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內閣首輔權勢滔天,為何還要交好太監
Posted 丞相
篇首语:知识的用处就是夜行人的火把。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內閣首輔權勢滔天,為何還要交好太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內閣首輔權勢滔天,為何還要交好太監
在今天的日本、英國、泰國等君主立憲製國家裡,“內閣”算得上是一個司空見慣的行政機構,不過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中國的歷史上卻可以追溯至600年前的明朝時期。從運行原理上說,現代內閣製的主要特點體現為“虛君”,即君主隻作為國家的象徵而不掌握實權。但明代的內閣卻與此截然相反,其非但不能夠限制皇帝的權力,反而其本身就是皇權的延伸。要講清楚這一點,我們首先需要了解在內閣產生之前,古代的封建帝製是如何運作的,換句話說我們要明白“丞相”存在的意義。
由於皇帝主觀上渴望掌控整個國家,但在客觀上又不得不依賴於丞相的輔佐,所以中國歷史上皇權與相權的鬥爭歷來都極為殘忍和血腥。不過在數千年的糾纏與碰撞中,兩者逐漸達成平衡,及至隋唐時期,三省六部製趨於完善。皇帝為國家元首,之下設置中書、門下和尚書三省;丞相為政府首腦,負責具體事務並管理百官。到了元代,門下省與尚書省被取消,中書省與樞密院、禦史台共同組成新的最高行政機構,並且這種體制一直延續至明初。大明建立之後基本承襲元代舊製,因此朱元璋早期曾設立過左右丞相,只是後來胡惟庸案爆發,憤恨於相權過重而立下祖製:大明一朝永不複立丞相。
在此之前,中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丞相主管中書省,因而六部直接向丞相負責。如今丞相一職被廢,中書省便不複存在,因而下屬的六部變得直接面向皇帝,由此便導致原來由中書省處理的奏折開始鋪天蓋地地湧向皇帝的案頭。不可否認朱元璋確實是刀槍裡滾出來的皇帝,他可以不怕堆積如山的文案,但誰也不敢保證後輩那些養尊處優的兒孫也能和自己一樣勤勉。而實際上,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後甚至連他本人也受不了案牘之苦,這個時候“內閣”便應運而生了。儘管演變至後期內閣已經權勢熏天,但從本質上說內閣充其量只能算是皇帝本人的秘書班子,所以它根本不在大明官製的正常序列之內。
由於內閣多與皇帝直接接觸,參與的又是涉及九州萬方的軍國大事,時間一久難免演化為先前廢除的丞相,所以精於權術的朱元璋特意從品秩較低的官員中挑選閣員,一來這些人精於文墨,可以幫助自己處理公務;二來他們官職低微,不怕後期怙恃弄權。當時六部的尚書(相當於部長)均為正二品,其奏折遞往內閣,而負責審閱的閣員卻只有正五品,這便是典型的“以下製上”。
根據明製規定,內閣不在法定行政序列之內,甚至正式的文件中從來都不存在“內閣”這一名稱。當時這些充當皇帝秘書的閣員多在文淵閣辦公,因此正式的稱呼是“文淵閣大學士”,只因其參與內廷要務,久而久之外朝官員便呼之為“內閣”。
在洪武、建文和永樂年間,內閣的權力均極其有限,其真正脫胎換骨還要等到仁宗和宣宗時期,因為這個時候內閣得到新的權力——票擬。所謂“票擬”就是閣員將治理國家的意見擬定出來呈給皇帝,後者同意則用紅筆勾決,稱為“批紅”,若不同意則駁回。在這一過程中,內閣對皇權毫無反製的措施,如果皇帝不高興不想“批紅”,內閣乾著急卻一點脾氣沒有。到了後來,皇帝連“批紅”都不願親自動手,而是直接交給放心的太監,由他們掌管大印並決定“批紅”與否,這便是“司禮監”的前身。
顯然,在內閣與司禮監的權力分配中,內閣絲毫不佔優勢,這也是歷代強悍的內閣首輔都要苦心巴結太監的原因,畢竟少了後者的同意,內閣的措施即使再好也無法付諸實踐。從歷史上看,大明的黨爭較任何一朝都更為嚴重,如果究其根本的話,或許定下祖製的朱元璋也要負一定的責任吧!
相关参考
明朝沒有宰相,內閣承擔了宰相的職責,位高權重。但是,內閣的爭鬥也是非常激烈、持久的。一直到明朝滅亡,內閣的爭鬥都沒有停止。不過,在張居正擔任內閣首輔期間,內閣較為平靜,那些無休無止的鬥爭突然消失了。張
丹藥有毒,雍正學貫古今,晚年為何還要吃?在古代,為了長生不老,不少人吃了重金屬練就的丹藥。這個丹藥不是現在的補藥,也沒有多少營養,吃多了容易生病。唐太宗等一些皇帝就毀在它上面。按理說,雍正皇帝學貫古今
228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做出了一個讓他痛心疾首的的決定,將自己的親信、好友馬謖處死!馬謖死後,諸葛亮留下了眼淚,親自前往祭奠,「待其遺孤若平生」。諸葛亮與馬謖關係很好,所以他會流淚;但他還是蜀漢的權臣
【出處】《水滸傳》第九回【故事背景】話說當時薛霸雙手舉起棍來,望林沖腦袋上便劈下來。說時遲,那時快,薛霸的棍恰舉起來,只見松樹背後雷鳴也似一聲那條鐵禪杖飛將來,把這水火棍一隔,丟去九霄雲外,跳出一個胖
大家對於鰲拜這個人應該很熟悉吧,前半生在戰場上拼搏,可以說也是因為功勞太多,所以被皇帝重視,不過在順治去世之後,因為康熙年幼,所以鰲拜絲毫不將他放在眼里。康熙帝真的是對鰲拜恨得牙癢癢,苦於這個時候沒有
《雍正王朝》之所以被奉為中國影視作品史上的經典之作,除了一眾「老戲骨們」精湛的演技以及環環相扣的劇情之外,貫穿整個劇情之中的那些細思極恐、耐人尋味的細節內容,同樣是這部電視劇為廣大觀眾所認可與推崇的重
在戰國時代,國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般來說,明君聖主會帶來國家的強大,昏君庸主則會把國家帶向深淵。所以,秦國的強大與六國的衰落也是這個道理。畢竟,秦國是奮六世之餘烈,每一代國君都可圈可點。而再看山東六
宛城之戰,曹操因為強娶了張繡的嬸嬸,差點招致了殺身之禍。幸虧有貼身保鏢典韋的捨命護主,拖住了張繡的四寨軍馬,為曹操逃跑贏得了足夠的時間。以及有長子曹昂主動獻馬,才救回了曹操一條性命。不過!雖然他自己逃
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難之役」後,究竟到哪裡去了,一直是後世一個眾說紛紜的話題。《明史》中是這樣記載的:「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後屍於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明實錄》中,朱棣在給朝鮮國王的
朱元璋開創明朝,恢復華夏,為何還有人說他誤中華600年?有人說滿清誤我中華300年,更有甚者說朱元璋誤中華600年,這都是因為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世界強國,但從明清開始漸漸落後於西方,那麼這個鍋自然得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