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呕心沥血写成 史记为何尘封二十年才问世

Posted 汉武帝

篇首语:挨金似金,挨玉似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司马迁呕心沥血写成 史记为何尘封二十年才问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司马迁呕心沥血写成 史记为何尘封二十年才问世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临死前嘱咐他,让他要像孔子编订《春秋》那样,编写出一部无愧祖辈的优秀著作来,从而垂名青史。司马迁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从前104年至前93年,历时11年,终于完成了一部空前的历史巨著——《史记》。《史记》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全面地叙述了我国从上古时期至西汉初期,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

前93年,司马迁在他所著的《报任安书》中说,他作《史记》的目的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意思是说:他写作《史记》的目的就是探究社会发展,总结历史经验,把从古到今历史上的发展变化大势搞清楚,形成司马迁一家之言。司马迁在书中说道:“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可见《史记》这时已基本完成了。

既然《史记》已经完成,而且无论是对皇帝正确执政的借鉴,还是对自己艰辛著书的价值体现,这本书应该及早的公诸于世才是,可是《史记》书稿却一直被尘封于家中,历经武帝、昭帝,到了西汉宣帝执政期间,在尘封了二十年后,才由司马迁的外孙杨恽,把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名著捧了出来,并上书汉宣帝,力言《史记》的价值,才终获准公开,方流传下来。《汉书·司马迁传》有记载:“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那么,《史记》为何尘封二十年才被公诸于世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在《史记》中,司马迁目光敏锐、态度明朗,能够关注到社会的每一个阶级和每一个层次,而且能够对史事和历史人物进行大胆的批判。他用正义的观察,怀疑的精神,谴责了封建专制的残暴统治,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司马迁不因项羽失败而抹煞其历史地位,认为项羽是近古以来未有的人物,所以在《史记》中尽力描写了推翻暴秦的项羽的英雄气概,把他的事迹列入“本纪”,与历代帝王相提并论。同时,司马迁还为封建“叛逆”陈涉写世家。

在《史记》中,他把陈胜、吴广两人的事迹列入“世家”,歌颂了第一次农民起义,而且将陈胜比作汤、武,肯定了他推翻暴秦的历史功绩。因此,《史记》成书之后,由于它“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汉书·司马迁传》),被指责为对抗汉代正宗思想的异端代表。因此,《史记》曾一度被视为是“离经叛道”。可见,在当时《史记》没有被封建皇权所认可,没有问世的环境,没有传播的条件。

二、《史记》在评价、论断史事方面,性格秉直的司马迁没有完全被当时所盛行的儒家思想所束缚,而是比较多的、严肃认真的、反映了历史的真相,对封建统治阶级,特别是对西汉最高统治集团做了深刻的揭露和讽刺。他敢于揭露封建帝王的腐朽和贪婪,真实的反映了历史的某一个侧面,对于西汉开国皇帝刘邦,除了赞扬他建立西汉的丰功伟绩外,对他的地痞流氓、好色贪酒、喜欢吹牛说大话、为人残酷等性格,也形象的加以刻画;他评吕后,说她“政不出房户”;评汉文帝,说“赏太轻,罚太重”;甚至对于本朝的汉武帝,司马迁也敢于大胆揭露,暴露出汉武帝的残暴虚伪、奢侈纵欲的封建专制统治,对汉武帝刘彻迷信方术、重用酷吏的严重过失,也丝毫不加掩饰。这种对著书一丝不苟的求真态度,这种敢于对皇帝揭短亮丑的务实精神,肯定会遭受到比“宫刑”更为严厉的迫害,司马迁是个聪明人,他不会傻到汉武帝还没有死,就把带有对汉武帝不满情绪的文章公诸于世的地步。

三、前87年,汉武帝驾崩,只有8岁大的太子刘弗陵即位,霍光与金日磾、上官桀等人共同辅佐朝政。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从此,霍光掌握了汉朝政府的最高权力。霍光是西汉著名将领霍去病的同父异母之弟,他跟随汉武帝近30年,深受汉武帝的信任。汉武帝死前,便命画工画了一幅周公背负周成王的图画赐予霍光,嘱托霍光像当年周公辅佐年幼的周成王一样辅佐刘弗陵。

