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的購買力
Posted 大洋
篇首语: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民國初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的購買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民國初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的購買力
作為民國時期的“硬通貨”,“大洋”在民國不同年月,購買力也有差異。若論“民國初期”,那值得說說的,就是北洋時代(1912—1927)。
“北洋時代”的“一塊大洋”有多值錢?經典民國劇《大宅門》裡,就有生動呈現:作為老北京土豪的男主角白七爺“縱驢行凶”,放任自家毛驢吃了包子鋪八籠包子,氣的包子鋪老闆哇哇大哭。面不改色的白七爺,輕鬆一句“開眼吧小子,我這牲口就愛吃帶餡兒的”,接著甩出一塊大洋,果然叫包子鋪老闆破涕為笑:“那位爺,您這牲口什麽時候餓了就上我這兒來。”
以學者李開周的考證,在1914年的上海,一塊大洋可以買44斤大米。對比現代大米價格的話,換算下來約等於145元人民幣。論其購買力,在那時更是豐富:在1914年的上海,拿一塊大洋下館子,可以吃四五道菜的套餐,全是牛扒、燒雞、火腿等“硬菜”。
1917年時,北大新入職的青年教授,哪怕每頓都吃“兩碟菜一碗湯”的精品餐,每月也花不到九塊大洋。甚至北洋時期的北京,六個人去東來順涮頓火鍋,也就花一塊大洋。
所以也就能明白,為什麽《大宅門》裡,收了白七爺一塊大洋的包子鋪老闆,為什麽立刻樂得滿臉開花:八籠包子賣出一頓“精品套餐”的錢,擱誰不得樂?
如此購買力,也造就了許多民國名流筆下,與“大洋”有關的幸福生活。以民國歷史學家顧頡剛的話說:“那時(北洋時代)北京的生活費用真便宜”。
而北洋時代的各位“大師”“文豪”們,也常妙筆生花,精致刻畫當時衣食住行的生活趣味,叫百年後的讀者讀起來,都是滿滿民國優雅風情撲面。
再參考一下他們的工資,就更能體會在民國初期用大洋,是怎樣的“幸福”:民國的正教授,月薪三百到四百大洋,普通教授月薪一百八至二百八大洋。
報館的名家主筆們,月薪也在二百大洋左右,1918年初出茅廬的茅盾出版一本暢銷書,稿費四百塊大洋起。1917年入職的胡適,拿著到手的每月二百八十塊大洋,激動的給家裡寫信報喜:“適初入大學便得此數,不為不多矣。”
而日常消費呢?除了吃飯之外,1918年在北京租一座有十七間房且黃金地段的四合院,租金只需二十塊大洋。就算是買房,1925年在北京西直門大街買一套有四十間房,且“帶電燈、電話、花房、車馬”的豪宅,全款也就五千五百大洋,相當於大學正教授最多十八個月的薪水。
對於北洋時代的精英們來說,就算不賺外快隻吃“死工資”,這大洋,也是躺著花都花不完。
如此“躺著花都花不完”的幸福生活,也變成了多少“民國劇”裡的風花雪月,更叫多少票友們熱情憧憬:這民國的風情生活,真是這麽“工資高物價低”?別忙,瞅瞅其他各階層的收益。
就比如同為教師,比起高工資的大學老師們來,佔北洋教師數量百分之九十的小學教師們,又有多“富裕”?學者裴毅然考證,在北洋時代教育發達的河北省,小學教師“法定最低月薪”是十六塊大洋,實際大多四五塊大洋。
在經濟發達的浙江等東南省份,小學教師月薪七、八塊大洋都是常事,還常被政府拖欠。這鮮明對比,也就造成了咄咄怪事:一邊是“大師”雲集,另一邊是文盲遍地,中國的文盲率,長期保持在80%的“高水準”。
教師收入都如此懸殊,那麽其他行業呢?一位新中國戰功赫赫的元帥,就曾在回憶錄裡寫下辛酸的一幕:1917年,16歲的他在河北阜平縣一家小店裡,當了一年學徒工。年尾拿到了三塊大洋。當時的他十分高興,因為“我從來沒有拿到過這麽些錢”。小學徒工辛苦一年,也就能掙出年輕教授們十天的飯錢。
那工人們呢?就以北洋時代工人裡“高收入”的北京鐵路工人來說,以民國《交通史路政編》的統計,北洋時代北京鐵路工人的平均年工資,約為127塊大洋。
而1918年清華教員狄登麥調查:當時北京城的五口之家,每年的最低生活費是100塊大洋。這“年薪”,真不富裕。
而放在北洋時代作為“冒險家樂園”的上海呢?對於上海工人們來說,這“不富裕”恐怕都是奢求:以《上海市政府公報》的統計,上海工人的工資,多在10至25塊大洋左右,開支卻大得多,租房等開支都各種貴。
比如工人租的“上等住屋”,都是四五家合租一套,四五口人擠一屋,衛生條件“汙水垢物……狼藉滿地”。這還是“上等”的。如此環境,怎能不疾病叢生?可看一次門診就要花一塊大洋,急診要十塊大洋。大多數時候生病,工人都是硬扛。
以當時“社會局”的調查:當時上海的工人家庭,三分之二都是入不敷出。每個工人家庭每年的藥費開支,只有不到兩塊大洋。一塊大洋對於他們來說,有時真能救命。而要論更艱難的,莫過於那個時代人口佔大多數的農民們。
