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裏五個不同出身的孩子,代表五種不同的人生
Posted 出身
篇首语:炒沙作縻终不饱,缕冰文章费工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紅樓夢裏五個不同出身的孩子,代表五種不同的人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紅樓夢裏五個不同出身的孩子,代表五種不同的人生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階段,天真爛漫,無憂無慮。
《紅樓夢》作爲一部描寫大家族衰敗的悲劇小說,在人丁子嗣設計方面,突出了“一代不如一代”的凋零之勢,小說中出現的小孩子並不多,但是我們仍然能從爲數不多的兒童身上,看到不同階層、不同身份、不同性別的小孩子的別樣童年。
英蓮
一是鄉紳家庭孩子的代表——英蓮
英蓮是小說中出現最早的小孩子。她生活在姑蘇城十里街仁清巷——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在現代社會中可能等同於二線城市的繁華城郊。
英蓮的父親甄士隱是當地的望族,秉性恬淡,神仙一流的人品。她的母親性情賢淑,深明理義。甄士隱年過半百才得英蓮這麼一個“小情人”,夫婦倆自然捧如明珠愛如珍寶。
父慈母賢,粉妝玉琢的英蓮在充滿愛的環境中快樂成長。不以功名爲念的父親甄士隱在觀花修竹、酌酒吟詩之餘,最大的樂趣就是報女入懷玩耍逗樂。
殷實的家庭經濟,和諧的父母關係,受人尊敬的社會低位,讓生在鄉紳階層家庭中的英蓮沒有衣食困頓之難,沒有父打母罵之苦,沒有受人歧視之憂。
英蓮的童年過得衣食無憂、幸福怡然。如果沒有那個黑色的元宵節,英蓮童年乃至一生應該是幸福安寧的。只是造化弄人、世事無常,英蓮的人生只是以幸福開了個頭,餘下的皆是痛苦......
板兒
二是貧苦家庭孩子的代表——板兒
板兒是《紅樓夢》中出現的第二個小孩子,他是鄉村積年老寡婦劉姥姥的外孫。
古代社會,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階層歷來都是社會的最底層,過着靠天吃飯的貧苦生活。在《紅樓夢》中所設置的社會背景中,明顯的不是風調雨順的好年景。
這一點在黑莊頭的烏進孝到賈府送年租時,就有所反映:“從三月下雨起,接接連連直到八月,竟沒有一連晴過五日。九月裏一場碗大的雹子,方近一千三百裏地,連人帶房並牲口糧食,打傷了上千上萬的”。
雖然烏進孝的說辭中有其偷奸耍滑誇大的成分,但是他也不敢爲了少繳年租而完全的欺騙矇混空穴來風,當時的年景的確不好。
在不好的年景中,那些靠天吃飯的農人們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劉姥姥之所以去賈府打秋風,就是因爲“天氣冷將上來,家中冬事未辦”。
如果風調雨順、餘糧充足,劉姥姥一家也不至於冬天已經來臨了,還衣食無繼。從板兒到賈府的種種表現,也不難看出。
當板兒看到鳳姐他們吃剩的飯,仍是“碗盤森列,仍是滿滿的魚肉在內”,板兒“一見了,便吵着要肉吃”。
板兒所代表的就是封建社會最底層的孩子,他們的一落生就在爲能填飽肚子而發愁,更別提讀書識字接受教育了。
他們乃至他們的後代的人生軌跡就是在“放羊是爲了是娶媳婦,娶媳婦是爲了生孩子,生孩子又讓他放羊......”中循環重播,他們的童年時期是在溫飽線上掙扎度過的。
巧姐
三是富貴家庭小姐的代表——巧姐
巧姐是賈璉和王熙鳳唯一的女兒,是個嬌貴的小公主。她在《紅樓夢》中帶“病”出場的次數太多了。
第一次出場是在二十一回,因爲出了水痘,而發熱了。第二次是四十二回中,又發熱出場。劉姥姥二進賈府,賈母攜衆人在大觀園中遊玩,巧姐也去了,回去之後便發起了高燒。
發燒的原因讓劉姥姥總結爲“一則風撲了也是有的,二則只怕他身上乾淨,眼睛又淨,或是遇見什麼神了”。
其實 ,就是着了風寒加上消化不良。
鳳姐說“大姐兒因爲找我去,太太遞了一塊糕給他,誰知風地裏吃了,就發起熱來”。一塊糕點就讓巧姐消化不良了,可見其嬌生慣養的程度。
生於官宦之家的巧姐雖然過着錦衣玉食、僕婦環繞的生活,但是她卻有一個工作狂的母親和不務正業的父親,他們應該是沒有多少時間去陪伴她。巧姐大多數的時間是和奶媽丫鬟們在一起的。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陪伴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饋贈,缺少陪伴的童年一定是殘缺不全的童年。
四是官宦世家公子的代表——賈蘭
賈蘭是賈珠的兒子,是榮府第五代唯一的嫡子。父親賈珠早逝,小小的賈蘭是母親李紈唯一的指望。
賈蘭和所有單親家庭的孩子一樣,性格敏感孤僻、膽小怕事。
比如在第二十二回中,賈府衆人都在參加燈謎競猜活動,賈政發現賈蘭不在,問及原因,原來是“他說方纔老爺並沒去叫他,他不肯來”,賈政讓賈環帶着僕婦去請,賈蘭方纔到來。
試想賈蘭當時可是年齡極幼的,在元妃省親中,只能隨叔依母行禮,但是性格卻是如此的“牛心古怪”。
