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本想迁都,弟弟一句话为何就能改变他的想法

Posted 都城

篇首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太祖赵匡胤本想迁都,弟弟一句话为何就能改变他的想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太祖赵匡胤本想迁都,弟弟一句话为何就能改变他的想法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赵匡胤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开封在前朝就是国都,而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又没有迁都,于是便定在这里了。

北宋都城易攻难守是没错,毕竟开封地区地处平原,无险可依,不然的话,当年金人也不可能那么容易就攻破汴京,导致三千大宋皇族被一锅端。

但是各位需要知道的是,一个国家定都的选择,其实是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安全性是方面,但更多的是要看这个都城对于天下的作用。

所谓国都,作为国家之中心,其一定要起到一个能够连接、管理这个国家的作用,所以交通便立,地理位置居中是非常必要,其是为了统治而服务。比如西周建洛邑,兴成周,那便是为了方便管理新的商朝天下;北魏孝文帝迁都,那也是为何更好地融入汉人社会。还有对于洛阳长安的选择,也大都是因为这里地处中原,文明发展程度较高。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朱棣迁北京;但是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当时北京也不差,毕竟有着之前作为元朝都城的基础。

总而言之,安全只是国都选择的一方面。再者所谓安全,更多的是建立在国家的强大基础上,只有国家发展好了,国都才是最安全的。正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所以不是说易攻难守就得迁都的。

有了这个基调之后,咱们再来具体分析一下开封为何能够成为北宋的都城,主要又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点原因,稳定局势。

宋朝的开国相比较于其他国家有一些特殊,别的国家都是通过暴力手段夺得权力,可赵匡胤的得权是非常“温和平稳”的。既然得权的过程都非常和平,所以他也希望得权以后的局面也能维持稳定。

所以在太祖当权以后,他基本保留了前代的所有制度和官员,还将前朝国都直接变成了新朝国都,只不过是换了一下国家的领导而已。这种近似于“无声”的权力交接,让新建立的政权面临着很小的阻力,各部门工作跟往常一样,国家的治理也可以照常进行,总体局势变得非常稳定。

第二点原因,赵匡胤根本没打算防守。

如果非要说开封易守难攻的话,那前提是需要有人来攻打。在北宋建立以后,周边所有的势力都不是它的对手,赵匡胤也表达了自己要统一南北的志向,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找一个方便出兵的城市作为都城是最合适的。

隋唐时期的大运河联通开封,其交通条件极其便利。再加上这座城市地处中原,在这里养兵屯田无疑是最有远见的战略选择。

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渐便宜,开封在很多的时间里就成为了非常富庶的一座城市,北宋也因为这座城市的贡献而有了天下最精锐的部队。在随后的征战过程之中,北宋军队出兵平原,其威势不可阻挡,其他的国家根本没有一战之力,能取得这样的成果,根本原因还是赵匡胤将开封作为了战略核心。

第三点原因,迁都阻力太大。

赵匡胤也不是不想迁都,他其实很想去洛阳或者长安,毕竟从地理位置而言,这里无论是抵御外敌还是自身发展,都有着一定的优势,而且更有着古都之名。

《宋史》记载“上生于洛阳,乐其土风,尝有迁都之意”。

当北宋完成了统一大业之后,赵匡胤也开始考虑迁都一事了,他认为开封这座城市适合打天下,如果用来守天下就显得有点草率了。而且当时朝中的很多武将都纷纷上书表态,称开封乃是四通八联之地,如果未来遭遇战事,国家将没有办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赵匡胤也是武将出身,他也非常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不过等他筹备迁都计划之时,他手下的文臣们却表现出了激烈的反对态度。朝中文臣大多是前朝之臣,他们已经在开封地区生活了几十年,而且还有一部分人数代生活在开封,对于这部分官员来说,开封城就是他们的“命根”,无论怎样他们都不愿意离开这里。

