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明 緬懷先烈
Posted 烈士
篇首语: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今日清明 緬懷先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今日清明 緬懷先烈
今天,清明節
淮安有這樣一群人
自強不息,前赴後繼
為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
付出青春與熱血
他們
值得每一個淮安人銘記......
驅逐日寇保家園
在抗日戰爭期間,淮安所處的淮海地區地處敵、頑、我三方爭鬥中心。這個地區既是日本華北派遣軍和華中派遣軍向中國內地推進的接合部,也是國民黨第三戰區和第五戰區對我華中、蘇北根據地進行合擊的接合部,同時,還是我八路軍和新四軍抗擊日寇、粉碎國民黨頑固派進攻的接合部。這三個“接合部”,就決定了這個地區戰略地位的重要性,也決定了這個地區鬥爭的複雜性和艱巨性。
七十多年過去了,淮安人民永遠不會忘記,在日軍盤踞淮安的六年零六個月的時間中,為民族解放而光榮犧牲的英雄兒女們。
劉老莊八十二烈士
永遠的血色豐碑
今年3月18日是劉老莊八十二烈士壯烈殉國77周年紀念日,從3月18日開始,劉老莊八十二烈士陵園陸續以多種方式為園內的82名烈士以及其他507名烈士舉行祭奠儀式,包括開放線上祭掃通道和工作人員代為祭掃等方式。
劉老莊八十二烈士陵園工作人員在祭掃
77年前,新四軍第3師第7旅第19團第4連的82位勇士,在劉老莊鄉的一場戰鬥中,與敵人展開殊死肉搏,全部壯烈犧牲。他們是連長白思才,政治指導員李雲鵬,副連長石學富,排長尉慶忠、蔣元連、劉登甫,文化教員孫尊明、衛生員楊林標……82勇士是當時抗日戰爭中留下的掩護部隊,為了大部隊的安全離開而留下與日本人進行殊死搏鬥以取得時間,82名勇士與1600餘名日偽軍展開了激烈戰鬥,連續打退日偽軍5次進攻,斃傷百餘人,最後全部壯烈犧牲。現今,82名烈士的身份尚不完全,有許多身份不明。新四軍代軍長陳毅撰文表彰:“烈士們殉國犧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范而勵來茲。”朱德總司令在《八路軍新四軍的英雄主義》一文中,讚他們是“我軍指戰員英雄主義的最高表現。”
李成虎為父親李文廣祭掃
在劉老莊八十二烈士陵園裡,除了廣為人知的82名勇士之外,還有很多不為人熟知的烈士,甚至是無名烈士,他們的功勳也同樣值得銘記。4月2日上午,在劉老莊八十二烈士陵園西廣場的陵園內,68歲的李成虎一大早就從老家南吳集趕過來為父親掃墓,他用毛巾仔細地擦拭墓碑,並給父親獻上了花。李成虎的父親叫李文廣,1922年出生,15歲時就開始入伍,參加過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1953年,李文廣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不幸犧牲。李成虎告訴記者,在父親的影響下,他年輕時也曾經入伍入伍,“父親雖然英年早逝,但是父親留下的精神遺產卻一直影響著我們全家人,讓我們在人生道路上自強不息,勇往直前”。
朱啟勳烈士
手盤熱腸戰日寇
朱啟勳,漣水成集鄉朱南蕩人,1909年出生於有千余畝土地的官僚地主家庭。小時受家庭熏陶,學文習武,從不懈怠。學生時代積極參加學生運動;1930年參加漣水“八一”暴動;後在家鄉一帶抗暴打匪。抗戰爆發後,發起組織“兄弟團”,發誓同心抗日。淮河大隊成立,朱啟勳任2營營長,而其家鄉遂成為革命力量活動的中心。他家每天接待少則十幾人,多則幾十人。為了保證部隊和地下黨同志的正常活動,朱啟勳與其堂弟朱啟宇除千方百計地供給糧餉外,還出賣土地,為部隊購買槍支彈藥。朱啟勳的抗日之舉遭到了敵偽的忌恨,對朱南蕩頻繁地進行掃蕩,朱啟勳家曾3次被抄、燒。其妹啟傑為中共黨員幹部,1940年5月在安徽泗縣被日軍殺害。
朱啟勳烈士
