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古代的科舉制度

Posted 秀才

篇首语: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古代的科舉制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古代的科舉制度

科舉製是中國古代社會通過分科考試的辦法選拔官吏的一種考試制度。科舉制度對於國家而言是提供一種比較合理的人才選拔制度。對於個人而言是提供了一條一夜之間“擺脫貧困”、迅速“飛黃騰達”的途徑。

古有鄉選裡選之說。《周禮·地官·鄉大夫》講到三年舉行一次“大比”,以考查鄉人的“德行道藝”,選拔賢能的人才。《禮記·王製》提到“鄉論秀士”,經過逐級選拔,有所謂俊士、進士等名稱。《禮記·射義》還提到諸侯貢士於天子。這些說法雖然不能證明先秦確有貢舉制度,但是後世科舉制度上的一些做法和用語,有的是從這裡來的。

漢代為了選拔統治人才,有察舉的制度。漢高祖下過求賢令,漢文帝也曾下詔察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漢武帝又詔令天下察舉孝廉和茂才。茂才就是秀才,據說後因避東漢光武帝帝諱(劉秀)才改稱茂才的。漢昭帝以後,舉士包括多方面的人才。東漢承襲舊製。一般來說,西漢以距賢良為盛,東漢以舉孝廉為盛。但是東漢桓帝靈帝以後,“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秀才本應賢良,而連字都不認得;孝廉本應孝廉,而察舉的卻是與父不同居的不孝之子。)可見當時的察舉制度已經很濫了。

漢代被薦舉的吏民經過皇帝“策問”後按等第高下授官。有所謂“對策”和“射策”。“對策”是將政事或經義方面的問題寫在簡策上發給應舉者作答;“射策”則類似抽簽考試,由應舉者用矢投射簡策,並解釋射中的簡策上的疑難問題。

魏晉以後,地方察舉孝廉、秀才的制度基本未廢。魏晉南北朝有所謂九品官人法,各州郡都設中正官負責品評當地人物的高低,分為上上、上中直到下下九品。這種制度本來是為了品評人才的優劣,以便選人授官,但是後來由於擔任中正的都是“著姓士族”,人物品評全被豪門貴族所操縱,“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九品實際上成了門第高低的標誌了。

隋廢九品中正,設進士、明經二科取士。唐承隋製,並增設明法、明字、明算諸科,而以進士、明經二科為主。進士科重文辭,明經科重經術。唐高宗、武則天以後,進士科最為社會所重,參加進士科考試被認為是致身通顯的重要途徑。進士科以考詩賦為主,此外還考時務策等。詩賦的題目和用韻都有一定的規定。詩多用五言六韻,有一定的程式,一般稱為試帖詩。例如韓愈的《學諸進士作精衛銜石填海》一詩,就是這種體裁的作品。

唐代取士由地方舉送中央考試,稱為鄉貢。被舉送應試的人通稱為舉人。唐人常說的“舉進士”,意思是應舉參加進士科的考試,這種人在唐代就稱為進士。唐初設有秀才科,不久即廢,但是唐人後來仍通稱應舉進士科考試得人為秀才。由此可見,唐代進士、舉人和秀才的概念和後世不同。

唐代中央主持科考的機關是禮部,考官通常由禮部侍郎擔任,稱為知貢舉。唐初考官由吏部考功外郎擔任,開元中改由禮部侍郎擔任。禮部侍郎缺人,由他官主考,稱為權知貢舉。唐人有關科考的文章常常講到有司、主司等,都指考官而言。參加進士科考試要請當世顯人向考官推薦獎譽,才有及第的希望。及第以後稱考官為座主、為恩門,對座主則自稱門生。同科及第的人互稱為同年。

唐人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為狀頭或狀元。同榜的人在長安慈恩寺雁塔題名,稱為題名會。宴會於曲江亭子,稱為曲江會。又遍遊名園,以同榜少年二人為“探花使”,探采名花。

唐人進士及第後尚未授官稱為前進士,還要參加吏部“博學宏詞”或“拔萃”的考選,取中後才授予官職。白居易進士及第後,因為取中“拔萃”,所以授秘書省校書郎。韓愈雖然進士及第,但是由於應吏部考選未中,未能得官。為此,韓愈以“前鄉貢進士”的名義三次上書宰相求仕。

以上所說的進士、明經等科通常每年都舉行考試。此外唐代還有所謂製舉,這是由皇帝特詔舉行的考試,據說是要選拔特殊的人才。無論取中進士、明經等科與否,都可以應製舉。考期不固定,科目由皇帝臨時決定,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文辭秀逸科,風雅古調科等等,前後不下百十種。這些稱為製舉。

宋代最初也以進士、明經等科取士。宋神宗時王安石建議廢明經等科,隻保留進士科。進士科不考詩賦而改試經義,此外仍考論策(後來也間或兼考詩賦)。禮部考試合格後,再由皇帝殿試複審,然後分五甲(五等)放榜,授予官職。

明清兩代的科舉制度大致相同,這裡以清代的科舉制度加以敘述。

清人為了取得參加正式科舉考試的資格,先要參加童試,參加童試的人稱為儒童或童生,錄取“入學”後稱為生員,又稱為庠生,俗稱秀才。這是“功名”的起點。

生員分為三種:成績最好的是廩生,有一定名額,由公家發給糧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的名額;新“入學”的稱為附生。每年由學政考試,按成績等第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鄉試、會試、殿試。

