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半句更經典,說透人性

Posted 度牒

篇首语:世界再冷,你也要成为自己的太阳,无需别人的照亮,你就是自己的太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半句更經典,說透人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半句更經典,說透人性

據《增廣賢文》記載:“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貴人。”

人情冷暖,往往只有經歷過大起大落的人才能夠深刻的體會到。古人用俗語告誡後人:“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半句更經典,說透人性!

俗語直白簡潔,字裏行間的含義卻飽含智慧

民間的很多民俗文化,都是來自於古代諸子百家、聖人先賢的傳世經典。其中,民間俗語很多都是在這些經典的基礎上加以延伸,最終實現了帶有民間口語化特殊的特俗文化形式,雖然讀起來有些直白簡潔,但是其字裏行間的含義,卻是飽含智慧。

這篇文章所要講述的這句俗語,就是:“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以及它的後半句,充分的展現了做人的道理。

人窮別說話,人微言輕惹人反感罷了

“人窮別說話”,確切的講應該是少說話,這聽起來,不免讓人有些惆悵與失落,但又不可否認這是事實。古往今來,窮人的話語權總是微乎其微的,即便是如今倡導平等的時代,在參加一些會議或者活動,或者親朋聚會時就能深有感觸。

在這些場合高談闊論、談笑風生的,往往都是那些非富即貴的人,即使他們的言行差強人意,但周圍的人依舊是憨態可掬。這同樣的場景若是換成無名之輩或者是窮困百姓的話,想來又是一番風景了。

蘇軾在《上執政乞度牒賑濟及因修廨宇書》中這樣說道:“某已三奏其事,至今未報,蓋人微言輕,理當自爾。”

人微言輕的意思,是指地位低,說話不受人重視。窮人往往都是人微言輕,因此才會建議:人窮別說話。

如果一個人在貧困的窘迫處境中,保持一顆堅定之心,不說話或者少說話的話,可能還會博得一點好感。但是,如果毫無自知之明,在人前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話,那麼只會引發別人的反感。

位卑莫勸人,紙上談兵難以服衆

“位卑莫勸人”的意思就是,地位卑微就不要對別人進行勸告。因爲這是在浪費口舌,人們根本不在意一個地位低微的人的勸說,普遍會認爲,若你是正確的,那又爲何你會混得像現在一樣差呢?

雖然,如今處處倡導平等,也不可否認相比古代絕對是不可同日而語,但是,“論資排輩”的思想卻依舊是根深蒂固,這也從側面驗證了“弱肉強食”的自然法則。

現實就是如此,只有有能力的人才有說話被認可的“權力”。勝者爲王敗者寇就是這個道理,失敗就代表了對能力的否定,沒有能力就算是說的再多、說的再好,那也只是空口無憑、紙上談兵罷了。

地位低微說話的分量太低,不僅沒有人信服,還容易會被人侮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若是你所說的話,沒有經過你的實踐成功的話,那麼懷疑你的話有沒有道理也就合理了,自己都沒有實踐成功過,又有什麼理由去說服別人呢?

而在這兩句後面,還有說透人心的經典後半句,說的就是:“力微休負重,遭難莫尋親”。

力微休負重,不自量力者往往可笑可悲

“力微休負重”,說的是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無論是關乎個人還是助人爲樂,都要量力而行。

韓愈曾說過: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一個人不自量力,其實是最爲可笑可悲的,在如今優勝劣汰的現實中,社會競爭是極其殘酷,如果你爲了一時逞強較真,而接受了很多超過能力範圍的事,那麼結局要麼是前功盡棄,要麼就是“一戰成名”。然而,實現後者又談何容易呢?

遭難莫尋親,人情冷暖一語道盡

至於“遭難莫尋親”一句,則是道盡了人情冷暖。親人本是我們極爲親近的人,在遇到旦夕禍福不找親近的人還能找誰呢?