1942年6月,朱啟勳率由“淮大”上升的新四軍獨立旅3團2營轉戰於泗沭、宿遷一帶,接受拔除敵宿遷陸集中心據點的任務。他採用夜戰、偷襲等戰術,用10多天時間,靈活機動地掃除了陸集外圍的孫圩、曹炮樓等據點。追敵到陸集街,迫敵龜縮到據點內固守待援。陸集的炮樓很高,外有鉛絲圍鹿岩、土圩、水溝等障礙,四周又是一片開闊地,易守難攻。朱啟勳見狀,遂決定留少數部隊守在外圍佯攻,主力退出陸集街,進一步作攻堅的準備。到了第2天,有數倍於2營的宿遷援敵一下子猛撲到陸集街頭。面對如此危急形勢,朱啟勳果斷地命令警衛排:“衝出去!”說著朱啟勳拔出盒子槍,帶頭衝出去,一槍撂倒了封鎖街道的敵軍機槍手。就在這裡,朱啟勳右腹部中了數彈,他本能地用右手插在腰帶裡捂住槍口,用左手向敵人繼續射擊,接連擊斃幾名敵人,嚇得一群尾追之敵畏縮觀望,不敢近逼。由於腹部傷口太大,加之運動時用力過猛,腸子都流出肚外,而朱啟勳卻以驚人的毅力“盤腸”大戰,指揮警衛排且戰且退,直至不省人事。戰士們抬著朱啟勳向後方醫院轉移,在周圍痛哭聲中,朱啟勳告別了戰友。
朱啟勳犧牲後,獨立旅三團、淮海行署、漣水縣政府及成集區署於1942年10月10日,在朱南蕩隆重舉行追悼大會,淮海行署主任李一氓致悼詞。“……漣水朱營長,其年英,其戰果,其死烈,雖太行山上左將軍殆相同。”在紀念朱啟勳、朱啟宇和朱啟傑三人的“兄妹烈士碑”上,鐫刻著這篇對朱啟勳評價甚高的悼詞。
王嘉樹烈士
一腔熱血灑淮土
作為革命老區的淮安,曾經留下過老一輩革命家劉少奇、陳毅等人的足跡;重要的革命機構如蘇皖邊區政府、新四軍軍部也曾設立在此。在這片熱土上,有淮安兒女浴血的痕跡,也留下了外鄉英烈灑下的熱血。來自四川的王嘉樹就是其中之一,在這裡,他獻出了寶貴的23歲的年輕生命。
王嘉樹烈士
1920年,王嘉樹出生於一個鹽商家庭。他天資聰穎、7歲入學,後因家業破產輟學。少年王嘉樹身遭資本家的殘酷壓榨,目睹舊社會許多醜惡現象,對舊社會和資本家產生了刻骨的仇恨,曾經寫下檄文《黯淡的天空》。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王嘉樹考進了“西北青年幹部訓練班”,並在1938年5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年12月,王嘉樹轉入“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第一分校,移駐晉東南太行山區。1939年9月,王嘉樹抗大畢業後,分配到河北,擔任《冀南日報》特派員。之後,王嘉樹從華北調到中共中央華中局所在地鹽城,任各界救國會聯合創辦的《老百姓報》主編。
1942年麥收前,王嘉樹調到淮安任蘇嘴區長。他經常住在葉營、湯莊和衡莊這些地方,爭乾所有他能看到的工作,當地的男女老少都很喜歡他。1943年開春,王嘉樹調到涇口區任大隊長。在中共淮安縣委和涇口區委的領導下,王嘉樹深入動員和組織群眾實行“二五”減租,“四六”分收,並積極發展武裝力量、開展武裝鬥爭。擁軍入伍、征糧借糧、救荒度荒、減租減息、農運、統戰等各項工作,都在順利進行。對此,王嘉樹在題為《從黑暗到光明——略談淮安涇口區的開辟》這篇文章中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它為人們研究敵後開辟工作提供了重要借鑒,也是王嘉樹留給後人的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
1943年9月6日,因為叛徒出賣,為掩護戰友突圍的王嘉樹寡不敵眾,壯烈犧牲。
王嘉樹犧牲後,涇口區委將他安葬在田橋村,並召開了隆重的追悼會。《鹽阜報》也發表了題為《本報特約記者王嘉樹同志殉國》的消息。年底,涇口區民眾在他的墓前豎了碑,讚揚他是為國為民“不顧家 寧捨己”的英雄。
浩氣長存天地間
淮安位於蘇北中心,是古淮河與京杭大運河的交匯點,也是扼守南北的交通要道和戰略要衝。1948年12月2日、9日,飽經滄桑的淮陰城、淮安城在淮海戰役隆隆的炮聲中相繼獲得解放,重新回到人民的懷抱。
為了新中國的誕生,為了人民的永久安寧,英烈們將自己的最後一滴鮮血,都灑在了淮安大地上。正是因為他們的英勇獻身,才使得我們擁有了如今的幸福和平安。
謝祥軍烈士
漣水保衛戰中隕落的將星
提起謝祥軍烈士,在漣水可謂鼎鼎大名。漣水博物館的大門前有一面紀念牆,上面刻著的漣水戰役烈士英名錄中,第一位便是謝祥軍。他的英名與事跡,已深深地鐫刻在人民的心中。
雖然謝祥軍烈士的墓並不在如今的漣水縣境內,而是在阜寧的蘆蒲烈士陵園,但這並不妨礙漣水人民對他的永遠追憶和緬懷。記者來採訪時,漣水縣烈士陵園管理中心主任李海燕向記者出示了一張謝祥軍年輕時的資料照片。照片中的謝祥軍一身戎裝,英武俊朗。“我們每年都會組織學校、黨政機關等開展紀念活動,包括謝祥軍後人在內的烈士家屬和廣大群眾也會自發地前來祭掃。”李海燕說。
