安禄山则乖巧地叫唐玄宗夫妻干爹、干妈。要知道杨贵妃可是比安禄山小了十六岁的,而且安禄山长得比较对不起观众,体重更是高达三百多斤。很难想象,当杨贵妃称呼安禄山禄儿时,会是怎样不可思议的画面。可细细一推敲,其实也很好理解。
杨贵妃之所以会这么做,很有可能是为了让唐玄宗高兴,毕竟,那时的唐玄宗是极其信任安禄山的,任命他做三镇节度使还不够,还让亲孙女嫁给了他儿子。因为三镇节度使手握重兵,权力大得吓人,所以有些有远见的忠直大臣就劝谏唐玄宗,不要给安禄山那么大的权力,不然日后他可能会谋反。但唐玄宗听后却很生气,让人直接把这个大臣五花大绑起来,送到安禄山面前,让他去处置。经过这件事之后,朝中的其他大臣学了乖,再也不曾在唐玄宗面前提及此事。
安禄山出生平凡,之所以能成为唐玄宗最信任的人,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的。别看安禄山一副痴胖的呆傻模样,其实此人其实十分狡黠。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安禄山入朝觐见的时候,特地给杨贵妃准备了许多稀奇又精致的礼物,使得杨贵妃心花怒放。等见到唐玄宗的时候,按照规矩,安禄山理应马上给唐玄宗磕头行礼,可安禄山偏偏不这么做,而是先给杨贵妃行了礼。见此情景,唐玄宗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便问安禄山为何要这么做。
安禄山从容地回答说,因为我们胡人都是将母亲放在父亲前面的。唐玄宗听后很是高兴,原来自己的干儿子还是很孝顺的,并不是故意对自己不敬。因为太子也在场,于是唐玄宗便叫安禄山也向太子磕头行礼,谁知却被安禄山拒绝了。唐玄宗大惑不解,询问安禄山原因。安禄山理直气壮地说,臣不知太子为何人,臣心中唯有陛下一人。唐玄宗听了这话,更加高兴了。
唐玄宗盘算着,若是把边境交给安禄山去把守,那自己一定可以高枕无忧了,毕竟自己这个干儿子是如此的孝顺。从此之后,唐玄宗待安禄山更好了,安禄山父子都受到了重用。慢慢地,安禄山的野心和势力都越来越大。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终于反了,当唐玄宗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根本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一直说,我的禄儿是不会做这种事情的。等到安禄山攻至洛阳时,唐玄宗才接受了这个残酷的事实。
相关参考
富察马齐简介他支持胤祀夺嫡为何还能得雍正重用? 夺嫡之争是雍正一生最大的转折点,而这场争斗他最大的对手便是八阿哥。在胤礽没有被废之时,胤禛是作为太子的辅助者存在的。后来胤礽太子之位最终被废,他与八阿
吕后称制,实则就是不称帝的女王。之所以她能够在群狼环伺的情况下,坐稳江山十多年,光是狠,肯定是不够的。还与她懂得适可而止,有时能听从谏言有关。在大政方针上,吕后也能意识到自己的短板,从善如流。比如,吕...
吕后称制,实则就是不称帝的女王。之所以她能够在群狼环伺的情况下,坐稳江山十多年,光是狠,肯定是不够的。还与她懂得适可而止,有时能听从谏言有关。在大政方针上,吕后也能意识到自己的短板,从善如流。比如,吕...
唐玄宗宠幸杨贵妃给干儿子安禄山洗澡的事,是大多世人都知道的事,但其洗澡背后的真相却众说纷纭,不一而足,有人说杨贵妃与安禄山关系不一般,说是“三日洗儿”,分明是找借口给安禄山洗澡调情,是大张旗鼓偷情,是
《新唐书》(宋:欧阳修)卷246记载:阳为愚不敏盖其奸,承间奏曰:“臣生蕃戎,宠荣过甚,无异材可用,愿以身为陛下死。”天子以为诚,怜之。令见皇太子,不拜。左右?语之,禄山曰:“臣不识朝廷仪,皇太子何官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太子忽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外交军事种种手段都登上台面,婚姻结盟更是屡见不鲜,但有这么一位公子,却两次拒绝了一个大国的结亲,他就是郑国太子忽。太
康熙为何八次拒绝群臣给他上尊号?在封建时代,给皇帝上尊号是一种大典,所谓加上尊号,典礼甚大。因为对于一个乾纲独断、至尊无上的封建君主来说,权力和地位都已经臻于巅峰,无可再增,所以上尊号便是扩大政治威望
康熙帝曾经说自己凡事但求实际,不务虚名。(《清圣祖实录》,卷二六八)这倒不是康熙的自诩之词,而是他在治国理政中时刻遵从的一项准则。他曾经先后八次拒绝群臣们为他上尊号的请求,就从一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切实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杨玉环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据说,唐朝之前,女人是不穿胸衣的,自杨贵妃开始,胸衣才逐渐流行开来。怎么回事呢?传说,杨贵妃与安禄山有一腿,二人嬉闹之时,安禄山不知是有意还
二战期间,日本不光侵犯了中国,还对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动用了武力,试图在短时间内实现全面胜利,像德国一样席卷整个亚洲地区,甚至建立起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从结果来看,日本显然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也低估了世界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