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最能聽取別人意見的帝王,沒有之一
Posted 天下
篇首语:孙竹新添绿玉枝,稚禽学习绕檐飞。动中会取归根意,雨过白云横翠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漢高祖劉邦,最能聽取別人意見的帝王,沒有之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漢高祖劉邦,最能聽取別人意見的帝王,沒有之一
劉邦對於自己能夠奪取天下,有一段非常經典的論斷“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可見劉邦對於人才的清醒認識,此番話也被後世帝王奉為經典,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甚至現代社會商業公司的治理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劉邦對這些人才的從諫如流卻更加令人佩服。
劉邦率軍進入鹹陽之後,沉迷於秦皇宮的富麗奢華,就想留在鹹陽享受金銀財寶以及絕色美女。樊噲諫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將為富家翁耶?凡此奢麗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願急還霸上,無留宮中!”沛公不聽。張良曰:“秦為無道,故沛公的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所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願沛公聽樊噲言!”沛公乃還軍霸上。樊噲在追隨劉邦起兵之前以屠狗為生,此番見識實在讓人佩服,此次劉邦采納了樊噲和張良的建議,才使之沒有成為小富即安貪圖享受的草莽軍隊,不然劉邦很有可能會像元朝末年的張士誠一樣沒有雄心大志最終被朱元璋消滅。
兵仙韓信無論是跟從項梁還是項羽始終不受重用鬱鬱不得志,來到劉邦账下後一開始也不被重視因而逃跑,後被蕭何追了回來。蕭何諫漢王日: “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可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王日:“吾亦欲東耳,安能鬱鬱久居此乎!”何日:“計必欲東,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終亡耳。”王日:“吾為公以為將。”何日:“雖為將,信不留。”王日:“以為大將。”何日:“幸甚!”於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日:“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王許之。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韓信對於劉邦的重要性無需多言,作為楚漢時代唯一可以與項羽匹敵的軍事天才,沒有韓信就絕對不會有大漢的天下,可以說劉邦的這次從諫如流為基本為大漢拿下了一半的天下。否則單憑劉邦的軍事能力,早晚會被項羽打的懷疑人生。
漢王南渡平陰津,至洛陽新城。三老董公日:“臣聞順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無名,事故不成。故日:明其為賊,敵乃可服。項羽為無道,放殺其主,天下之賊也。夫仁不以勇。義不以力,大王宜率三軍之眾為之素服,以高諸侯而伐之,則四海之內莫不仰德,此三王之舉也。”劉邦果斷采納了此建議,為義帝發喪,從而師出有名名正言順起兵討伐項羽,獲得了一邊倒的輿論支持。
劉邦從諫如流的事例數不勝數,劉邦幾乎在每一個關鍵時刻都是采納了別人的意見,無論這個人與自己親疏遠近,只要對自己的江山社稷有利,劉邦基本都會果斷采納,真正能做到任人唯賢,僅從用人和納諫來說劉邦是真正的天才。劉邦的成功絕沒有半分僥幸。
相关参考
漢初三傑之一--韓信韓信,秦末,參加反秦鬥爭,投奔項梁、項羽,後轉投劉邦,經蕭何保舉為將,為漢高祖獻上了“向東定三秦”的戰略。作為統帥,先滅魏國、破代國。和張耳領後滅趙國,再用降將李左車計策脅迫燕國,
縱觀先漢歷史這條漫漫長河,但凡每一位明主君王的降生與隕落,幾乎都有着屬於自己特定寓意的佳話和傳說。翻閱史書古籍,我們可以發現,古人的想象力確實超凡,屬實奇特全面。時而記載青天祥雲彌漫,時而記載蛟龍騰空
縱觀先漢歷史這條漫漫長河,但凡每一位明主君王的降生與隕落,幾乎都有着屬於自己特定寓意的佳話和傳說。翻閱史書古籍,我們可以發現,古人的想象力確實超凡,屬實奇特全面。時而記載青天祥雲彌漫,時而記載蛟龍騰空
一個趙國美女,差點讓漢高祖劉邦遭遇行刺,她的真實身份會是什麼
本期話題公元前177年,即位剛三年的孝文帝遭遇了西漢開國以來最惡劣、最血腥的兇案。前任宰相審食其在家中遇刺,並被兇手懸首闕下。讓孝文帝尷尬的是,行兇之人竟是自己唯一的親兄弟。究竟這樁命案為何發生,其中
劉邦首先就是漢高祖劉邦,劉邦原本就是沛縣的一個無賴,後來參加起義軍一步步奪得了天下。根據《漢書·高帝紀》記載:其母有一次在水塘堤壩上閉目小憩,夢與天神不期而遇。逢上雷電交加,天色陰暗,其父太公到塘壩接
劉邦首先就是漢高祖劉邦,劉邦原本就是沛縣的一個無賴,後來參加起義軍一步步奪得了天下。根據《漢書·高帝紀》記載:其母有一次在水塘堤壩上閉目小憩,夢與天神不期而遇。逢上雷電交加,天色陰暗,其父太公到塘壩接
眾所周知,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推翻秦皇暴政,打敗了西楚霸王,建立大漢王朝,是個了不起的開國皇帝。但在民間卻有截然不同的說法,說劉邦的天下是偷來的!這話怎麽來的呢?且聽我慢慢道來。(不喜勿噴,我說的是民
公元前202年2月,劉邦在山東舉行登基大典,定國號為漢,是為漢高帝。他當了皇帝之後,也採取了一些措施以鞏固皇權。當時各地的異姓王因為手裡有兵權,還三心二意。其他的開國功臣,為功勞大小和賞賜爭鬥不休,如
薄姬是漢文帝劉恆的母親,她也是劉邦的姬妾,劉邦去世後,那些受到漢高祖御幸的愛姬如戚夫人等,呂后都惱恨她們,都被幽禁起來,不能出宮。而薄姬因為極少被漢高祖見,劉邦又不寵愛她的緣故,得以出宮,跟隨兒子劉恆
漢文帝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個兒子,他的母親薄姬是楚漢戰爭時魏王魏豹的小妾,魏王戰敗後薄姬成為戰俘被送入織室織布,巧被劉邦相中後納入後宮,但並不得寵愛;機緣巧合之下出生的劉恆從小就不受劉邦重視,被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