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湯山 京北“一盆金湯”
Posted 非典
篇首语: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这样我们会生不如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小湯山 京北“一盆金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小湯山 京北“一盆金湯”
民國時期的小湯山溫泉
▌戶力平
北京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決定,3月16日起啟用小湯山醫院,主要用於境外來(返)京人員中需篩查人員、疑似病例及輕型、普通型確診患者治療。小湯山醫院位於北京市昌平區東南部,2003年因抗擊“非典”而“一戰成名”。
據《昌平文史》載:“小湯山,孤峰峙立,卵石如麟,通稱湯山,實為三座孤立之山,最高峰海拔50.1米。其西較大,三峰形似筆架者稱大湯山;其中僅有怪石凸起稱小湯山;其東最小稱後山。山麓多泉,沸如湯也,人不及近,古視沸水為湯,故名。”
早在1500年的南北朝時期,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對小湯山溫泉已有“濕水(今溫榆河)又東,經昌平縣,溫水注之,療疾有驗”的記載。明代顧炎武《昌平山水記》稱:“湯山,在昌平州東南三十裡,有溫泉可浴。水經注,濕水(今溫榆河)又東溫泉水注之,疑即此也。”清代於敏中等所編《日下舊聞考》說:“州東三十裡湯山下有溫泉,行宮在焉。”這裡的“州”是指昌平州,即今之昌平區。民國時期郭則沄《十朝詩乘》載:“近畿有大小湯山。小湯山離宮,康熙時想並建,苑中水性特燠,千葉蓮九月猶花。”
小湯山自古以溫泉而聞名。清代汪灝在《隨鑾紀恩》中對小湯山溫泉進行過細致描述:“山有二,大小別其名。皇太子引入觀溫泉。在大門內砌以池。泡沫從地底上騰, 珠光歷落。探以手,熱氣襲人。”“湯泉之源含有丹砂,浴者可以卻疾。”
遠在遼代,契丹人便在小湯山設“湯池院”,蕭太后於泉池中沐浴。元代將此溫泉稱為“聖湯”。明中期辟為皇家禁苑。清廷入關後,將小湯山劃為皇家禁區,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在前朝禁苑的基礎上擴建為湯泉行宮。玄燁曾賦《溫泉行》詩:“溫泉泉水沸且清,仙源遙自丹砂生。沐日浴月泛靈液,微波細浪流琮琤。初經石竇漾暄溜,烈勢直與炎曦爭。瀠洄碧澗落花駐,掩映翠巘霜林明。”
乾隆年間再次擴建,向北拓地建起一座清幽的園林。《燕都名山遊記》載:“到乾隆新建行宮時,修浴室,並把龍王廟遷至湯山東麓。溫泉附近為行宮,前宮以北又拓地為后宮,帝後常來此沐浴。”擴建的湯泉行宮布局嚴密,前宮遍製殿宇樓客閣,是皇帝處理政務、飲宴大臣和安寢之所;后宮則山清水秀,堂軒亭客點綴其間,錯落有致。一座小山掩映在千竿翠竹之中,因名“竹竿山”。山巔北崖上鐫刻有乾隆皇帝禦題的“九華分秀”四個大字。弘歷多次駐蹕於此,並賦《湯泉行宮八詠》《湯泉荷花詩》等詩,其《湯泉行宮即事》曰:“靈境辟離宮,停鑾秋宇空。庭軒靜朝旭,樹石老金風。暖溜溶溶潔,清波處處同。心神堪澡雪,撫景興無窮。”當時行宮設八品總領三員,以及總管、筆帖式官員等常年管理,置苑戶四十戶和各項匠役人等。
晚清時,慈禧太后多次到湯泉行宮沐浴,稱其為京畿之“一盆金湯”,每次到此還必吃當地特產金邊藕。此藕口感清脆,有清熱舒心、生津止渴、提神醒腦之功效。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秋,湯泉行宮被“八國聯軍”的炮火毀成一片廢墟。民國初年(1912年),袁世凱的長子袁克定來此避暑,將前宮稍事修葺,並蓋起一座漿黃色的兩層西式洋樓。
民國六年(1918年),時任總統徐世昌等一批達官貴人在前宮、后宮相繼建起了私人別墅,並題刻了“湯山別業”漢白玉匾額。次年,民國政府“以歲金八百,租於清室,建湯山別業”。經過整修,前宮辟為湯山飯店,附設湯山浴池,后宮建成湯山公園。
1924年5月12日,印度著名詩人、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泰戈爾訪問北京時,在徐志摩、林徽因等友人的陪同下,興致勃勃地來到小湯山溫泉,下榻於湯山飯店。湯泉沐浴,山野春色,給詩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說:“這裡溫暖的泉水滌淨了我身上的塵垢。在晨光的熹微中,看到豔麗的朝霞,蔚藍的天……”
1928年7月11日至12日,蔣介石召集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白崇禧等軍政要人,在湯山飯店召開裁兵會議(又稱“編遣善後會議”)。由於雙方意見相去甚遠,會議不歡而散。抗日戰爭時期,湯山飯店和湯山公園再遭劫難,從此一蹶不振。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在湯山飯店和湯山公園的舊址上,建起華北軍區療養院等,後幾經調整,這裡的多所療養院合並,改稱“北京小湯山療養院”。其院內有東西二泉,泉池為六角形。東泉水溫較高,稱沸泉,西泉水溫適中,稱溫泉。1957年1月詩人郭沫若到小湯山療養時,即興賦《念奴嬌·詠此泉·小湯山》:“京畿左翼,小湯山,一脈溫泉無色。廣廈萬間,新建立,引入玉池清澈。冬日疑春,朔風孕暖,溪內遊龜鱉。華清何似?令人高下難說。小佇懷碧橋邊,荒池待理,猶自封冰雪。遙指頹樓思往事,人道勝朝末截……”
2003年春天,北京“非典”橫行,故決定在小湯山興建佔地2.5萬平方米的“非典”定點醫院,僅用七天時間就投入使用,被世界衛生組織稱為“世界醫療史上的奇跡”。此後收治了全國七分之一的“非典”病人,成為抗擊“非典”的“主戰場”,也形成了疫情防控的“小湯山模式”,揚名中外。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