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登战役双方兵力部署 凡尔登战役伤亡情况分析

Posted 战役

篇首语: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凡尔登战役双方兵力部署 凡尔登战役伤亡情况分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凡尔登战役双方兵力部署 凡尔登战役伤亡情况分析

  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战役是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德国军事进攻的能力已从顶峰跌落,战争主动权逐渐转到协约国手里。

  双方兵力部署

  法国:75个师,约1140000人   德国:50个师,约1250000人   德军部署:第7、第18、第3军(6个半师,879门火炮,其中重型火炮522门,202门迫击炮)在孔桑瓦至奥恩河15公里宽正面上实施主要突击,第5军掩护其左翼;第15军在奥恩河以南6公里处实施辅助突击,第6军在默兹河西岸采取牵制行动。在主突方向上,法国只有2个师,德军步兵比法军步兵正多两倍,炮兵多3.5倍,火炮密度达到每公里正面50—110门。为达成战役突然性,德军于同年1月在西线实施一系列佯动。   法军部署:法军凡尔登筑垒地域横跨默兹河两岸,正面宽112公里,纵深15~18公里;有四道防御阵地,前三道为野战防御阵地,第4道是由要塞永备工事和两个筑垒地带构成的坚固阵地,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法第3集团军(辖11个师,630余门火炮,由F.埃尔将军指挥;后增至69个师,约占法军总兵力的2/3)5个师防守凡尔登以北地区,3个师防守凡尔登以东和东南地区,另3个师作为预备队配置在凡尔登以南默兹河西岸地区。

  凡尔登战役伤亡情况分析

  法国:400000-542000人,其中156000人阵亡。   德国:355000-434000人,其中143000人阵亡。   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参战兵力众多、伤亡惨重。法军损失54.3万人,德军损失43.3万人,故此役有“绞肉机”之称。

相关参考

耶拿战役双方兵力 耶拿战役伤亡人数

  耶拿战役  耶拿战役是法兰西第一帝国和反法同盟之间的一次战役,此战表现了杰出的军事才华,拿破仑也将这次成功视为自己的荣耀。  双方兵力  双方军队都分成了几个部分。普军分成三队:  不伦瑞克公爵所

博罗季诺战役双方兵力对比 博罗季诺战役双方战略分析

  博罗季诺战役  博罗季诺战役是法兰西第一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之间的战争,是侵入俄国时期的一次会战。会战结果是双方均损失惨重,虽然法军进占莫斯科,但最终也被迫撤退。  双方兵力对比  包括驻守在奥德河以

塞班岛战役塞班岛战役中交战双方的伤亡情况

【塞班岛战役】塞班岛战役中交战双方的伤亡情况  日军偷袭珍珠港,直接就将美国拉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当时美方一定在想,去你个倭国军民,老子不想加入混战,你竟然敢惹我?于是,为了打击小日本的嚣张气焰,美帝

澎湖海战双方伤亡情况 澎湖海战清朝战术分析

澎湖海战,交战双方的兵力大体相当,郑军经营澎湖多年,设防据守,以逸待劳;清军渡海作战,远来疲惫。郑军处于有利态势,而结果却一败涂地,全军覆没。>澎湖海战双方伤亡情况>清军329人阵亡,1800人受伤;

库尔斯克会战双方兵力与部署 库尔斯克会战伤亡人数

  库尔斯克会战  库尔斯克会战,德军与苏联红军共出动了8056辆装甲车,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坦克会战,也是苏德战争的决定性分水岭。  库尔斯克会战双方兵力与部署  德军  中央集团军群所属的莫

博罗季诺战役结果 博罗季诺战役战后分析

  博罗季诺战役  博罗季诺会战,双方未能决出真正的胜负,但为俄军消耗法军和转入反攻创造了条件。虽然法军一度攻占莫斯科,但最后拿破仑入侵俄国的计划也失败了。  博罗季诺战役结果  在交战中双方伤亡惨重

天津战役双方是怎么部署的 天津战役简介

天津战役为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1月平津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城市攻坚战。遵照中央军委及中共平津前线总前委命令,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指挥野战军主力5个纵队22个师

赤壁之战参战兵力 赤壁之战伤亡情况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赤壁之战,曹操吃了败战,吴蜀联军获得战役胜利,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那么赤壁之战中,各方兵力多少?伤亡情况又如何?  赤壁之战参战兵力  曹操方面,《三国志·吴主传》注引的《江

官渡之战双方兵力 官渡之战伤亡情况

  在这场官渡之战中,绝对是当仁不让的最大获益者,他吞并了袁绍的势力范围,成为了北方的霸权者,势力也逐渐开始了发展壮大之旅。  官渡之战双方兵力  据不完全统计,袁绍在这场官渡之战中,陆续不断的投入兵

普法战争双方实力分析 普法战争伤亡情况

  普奥战争  是法国与普鲁士之间发生在1870年7月19日-1871年5月10日的战争,这次战争使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同时也促成了意大利统一。  普法战争双方实力分析  普法战争前夕,实行普遍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