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前大清如何收復臺灣

Posted 康熙

篇首语:月缺不改光,箭折不改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300年前大清如何收復臺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00年前大清如何收復臺灣

作者: 大伊萬

說到臺灣,我們最先想到的是“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國時期衛溫、諸葛直“浮海至夷洲”,即使衛溫和諸葛直真的帶兵踏上了臺灣島的土地,他們在臺灣呆的時間也不算長,僅僅1年時間就不得不撤兵覆命。同時由於島上疫病橫行,據記載帶去的士兵“十不存一”。

國畫《衛溫浮海夷洲圖》,描述了三國時吳國船隊到達臺灣的景象:

一直到元代,元廷在澎湖列島設立澎湖巡檢司,屬福建行省泉州府,主管澎湖列島的治安、捕盜事務,明初依例沿襲,管轄範圍也沒有深入到臺灣本島。

有明一代,明帝國對臺灣本島的管轄始終處於“薛定諤的管轄”狀態,其結果就是導致臺灣島成爲了各路勢力紛紛插足的舞臺。諸如明天啓年間,大海盜顏思齊帶領一羣海盜、海商來臺灣島定居,並在島上築屋墾荒,算是首批“來臺定居”的“中國人”;

而荷蘭殖民者也接踵而至,建立了赤嵌樓、熱蘭遮等一系列堡壘,將臺灣島作爲荷蘭東印度公司與日本幕府貿易的中轉站;

明朝天啓四年(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侵佔中國臺灣:

而在南明永曆帝經歷咒水之難、即將被俘殺之際,南明國姓爺鄭成功率領明軍經過一番苦戰,終於驅逐了荷蘭殖民者,開始了鄭氏統治時期。

鄭成功收復臺灣對臺灣歷史與整個中國史而言,無疑都是一件大事,它標誌着臺灣問題自此正式變成了我們的“內政問題”,成爲了中央政權與地方割據政權的問題。

鄭成功收復臺灣,使臺灣問題變成了中國的國內問題。

因此,後人評價鄭成功的歷史功績是“豐功豈在尊明朔,確保臺灣入版圖。”這個評價是恰當的。

清朝收復臺灣島的歷史

鄭成功在收復臺灣僅僅半年後就病逝了,其長子鄭經襲延平王爵位,繼續帶兵統治臺灣。此時,伴隨着南明永曆帝的身亡,清帝國已經基本完成了統一明帝國“雨養農業線”以內區域的任務,只剩下臺灣島上尚有“反清復明”的抵抗力量。爲解決臺灣問題,清帝國隨即開始了“和統”和“武統”並用的漫長努力。

明鄭時期的旗子:

和平統一

所謂“和統”,就是清帝國與鄭氏集團進行和談,力爭實現臺灣問題和平解決。這樣的談判從康熙元年(1662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前後一共談了十多次,但每次都是卡在一個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問題上:臺灣島與鄭氏集團的定位問題。

應該說,對於清帝國而言,開始對臺灣島的態度也“未能免俗”,大家都認爲是包袱,統治起來“入不敷出”,只要鄭氏集團樂意歸順新朝正朔、終止敵對態度,那麼清王朝也樂意將臺灣交給鄭氏“世代沿襲”,清帝國只擁有主權即可。

因此,康熙皇帝在談判中一再讓步,甚至承諾只要鄭經對清王朝表示臣服,可由清廷重新冊封鄭氏爲延平王,中央委派官員與清軍均不登島,也就是將臺灣島作爲鄭氏家族的私產,由鄭氏世代“鎮守臺灣島”。

鄭成功之子:鄭經:

但是,對鄭經而言,此等條件也是斷斷不可接受的:首先,作爲鄭成功之子,“反清復明”是政治正確,未可輕動。其次,鄭氏家族在很大程度上倚仗的並不是土地的多寡,而是強大的海上貿易力量。

在清政府的海上力量相對較弱、鄭家的貿易船隊通過日本與東南亞貿易獲利頗豐的情況下,鄭氏認爲“這把很穩”,於是堅決要求“海外自立”。如康熙六年(1667)的和談中,鄭經就回覆代表清朝的舅舅董班舍說:“今日東寧,版圖之外另闢乾坤……倘清朝以海濱爲虞,蒼生爲念,能以外國之禮見待,互市通好,息兵安民,則甥亦不憚聽從……”

他所能接受的條件,就是“依朝鮮例,稱臣納貢”,就是把臺灣變成一個獨立於中國之外的內臣國。正是這種原則性問題的巨大矛盾,導致了雙方的多次和談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武力統一

和談不成,清政府就開始着手採取“武統”策略,在當時清廷水師實力不如鄭軍的情況下,康熙帝只得採取殘酷的“禁海遷界”政策,嚴禁沿海人民下海捕魚經商。

這一政策給沿海的民生經濟造成了巨大災難,卻並沒有改變清廷面對鄭氏集團在軍事上的被動局面——我們前文說過,鄭氏集團的運行邏輯與農耕民族不同,這是一個帶有海洋商業性質的政治經濟軍事集團,從大陸弄不到的東西可以海外貿易運來。因此雙方就這麼一直僵持不下中。

