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后来功成名就,当年的胯下之辱不复仇吗

Posted 侮辱

篇首语: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韩信后来功成名就,当年的胯下之辱不复仇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韩信后来功成名就,当年的胯下之辱不复仇吗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韩信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当年春秋首霸齐桓公面对曾经要杀他的管仲,以德报之,传成佳话。而韩信落魄,受屠夫胯下之辱;功成名就,名列三杰,衣锦还乡之后,同样未曾报复,反尔以德报之,封其官职,为人所称道。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信至国……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我把原因总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点,屠夫的行为并没有给他实际性的打击

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从人家的胯下钻过去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古人比今天更加注重气节,有很多名人都因气节而死,但是这种死却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正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韩信身处乱世,自己已经看到了机会的来临,所以他才不会因为气节做出冲动的事情。这件事情过去以后,韩信本人并没有留下心理“阴影”,也没有因此产生苦闷的情绪,反而钻研兵书以及勤练武艺,自己的军事能力在这个时候增长迅速。

“侮辱”一事的刺激仿佛打开了韩信的“小宇宙”,让他真正的安下心来谋求发展。正是屠夫当年的侮辱,激发了他的斗志,激起了他的勇气,化侮辱为力量,激励他寻找出人头地的人生道路,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所以他成名以后不但没有理由报复屠夫,反而应该向对方表示一下心意,而韩信也正是这么做的,他在受封韩王以后,还给屠夫封了个中尉。

韩信把屠夫留下来,是让他做韩信扬名立万的传声筒、活广告。屠夫见证了韩信的成功,他所到之处,便是他韩信以雪前耻的见证。

第二点,眼界开阔则心胸开阔,封王的韩信已经没必要跟小人计较

对于一个正常的人来说,这样侮辱自己的事情一定要好好记在心里,将来有机会了再去报复对方。韩信在加入汉军之前,不排除有普通人的心理,当时为了不生事端而受辱,为的就是将来功成名就以后再找屠夫算账。

不过这时候的韩信还处在乡野村夫的水平,无论是眼界还是格局都不可能跟日后相比。

加入了军队以后,他的官位不断提升,名声也远播天下,这个时候的他跟原来就不是一个人了,闻名天下的大将军自然也有了容纳万物的胸襟,让他再回到村子里找屠夫算账,估计他自己都会觉得“害臊”。

如今他贵为王侯去杀一介无名辈,会让人认为他恃强凌弱,欺负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以免受人以柄。这不是英雄所为,也不是韩信的作派。大丈夫要就疆场上见分晓,哪能暗地里使阴招杀一个无力反抗的鼠辈呢?

第三点,兵法“惯性”,攻心为上

退一万步讲,即使韩信怀恨在心,想要报复,他也不会采取这种方式!

韩信作为秦汉时期最顶级的军事家之一,对于用兵韬略自有其独到的理解。此人一生打过许多经典战役,这些战役的胜利不仅仅全都依靠自身兵力的优势获得,很多情况下是他把心理学完美和战争融合的结果。

对于他来说,打败敌人最根本的方法不是杀掉他,而是让敌人在内心深处彻底折服。他的的敌人经常会受到心理考验,心理崩溃的边缘就是战争失败的时刻。长时间的征战让他养成了“攻心”的习惯,对于任何人他都想从心理上征服对方。屠夫得知先前的小子已经封王以后,他基本就没给自己预算好的下场。

不过韩信不如“折磨”他的肉体,反而给他封个官做,这样一来屠夫的心就完全“属于”他了。屠夫受到这样的待遇以后,肯定也会大肆的宣传他的大度胸怀,这种效果和收益远比杀了他“实惠”太多。

韩信把屠夫留下来,就是让他做自己扬名立万的传声筒、活广告。屠夫见证了韩信的成功,他所到之处,便是他韩信以雪前耻的见证。

综上所述,他不杀对方报复,一来是没有必要,二来是胸怀宽广,在他到达了这个层面以后,也确实没有必要跟对方算账了,如果他像一般人那样采取报复行为,不但得不到实际的好处,反而折了自己积攒下来的名望。

换个角度讲,事实上,韩信已经复仇了,待我功成名就时,昔年傲者侧目视。韩信用最高贵的复仇方式——宽容,让所有曾经看不起他的人刮目相看,让所有曾经侮辱他的心服口服,让所有曾经高高在上的人仰视他。

相关参考

韩信为何能忍胯下之辱

韩信并不是一个让人陌生的名字,多多益善、胯下之辱、一饭千金、背水一战等,这些我们常用的成语都和韩信有关,看来韩信的作为不仅在军事上,在文学领域也是有所建树的,当然我们熟知的韩信,不是仅仅靠几个成语就能

胯下之辱 典故由来

  韩信,秦末淮阴(今江苏淮阴市西南部)人。他小时候读过书,拜过老师,学得文武双全。后来,他父母双亡,家中越来越穷,只好流落街头。  他虽然很穷,但也像武士、侠客一样,身上总佩着一柄宝剑。淮阴城里的一

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韩信事后为何不杀市井恶少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韩信事后为何不杀市井恶少”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韩信早期生活非常的贫困,经常靠漂母周济他,当时市井恶少也曾因为他懦弱无能而欺负他,如果没胆子杀了自

韩信受无赖胯下之辱后为何不杀之

  胯下之辱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据说:韩信少年的时候,经常挎着宝剑在界面上溜达。有个恶少借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

韩信衣锦还乡后,曾经受过的胯下之辱没有报仇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韩信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韩信解了汉王刘邦的固陵之围后,与刘邦在垓下会师,消灭了强大的项羽。之后,刘邦袭击并吞并了已被封为齐王的韩信的军队,改封韩信为楚王,将他迁徙到了他的

众人只知受过胯下之辱的韩信历史上姓韩的名人还有谁

1、韩信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 ,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

兵仙韩信垫底,第一几乎无人不服

中国古代出国不少战功赫赫的名将,但名扬千古的不过寥寥数人。下面是我个人认为的中国古代4大名将排名。第4位秦汉时期韩信韩信韩信的人生经历堪称传奇。落魄的韩信曾向漂母乞食,受胯下之辱;不得意的韩信曾为项羽

项羽一死刘邦为何马上杀韩信

韩信出身贫寒,由于家里太穷,做官不够条件,经商没有本钱,连一日三餐都没有着落。当众受胯下之辱,更是辛酸不堪回首。韩信是在军事领域堪称大师,在政治领域却是个小学生。韩信打下了齐国,声威更大,更加举足轻重

古代还有哪些类似于“伯乐相马”的故事

①萧何与韩信:据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少读兵书,好带刀剑,然而贫穷不能自养,曾以乞讨为生,也曾受过胯下之辱。当项梁响应陈胜、吴广起义渡过淮河的时候,韩信便投奔了项梁。项梁战死,韩信又归

历史故事3则

1、胯下之辱韩信少孤贫,有志无力。钓鱼于淮阴,寄[注:依靠或依附]食于漂母,母每日饭信。信曰:“后必重报。”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信尝入市,被屠宰所欺,戏曰:“子能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