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赤壁之戰談起,淺論中國古代疫情對戰爭的影響
Posted 赤壁
篇首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從赤壁之戰談起,淺論中國古代疫情對戰爭的影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從赤壁之戰談起,淺論中國古代疫情對戰爭的影響
前言: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赤壁之戰兵敗,終止了曹操南下的步伐,直接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南朝著名史學家裴松之在《三國志注》中這樣評價赤壁之戰:
赤壁之敗,蓋有運數。實由疾疫大興,以損凌厲之鋒,凱風自南,用成焚如之勢。天實為之,豈人事哉?然則魏武之東下,非失算也。
在裴松之看來,赤壁之戰曹操之所以會失敗,並非曹操失算,而是因為“疾疫大興”。
赤壁之戰中,曹操之所以會兵敗,真的是因為疾疫嗎?
一、瘟疫在赤壁之戰中所起的作用
關於赤壁之戰的敗因,大多數人把它歸咎於曹操的“用兵失誤”。
曹操捨棄北方騎兵的優勢,想通過戰船來攻打孫劉聯軍。恰恰北方士兵大多不習水戰,曹操不得不用鐵索將船隻連在一起,給周瑜火攻提供了便利。
當然,除了“曹操用兵失誤”的說法外,還有其他聲音,例如唐朝大詩人杜牧在《赤壁》一詩中感慨: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杜牧把曹操兵敗的原因歸為周瑜運氣好,在冬天還能遇到東南風。不過,赤壁中的“東南風”應該是基於古代人民長期對天氣的探究而來的,如果說純屬運氣,實際上並不公允。
隨著後世的《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和評書、戲曲等在民間流傳,也有很多人認為赤壁之戰聯軍之所以能取勝,得益於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不過這種說法有太多的演義色彩,和史料並不相符。
實際上,曹操之所以會在赤壁落敗,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疾疫。
根據《資治通鑒》記載:
時操軍眾,已有疾疫。初一交戰,操軍不利,引次江北。
什麽是“疾疫”,在古代,《說文解字》中並沒有“瘟”字,這個字是後來誕生的,“疾疫”指的是瘟疫。
也就是說,曹操從北方帶來計程車兵人數眾多,但到達南方時,已經有疾病和瘟疫發生。瘟疫在士兵中蔓延,對曹軍的戰鬥力影響很大。
疫病的事情,《資治通鑒》並非孤證,在《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也明確說:
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
只是,《資治通鑒》說的是“已有疾疫”,《三國志》卻記載“於是大疫”,後者比前者所描述疫情更加嚴重。直接造成“吏士多死者”,對曹軍非常不利,最終退兵。
南朝著名史學家裴松為《三國志》作注,他的《三國志注》在史學界較有權威性,裴松之中這樣評價赤壁之戰:
赤壁之敗,蓋有運數。實由疾疫大興,以損凌厲之鋒,凱風自南,用成焚如之勢。天實為之,豈人事哉?然則魏武之東下,非失算也。
拋開所謂的“運數”、“天實為之”等說法,“疾疫大興”毫無疑問成了赤壁之戰曹操的主要敗因之一。
關於赤壁之戰中的“疾疫”到底是何種瘟疫?李友松在《曹操兵敗赤壁與血吸蟲病關係之探討》一文中認為這種瘟疫是古代的急性血吸蟲病。
至於曹軍所感染的疾疫到底是不是急性血吸蟲病,本文不做探究,但通過上述論述,可以肯定的是:赤壁之戰中曹軍的確爆發了瘟疫,疫情摧毀曹操的大部分戰力,讓曹軍在戰場和心理上都不佔優勢,最終,疫情直接影響了赤壁之戰的結局。
在中國古代,除了赤壁之戰,是否也有其他戰爭受到疫情的影響呢?