謝祥軍烈士
謝祥軍是湖北大悟人,在他32年的短短生涯中,完成一段由挑夫成長為將軍的傳奇。謝祥軍剛成年時,父親與他合計租種地主的田,他不願意被地主剝削,成了一名自食其力的“挑腳夫”。1930年,謝祥軍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在歷次的作戰中由一名普通戰士逐漸成長為班長、排長、連長,直至師長。一次戰鬥中,他腿負重傷,傷口感染潰爛,生命受到威脅。軍長羅炳輝看到後十分難過,為了保全他的生命,要求醫生鋸掉謝祥軍的傷腿。謝祥軍卻說,沒了腿就不能上戰場,那樣他寧可不要生命。深受感動的醫生千方百計為他醫治,最終竟然奇跡般地使那條傷腿保留了下來。抗日戰爭勝利後,謝祥軍擔任華中軍區第五軍分區司令員,1946年6月又任第十縱隊司令員。在第一次漣水保衛戰中,謝祥軍在前沿陣地視察敵情時不幸被敵人冷彈擊中腹部,在送往後方醫院的途中光榮犧牲。
謝祥軍的犧牲是黨和軍隊的重大損失。中央軍委以及陳毅、粟裕、譚震林等新四軍首長,分別向他的家屬致電寫信,高度評價謝祥軍對革命做出的貢獻,對他的犧牲表示深切悼念。他的業績與日月同輝,他的精神與天地永存。
洪澤“二十五烈士”
烈士不再無名
“這二十五名烈士犧牲時大多都是十幾、二十幾歲的年紀,很多人都沒有留下後代,令人心疼,所以我們必須要銘記他們”。3月31日,天空陰沉,氣溫驟降,下午時分天空飄起了小雨,在洪澤區三河鎮的邵武烈士陵園內,管理員王甘林向記者介紹了這裡的二十五名無名烈士的故事。
二十五烈士之墓
根據相關資料記載,1948年農歷3月13日,淮海戰役的炮聲還沒有正式打響,解放軍準備解放淮南人民,同時切斷國民黨江北潰軍竄逃江南之路。當我軍某團六連先頭部隊渡過三河,剛到衡陽崗頭南邊的小新街時,即遇到大批敵人的狙擊圍攻,六連戰士迅即投入激烈的戰鬥,從上午八時戰鬥到下午七時,終於打退了敵人的進攻,擊斃敵人100多人,我軍傷亡52人,其中犧牲25人,後來這二十五位烈士的遺體,由支前民工抬到三河北岸,安葬在共和鎮劉尖村劉莊組。到了1978年,邵武烈士陵園建成時,當地政府將這二十五名烈士的遺體遷入了陵園,以供後人紀念。
二十五烈士的英勇事跡令人感動,為了恢復歷史本來面貌,把革命先烈的光輝業績和他們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真實地反映出來,從2003年開始,三河鎮文史專家葛治本為了查找這25名烈士的相關資料、事跡,跑遍了多個省,包括安徽、山東、河南、湖南等地方,葛治本根據部隊番號去尋找二十五名烈士的姓名、籍貫、生平事跡等。但是可惜的是,還沒有完全調查清楚,葛治本就在2015年時因病離開了人世。王甘林告訴記者,葛治本在生前已經將查找的一些資料整理了出來,但是他去世後家人並沒有珍視這些資料,導致唯一僅存的線索也丟失了。
雖然二十五烈士的姓名、生平都已經無從考證,但是每到清明時,還是會有群眾來紀念他們。“希望通過我的講解,讓更多的人知道二十五烈士的故事,這樣他們的鮮血才沒有白流”。王甘林說。
梁化農烈士
綠水長流傳英名
在盱眙鐵山寺國家森林公園,林海和群山環抱著碧波蕩漾的天泉湖。很多人或許並不知道,這裡曾經是革命先烈拋灑熱血戰鬥過的地方,這座湖泊也曾有過一個用英雄之名命名的名字——化農水庫。1958年冬天,為了紀念革命烈士梁化農,盱眙縣人民政府將這座由當地一萬多乾群新挖出的水庫命名為化農水庫,梁化農的名字在當地人民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梁化農烈士
1987年清明節前,當地政府將梁化農烈士的遺體遷入縣城鬥笠山下的烈士陵園安葬。如今,烈士的英靈與青松綠竹相伴,俯瞰著山下高樓林立的現代化縣城。在採訪時,盱眙縣烈士陵園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講述了烈士生前的風雲歲月。梁化農生於1912年,抗日戰爭時期,他積極投身抗戰,曾任古城鄉農民抗日協會理事長,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勝利後,梁化農被任命為中共盱眙縣縣委委員,盱眙縣民兵總隊政委。1946年7月31日,國民黨軍隊攻佔盱眙縣城,我黨政軍機關撤往淮北。梁化農根據上級指示,留下來開展遊擊鬥爭。他帶著大家在古城、穆店兩地打遊擊,攪得國民黨地方政權寢食難安。
