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和日本關係爲什麼如此好
Posted 蒙古人
篇首语: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蒙古和日本關係爲什麼如此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蒙古和日本關係爲什麼如此好
圖爲由日本融資給蒙古,向美國所購置的機關車
日本與蒙古兩國的關係相當友好,近年來也逐漸發展成戰略伙伴關係,蒙古人也對日本普遍抱持相當高的好感,根據日本外務省的民調顯示,喜愛日本的蒙古民衆高達7成以上,即便到近年也都還是數一數二的“親日國”。根據統計,訪蒙日本人從2009年開始年年增加,由1.5萬人增加至2.2萬人,爲訪蒙外國觀光客第4名。
開業
蒙古與日本在近代是怎麼產生交集的呢?故事要從13世紀元世祖忽必烈稱霸東亞,並且征服朝鮮半島後談起。
▌從“蒙古襲來”到諾門罕之役
1268年,忽必烈第二度派遣使者前往日本,要求日本臣服於元朝之下,但京都的朝廷與鐮倉幕府卻都對此視而不見,這讓忽必烈動念要派兵侵攻日本,並在1274年與1281年兩度派兵渡海,但卻都遇到颱風鎩羽而歸,這就是歷史上的“元日戰爭”,日本稱“蒙古襲來”。
不過所謂不打不相識,蒙古徵日失敗後結果意外地促成雙方短暫的貿易交流。之後因明朝建立,蒙古人退回塞北,雙方交流就此中斷,直到20世紀才又有了新交集。
圖爲13世紀繪製的《蒙古襲來繪詞》
當時臣服於清帝國的蒙古,因中華民國的成立,有了些許的變化——外蒙在1924年正式獨立爲「蒙古人民共和國」;內蒙則是在日本帝國入侵中國之後,在日軍的扶持下,由德王出面成立蒙疆政府,日本還成立駐蒙軍派駐內蒙。
圖爲諾門罕之役時正準備攻擊日軍的蒙軍。
1939年二戰爆發前夕,日本爲了一探蘇聯的實力,由關東軍發動諾門罕之役,雙方在邊境的諾門罕對戰,蒙古也曾派兵支援蘇軍,成爲日蒙雙方第二次的戰爭。1945年二戰結束,關東軍向蘇軍投降後,官兵遭蘇聯押往西伯利亞強迫勞動,其中也有1.2萬人被送到蒙古,並且有1500人在留置期間死亡。
圖中央爲被蒙古軍俘虜的日軍。
戰後東西陣營對峙,在國際局勢的影響下,日本並沒有與作爲蘇聯衛星國的蒙古建立外交關係;不過直到1970年代中日關係的緩和、而蒙古也開始從原本依靠蘇聯轉向對外接觸,在此契機之下,1972年2月,日本終於和蒙古人民共和國建交。雙方並在1977年簽訂經濟合作協定:蒙古放棄依諾門罕戰役對日求償,而日本則無償贈與50億日元,協助蒙古發展經濟,並在首都烏蘭巴托興建喀什米爾羊毛工廠。
由於諾門罕戰役的關係,當時的蒙古人對日本其實沒有太多好感,不過1989年蒙古民主化之後,雙方關係產生了根本的變化。因冷戰結束等影響,在經歷無血革命後,蒙古成爲民主國家,並且在1992年通過新憲法,將國號變更爲蒙古國。
蒙古成爲民主國家,並且在1992年通過新憲法,將國號變更爲「蒙古國」
而積極尋求對外關係的蒙古,也開始與日本接觸,雙方高層互訪逐漸頻繁,包括日本首相宇野宗佑、海部俊樹等人,以及蒙古部長會議主席杜馬.索德諾姆都曾互訪,簽訂了貿易協定讓兩國關係邁入新的時代。
▌日本相撲的吸引力
在政治上雙方關係逐漸升溫,在人民交流上,雙方卻是因爲相撲而結緣,並且讓彼此更加緊密。自古以來,蒙古人必須要在草原上與大自然搏鬥、並且四處征戰以獲得良好的水源地,讓蒙古人練就馬術、射箭與格鬥三項傳統技藝。