然而,事實卻往往差強人意,俗語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有些親人在“大難臨頭”時,做得更絕。平時情同手足,可到了關鍵時刻便冷若冰霜。一個人遭遇了旦夕禍福,親人卻拒之千里,反倒可能是社會的陌生人伸出了援手,讓人唏噓不已。

沈復在《浮生六記》中便寫過,他與妻子曾急需一筆費用,於是他們便向各自的親人借錢,結果卻是受盡了冷眼,從此,他便發誓不再去求任何親人任何事,以免再受屈辱。

小結

古人的幾句俗語,便充分地揭示了社會上的人生百態,總結起來不過是八個字:“人貴自知,量力而行”,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人在不同的階段,當採取不同的爲人處世的態度。對此,你怎麼看呢?

參考資料:《上執政乞度牒賑濟及因修廨宇書》、《增廣賢文》、《浮生六記》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关参考

俗語“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下半句更是經典,說透人性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同情和憐憫之心,當遇見一些人或者發生一些事情的時候,這種心情就會表露出來。我們會對當事人會賦予惋惜或者遺憾的態度。這就是人性,人性本善。對於欺凌弱小的現象我們表示憤慨,對於弱小方我們表

“久病牀前無孝子”,其實下半句才更經典,揭露了人性的現實

“久病牀前無孝子”,其實還有下半句,揭露了人性的現實。中國的語言文化博大精深,在數千年的歷史傳承中積累了許多璀璨的精華。有折枝楊柳歌三百的依依惜別,有盛唐氣象溫養出來的錦口繡心,還有天淨沙下蘇幕遮的婉

農村俗語“貪酒不顧人,貪色不顧身”,下句更經典,教你看透人性

農村俗語“貪酒不顧人,貪色不顧身”,下句更經典,教你看透人性慾望就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是我們前進路上的動力源泉,也可以讓我們墮落,從而墜入深淵。所以,如何控制自己的慾望就顯得極其重要,在日常的很多小事

農村俗語“貪酒不顧人,貪色不顧身”,下句更經典,教你看透人性

農村俗語“貪酒不顧人,貪色不顧身”,下句更經典,教你看透人性慾望就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是我們前進路上的動力源泉,也可以讓我們墮落,從而墜入深淵。所以,如何控制自己的慾望就顯得極其重要,在日常的很多小事

古人常说“慈不带兵,义不养财”,后面半句更经典,道出人性

俗话说得好:慈不带兵,义不养财。不过这只是上半句,这句俗语的下半句其实更为经典:善不为官,情不立事,仁不从政。这句俗语是说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人的人性,在一些职位上,如果人性过于仁慈,是难以有所作为的,

“久病牀前無孝子”,其實還有下半句,皆是人性的現實與無奈

我們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數千年的口口相傳中,從我們有以詩爲經歌三百的質樸美麗,也有唐詩宋詞的婉約美麗,更有四大名著的朗朗上口,貼近世俗。然而除了這些我們熟知的經典文化,民間也有着許多“百姓日用而不知

“久病牀前無孝子”,其實還有下半句,皆是人性的現實與無奈

我們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數千年的口口相傳中,從我們有以詩爲經歌三百的質樸美麗,也有唐詩宋詞的婉約美麗,更有四大名著的朗朗上口,貼近世俗。然而除了這些我們熟知的經典文化,民間也有着許多“百姓日用而不知

世人皆知“君子之交淡如水”,其实后半句更经典,道尽人性

君子与小人,这两种人一直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常常会见到的两种人。我们都想要与君子交往,避免与小人有过多的交流。在古代,古人也是用俗语告诉了我们君子之交和小人之交的区别,也通过这句俗语给我们真实地反映出了

"久病牀前無孝子",其實還有下半句,更是看穿了人性

"久病牀前無孝子",其實還有下半句,更是看穿了人性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國的語言文化

"久病牀前無孝子",其實還有下半句,更是看穿了人性

"久病牀前無孝子",其實還有下半句,更是看穿了人性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國的語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