梁化農生前用過的物品
由於敵眾我寡,環境險惡,梁化農的戰友逐漸減少,但他依然鬥志不減。在龍山的一次遭遇戰中,隊伍被打散了,梁化農帶著為數不多的戰士,被迫轉移到一座名叫“十家牌”的山上。敵人采取了嚴密封鎖,梁化農既聯繫不上上級黨組織和新四軍主力,也聯繫不上群眾。他審時度勢,安排戰友們先後撤離,自己孤身一人,隱蔽在深山裡的一個秫秸叢裡。此時的他身陷絕境,斷糧斷水,還生了病。一位姓陳的老人發現了他,主動給他送水送飯。1946年9月7日凌晨,梁化農因腹瀉憋不住,走出秫秸叢解手,不巧被當地一名地主婆看到,她的丈夫立刻報告了國民黨軍隊。於是,還鄉團團長兼國民黨古城鄉鄉長謝長榮率領20多人包圍了秫秸叢。梁化農奮力還擊,最後壯烈犧牲。
化農水庫這個名字沿用了四十多個春秋,直到前些年,為了大力發展旅遊,把英雄的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化農水庫才更名為天泉湖。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化農水庫的名稱雖然變了,但人們對烈士的景仰和懷念卻沒有變。
內容來自淮安發布
相关参考
1.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手抄报内容300字自己写自己练练平凡而伟大的人又到了4月5日,清明节了。谁都会想到,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他们不怕牺牲不怕敌人勇往直前,最后才获得全民族的解放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心得作文1600字缅怀先烈伟绩,感恩幸福生活每年临近清明的时候,心中总会有丝丝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强烈,却也挥之不去,就这样在心头绕着、纠缠着。清明前这几天的天气很是不错,不知道,
·今天是清明节(农历中的第五个节气)·今天是维吾尔族情人节一、国内大事记♦ 1843年4月5日《香港宪章》签署,正式宣布香港为英国的殖民地 &n
說到87版的《紅樓夢》,可能應該是這個著作被翻拍以來最經典的一版,而這一版更是做到了與原著最大的還原,不管是人物服飾還是場景布置都力所能及地做到了細節的完美,在當時特別艱苦的條件下,劇組能夠拍攝出這樣
1.缅怀先烈,牢记历史,的演讲稿我本来打算拿这篇演讲稿去演讲的,我修改到了半夜三点,算了,你拿去用吧,给个满意回答就可以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还记得前些日子看过的9.3阅兵,那一画
明缅怀先烈宣誓词我们不能忘记,我们不会忘记,今天的美好生活,源于昨天你们血与汗的奉献。没有你们的浴血奋战,就不会有我们的今天。安息吧,英雄。心怀最深沉的崇敬,我们走进烈士陵园。聆听那血染的碑文,永远活
改革开放前出生的人,对于这样的话语一定耳熟能详:“曾几何时,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共和国的红色江山。”我们更忘不了毛泽东同志那段充满深情而又壮志凌云的号召:“成
改革开放前出生的人,对于这样的话语一定耳熟能详:“曾几何时,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共和国的红色江山。”我们更忘不了毛泽东同志那段充满深情而又壮志凌云的号召:“成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一首《松花江上》,满是山河沦陷的痛楚,更饱含亿万中国人民
郑寄松,又名涤尘,化彪1921年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长江电工解放前的进步青年工人他追随真理向光而行却倒在黎明到来前的至暗时刻生命永远定格在1949年渣滓洞牢房内烈士简介郑寄松参加工厂考试时感言我在外已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