蒙古烏蘭巴托出生的相撲力士朝青龍,2010年從日本相撲界引退之後,轉而成爲日本與蒙古的外交特別大使。
其中與敵人的格鬥技巧,演變至今成了俗稱蒙古角力的搏克比賽。也由於比賽方式類似於日本的國技相撲,也讓日本相撲界將眼光鎖定蒙古力士。1991年,前大關(相撲力士的階級稱謂)旭國鬥雄,率先前往蒙古招募新人,在當地引起一陣熱潮,高達170人應徵,最後包括旭天鵬(最高位:關脅)、旭鷲山(最高位:小結)等6人來日,開啓了蒙古人稱霸大相撲的歷史。
來自蒙古的力士後進也陸續前往日本發展,還出了朝青龍、白鵬(圖中前排左一)、日馬富士(前排右一)與鶴龍
也由於這些前輩們,讓蒙古後進陸續前往日本發展,還出了朝青龍、白鵬、日馬富士與鶴龍四位橫綱,而相撲也在蒙古成爲頗受歡迎的運動,蒙古的電視臺還向日本《NHK》購買了相撲轉播的版權,然後改用蒙古語解說,可見相撲在蒙古受重視的程度,也成爲改變蒙古人對日本觀感的有趣關鍵之一。
另外,由於蒙古天候特殊,道路系統不甚發達,對於車輛的要求相當嚴苛,近年來蒙古民衆購車的風氣日盛,價格實惠但性能優異的日本車,就成了蒙古民衆的首選。2003年到2013年,暴增10倍。
當然車輛品質還是蒙古民衆選擇的首要原因,畢竟品質優異的德國車價格過高,而韓國等製造的車輛雖然價格便宜,但性能不佳、故障率高,而且在遼闊的蒙古草原上故障,根本找不到修車廠,因此日本車就成了蒙古人的最愛。
圖爲烏蘭巴托的車市。
▌日蒙經濟戰略伙伴
近年來日本支援蒙古可說是不遺餘力,目前在蒙古最大的投資,就是自2008年開始進行的新烏蘭巴托機場建設計劃。這個計劃主要是爲了解決現有的成吉思汗國際機場過小老舊的問題,經過多年的建設,目前工程已達收尾的階段,預計明年(2020年)即將開航。
爲了這個計劃,日本政府融資總額高達6億美金給蒙古,並且由日商進行工程設計與建造,而且新航廈的經營,則由成田國際空港、日本空港大樓、JALUX與三菱商事共同成立新公司接手經營。
烏蘭巴托車站東側的鐵路跨線橋太陽橋,是由日本出資興建。圖爲太陽橋的紀念石碑。
除了新機場之外,像是烏蘭巴托車站東側的鐵路跨線橋“太陽橋”,也是由日本出資興建。日本還捐贈了包括消防車、救護車等車輛給予蒙古,這對於發展中的蒙古,有相當大的助益。而就日本的資源與戰略觀來說,蒙古擁有的礦產與木材剛好是日本需要的資源。
蒙古在民主化之後,由原本的計劃經濟市場,轉變爲資本經濟,近十年來整個國家蓬勃發展,尤其是首都烏蘭巴托有大量人口涌入,讓原本只設計容納30萬人的都市,目前已高達144萬人口,也因此整個都市的基礎建設呈現嚴重不足的狀態。
圖爲太陽橋街景。
急需建設的蒙古,自然吸引不少外資進駐,除原本即相當親近的俄羅斯之外,中國、韓國、日本等國的企業,也陸續前往蒙古投資,卻造成不少社會問題。
韓國最爲積極,在蒙韓國人已有數千人,除大企業外,不少人到此經營飲食店,且韓國人到蒙觀光的人數也逐年增長;不過卻屢傳出韓國人來蒙古發展性旅遊、並且從事走私、非法開店等不法情事,造成蒙古人對韓國人的觀感相對不佳。中國企業大量進入蒙古,佔投資額49.3%,而且超過半數的蒙古物產都輸往中國。
近年來,爲了建構包圍網,蒙古也成爲美國拉攏的對象,而身爲蒙古重要夥伴的日本,其角色自然重要。烏蘭巴托東橫INN的開幕,雖然只是小事,但可見的未來,兩國的關係將會更加密切。
圖爲烏蘭巴托的街頭一景。
▌開拓日蒙關係的新天地
