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著名大將李信為何史書鮮有記載
Posted 周知
篇首语:进学致和,行方思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秦國著名大將李信為何史書鮮有記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秦國著名大將李信為何史書鮮有記載
戰國時期是一個英才名將輩出的年代,尤其以統一六國的秦國為例,文有張儀、范雎,武有白起、王翦。但同時,一位年少有為的將領卻因為一次失敗,隨著歷史的演進漸漸黯然失色,他就是李信。李信,隴西成紀人,史書沒有記載其早年經歷,我們只知道他是漢代名將李廣的四世祖。據《新唐書-宗室世系表》的記載,李信的祖父李崇一代就已經入伍從軍,試圖借助秦國當時商鞅變法帶來的新天氣,通過軍功爵製來改變命運。其後,李家世代為將,到李信這一輩,已經成為大秦的高層將領。
李信展露頭角是在秦攻趙的戰役中,大將王翦帶主要兵力攻漳、鄴,而李信則帶兵攻太原、雲中,作側翼協應。此時的趙國,經歷了之前長平之戰的慘敗,在秦摧枯拉朽的進攻下,迅速倒地。之後便是我們熟悉的一幕:“秦將王翦破趙,進兵北掠地。”秦的兵峰直指燕國,燕太子丹十分惶恐,派出刺客荊軻刺殺秦王,可惜功虧一簣,最終失敗。秦王震怒,對燕發動滅國戰爭,而此時的李信,做出了最令秦王政舒坦的事情:“以兵數千逐燕太子丹至於衍水中,卒破得丹。”他通過此事獲得了秦王政極大的信任,“始皇以為賢勇。”
在滅三晉和燕國之後,秦王政便開始物色下一個攻擊目標,當時秦王問諸臣在剩下的齊國與楚國中,秦應該先進攻哪個國家。李信回答說“楚地廣,齊地狹。楚人勇,齊人怯,請先從事於易。”李信的分析不無道理,但是,他的認識卻只能說是淺薄,因為齊、楚兩國抵抗的能力與決心不同。此時的齊國僅僅只是一個空架子。戰國末期的齊王建無權,實際由其母后掌權,四十餘年不修武備,不助六國攻秦,積極向秦表示臣服。
而楚國,雖然屢受打擊,卻因為家底子厚,是關東六國中最強大的。此外,楚國人對於秦極其的痛恨,楚人對於秦的抵抗是很堅決的,直到楚亡國,仍留傳著“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諺語。如果先伐齊,楚未免不會感受壓力而援齊,秦會陷入雙線作戰的泥濘。可能會給兼並戰爭增加壓力。而齊一向態度表明他對於其他國家的死活並不關心,只求自保。先易後難,先齊後楚並不是一個好選擇。
秦始皇采納了李信的方案。之後,李信便帶著大軍征伐楚國,據史書記載,李信與蒙恬各帶一路大軍,李信的軍隊攻佔了平輿,蒙恬的軍隊攻佔寢地。此後,李信的軍隊包圍了楚國的新都城——淮河南岸的壽春。眾所周知,淮河是中國南北的分界線。過了淮河,與李信以往作戰的淮河北岸環境漸漸不同,水網密布,對於習慣了乾旱地區作戰的秦軍士兵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之後,李信帶著軍隊向西出發,準備與蒙恬的軍隊匯合,集中更大的兵力進行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以消滅楚國的軍事力量。但是,年輕氣盛的李信作戰經驗不足,此時的楚國將軍項燕已經聚集了被打散的軍隊。李信計劃的行軍路線是回返後再前進,可項燕趁他回返之際,對他發動了攻擊,李信最終慘敗。《史記》記載“楚人因隨之,三日三夜不頓舍,大敗李信軍,入兩壁殺七都尉,李信奔還。”
李信伐楚失敗後,秦王只好再請老將王翦出山,王翦率60萬大軍破楚。後來,秦伐齊時,王賁為主將,以李信為裨將。在秦並六國後,李信被封為“隴西候”。之後,李信便從歷史記載中消失了。史書上再沒有李信的消息,也沒有給出他的最終結局。據推測,李信還是得以善終,其五世孫便是漢代“飛將軍”李廣。
相关参考
武則天小時候,袁天罡就說她要當天子,為何李世民還不知誰會奪權
袁天罡見武則天的事情,《新唐書》《舊唐書》均有記載。兩部史書講的內容大同小異,都是說,袁天罡去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彟家。武士彟知道袁天罡會看相,於是把他的兩個兒子,也就是武則天的兩個異母哥哥武元爽、武元慶
1、秦始皇生母之謎秦始皇的一生,迷霧重重。重重迷霧當中,隱藏得最深的疑案之一,就是他的後宮是誰?中國歷代王朝的皇帝,後宮都有記載,特別是皇后,那是母儀天下的第一夫人,在制度上有專門的規定,是必須大書特
1、秦始皇生母之謎秦始皇的一生,迷霧重重。重重迷霧當中,隱藏得最深的疑案之一,就是他的後宮是誰?中國歷代王朝的皇帝,後宮都有記載,特別是皇后,那是母儀天下的第一夫人,在制度上有專門的規定,是必須大書特
據歷史資料記載,長平之戰中秦國出動大軍40萬,趙國也派出了45萬大軍迎戰,可最終的結果是趙國被豬隊友趙括坑得不輕,大軍幾乎全部被坑殺,只有240名年幼的小卒被放回了趙國。此戰過後,趙國損失大軍45萬,
和士開是北齊著名的奸臣,他為人粗俗,最拿手本領就是善於察言觀色和溜須拍馬,這樣一個人,竟在北齊當權。和士開的祖上本是西域胡人,本姓素和氏,後遷居來到中原做生意,後改為和氏。和氏特善鑽營,見風使舵。和士
和士開是北齊著名的奸臣,他為人粗俗,最拿手本領就是善於察言觀色和溜須拍馬,這樣一個人,竟在北齊當權。和士開的祖上本是西域胡人,本姓素和氏,後遷居來到中原做生意,後改為和氏。和氏特善鑽營,見風使舵。和士
呂不韋,戰國時期衛國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後任秦國相國。相信大家都看過電視劇,就是聶遠演的。對他很了解。有同學從史書上也知道呂不韋這個大商人。我查閱了很多資料,今天呢就給大家說一下“聶遠”當時為什麽救
戰國時期,七雄爭霸,各國實力都沒有到壓倒其他六國,因此往往是國與國之間進行聯盟作戰,比如著名的三晉聯盟、秦楚聯盟、齊楚聯盟等等。當然也有單打獨鬥的戰例,比如一國以單獨的實力碾壓另一國,比如魏攻韓之戰、
戰國奇聞:這個作死的魏國,為何不停幫秦國的忙?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要是沒有魏國幫忙,戰國之初秦國就滅亡了,哪還有機會統一天下。魏國一共歷八代君王,有六代都是不遺餘力的給秦國幫忙,尤其是
北魏重騎兵屢建奇功,唐朝為何丟棄重型鎧甲打造輕兵,穩一點不行嗎
《魏書·卷七十四》有記載,說北魏散騎常侍爾朱榮「率精騎七千,馬皆有副」前往討伐「橫行河北」,甚至要「向京師」進攻的葛榮部隊。葛榮部隊作戰驍勇,且葛榮具備一定的謀略能力,但當他聽聞爾朱榮只率領七千士兵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