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之战的原因 秦灭六国之战为何最后打齐国

Posted 齐国

篇首语:事常与人违,事总在人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秦灭六国之战的原因 秦灭六国之战为何最后打齐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秦灭六国之战的原因 秦灭六国之战为何最后打齐国

  秦始皇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名存实亡,诸侯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更加频繁。秦国也是颇有雄心,想要一统天下,秦国至秦始皇执政后,历时15年终于实现统一的愿望。

  秦灭六国之战的原因   秦国起初也和其他几个国家一样是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国是在变法之后逐渐变得强大。秦国在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后秦惠王继位后有了一个转折,秦惠王虽然杀死了商鞅但他一直励精图治将秦国治理的非常强大,之后秦国在秦惠王的努力下成为战国四雄之一和楚国齐国处于同等地位。后来嬴政统治秦国,由于嬴政是一个非常有野心和有能力的人,再加上丞相的策划和帮助,嬴政有了一统天下的欲望,在这种欲望的催使下,秦国在嬴政的带领下逐步吞并了其他六个国家,一统天下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统一的王朝,秦朝。   我们都知道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并不是秦国而是齐国和楚国,秦国之所以能后来居上成为战国时期的霸主,甚至灭掉了其他六个国家一统了中原,与它自身一直不断改革和变阵是很有关系,再加上秦始皇嬴政的雄才大略才奠定了后来秦国统一天下的局面。所以秦国灭六国的原因很简单,它要一统天下所以灭六国是必须的。历史和世界都是一样的“优胜劣汰,强者生存”。

  为何最后打齐国?   秦始皇将齐国放在最后去攻打不仅仅是因为齐国与他们国家的领土相距最远,还因为齐国的实力强大,所以秦国不敢贸然攻打齐国。由于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除了秦国之外最强大的国家,所以秦国在灭六国的过程中将齐国放在最后攻打,但如果齐国在秦国攻打其他国家的时候施以援手的话,也不会导致最终和其他国家一样被秦国吞并。

相关参考

秦灭六国之战死伤人数 秦灭六国后六国君主结局如何

  秦灭六国之战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的局面,完成中国的统一。  秦灭六国之战死伤人数  秦国在吞并六国的战争中,究竟屠杀了六国多少百姓,史无可

秦灭六国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秦灭六国>  战争概述: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发动了统一六国之战,仅仅用了九年的时间,以摧枯拉朽之势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开辟了一个全新时代。>>  将帅星

秦灭六国之战中打的最艰难的是哪一个国家?

秦始皇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极具传奇特色的人物,因为他不仅仅是我国第一的封建制度的国家的君主,同时他也结束了我国战国末期诸侯混战的局面。秦国通过吞并其他六个国家建立了统一的朝代,那么秦国为什么要吞并其

秦灭楚之战的疑云

秦灭楚之战,是战国末期秦统一战争中关键的一战,楚国和其他五国的亡国之战一样迅速灭亡的亡了国,战争从公元前226年开始到公元前223年结束,仅仅持续了四年战争立国八百年之久的楚国就轰然倒塌。在《史记》中

秦国大功臣范雎竟是魏国人 范雎助秦灭六国

蔺相如和廉颇同心协力保卫赵国,秦国还真的不敢去侵犯。可是秦国从楚国和魏国却得到了不少土地。那时候,秦国的实权操在秦国的太后和她的兄弟穰(音ráng)侯魏冉手里。公元前270年,穰侯要派兵去打齐国。正在

春秋战国历史上帮助秦灭六国的范雎原竟是魏国人

蔺相如和廉颇同心协力保卫赵国,秦国还真的不敢去侵犯。可是秦国从楚国和魏国却得到了不少土地。那时候,秦国的实权操在秦国的太后和她的兄弟穰侯魏冉手里。公元前270年,穰侯要派兵去打齐国。正在这时候,秦昭襄

秦始皇倚重的名将,秦灭六国的功臣,却因一次战败成了王翦的陪衬

公元前238年,随着长信侯嫪毐集团和文信侯吕不韦集团先后被剿灭,终于掌握了秦国大权的秦王嬴政,在名相李斯、兵家尉缭的协助之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秦灭六国之战。在长达两年的筹划之后,秦灭六国的​战车终于隆

秦始皇灭六国时为何独留下卫国

导读:秦灭六国之战,既是战国末期最后一场诸侯兼并战争,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封建统一战争。战国末年,在七雄中日益强大的秦国在秦王嬴政的领导下,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用了10年的时间,

秦始皇扫灭六国之后,你知道秦始皇是如何处置六国国君的吗

在秦灭六国以后,秦国是如何处置六国国君的,秦灭六国之战既是战国末期最后一场诸侯兼并战争,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封建统一战争。战国末年,在七雄中日益强大的秦国,在秦王嬴政的领导之下,从公元前230年到

从古代战马贸易入手,浅析秦灭六国的原因,和美国崛起有些相似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灿烂的一段时期,在文化上有百家争鸣,各显奇能;军事上百花齐放,著名战役数不胜数,名将如繁星般云集于这个时代;而在经济上,各国通过变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