夾在兩個大國之間的小國蒙古,其地政學位置至今也無改變。因此,他們一方面與兩國都保持良好關係,堅持全方位外交,同時又在尋求第三方夥伴,以保障自身安全。最大的夥伴候選國就是美國和日本。蒙古科學院一位資深研究專家曾對筆者表示:“蒙古在軍事安全上寄望於美國,經濟安全上寄望於日本”。
但無論是美國還是日本,都早已過了對蒙古領土抱有野心的時代了。因而,只能以某種形式的合作來吸引美日的眼球。
相关参考
南斯拉夫爲什麼解體,除了外部的因素,和鐵托的決定也有很大關係
衆所周知,上世紀的蘇聯和美國是世界上的超級大國。在二戰後,美國和蘇聯爲了爭當世界的霸主,擴大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開始了長達40多年的冷戰。當時美國擁有諸多西方國家作爲後盾,而蘇聯也得到不少國家的支持,這
俗話說“死者爲大”,從古至今,我們對死者的身後事都看得比較重。其中一個習俗就是人在去世後要停屍幾天,這是爲何呢?其中有一個原因,和古人的思想信仰有關係。他們認爲人在死亡後會存在“投胎轉世”,死者的靈魂
1914年夏天,歐洲累積了十幾年的炸藥終於引爆了,隨着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正式宣戰,歐洲各國之間根據極爲複雜的利益和同盟關係,紛紛選邊站隊表明立場,機槍火炮全部上滿膛準備發射,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此打響。不
中文“軍國主義”一詞來自日文漢字「軍國主義(ぐんこくしゅぎ)」,中國人經常把它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國策思想聯繫起來。然而軍國主義的實踐並非只有日本爲之,歷史上許多軍事力量強大的國家或政權,都會有軍
今天我們聊一聊“爲什麼日本人喜歡給人取外號?”這個話題。衆所周知,日本人對於給別人取外號有一種“迷之執着”。早在日本的戰國時代,日本武將們崇拜武力和神鬼,紛紛給自己取上一個嚇人的外號,希望在開戰之前,
想必大家都聽過這麼一句話——“看漢唐,去日本,看宋明,去韓國,看民國,來寶島臺灣。”很明顯,追根溯源的話,日本跪坐的傳統,也算是從咱們中國流傳過去的,學習了漢唐的生活習慣。尤其唐朝那會兒,大批日本遣唐
想必大家都聽過這麼一句話——“看漢唐,去日本,看宋明,去韓國,看民國,來寶島臺灣。”很明顯,追根溯源的話,日本跪坐的傳統,也算是從咱們中國流傳過去的,學習了漢唐的生活習慣。尤其唐朝那會兒,大批日本遣唐
日本雖然可恨,但確是一個非常重視文化傳承的國家。但奇怪的是,這個國家在各方面都很發達,卻似乎唯獨不怎麼重視考古。最關鍵的是很少聽說在日本發現什麼古墓,或者是專家對某某古墓進行搶救性挖掘。其實,這是有原
張嘯林出身於浙江慈溪的一個木匠家庭,雖說家境不算富裕,但由於父親會一門手藝,還開着一家箍桶鋪子,所以他不僅飲食有着,還能進私塾讀書。張嘯林對讀書絲毫沒有興趣,反倒成天和一些流氓混混爲伍,打架鬥毆,惹是
目前的德國與日本政治地位是有區別的,德國已經是一個正常國家,而日本正在努力使自己成爲“正常”國家。雖然德國和日本同爲二戰戰敗國,但是在具體上有很大的區別。德國是徹底戰敗,國土分別被不同的戰勝國盟軍佔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