二、古代的瘟疫和戰爭
在赤壁之戰發生的當年(公元208年),史書關於瘟疫還有3次記載,具體記載如下表:
這三次瘟疫或許有一定的關聯性,它們直接影響了赤壁之戰、合肥之戰、荊州之戰的結局。
瘟疫是古代重大自然災害之一,有很多疫情和戰爭記錄在一起,以隋朝為例,根據文獻記載,隋朝國祚共38年,就發生了8次大規模瘟疫,有傷寒、瘧疾等。這些疫情主要分布在黃河流域,長江、淮河流域也有之。經筆者精心整理,這8次瘟疫主要記載如下表:
通過上述圖表 ,根據史書的有限記載,我們可以知道,隋朝38年國祚裡,至少發生8次瘟疫,平均每4.75年一次。這不僅告訴我們,古代疫情暴發率高,而且,在序號2、4、5、6、7的記載中,都和戰爭有關聯。
在世界範圍內,也有許多戰爭受到疫情的影響。例如,11世紀到13世紀期間,羅馬教皇十字軍東征,因為軍內天花疫情爆發,導致十字軍幾乎覆滅。20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西班牙流感病毒在同盟國和協約國軍中肆虐,疫情的存在,加速了“一戰”結束的步伐。
下面,我們就來淺論古代疫情對戰爭的直接影響。
三、疫情發生的時間和戰爭的關係
古代很多戰爭都遇到了疫情,也有很多疫情是由於戰爭的人員流動才大肆傳播的。總結下來,根據疫情發生的時間,可分為兩種情況。即(一)疫情發生在戰爭前期,(二)疫情發生在戰爭中後期,這兩種情況對戰爭的影響截然不同,下面來分開論述。
(一)疫情發生在戰爭前期。
在工業革命之前,每逢戰爭,士兵、兵器、物資的轉移全靠人力和畜力。戰爭開始前,士兵們既要急行軍,又要參與轉移物資,這就會導致士兵疲勞過度,機體免疫力下降。再加上古代軍中衛生條件低下,這就給瘟疫傳播提供了溫床。若疫情這個時候爆發,對戰爭的直接影響就是——延緩甚至阻止戰爭。
上文提到隋朝開皇十八年的一次瘟疫,《隋書·高帝紀》記載:
已巳,以漢王諒為行軍元帥,水陸三十萬伐高麗……九月已醜,漢王諒師遇疾疫而旋,死者十八九。
漢王楊諒是隋文帝楊堅的第五子,公元598年二月,隋文帝派漢王楊諒、上柱國王世積二人率軍30萬討伐高麗,到了六月,隋朝大軍在強渡遼水時遇到疫病,九月返回洛陽,軍中士兵因疫病而死者十有八九,傷亡率達到80%—90%。討伐高麗之戰沒有正式開始,就已經被疫情阻止。
另外,上文也提到隋朝大業八年,隋煬帝楊廣派遣張鎮出兵攻打琉球,《文登市志》記載:
擊流求蒙犯瘴癘,餒疾而死者十之八九。文登病疫流行,人多死亡。
隋朝大軍遇到了瘴癘,病死者甚多,直接導致討伐未果。
可見,如果疫情過發生戰爭前期,當時戰爭還沒打響,就因為疫情原因大面積非戰鬥減員,導致無力為戰。所以,不得不停止或延緩戰爭。
(二)疫情發生在戰爭中後期。
若疫情發生在戰爭的中後期,其影響是——促使戰爭提前結束。
赤壁之戰就屬於疫情發生在戰爭的中後期,曹操為了起兵南下,從公元208年的年初就開始著手準備,不僅訓練水兵,還派張遼、於禁等人在許都以南提前駐軍,到了七月,正式揮兵南下。可當兩軍在長江兩岸對陣時,曹軍疫情大面積爆發,在這種情況下,疫情加速了戰爭結束的步伐。
再舉一例,公元422年冬天,北魏和劉宋之間在虎牢關大戰,北魏在兵力眾多,從十月開始進攻,到十二月已經包圍了虎牢關。劉宋王朝的守將毛德祖防守失利,只剩下1000多兵力。因為一部分魏軍繞過虎牢關直撲洛陽,劉裕的兒子、劉宋少主劉義符自顧不暇,沒能派援軍增援毛德祖,導致毛德祖率千餘人死守虎牢關。《資治通鑒》雲:
合擊德祖,大破之,亡甲士千餘人,複嬰城自守。
北魏大軍不斷征戰,戰線很長,將士們疲憊不堪,再加上氣象炎熱,衛生條件極差,導致魏軍遭到了瘟疫的侵襲。“時天暑,魏軍多疫”。
瘟疫來襲,戰士們一個個倒下,對於北魏來說,他們只有兩種選擇,第一,退兵休養;第二,趁疫情沒有全部爆發,加速進攻,盡快結束戰爭。最終,他們選擇了第二種。《資治通鑒》雲:
城中人馬渴乏,被創者不復出血。重以饑疫,魏仍急攻之,己未,城陷。
因為疫情暴發,戰事不能再拖,如果拖下,去感染人數上升,戰鬥力被削弱得更大。在這種情況下,北魏軍隊發動了最急迫、最猛烈的進攻,最終攻破虎牢關。
所以,當瘟疫發生在戰爭的中後期時,有促使戰爭提前結束的影響。
四、疫情在戰爭中的應用
當戰爭遇到了疫情,根據發生時間的不同,對戰爭會造成不同的影響。除了上述所說外,和戰爭還有一些其他的關聯。
(一)利用疫情,扭轉劣勢局面
本文提到的赤壁之戰,實際上就屬於此例。孫劉聯軍的兵力本不比曹軍,但因為曹軍疫情爆發,兵力減員、軍心不穩。孫劉聯軍因此扭轉了局面。