除了这些大臣之外,还有一个人也是反对派里的关键势力,这个人就是后来的太宗赵光义,此人作为太祖的亲弟弟,自哥哥继位以后就一直在发展自己的势力,经过很多年的经营,他已经在开封城中积累了很多的人脉,如果哥哥贸然迁都,自己就会失去积累的一切,在这样的“存亡”关头,他自然也会极力反对迁都。

在赵匡胤摇摆不定的时候,他用了一句“在德不在险”,将哥哥彻底给怼了回去。其意思很明显,帝都的安全与否,在于你这人能力怎么样。

总而言之,赵匡胤在反对派和支持派之间反复权衡,最终还是放弃了迁都的想法,毕竟国家当时还没有太雄厚的财力,迁都得不到普遍支持的话还是拖一拖比较好。

综上所述,北宋在开封定都既有战略考虑,也有相应的阻力因素,不过当他们在开封彻底稳住脚跟以后,迁都一事也没有再被提过了。

相关参考

赵匡胤提出迁都绝非一时心血来潮

宋太祖赵匡胤(资料图)大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三月,宋太祖赵匡胤西巡洛阳。洛阳夹马营是太祖出生之地(时为后唐禁军兵营),也是他度过童年时光的地方(民间一说其十二岁出游,另一说他曾在此生活二十余年)

刘邦本想换太子,为何改变主意,害死心爱女人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刘邦晚年,认为太子刘盈为人软弱,不像自己,因此一直想要更换太子,让年轻貌美的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当太子。吕后十分害怕,就找留侯张良协助。张良自己劝说不了刘邦,于是告诉吕后,让他

赵匡胤曾拟迁都洛阳长安 遭群臣反对埋下隐患

北宋疆域图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大宋王朝,定都河南开封。考虑到开封“形势涣散,防维为难”,赵匡胤曾拟先迁都洛阳,后迁都长安,但遭到群臣及晋王赵光义极力反对,迁都计划搁浅。自古统治

为何继承赵匡胤皇位的是弟弟,而不是他的儿子,大宋的两大谜案

我们都知道,自从夏朝家天下成为传统之后,皇位的流传一直都是父死子承的,很少有兄弟之间的流转,除非是皇帝尚未留下子嗣,便已驾崩。这种情况下,只能除了让兄弟来继承皇位了,也没有别的办法了。但是在大宋朝却发

为什么宋太祖仅凭几杯酒就能让武将交了权

文/纳兰谈史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以和平的方式取代了后周政权,缔造了赵宋王朝。但新政权的建立却并未使得天下太平,自唐末以来,节度使拥兵自重中央尾大不掉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

为什么宋太祖他会传位给弟弟

赵匡胤受母亲杜氏的命责,传位弟赵光义(太宗),终其身没有因为继承问题而在他左右产生的阴谋。虽然这种纪录在赵光义一朝就不能保持,宋朝宫闱间的纠纷这三百一十九年内(包括北宋及南宋自公元960年至1279年

赵匡胤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弟弟而不是传给儿子?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历史上评价最高的皇帝。其一生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地区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达近七十年的藩镇割据混战局面。赵匡胤宽仁大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其人格魅力在中...

赵匡胤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弟弟而不是传给儿子?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历史上评价最高的皇帝。其一生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地区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达近七十年的藩镇割据混战局面。赵匡胤宽仁大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其人格魅力在中...

赵匡胤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弟弟而不传给儿孙?

961年杜太后病重,召赵匡胤与赵普至病榻前,问及太祖,江山如何得来,太祖泣答,因祖宗庇佑,杜太后摇头,你的天下是因为周世宗(即柴荣)让幼子(即柴宗训)当皇帝而带来的,如果周王朝有一个成年人当皇帝,天下

朱元璋诛杀功臣,赵匡胤为何就能温柔对待下属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赵匡胤。赵匡胤眼光比柴荣强,柴荣虽然与契丹打过几仗,但都是小规模接触战而已,双方主力从未交锋,赵匡胤身为带军大将战斗在第一线当然清楚双方实力,而柴荣如没有赵匡胤根本玩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