在第九回中,親叔叔寶玉在學堂裏與金榮等人發生了衝突,賈蘭眼看自己的親叔叔要吃虧了,連同族的賈菌都看不過要幫忙時,賈蘭卻是勸道“好兄弟,不與咱們相干”,可見他的膽小怕事。
在第二十六回中,寶玉百無聊賴之時,便在大觀園中東遊西蕩的瞎逛,遇到了正在練習射鹿的賈蘭。寶玉問他爲什麼射鹿,他說“這會子不唸書,閒着作什麼?所以演習演習騎射”。
小賈蘭的童年生活中,不是學“文”就是習“武”,沒有嬉鬧,沒有玩耍,孤獨而枯燥,沒有一點兒孩童的活力。
但是從封建社會的評價標準來看,賈蘭也許是最標準的勤奮世家弟子的形象。除了天生性格原因之外,母親李紈的教導約束,賈蘭試圖通過自身努力改變處境的動力,封建社會的主流價值觀,都是造就賈蘭缺少活力、喪失童年的原因。
五是庶出身份少爺的代表——賈琮
賈琮在《紅樓夢》裏是個極沒有存在感的少爺。他是賈赦庶出的兒子,應該是其妾室所出,年齡應該不大,比賈蘭要大一點點兒而已。
在封建社會,爲了嚴明等級制度,便用嫡出和庶出區分地位,這樣一來孩子剛出生便被打上了高貴或者是卑賤的烙印。庶出的孩子的地位永遠比不過嫡出子女。
庶出的孩子即使出生在大戶人家,也少不得因爲自己的身份受盡冷落鄙視。作爲庶子的賈琮唯一一次不是只見名字不見人的存在是在第二十四回。
他向邢夫人和寶玉問安,被邢夫人責罵“那裏找活猴兒去!你那奶媽子死絕了,也不收拾收拾你,弄的黑眉烏嘴的,那裏像大家子唸書的孩子”。
一個還需要奶媽收拾的孩子能有幾歲?雖然賈琮和賈環是一樣的庶出身份,但是賈環還有親媽趙姨娘,雖然有點兒倒三不着兩的,但是畢竟還有人庇護和疼愛。
封建社會庶出的孩子們,就像賈琮一樣空有主子的身份,在家族中的地位仍是低微的,他們的的童年,無依無靠,受盡歧視,實在是可憐。
即使成年,他們沒有資格承襲家族爵位,在家產繼承中也沒有多少份額,同是生而爲人,卻是極不平等的。
綜上,古代社會的孩子,無論是出身高貴的巧姐、英蓮,還是出身低微的板兒、賈琮,甚至是世家子弟的賈蘭,也並不比今天的孩子輕鬆。他們有的爲了溫飽而努力,有的爲了改變命運而奮鬥,有的則一出生就決定了命運,有的被現實改變了人生,看似幸福的童年,卻又因際遇不同,各有各的不幸。
爲古今孩童一嘆。
相关参考
她是紅樓夢裏的第一美女,帶着全副嫁妝進京待嫁,最終卻遲遲未嫁
紅樓夢裏美女衆多,有小姐丫環,有戲子尼姑,有老人少婦。在她們當中,最耀眼的人無疑是林黛玉和薛寶釵。但是兩人卻不是紅樓夢裏的第一美女!【一】大多數人認爲林黛玉是第一美女。因爲她原是天上的絳珠仙草下凡,理
《紅樓夢》中最著名的淫婦代表,自然就是多姑娘。她盡職盡責的浪蕩本色,只是為了襯托推動著情節的發展。小說中是這樣寫的:多姑娘生的二十來歲年紀,生的有幾分人才,見者無不現愛,他生性輕浮,最喜歡沾花惹草……
2013年9月,陳力與美國交響樂團合作,擔綱《紅樓夢》交響樂組曲音樂會的獨唱,演唱《紅樓夢》12首歌曲。陳力在北美紅樓夢交響音樂會上演唱《枉凝眉》陳力在北美紅樓夢交響音樂會上陳力在北美紅樓夢交響音樂會
87版紅樓夢陳曉旭、張莉誰更漂亮?看完這些老照片,你就明白了87版《紅樓夢》是中國影視作品之中的經典之作,被譽為「中國電視史上的絕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經典」。紅樓夢劇組於1983年成立,面向全國徵集
閱讀本文之前,我們先來回答一道千古謎題:請問《紅樓夢》後四十回,到底是何人續寫()?A.曹雪芹B.高鶚C.脂硯齋D.程偉元看完此題,大部分人都能會心一笑:這有啥好難的,《紅樓夢》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寫的,
《愷叔說紅樓夢》第105期在《紅樓夢》第3回寫道:後人有《西江月》二詞,批寶玉極恰,其詞曰:(詞一)“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爲偏僻性乖
作者:AZNAB這個命題是看到作者桌面上的《紅樓夢》所想起來的,算是有感而發吧。每個人看《紅樓夢》都可以找到自己所喜歡的東西,或奢華的生活狀態、或官場的沉浮、或者寶哥哥林妹妹的愛情故事、或一些香艷的情
秦可卿的死亡之謎里,推測出賈元春是告密者,那麼,賈元春的原型人物是誰?她是通過什麼樣的途徑進入到皇宮?又是如何得到皇帝的寵幸?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探究一下賈元春這個人物。第一,賈元春如何入宮?《紅樓夢
《紅樓夢》的影視劇非常多,從電影到電視劇,從TVB到中影集團,從1944年的卜萬倉到17年的小戲骨,都以各種形式講著這個故事。相對比較完整優秀而影響大的《紅樓夢》電視劇主要是兩版,王扶林先生導演的87
紅樓夢:曹雪芹借鴛鴦抗婚事件,用對比手法寫盡了邢夫人的無奈對比手法是很多作者在創作作品時喜歡運用的,曹雪芹也不例外。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為了更好的反襯鴛鴦高貴的品格,增強矛盾衝突的對比度,特意在鴛鴦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