公元542年,梁武帝蕭衍命盧子雄、孫囧二人討伐交州叛軍首領李賁,本來梁朝佔據兵力優勢,但剛到交州地界上,就遇到了瘟疫,結果被叛軍擊潰。
赤壁之戰和梁朝征討交州的例子都說明,在兩軍對壘時,因為受疫情的突然影響,本來弱勢的一方面很可能抓住機會反敗為勝。
(二)疫情成為戰爭武器
既然疫情能夠成為扭轉戰局的重要因素,這種因素被逐漸重視,後來發展為利用瘟疫為武器,來攻擊對方,以達到讓對方快速減員的目的。在中國古代有記載:
聞漢軍來,使巫埋牛羊,於漢軍所出諸道即水源上,以阻漢軍。
西漢時期,漢朝和匈奴長期為戰,匈奴為了對付漢朝軍隊,把感染瘟疫的牛羊放在漢朝軍隊所需的水源上,目的是為了讓漢軍感染瘟疫。這簡直是古代的“生化武器”。
可見,在戰爭史的逐漸發展中,瘟疫已經成為古代戰爭中的武器。這種思維,在近代的生化戰爭中已有體現。
事實上,疫情對戰爭的影響遠不止上述這些,例如,因為疫情的爆發,導致大量非戰爭人員死亡,對戰爭雙方的兵員補給和糧草補充造成很大影響,也對雙方軍隊的醫療隊伍造成很大的壓力。若疫情短時間內不可控,造成更大的社會動蕩,導致雙方的百姓受苦。
五、總結
戰爭是軍隊和軍隊之間的戰爭,更是人與人之間的戰爭。與其說疫情對戰爭有很大影響,不如是疫情對人類的影響。本文通過論述,讓更多讀者了解疫情對戰爭以及對戰爭之外的人類影響。
隨著當代醫療水準的發展,疫情不僅僅對戰爭影響巨大,對人們的生活、生產等方面都產生影響。人類要想戰勝疫情,必須要了解古代疫情對我們的影響和威脅,這樣我們才能團結一致、研究疫情,抗擊疫情,遠離疫情。
相关参考
文|米君,專欄原創作者、自由撰稿人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在三國時代,前後有三場大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這每次戰役都深遠的影響了三國的走向。官渡確定了曹操在北方的統治地位,赤壁之戰奠
大陸歷史上不缺少有作為的皇帝,「千古一帝」也有幾位,但在全世界的影響力最大的皇帝是誰呢?唐太宗?非也!成吉思汗?!非也。……他是隋文帝楊堅!隋文帝楊堅,隋朝開國皇帝,使中國成為盛世之國。文帝在位期間,
大陸歷史上不缺少有作為的皇帝,「千古一帝」也有幾位,但在全世界的影響力最大的皇帝是誰呢?唐太宗?非也!成吉思汗?!非也。……他是隋文帝楊堅!隋文帝楊堅,隋朝開國皇帝,使中國成為盛世之國。文帝在位期間,
中國文化的力量,一首唐詩影響日本文化,日本人尊作者爲文化恩人
要說起我們中國人最討厭的國家,日本絕對當仁不讓,自從甲午戰爭開始,再到八國聯軍以及後來的侵華戰爭,日本在我們國家犯下的罪行是罄竹難書,加上近些年的釣魚島爭端,所以日本也就成爲我們中國人最不待件的國家。
自打1939年9月1日二戰爆發後,德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受到了戰爭的影響,但相對其他國家而言,德國的戰爭動員來的比較晚。確切的來說,直到1943年之後,德國才真正的開動了戰爭機器,這主要原因是納粹認為
1979年年底,蘇聯出兵入侵阿富汗。沒有誰會想到,一場大象對螞蟻、蘇聯領導人認爲是“閒逛一趟”式的戰爭,卻演變成了曠日持久、讓蘇聯狼狽不堪的消耗戰。從一定程度上講,這場戰爭拖垮了蘇聯,導致其最終解體。
疫情對人才選拔有多大的影響呢?今天的河圖洛書,我們就一起看看古代因為疫情而開始的賣官行為。引子——從一場蟲禍說起在全球疫情一片嚴峻的今春,其他各類災害似乎也沒有片刻遠離,年初非洲和南亞發生了數十年未遇
戰火遍布數大洲,影響深遠的七年戰爭,為何不算「世界大戰」?18世紀中葉,歐洲相繼爆發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和七年戰爭,兩場戰爭雖然相距時間不久,但對世界格局的影響卻存在巨大差異。1756年爆發的七年戰爭是
美蘇冷戰是人類在20世紀最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持續了近半個世紀。後來,在美國挑起的軍備競賽和金融戰爭的影響下,蘇聯最終在1991年轟然倒地,分裂爲了15個國家,美國成爲了世界上唯一一個超級大國,可以說
中國的建成經過了多次的大型戰爭,從清朝末年的鴉片戰爭開始,到後來的日本侵華戰爭以及解放戰爭等,都讓整個國家的人民遭受到了災難。發動戰爭的人讓所有人都痛恨,然而,那些生活在中國土地上最後卻成為了敵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