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降曹後果真不獻一計

Posted 叔父

篇首语: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徐庶降曹後果真不獻一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徐庶降曹後果真不獻一計

曹操和劉備割據一方,勢均力敵,但是若論德行,劉備勝過曹操不止三分。曹操在幼時好遊獵,喜歌舞,他的叔父每每見他遊蕩無度,都十分生氣,屢次向曹操的父親曹嵩告知,曹操就在叔父面前倒地作中風之狀,等叔父帶父親前來時曹操又裝作無事發生,並說父親偏心叔父,叔父就利用父親的信任經常誣言自己。

自此以後父親不再信任叔父,曹操便更加肆無忌憚。給曹操加以“奸雄”的名號再合適不過。在爭奪江山時曹操也慣用此術,但是在徐庶身上,卻輸得一敗塗地。曹操聽聞徐庶之賢,心嚮往之,曹操不擇手段擄走徐庶母親,手下程昱假裝是徐庶友人,取得徐母信任,仿其字體,詐修家書,騙徐庶前來。但徐庶對劉備忠心耿耿,在徐庶不得不進入曹營時,劉備幾次大哭。

臨別對飲,二人相對而泣,坐以待旦,“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知己相別總是痛徹心扉,徐庶也堅定地袒露真心:“縱使曹操相逼,庶亦終身不設一謀。”而徐母卻是不畏鼎鑊,不懼刀斧,追求忠義的高義之人,痛斥徐庶棄明投暗,自取惡名後自縊於梁間。當龐統向曹操獻連環計使大船小船各皆配搭。

首尾用鐵環連鎖,固為一體,企圖用火攻之法打敗曹軍時,徐庶雖然指出龐統的意圖:又來獻連環計,隻恐燒不盡絕。也坦言這種計謀,只能瞞得住曹操,卻瞞不住我。但是從大處來說曹操是欺君罔上之賊,而劉玄德仁義布於四海,又是漢室之胄;從小處而言,劉備與自己互為知己情同手足,進曹營又是被詐而來,極不情願,更何況母親死前一番言語驚泣鬼神。

徐庶又為人至孝,自幼喪父,母親一手撫養成人,感情極深,害母之仇不共戴天,所以默許了龐統的計劃,並且按龐統的建議,暗布謠言,稱西涼州韓遂、馬騰謀反,使曹操大驚,趁機請得三千人馬,往散關把住隘口,一走了之。所以說徐庶在關鍵時刻,向曹操獻了一條毒計既是調侃之言也有一番道理。

相关参考

”民國四公子”之一張伯駒,剛收得《平復帖》即遭綁票,絕食將死,不獻收藏

年輕時的張伯駒張伯駒字家騏,河南項城人,與張學良、溥侗、袁克文一起被稱為「”民國四大公子”,是集收藏、書法、詩詞、戲劇為一身的一代藝苑宗師。他曾在吳佩孚、張作霖麾下官至旅長,後因厭惡內戰,棄仕從商,任

”民國四公子”之一張伯駒,剛收得《平復帖》即遭綁票,絕食將死,不獻收藏

年輕時的張伯駒張伯駒字家騏,河南項城人,與張學良、溥侗、袁克文一起被稱為「”民國四大公子”,是集收藏、書法、詩詞、戲劇為一身的一代藝苑宗師。他曾在吳佩孚、張作霖麾下官至旅長,後因厭惡內戰,棄仕從商,任

死前定下一計,成功為自己報仇

蘇秦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戰略家,因成功說服六國結盟,共同抗秦,而名留史冊。可是六國雖然結盟,各個國家卻各自都有不同的利益點,實在很難完全同心協力,終於被秦國以利益為誘餌,成功分化瓦解。其實秦國不過是派犀首

死前定下一計,成功為自己報仇

蘇秦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戰略家,因成功說服六國結盟,共同抗秦,而名留史冊。可是六國雖然結盟,各個國家卻各自都有不同的利益點,實在很難完全同心協力,終於被秦國以利益為誘餌,成功分化瓦解。其實秦國不過是派犀首

我有一計,能保關羽;劉備:不,我聽孔明的;然後關羽死了

三國時期,世界混亂,英雄們齊聚一堂。除了佔領領土和資源外,更重要的是爭奪人才。任何有才的人都能在三國笑傲天下。。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是三國時代的名士水鏡先生的預言。然而,劉備先後得到臥龍諸葛亮和鳳

諸葛亮生平最艱難一計,放棄兩人,為蜀國爭取29年國運

諸葛亮的才智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就連他生前經歷最後一次的北伐之戰,都蘊含著他的計謀。在蜀國第五次討伐魏國的戰爭中,諸葛亮暗自聯繫孫權結盟,孫權同意偷襲魏國。孫權率軍十萬攻打曹魏,但被魏明帝率軍打敗。在五

孙权为何从联刘抗曹倒向反刘降曹

孙权为何从联刘抗曹倒向反刘降曹孙权从联刘抗曹到反刘降曹公元200年,孙权继其兄孙策成为江东之主时,年方一十九岁。这时,曹操正与袁绍展开官渡之战,逐鹿中原;刘备尚未成为割据称雄的一方势力,正依附袁绍,袁

为何从联刘抗曹倒向反刘降曹

公元200年,孙权继其兄孙策成为江东之主时,年方一十九岁。这时,曹操正与袁绍展开官渡之战,逐鹿中原;刘备尚未成为割据称雄的一方势力,正依附袁绍,袁绍被打败后,刘备又于201年投奔荆州刘表。从孙权继位到

刘备看走眼放走一谋士,降曹后成三国豪门,后代还做了共和国元帅

东汉末年的众多诸侯当中,刘备的势力最为单薄,虽然号称是西汉中山靖王之后,但实际上,这位中山靖王有多达120位儿子,繁衍到刘备这一代时,整个大汉王朝差不多有上万人都是他的后裔。所以,除了顶着个汉室宗亲的

秦陵地宫果真有飞雁吗

秦始皇陵地宫飞雁之谜:秦陵地宫果真有飞雁吗?  秦始皇陵自被发现之日起,一直处于还未挖掘的状态,不知是出于保护遗迹,还是怕皇陵内部机关重重。秦地宫内有哪些珍贵的随葬品?千百年来由此引发了许多神奇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