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下”國家到民族國家——歷史中國的認知與實踐

Posted 民族

篇首语: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從“天下”國家到民族國家——歷史中國的認知與實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從“天下”國家到民族國家——歷史中國的認知與實踐

#保馬書單#

文史哲社科 經典與前沿

《從“天下”國家到民族國家》

*

————

作者:[日]王柯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標題:歷史中國的認知與實踐

出版時間:2020年3月

定價:59.00元

裝幀:精裝

頁數:352頁

出品方:世紀文景

————

*

《從“天下”國家到民族國家》將中國的多民族統一國家思想的根源追溯到中國人對世界的原初認識,追溯到在這種認識之上的人類與自然之間建立的契約關係,以及為了遵守這種契約關係而形成的關於人與人之間、個人—共同體—社會—國家四者之間、文化與政治之間、權威與權力之間、民族屬性與文化屬性之間關係的認識。在這 一宏觀認識的基礎上,作者梳理了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的歷史脈絡、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思想在各個時代的發展演變。

自序

第一章 三重的天下: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思想的起源

一、“四海之內”與“九州”:理論上的“天下”與現實中的“天下”

二、“內服”與“外服”:階級製“天下”的成立

三、“中國”與“四夷”:統一之“天下”的有機構成

結論

第二章 文明論的華夷觀:中國民族思想的起源

一、“華夏”與蠻、夷、戎、狄:是民族還是文明共同體

二、“四夷”與“禮”:民族歧視的構造

三、走向“中原”之路:以文化為渠道的民族膨脹

四、“天下”與“德”:多民族國家形成的基礎

結論

第三章 萬裡長城的內外:成立時期的中華帝國與夷狄

一、秦帝國的“屬邦”

二、漢帝國的外臣與內屬

三、從“兄弟之國”到“臣國”

四、儒教與夷狄

結論

第四章 分治與同化:五胡十六國時代胡人政權的中華王朝思想

一、從單於到皇帝—胡人社會在政治制度上的變化

二、從夷狄到華夏:胡人在文化與民族特徵上的變化

三、從遊牧到農耕:胡人社會經濟模式的變化

結論

第五章 多重的帝國與多元的帝國:唐、遼、元的國家和民族

一、羈縻與和親:唐代的羈縻府州制度

二、一國兩制與兩國一家:遼代的南北面官制度

三、中國化與二都製:元代的政治構造

結論

第六章 大一統帝國的連續性與非連續性:元、明、清的土司制度

一、國家主權與土司、土官

二、土司地區的“中國化”

三、“改土歸流”與清王朝的“華夷”認識

結論

第七章 在中華與“烏瑪”之間:藩部體制與維吾爾社會統治體系

一、從“招服”到征服:清王朝統治維吾爾社會的開始

二、維吾爾社會與伯克制:清王朝的間接統治

三、滿人盟主之臣民:藩部體制下的維吾爾社會

四、和卓的“聖戰”:民族隔離政策的危機

結論

第八章 國際政治背景下的新疆建省:多民族近代國家建設的嘗試

一、收復新疆的背景:19世紀後期英俄勢力的入侵

二、“塞防論”與“海防論”:近代國際政治與領土

三、廢除間接統治政策:從藩部之民到國家之民

結論

第九章 構築“中華民族國家”:西方國民國家理論在近代中國的實踐

一、“驅除韃虜”:“中華”在近代的再認識

二、“五族共和”:向多民族統一國家的回歸

三、“積極的民族主義”:大中華民族時代的開始

四、“民族主義就是國族主義”:國民國家思想的實踐

結論

第十章 從“民族自決”到“民族自治”:中國共產黨民族政策的誕生

一、共產國際指導的“民族自決”與“聯邦製”(1922—1937年)

二、帝國主義侵略與“民族自決論”的質變(1937—1945年)

三、否定“聯邦製”與“民族區域自治”的確立(1946—1949年)

結論

結語 民族與國家: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思想的系譜

征引文獻

***

圖書信息來自當當網或豆瓣網,如有誤,煩留言更正

- End -

相关参考

這個國家不屬於中國,卻用漢字和中國車牌,被稱為另一個“中國”

眾所周知,中國擁有五千多年延綿不斷的歷史文明,中國的文字一脈相承,不像埃及文明、巴比倫文明、印度文明等人類文明都曾經出現文化斷層。世界上只有中國的歷史文明,始終是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延綿不絕。清末之前

此國向聯合國申請147次加入中國,亡國前,仍在唱中國國歌升國旗

在15年前,世界各國新出的地圖都開始做了過一次小小的改動,有一個國土很小的國家悄然從地圖上消失了,合並到了其他的國家。這個消失的國家曾是中國的鄰國,而且和中國有著極深的歷史淵源,曾一度作為附屬藩國而存

明朝時汶萊曾要求加入中國,卻被直接拒絕,如今已成亞洲富裕國家

引言中國是個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歷史上,與我國建交的國家不在少數,更是有不少亞洲國家曾是我國的屬國。還有國家曾經要求加入我國,這個國家就是浡泥國,也就是現在的汶萊。汶萊與我國往來已久,早在宋朝

除了戰國七雄之外,被譽為戰國第八強國的是哪個國家

在古代中國,曾經有一些神秘的王朝國家,他們都曾真實存在過,但具體的歷史卻並不被人們所熟知,常常籠罩在層層迷霧之中,比如樓蘭、南詔、古蜀、烏孫、疏勒、大理、龜茲、東胡等等。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互相

中國古代史上的國家統一問題(下)

全文共4995字|閱讀需9分鐘一時的統一的成功是偉大的,千秋歷史鑄成的民族間的向心力、人民的凝聚力才是統一國家的基石。民族融合本身也是一個困難的事,也有很多反覆。局部的短期的漢人胡化,是常有的現象,但

西方至今不明白,中國為何從不不擴張呢

從世界歷史來看,世界格局歷來都是弱肉強食,大國吃小國,實力決定地位,落後就要挨打的典型。所以從基本觀點來看,國家強大,必然就會擴張,國家崛起,必然就要擴張。從近現代歷史來看,西方的強國都是如此,無論英

西方至今不明白,中國為何從不不擴張呢

從世界歷史來看,世界格局歷來都是弱肉強食,大國吃小國,實力決定地位,落後就要挨打的典型。所以從基本觀點來看,國家強大,必然就會擴張,國家崛起,必然就要擴張。從近現代歷史來看,西方的強國都是如此,無論英

從量子出發,還是從認知出發

轉自:量子認知哲學園鳴謝量子認知理論,英文QuantumCognition,是當代認知科學中的一個新型的邊緣學科,通過對認知科學中的現象進行建模,運用量子力學理論的數學方法,研究與描述人的認知及其決策

日本憤青將中國的兵馬俑打碎,日本連忙賠錢道歉!中國的回應很霸氣

詹天佑曾說:"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自立於地球之上。"國家就如同一座已經初具雛形的房子,而國家的人民就是建造房子所需要的磚瓦。只有人民不斷地添磚加瓦,國家才能有足夠的能力抵抗風雨

為何中亞很多國家叫斯坦,有啥含義

中亞也就是亞洲中部的內陸地區,這個地區剛好在中國、俄羅斯、印度等大國的中間位置,也是貫通亞歐大陸的交通樞紐。古代的絲綢之路就是從這裡過,狹義上限於中亞五國。經過觀察可以發現,這裡的而很多國家都帶著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