鄉試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依次,又稱為大比。由於是在秋季舉行,所以又稱為秋闈。參加鄉試的是秀才,但是秀才在參加鄉試之前先要通過本省學政巡回舉行的科考,成績優良的才能選送參加鄉試。鄉試取中後稱為舉人,第一名為解元。

會試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在禮部舉行,所以會試又稱為禮闈,春闈。參加會試的是舉人,取中後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員。會試後一般要舉行複試。

以上各種考試主要考八股文和試帖詩等。八股文題目出自四書五經,略仿宋代的經義,但是措辭要用古人口氣,所謂代聖賢立言。結構有一定的程式,字數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稱為八比文、時文、時藝、製藝。

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

上圖為明萬歷26年狀元趙秉忠的殿試卷,是目前中國唯一的殿試狀元卷真跡。卷首頂天朱書“第一甲第一名”六字,為當時的皇帝朱翊鈞禦書,下鈐“彌封關防”長印。

上圖為1856年狀元翁同龢中榜時的“大金榜”,縱約0.8米,橫約19米,中國第一歷史博物館收存。進士榜被稱為甲榜或甲科。因為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所以也叫黃甲或金榜。中進士也就被稱為金榜題名。

科舉還有武舉一類,唐朝武則天時代就開始有武舉了,後代相沿,直到清代還有武科考試,這裡就不細說了。

科舉是封建時代最高統階層收買士人為之服務的一種手段,漢代的察舉也是同樣的性質。封建皇帝並不隱諱這一點。漢高祖十一年下詔說:“賢士大夫有肯從我遊者,吾能尊顯之。”知識分子熱衷於功名利祿者,把科舉當作入仕的途徑,因此也就甘心收人收買和籠絡,雖老死於科場亦無所恨。“太宗皇帝真長策,賺的英雄盡白頭”,早在以前多年前的唐朝,早就有人揭露了科舉制度的本質了。

相关参考

蔡伯俙四歲中第侍奉太子趙禎,但趙禎登基後卻並不重用他

中國的選官制度經過了世卿世祿制、九品中正制逐步發展到隋朝的科舉制,隋朝創造了科舉這一制度,但是隋唐時期中舉者多是高門世族,後來的牛李黨爭也是和官員的身份有關,雙方各自代表一派。當然這個時候科舉制還是在

科舉制度1300年,誕生了哪些狀元之最

文/藍夢島主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雖然存在諸多不足和弊端,但仍不失為一項偉大的發明,它不僅給予了寒門學子為官做宰的階梯,更使讀書風氣盛行千年不衰,造就了燦爛繁榮的中華

有人將近代中國落後於西方國家歸咎於科舉制度,真的如此嗎

有些人認為,自隋唐開設以來,古代的科舉制度對封建社會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有些人卻認為古代科舉制度較為死板,限制了創新思維,阻礙了社會思想的進步,尤其明清時期的「八股取士」,是極為落後的選拔制度

魏晉南北朝時期特有的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在古代,知名度最高的選官制度是科舉制,讀書人通過參加朝廷舉辦的考試,擁有晉身為士大夫階層的機會。科舉制度始於隋唐,延續了1000多年,但在此之前的讀書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在西漢時期為了緩和各個階層之間

為何明朝貪官殺之不凈

????自南北朝出現科舉制度的萌芽,又經隋朝發展後,科舉制在唐朝終於成型。此時,官爵不再被大家族所壟斷,貧寒人家也有了登上權力巔峰的機會。在這樣的制度下,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無數人十年寒窗苦讀,只為有

洪秀全科舉情結:文化水平有多高

撰文|趙立波1857年,15歲的中學生參加了人生的第一次科舉,然而也因此開啟了他不斷重複落第的曲線滑落?。最終在1843年的科舉考試再次落第後,由於承受不住巨大打擊,一病不起,高燒幾十天,差點因此死去

古代科舉考試,會不會延期呢

由於疫情的影響,按照慣例原本6月7日的高考,也在國家的有關部門決定之後,延期了一個月的時間。這個決定瞬間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不過不得不說,原本是雷打不動的考試,有特殊情況發生之後能夠靈活地改變,這也

隋朝的富足程度令唐朝汗顏,是什麼原因讓隋朝如此富足

談到隋朝,除科舉制、京杭大運河外,我想最讓人津津樂道的無疑就是隋朝在那短短的37年間所創造出的驚人的財富。隋之國富歷來為史家所稱道,更是被諸多史書大書特書,元初史學家馬端臨在《文獻通考》中這樣說道:「

相對於唐朝,此朝代選拔官吏的方法有所變動,科舉制度得到發展

文/回憶在搜索,本文為百家號「回憶在搜索」創作整理,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百家號:回憶在搜索古代的考試分作鄉試、省試、殿試三級。省試就是後來的會試。有些外行的書寫成會考,高中畢業才會考呢。它說康有為在北京參

他點燃了五四運動,後跟著郭松齡反奉,卻兵敗身死

林徽因可是一位家喻戶曉的才女,她的叔叔林覺民也挺有名,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但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似乎又不是很有名,但其實林長民也是民國時期的一位風雲人物。林長民因為反感清朝的科舉制度,就去了日本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