汉武帝死后,他受命为汉昭帝的辅政大臣,执掌汉室最高权力近20年。霍光辅政期间,忠于汉室,全力维护汉武帝的英明,竭力辅佐年幼的皇帝。在这种时候,司马迁或司马迁的家人,是不会也不敢把《史记》公诸于世的。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死,没有留下后代。经过一番废立波折之后,霍光等人把汉武帝与卫子夫的曾孙、废太子之孙,长期生活于民间的十八岁的刘病已(即刘询)立为皇帝,既汉宣帝。宣帝刘询为人聪明刚毅,高才好学,他统治期间,励精图治,政治清明,广开言路,任用贤能,平狱缓刑,整饬吏治,是一个儒、法兼用的皇帝。《史记》被公诸于世的时机似乎到来了。

四、司马迁用生命写成了两部《史记》,迫于形势,并不打算要公开,也不敢公开流传,而是准备将一部“藏之名山”,将另一部“传之其人”(《报任安书》),这是司马迁写《史记》的原本初衷,但是至于藏于什么名山,没有资料记载。那么司马迁《史记》写成之后,他传给谁了呢?原来,司马迁死后,他的家人把一部《史记》转移藏匿在他女儿司马英家中。

司马迁有两个外孙,大的名叫杨忠,小的名叫杨恽。杨恽自幼聪颖好学,他的母亲也就是司马迁的女儿把自己珍藏着的这部《史记》拿出来给他读。杨恽读此书,便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住了,爱不释手,而且每读一遍总是热泪盈眶,扼腕叹息。在汉宣帝的时候,杨恽被封为平通侯,这个时候他看到当时朝政清明,想到他的外祖父这部巨著尘封了二十年,也该是重见天日的时候了,于是上书汉宣帝,把《史记》献了出来,公开发行,从此天下人才得以共读这部伟大的史著。 (原文来自刘秉光的头条号)

相关参考

写作二十年都未满意,以一己之力写成的《名山藏》有何独特之处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雷晓凡。>《名山藏》是何乔远编撰的明代著名纪传体史书。全书共37“记”109卷。何乔远的父亲何炯是著名学者,在这样的家庭环境

前后写作二十年都未满意,以一己之力写成的《名山藏》有何独特之处

作者:雷晓凡,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名山藏》是何乔远编撰的明代著名纪传体史书。全书共37“记”109卷。何乔远的父亲何炯是著名学者,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何乔远自幼耳濡目染

这个被冤枉的刺客,用一把匕首拿回了国家领土

两千年前,司马迁忍辱偷生,前后用去十四年的光阴,呕心沥血完成了《史记》,此生再无遗憾。我们虚拟一个场景。有个更早的古人闯入太史公的梦境,劈面说道:「”大兄弟,麻烦你给我换个档案吧,我不是刺客呀。”太史

北大学者3346枚 ”西汉竹简”,揭开秦始皇传位之谜,推翻《史记》

关于秦始皇传位胡亥,自司马迁《史记》问世后的一千多年以来,人们一直沿袭太史公的说法——李斯、赵高等篡改诏书立胡亥为秦二世基本是盖棺定论。但是2009年北京大学获得了一批西汉简书,3346枚竹简中记载了

《史记》凭什么成为二十四史之首

《史记》是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全书分共130篇,52万余字,记载了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年左右的历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

浅谈《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书中主要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前后经历了14年,

史记

《史记》(明万历二十六年北监刊本),宋裴駰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台湾大学图书馆各有藏此版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著。为二十四史之一。最初没有固

司马迁为何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写入史记

  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为什么要将卓文君和司马相如之间的爱情故事写进去,后人一直争论不休,今天我们也来浅谈一番。  《史记》记载的是国家大事,什么政治啊,历史啊,卓文君、司马相如跟政治根本拉不上关

汉武帝为何会默许司马迁写《史记》

从秦始皇建立起在全国范围内的专制集权体制之初,与政治专制相伴随的必然是文化专制。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只不过是牛刀小试而已。汉武帝在文化专制方面与秦始皇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在汉武帝这样一个专制帝王的

司马迁《史记》中的十大名句,内含大智慧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称为「”二十四史”之首,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