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爲何要拼死阻攔朱元璋滅掉日本

Posted 使者

篇首语: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劉伯溫爲何要拼死阻攔朱元璋滅掉日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劉伯溫爲何要拼死阻攔朱元璋滅掉日本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天下四方初定,前元餘孽尚存,爲了掃平四海,朱元璋派遣徐達等多位大將東征西討,終於將天下各個反抗勢力平定。中原大地基本是平定了,但是海外諸多小國也依然在蠢蠢欲動。爲此,朱元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恩威並施,最後終於迎來了四方來朝。國內外局勢一片大好。

不過就在這樣所謂的大好形勢來臨之前,有一個國家卻沒有與大明朝有太好的外交往來,關係一直處的都不太好,它便是——日本。這是爲何呢?

我們知道,在朱元璋登基之後,爲了得到日本國的承認,曾經派遣使者前往日本。朱元璋此舉並不是想征服日本,而只是簡單的通知一下日本國,元朝已經滅亡了,大明帝國新立,讓日本國改變一下外交的對象而已。當然了,朱元璋也是想讓使者去看一下海外是否還有前元餘孽。

而我們要知道的是,日本這個時候,正處於鎌倉時代和戰國時代的過渡時期,一個日本國就有兩個一南一北的天皇。當時的日本國,戰亂不斷,所以在當時,日本還有很多人駕着小船到我國沿海地區謀生。不過,這些人謀生方式,也比較直接,那就是當強盜,主要搶劫海上的一些商船。

對於日本人這樣的行爲,作爲大明帝國的皇帝朱元璋來說自然是不能被允許的,所以在朱元璋給日本國帶去的國書中,言論也比較簡單,總結下來就是四個字:“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面對這樣內容的國書,日本國的懷良親王非常生氣,於是便下令將朱元璋派遣的使者都給處決了,最後只留下了一個回去報信的人,日本當時大概的意思是:你大明朝不是很強嗎?那有本事你就放馬過來,咱們日本不怕你。

使者回朝之後,便將此事的前因後果說與朱元璋,朱元璋聽後勃然大怒,兩國交戰,還不斬來使呢?這小小的日本國竟然如此狂妄,必須將它給徹底征服。

朱元璋盛怒之下,準備舉兵征討日本。但就在這個時候,劉伯溫及時站了出來,勸朱元璋說,千萬不能衝動。

劉伯溫之所以要勸阻朱元璋對日本發兵,歸結下來有以下兩個原因:一者、明朝剛剛建立,各地勢力也並非全部清除乾淨,前元的餘孽和一些地方割據武裝尚未得到清除,如果這個時候發兵去攻打日本的話,那麼無疑是給自己國家增加困難。所以征討日本的事情不能着急,而需要從長計議。

二者、日本雖然只是彈丸小國,但是其地理位置特殊,是遠在海外的島國。元朝時期,忽必烈幾次派兵去攻打,便宜沒撈着,還都被那所謂的“神風”給阻擋了。而這就是前車之鑑,這個時候如果冒險去東征的話,顯然是很不划算的,也不一定就能佔到優勢。即便是佔到了一定的優勢,但是相較於東征耗費的財力、物力和人力來說,收穫就太小了。再者來說,如果打敗了還好,要是打輸了,這對於新朝來說,影響會非常之大,所以就沒必要打。

最後在劉伯溫的勸說之下,朱元璋便打消了征討日本的念頭,對於使者被殺一事,則只用了“不知王朝興替”幾個字,就敷衍過去了。不過在次年的時候,朱元璋還是再次派遣使者前往日本,讓日本國知道此時的大明帝國兵強馬壯,國運昌盛,讓他們進貢來朝。

碰巧的是,明朝的使者有一次遇見了這個懷良親王,雖然這一次他沒有殺掉明朝使者,但是在給朱元璋的回信裏,言辭卻很果決:

“順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亡,相逢賀蘭山前,聊以博弈,有何懼哉?”

簡言之就是:要打就打,我們不怕你!

按理來說,上一次朱元璋忍下來了,也以不知王朝更替的理由敷衍過去了,但是這一次,使者已經將明朝的現狀說得很清楚了,但是日本國還是不買賬,朱元璋再不發兵征討,那就說不過去了。但這一次,還是受到了劉伯溫的勸阻!

最後,朱元璋只能看着懷良親王的回信,感嘆良久。這一次,他再次爲了國家發展大局忍下來了!

參考資料:《明史》

相关参考

朱元璋問劉伯溫江山能傳多少代

朱元璋稱帝之前,只是一個貧民百姓,世代貧農。後來,因爲天災人禍,朱元璋的父母以及兄弟姐妹都病死了,朱元璋當過和尚,也當過乞丐。誰也不知道的是,這個小乞丐居然是天望所歸的真命天子。他一步一步最終拼出來了

占卜大師劉伯溫,砍了所有龍脈,唯獨留下這一條,是有心還是無意

朱元璋在南京時,建立了明朝。他們當中有一位特別的人,我想每個人都應該知道這個人是劉伯溫。關於他有許多意見,有人說他是一名謀士。簡而言之,每個人都不太清楚劉伯溫的來歷,但他留下了許多有趣的傳說。朱元璋擔

劉伯溫死前留下一筐魚,朱元璋不知其用意,17年後頓悟卻爲時已晚

  縱觀歷史,每一個打天下的皇帝身邊,都會站着一位料事如神的謀臣。比如周武王身邊的姜子牙,劉邦身邊的張良等等,他們的一生都獻給了自己輔佐的君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明太祖朱元璋身邊也有這樣一位料事如神

運籌帷幄,諸葛亮和劉伯溫誰更勝一籌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在民間的這一句話基本確定了劉伯溫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但是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所遇到的也是不一樣的對手很多人由此不認同這樣的說法。那麼究竟二者誰的能力更強?劉伯溫也究竟為何

明朝再世諸葛,劉伯溫輔佐創天下,君王猜忌憂憤怒而亡

劉基劉伯溫(1311-1375),處州青田人(今浙江),官宦世家出身。元順帝正統元年(1333年),23歲的劉伯溫便考中了進士,要知道「三十少進士」便說明了進士科難度之大。25歲時,劉伯溫擔任江西高安

劉伯溫並沒有傳的那麼神,看這幾件事就知道了

劉伯溫並沒有傳的那麼神,看這幾件事就知道了今天趣歷史小編給大家帶來劉伯溫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劉基,字伯溫,元末明初傑出的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今溫州文成縣人。大明第一謀士,被

揭秘大明王朝第一謀臣劉伯溫

劉基,字伯溫,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稱劉青田,元末明初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勛,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後人稱他劉

揭秘大明王朝第一謀臣劉伯溫

劉基,字伯溫,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稱劉青田,元末明初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勛,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後人稱他劉

神機妙算大明第一謀臣,劉伯溫有何神奇之處讓人們不忘

人們都知道,歷史上,子房張良、諸葛孔明都是了不起的偉大軍師。對比這兩位先賢,元末明初的劉基,即劉伯溫,看似不如他們那樣顯山露水,實際卻毫不遜色於他們。?後人讚賞劉基道:「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

劉伯溫的兒子與朱棣是好友,明成祖稱帝後,為何將其害死

劉基字伯溫,是明朝的開國功臣,被封為誠意伯。劉伯溫有兩個兒子,長子劉璉,次子劉璟。洪武年間,胡惟庸專權,劉璉遭到迫害,被迫投井自殺。次子劉璟雖然躲過了洪武時期的政治殺戮,卻在永樂初年被朱棣害死,這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