福建沿海“遷界禁海”示意圖局部,圖中粉色部分爲清廷製造的無人區:

沒有想到的是,康熙十二年(1673年)由平西王吳三桂叛亂引發的“三藩之亂”反而成了清廷與鄭氏集團軍事對比逆轉的最佳時機——“三藩之亂”開始之初,鄭氏集團就覺得“機會來了”,不,不是“反清復明”的機會來了,而是“擴張地盤”的機會來了。

遵循這一邏輯行事的鄭經不僅未能抓住“反清復明”的機會與三藩聯動反清,反而如同豬隊友一般開始攻擊鎮守福建的耿精忠所部,連克泉州、漳州等地,乃至氣得耿精忠再度降清。同時,鄭經還進一步要求清政府“割讓泉州、漳州、潮州、惠州”四州府給鄭氏作爲私產,清政府自然不可能答應,雙方只得繼續幹仗。

但是,伴隨着康熙帝將“三藩之亂”逐漸平定,上岸的鄭軍很快被清軍打得一敗塗地,多達10多萬名官兵降清,鄭經所部只剩下5萬餘戰兵和輔兵,戰船三百條,已經根本無法與清廷對抗,不得不再度退回臺灣以閉關自守。

鄭經西征成爲改變雙方力量對比的關鍵轉折:

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再次對鄭家發起和談要求,這一次,有了實力的康熙說話硬氣不少。他說:“臺灣賊寇皆閩人,不可與琉球、高麗外國比”,明確拒絕了把臺灣變爲清朝藩屬國的要求。而此時鄭經則已無資本可言,信心崩塌,整日沉溺酒色以麻醉自己。

不久,鄭經就病死了。鄭經死後,鄭氏集團內部發生內訌,掌握兵權的劉國軒勾結馮錫範,將鄭經長子鄭克臧殺死,扶植只有12歲的幼子鄭克塽繼位,劉、馮二人掌握實際權力。

他們知道自己的權力來得並不光明正大,所以整日以高壓手段鎮壓反對力量,“稍有隙縫,全家屠戮,人人思危”,臺灣島變成了屠場,鄭軍上下人心惶惶,短短兩年,又有兩萬多官兵駕船投奔大陸,臺灣實力進一步被削弱了。在此情況下,康熙認爲統一臺灣的時機已成熟。

位於臺南市的延平王府正殿,鄭經死後,鄭氏政權實際上已經處於劉國軒、馮錫範的控制中:

然而,即便如此,清廷內部對於是否立刻實行“武統”依然是爭論不休。有人認爲“海洋險遠,風濤莫測,長驅制勝,難計萬全”。在這個關鍵時刻,三文一武四位官員的意見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三文是內閣學士李光地、福建總督姚啓聖和福建巡撫吳興祚,一武便是福建水師提督施琅。正是他們的極力主張,最終讓康熙下定了決心,以武力手段完成對臺灣的統一。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施琅親自率領福建水師兩萬多官兵和三百餘艘戰船出征澎湖,拉開了統一臺灣的序幕,雙方在六月二十二日於澎湖海面大戰,激烈的海戰“從辰至申”,一直打了七八個小時,戰場上“炮火、矢石交攻,有如雨點;煙焰蔽天,咫尺莫辨”。

施琅“流矢傷目,以帕漬血”,依然堅持指揮戰鬥。最終,臺灣水師全軍覆沒,鄭軍陣亡者一萬兩千餘人,投降者近五千人,劉國軒僅以身免,坐一條快船逃回了臺灣。而清軍方面僅僅傷亡兩千餘人,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澎湖決戰後,臺灣方面只剩下了一萬多兵力,已經不可能有力量阻止施琅進攻臺灣了。最終,掌握兵權的劉國軒爲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派兵脅迫鄭克塽和馮錫範降清。

八月十三日,施琅率水師進駐臺灣,鄭氏集團向施琅獻上了延平王印和臺灣土地戶籍冊,正式投降。在八月十五日,農曆中秋節,臺灣平定的捷報傳回北京,康熙皇帝極爲興奮,還即興賦詩一首:

“萬里扶桑早掛弓,水犀軍指島門空。來庭豈爲修文德,柔遠初非黷武功。牙帳受降秋色外,羽林奏凱月明中。海隅久念蒼生困,耕鑿從今九壤同。”

《欽定平定臺灣凱旋圖》,描繪了施琅艦隊凱旋的情景:

鄭氏政權被消滅以後,清廷又面臨着如何處置臺灣的問題。當時,清廷內存在着很大一部分見識短淺的官僚,他們認爲,臺灣孤懸海外,勢不可守,不如放棄,或者乾脆賜給荷蘭人。

但施琅在此時再次表現出了他的遠見卓識,他指出“臺灣斷不可棄”,“此地原爲紅毛(即荷蘭人)所有……乘隙復據,必竊窺內地,鼓惑人心,以甲板船之精堅,海外無敵,沿海諸省斷難晏然無虞……棄之必釀成大禍,留之誠永固邊陲。”

