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老總橫掃馬家軍,爲1.3萬紅軍報仇,徐帥逝世,骨灰撒祁連山
Posted 骨灰
篇首语:少年意气强不羁,虎胁插翼白日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彭老總橫掃馬家軍,爲1.3萬紅軍報仇,徐帥逝世,骨灰撒祁連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彭老總橫掃馬家軍,爲1.3萬紅軍報仇,徐帥逝世,骨灰撒祁連山
作者:常辰哲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一)究竟是“二馬”還是“三馬”,兇蠻的馬家軍是何來頭?
近代軍閥集團裏,大多以封建宗族、師生關係和籍貫同鄉維繫。有一路軍閥,自清末以來便縱橫西北的始終以父子、兄弟繼承協力,在甘肅、寧夏和青海三省愈坐愈強,成了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軍政勢力。這支軍閥就是著名的馬家軍。
平時我們常常聽到“二馬”“三馬”的稱呼,往往分不清楚,甚至張冠李戴,混淆了許多人物和史實。
“二馬”通常是指派系,即“青(海)馬”和“寧(夏)馬”。“青馬”代表是馬步芳,“寧馬”代表是馬鴻逵。
“三馬”的派系說法,是在“青馬”和“寧馬”的基礎上,又多了一個“甘(肅)馬”。但“甘馬”早在二十年代馮玉祥進西北時就基本肅清了。
當然,“三馬”在人物說法上,有“寧夏三馬”和“西北三馬”的區分。“寧夏三馬”是馬福祥、兒子馬鴻逵、侄子馬鴻賓。“西北三馬”是馬鴻逵、馬鴻賓和馬步芳。
馬步芳、馬鴻逵、馬鴻賓
所以,“青馬”的馬步芳、馬步青兄弟,“寧馬”的馬鴻逵、馬鴻賓兄弟,就組成了我們日常所講的馬家軍主力。
(二)馬家軍野蠻狡詐而又極具西北特色的戰法,讓我軍遭受重大損失
馬家軍最著名的存在,莫過於製造了我軍歷史上爲數不多的幾次敗仗。
馬家軍的戰法,是西北獨有地區的傳統戰法。河湟騎兵自古機動靈活,歷史上但凡中原軍隊進西北,不加以深入研究,就會吃大虧。
“每值接仗,千羣萬騎,以相抗拒;一經擊敗,狼奔豕突,行走如飛。”
“賊剽銳殊甚,遇堅軍則轉瞬不見蹤影,遇暇軍則有隙即入,亦不即招架。”
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兵力驟增,陝北的資源已經養不起那麼多部隊了。紅四方面軍兵力武器最強,再出去開闢一塊新根據地,就成了當時的必然選擇。
於是四方面軍爲了開闢新根據地,打通國際道路,向西走上了對抗馬家軍的道路。
騎兵的天敵是火炮和連發機槍,對於當時連步槍都配不齊的紅軍而言,打馬家軍的騎兵,談何容易?
紅四方面軍的戰士多爲四川人,此前碰到的騎兵最多就是在過草地時川軍的騎兵團。馬家軍騎兵的規模和力量豈是零零散散的川軍騎兵能比?習慣了在南方鑽山入林,突然在廣袤的西北戈壁灘上同大批騎兵作戰,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於是,馬家軍不與紅軍正面硬打,發揮騎兵特長,天天將紅軍的後衛部隊截取一部,從武威到嘉峪關,截取了相當一部分兵力。這種切尾的辦法,紅軍只能忍痛,不可能回頭護尾。紅軍如果憑城堅守,就大力圍攻。疲勞追擊使紅軍的休整和給養都成了問題,守城也守不住。
這給紅軍的很多將領都留下了深深的陰影。徐向前回憶“敵人騎兵多,運動快”;秦基偉回憶“我們辛辛苦苦走了一夜,本想找個村莊休息一下,可敵人騎兵用不了兩個鐘頭,就走完了我們一夜的路程”。
馬家軍一見紅軍炊煙,疾馳而來,把來不及吃的飯鍋挑翻就逃走。用着紅軍用過的游擊戰那一套,讓紅軍苦不堪言。
(三)彭大將軍用胡宗南的重炮復仇,先打蘭州“青馬”後打銀川“寧馬”
馬家軍身上殘留的濃重舊軍隊的陋習,特別是“青馬”,比“寧馬”更加兇惡,使被俘紅軍指戰員遭受了極其殘忍的摧殘。
直至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各部對於馬家軍都是另眼相看,無論攻防,歷來是死打硬拼,有的部隊甚至有時出現違反俘虜政策的情況。
馬家軍民團的低劣裝備和野蠻作風,在當時已經壯大的解放軍看來,只不過是一羣烏合之衆,是一幫燒砸搶能力的匪徒而已。
以騎兵爲主的作戰形式,在連發武器和炮火打擊下,是一點優勢都沒有的。第一野戰軍由於解放區資源有限,雖然相比於其他野戰軍的規模較小,武器裝備相對簡陋,但還有一定數量的炮兵,也裝備了連發武器(前後通過打擊胡宗南獲得了11個旅的裝備),已經遠遠超過了當年紅軍的裝備水平。