就以河南的佃農們來說,北洋時代的河南,每畝地的地租在三塊大洋至十二塊大洋之間。放在“大學工資”裡,這錢不算啥。可對於佃農們來說,這卻是筆沉重負擔。
而且當時河南流行“死分收”,就是別管收成如何,租金必須要提前交。苦佃農們辛苦一年,基本就剩不下什麽錢。那就外出打零工?當時各地的農村雇工,工錢最多就是每天一角大洋,比起城市產業工人來,都是差距巨大。
當然,對於北洋時代的各位當權者,那些常在文學作品裡“開明”“愛國”的“大帥”們來說。一塊大洋當然不算什麽錢。
以曹汝霖《民初外交回憶》記載,當時北洋政府每月開支兩千萬元,但月收入只有1200萬元。除了拉饑荒,還拚命擴充軍費:一九一九年的民國軍費,就高達二點一七億大洋——主要是老百姓買單。
所以,就是在號稱“民族工業短暫春天”的北洋時代,“大帥”們的橫征暴斂也從沒停:江蘇的田賦七年增長一倍,附加稅增加五倍。河南的捐稅多達五十四種,田賦從1920年起開始“預征”,每年都把後幾年的田賦一並征完。
吳佩孚還在河南強製種鴉片,每畝收稅八塊大洋。那正處於“春天”的民族工商業呢?單是天津曾經發達的麵粉業,就在北洋重稅下大半倒閉。
上海煙酒總會還算了筆账:一壇燒酒從上海運到北京,一路要收三倍的附加稅。一擔煙絲從福建運到浙江,就要被壓榨三十多元捐稅。這“春天”有多繁華?可以想。
當然,在這“春天”裡,民國“名流”們的財也不少發,1920年旱災,直系軍閥曹錕親手摟走了300萬大洋的救災款。軍閥趙倜禍害河南八年,摟走的錢款就有四千多萬大洋。
對於他們來講,一塊大洋雖然不算多少錢,但也絕不會輕易花到老百姓頭上——北洋時代以城市汙穢著稱,要改善城市環境,平均給每個老百姓每年花一塊五毛大洋就可以。
可實際上,這麽一筆“小錢”,北洋政府都捏著荷包——民國各城市的公共衛生開支,最多隻佔政府開支的百分之七,均攤到每個市民身上,竟不到一元錢。
民國“無年不疫”的慘狀,就來自這節儉。以這個意義說,軍閥們看不上眼,“大師”們“當小錢”的一塊大洋,對於民國絕大多數普通百姓來說,實在是一筆無比重要的錢。
看懂這筆錢的價值,也就看懂了那個落後挨打的時代裡,多少值得深思的,繁華與苦難下的民生。
參考資料:
李開周《一塊大洋能買什麽》
裴毅然《民國初年文化人的收入與地位》
孫自儉《民國鐵路工人群體研究》
唐博《清末民國北京城市住宅房地產研究》
劉秀紅《民國時期的疾病與工人的社會保障問題》
相关参考
每到了六月份,在中國便會有一年一度的高考,到了高考成績出來後,各省各市便會湧現出一大批所謂的「高考狀元」,我們都知道高考是一種選拔式的考試,屬於高校招生考試,也就是說,「高考狀元」們都是高中起點的准大
每到了六月份,在中國便會有一年一度的高考,到了高考成績出來後,各省各市便會湧現出一大批所謂的「高考狀元」,我們都知道高考是一種選拔式的考試,屬於高校招生考試,也就是說,「高考狀元」們都是高中起點的准大
推薦語在我們所記錄歷史中,每個朝代都有各自的官員制度,因為官員制度的原因,站在制度頂層的人成為了說一不二的人。我們經常會在電視中看到一些官員利用自己的權利對平常百姓進行打壓,而面對這些打壓,他們只能忍
用「大器晚成」來形容晚清重臣左宗棠,一點都不為過。左宗棠雖然20歲就考中舉人,但此後3次進京參加會試,均以失敗告終。左宗棠一怒之下,不再參加科舉考試,回到老家種田過日子。1852年,當左宗棠接受湖南巡
民國最不該獨立的一塊土地,建國後也很難生存,國家至今一貧如洗
從世界歷史來看,一個國家生存的基礎,除了擁有土地和人口等基本條件之外,還有一個最為重要的條件,就是需要獨立生存的能力。這個能力的基礎,就是需要有自我發展的經濟基礎,否則那是非常難生存的。最典型下面這個
民國最不該獨立的一塊土地,建國後也很難生存,國家至今一貧如洗
從世界歷史來看,一個國家生存的基礎,除了擁有土地和人口等基本條件之外,還有一個最為重要的條件,就是需要獨立生存的能力。這個能力的基礎,就是需要有自我發展的經濟基礎,否則那是非常難生存的。最典型下面這個
以前的南京與安徽,相當於今天四川和重慶的關係!安徽和徽不是一回事,一般來說是南京安徽而不是安徽南京,安徽是一個從南京後身江南省分出來的省份。而徽的歷史遠遠完爆安徽的歷史,徽州自從宋代就有了,宋徽宗親自
石崇(249—300年,晉朝大富商)呂不韋(前292—前235年,戰國大商人)沈萬三(1330—1376年,元末明初大富商)和珅(1750—1799年,清代權臣、大富翁)古人曰:「有錢不任性,遲早憋出
石崇(249—300年,晉朝大富商)呂不韋(前292—前235年,戰國大商人)沈萬三(1330—1376年,元末明初大富商)和珅(1750—1799年,清代權臣、大富翁)古人曰:「有錢不任性,遲早憋出
提到和珅的名字,幾乎稱得上家喻戶曉。你知道和珅擔任過哪些官職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得從和珅的發跡說起。和珅生於1750年,父親是福建副都統常保。和珅3歲失去母親,9歲失去父親,成為了孤兒,命運堪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