康熙再一次聽取了施琅的意見,決定把臺灣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臺灣設立臺灣府,轄三個縣,歸福建省代管,由中央派出官員直接統治,隨後伴隨着“禁海遷界”令的廢止,大量閩、粵居民遷居臺灣島,一方面極大地發展了臺灣的農業生產力,一方面也使得臺灣在文化基質上與中原農耕民族文化逐漸趨同,這些居民也成爲了臺灣“客家人”的祖先。

位於施琅故鄉福建晉江的施琅巨型塑像,以紀念這位中華民族的歷史功臣:

從此以後,臺灣終於無可爭議地成爲了中國版圖的一部分,儘管在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被日本奪走,但在1943年的《開羅宣言》與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中均在國際法層面上確認臺灣島屬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而這一切都要上溯到1684年清帝國對臺灣島的直接統治上。

臺灣府最初設立時的管轄範圍,主要集中在臺灣島西部平原地區:

在清帝國確立對臺灣島的直接統治權後,康熙皇帝的目光再度轉向了北方,在黑龍江以北的廣袤土地上,一個從歐洲方向而來的新興帝國:沙俄,正在向清帝國的北境擴張。

相关参考

此人收復臺灣,都說他會公報私仇,康熙不信,最終成爲千古英雄

明朝天啓年間,荷蘭殖民者入侵臺灣,當時明朝內憂外患,自顧不暇,因爲臺灣孤懸海外,所以一直沒有被收復。直到清朝康熙登基時,明朝遺臣鄭成功率師攻打臺灣,趕走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此時,臺灣已經被荷蘭人侵佔

鄭成功退守臺灣後,鄭家爲何盯上了菲律賓

文/寂寞的紅酒1661年,由於在東南沿海戰事失利,南明大將鄭成功率部渡海擊敗荷蘭人,收復寶島臺灣。就在鄭成功收復臺灣的第二年,鄭成功又策劃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遠征菲律賓。不過遠征菲律賓的計劃還沒有來得及

康熙給70歲老人拜壽,老人偷偷說了9個字,嚇走康熙

清代帝王中,康熙的成就無疑是最大的,他不僅滅掉了三藩,加強了集權,而且他收復臺灣,北征沙俄,給大清朝留下了一個穩固的疆土。康熙承諾永遠不增加老百姓的賦稅,而且他經常微服私訪,體察民情。康熙親政之初,他

康熙給70歲老人拜壽,老人偷偷說了9個字,嚇走康熙

清代帝王中,康熙的成就無疑是最大的,他不僅滅掉了三藩,加強了集權,而且他收復臺灣,北征沙俄,給大清朝留下了一個穩固的疆土。康熙承諾永遠不增加老百姓的賦稅,而且他經常微服私訪,體察民情。康熙親政之初,他

清朝始終沒有完成統一,因為有一塊地,大清300年都沒能收回

從古代歷史來看,我國朝代不斷更替,光皇帝就有幾百位,而其中比較有作為的包括康熙皇帝。因為清朝時期其平三藩,收准格爾,收復台灣,完成華夏一統,為此彪炳史冊,號稱千古一帝。但是,其實康熙始終沒有完成國家統

清朝始終沒有完成統一,因為有一塊地,大清300年都沒能收回

從古代歷史來看,我國朝代不斷更替,光皇帝就有幾百位,而其中比較有作為的包括康熙皇帝。因為清朝時期其平三藩,收准格爾,收復台灣,完成華夏一統,為此彪炳史冊,號稱千古一帝。但是,其實康熙始終沒有完成國家統

面積比5個上海還大,戰略位置重要,我們隱忍數十年後收復此地

臺灣位於我國大陸的東南海域,由臺灣島和澎湖列島等多個島嶼組成,管轄陸地面積將近四萬平方公里,比5個上海的面積加起來還要大一些,自古以來就是我國所不可分割的領土,戰略地位也非常重要。明朝末期,臺灣曾被荷

皇太极命割300刀 大清唯一被凌迟的公主

有清一朝,凌迟极刑经常使用,但以此刑处死的大清公主只有一位,那就是皇太极的同父异母姐姐莽古济,史称“哈达公主”。哈达公主为什么会被凌迟处死呢?当然与皇室争斗有关。当初努尔哈赤把皇位传给皇太极的时候,有

工地挖出清朝古墓,墓主穿龙袍300年未腐,手握大清遗宝

时期,周公姬旦制定礼制,提出「”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规定了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礼节,此后数千年间,人们将此运用到极致,就连最基本的穿衣都各不相同。当我们翻阅古籍记载,就会发现说到穿戴的袍服,古人经常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300年前

一、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附答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