1949年8月,毛主席發佈《殲滅馬匪步芳之指示》,掀開了消滅馬家軍、解放大西北的序幕。
蘭州戰役發起前,彭德懷以1兵團和18兵團的62軍先攻克“青馬”老巢臨夏,直搗西寧,斷了馬步芳退路。
1949年8月22日,向蘭州外圍馬家軍陣地試探性攻擊,習慣了和胡宗南部隊拼刺刀、略有輕敵的一野官兵,突然碰上馬家軍揮舞馬刀的亡命徒,竟然沒能奪下外圍陣地。
8月25日,蘭州總攻開始。解放軍以繳獲胡宗南的重炮開路,逐街逐屋的白刃巷戰,當日打得馬家軍全線撤退。2兵團第3軍第7師得知黃河鐵橋是敵人撤退過黃河的唯一通路,當即迂迴攻擊黃河鐵橋,打爆橋頭的敵人彈藥車,燒出一道火牆,切斷了敵人退路。
攻克黃河鐵橋,也和平津戰役中攻克天津金湯橋一樣,成了解放戰爭的經典一幕。
攻下蘭州堅城是一野在大西北的第一次城市攻堅戰,雖然付出了9500人的傷亡,但進軍新疆、寧夏的通道已經完全打開。
“青馬”覆滅,“寧馬”也大難臨頭。9月19日,解放軍總攻銀川,三天即攻克,“寧馬”覆滅。
“寧馬”的馬鴻賓起義,馬步芳和馬鴻逵乘飛機(馬鴻逵中途降落汕頭還險些被三野抓獲)逃走,先後客死他鄉。
粟裕用十四年時間,指揮華野消滅王耀武,爲紅十軍團1萬名指戰員和方誌敏報了仇;
彭大將軍指揮的第一野戰軍橫掃河西走廊,同樣爲十三年前的西路軍犧牲的1.3萬名紅軍指戰員和董振堂報了仇。
徐向前元帥逝世後,把自己的一半骨灰撒在了祁連山脈,和犧牲的紅軍英靈陪伴在一起。
元帥和士兵,英魂永駐大西北。這片廣袤土地,在此橫刀立馬的,只有英雄的人民軍隊!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相关参考
長期以來,許多文章把當年縱橫西北數十年的馬家軍騎兵吹的神乎其神,什麼騎術精熟,來去如風,戰績無雙云云。但實際上馬家軍只是一支宗教色彩濃厚,只會打順風仗,騎乘攻擊能力幾乎沒有的騎兵。早在抗戰時期,馬家軍
彭老總麾下的兩位兵團司令員,一個大將一上將,上將比大將成就大
四大野戰軍中,哪一個最艱苦?當然是彭老總領導的第一野戰軍了,長期戰鬥在苦寒的大西北,生計都成問題,還要應付兵強馬壯的胡宗南和兇殘的馬步芳馬鴻逵等軍閥。哪個野戰軍兵力最弱?當然也是彭老總領導的第一野戰軍
文章:人民網蘭州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在甘肅省蘭州地區同西北國民黨軍隊進行的戰略決戰,戰役發起於1949年8月12日,至8月26日結束。蘭州戰役後,國民黨在西北的勢力被基本清除,
1950年,那場震動西北的保衛戰,叛匪主力正是當年的死敵,馬家軍
羣山壯美,山路險峻,兩匹馬一路向南疾馳。兩匹馬在山路上突然急停下來。路邊一個穿長袍的人在擺手,身着黃色棉軍服的兩個解放軍勒住馬,左邊的年紀三十歲左右,腰挎駁殼槍,面容黝黑,長着兩道濃濃的異於常人的劍眉
話說宋江當年在方臘之戰後被授予了武德大夫及楚州安撫使兼兵馬都總管的官職。但宋江還未享受幾天當官的日子便被高俅、童貫等人設計喝下毒酒。而在宋江去世消息傳到倖存下來的梁山好漢中竟無人爲他報仇。這究竟是爲何
張英,原名馬宗顯,1902年出生,山東省濰縣(今濰坊市寒亭區)馬家莊人。張英張英從小體格健壯,性情豪爽,小學畢業後在家務農,農閑時喜歡向懂點武術的人學拳練腿。1923年,已經長大成人的張英,抱著從軍報
說起志願軍司令員,想必大家都會想到彭老總,但要說起志願軍的副司令員,可能很多人就不大清楚了。抗美援朝期間,志願軍一共有過五位副司令員,他們分別是鄧華、洪學智、韓先楚、宋時輪和陳賡。在這五人之中,級別最
25年前在中國西南鄰國內,新成立了一個以華人爲主的新國家名爲撣邦共和國,國家建立者是一個叫張奇夫的華人,國家領土約爲16萬平方公里,比五個臺灣還大。國家軍隊名爲撣邦革命軍,規模爲6個師,4萬餘人,裝備
馬家窯文化,是4000-5000年前甘肅西部、青海東部文明的統稱,1923年因首次發現於甘肅臨洮馬家窯村而得名。這一文明因絢爛的彩陶文明於世,被很多專家認爲是中國彩陶時代的巔峯。馬家窯文化歷時近千年,
馬家窯文化,是4000-5000年前甘肅西部、青海東部文明的統稱,1923年因首次發現於甘肅臨洮馬家窯村而得名。這一文明因絢爛的彩陶文明於世,被很多專家認爲是中國彩陶時代的巔峯。馬家窯文化歷時近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