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退守臺灣後,鄭家爲何盯上了菲律賓

Posted 西班牙人

篇首语:愿你一生努力,一生被爱。想要的都拥有,得不到的都释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鄭成功退守臺灣後,鄭家爲何盯上了菲律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鄭成功退守臺灣後,鄭家爲何盯上了菲律賓

文/寂寞的紅酒

1661年,由於在東南沿海戰事失利,南明大將鄭成功率部渡海擊敗荷蘭人,收復寶島臺灣。就在鄭成功收復臺灣的第二年,鄭成功又策劃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遠征菲律賓。不過遠征菲律賓的計劃還沒有來得及實施,鄭成功就英年早逝,遠征菲律賓的事就此作罷。此後,鄭家又曾多次計劃攻打菲律賓,只是因爲各種原因沒有實施。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鄭家爲何盯上了菲律賓?

​其實,鄭家盯上菲律賓也是沒辦法的事。鄭家退守臺灣後,實力大大衰退,和清王朝對抗非常吃力。雖然鄭家憑藉強大的海軍尚能自保,但臺灣土地狹小,開發程度很低,人口又很少,難以支撐和清王朝的長期對抗。如果鄭家拿下菲律賓,不僅可以獲得菲律賓豐富的資源,而且可以拓展海上貿易網絡,進一步提升鄭家的實力。因此鄭家才會打菲律賓的主意。

​同時,菲律賓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而菲律賓距離西班牙非常遙遠,所以西班牙在菲律賓的勢力並不算強,西班牙在菲律賓的軍隊不過千餘人。1574年,海盜林鳳曾率部攻打菲律賓,差點就拿下菲律賓。而林鳳不過有戰船六十餘艘,武裝男丁四千人,實力遠遠不能和鄭家相比。同時,在菲律賓有數量衆多的華人可以作爲內應,當時華人已經向鄭家求援。而菲律賓當地的土著由於受到西班牙的壓榨,他們也同樣希望推翻西班牙人的統治。此外,西班牙不斷遭到荷蘭人的襲擾,使得西班牙人應接不暇。所以鄭家認爲有能力奪取菲律賓,並以菲律賓和臺灣爲基地,繼續和清王朝對抗。

​所以,鄭家才動了攻打菲律賓的主意。不過由於鄭成功的英年早逝,攻打菲律賓的計劃最終作罷。當然,鄭家攻打菲律賓的計劃並沒有放棄。1670-1671年,鄭成功的繼承者鄭經曾兩次試圖進軍呂宋,只因主張反攻大陸的臣屬反對而作罷。鄭經去世後,鄭家內鬥不休,陷入了嚴重的分裂,而清王朝竟然勾結荷蘭人不斷打擊鄭家。鄭家內憂外患,別說攻打菲律賓,連自保都非常費勁。等到鄭克塽上臺後,沒折騰幾年,鄭家就已經奄奄一息,最終被迫向清政府投降。南明最後一面旗幟就這樣倒下了。如果當初鄭家拿下菲律賓,或許還能多撐一段時間。

參考資料:《鄭成功傳》、《海上紀略》

相关参考

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鄭成功爲何在她死後將她開膛破肚

鄭成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他先抵禦清兵,後又趕走了盤踞臺灣的荷蘭人,被譽爲明末清初的著名軍事家。其實,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他的父親在當海盜的時候,在日本結識了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並與其結婚生子。後來鄭

到臺灣後蔣介石學習毛主席著作 改造國民黨

1949年初,蔣介石下野回到溪口。經過3個月的思考與探討,蔣介石意識到國民黨失敗的原因,主要在於國民黨內部存在着種種腐敗行爲。敗退臺灣以後,蔣介石指定“中央改造委員會”正式接掌“中央黨部”的職權。國民

菲律賓,一個原本可以很富裕的國家,如何淪落成一個亞洲小國的

菲律賓是位於東南亞的一個島國,由南北兩個大島和圍繞在附近的小島嶼群組成,大致相當於兩個遼寧省或三個韓國的面積。如果從地圖上看菲律賓所處的位置是很好的,甚至是不遜色與日本的,然而奇怪的是這樣一個面積適中

此人收復臺灣,都說他會公報私仇,康熙不信,最終成爲千古英雄

明朝天啓年間,荷蘭殖民者入侵臺灣,當時明朝內憂外患,自顧不暇,因爲臺灣孤懸海外,所以一直沒有被收復。直到清朝康熙登基時,明朝遺臣鄭成功率師攻打臺灣,趕走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此時,臺灣已經被荷蘭人侵佔

清代臺灣的“百年族羣大亂鬥”,爲何清朝臺灣的治安如此混亂

如果翻清朝時期有關臺灣的文獻和檔案,會發現在後期有這麼一個詞頻繁出現——“分類械鬥”,自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此詞首次出現在臺灣鎮總兵柴大紀等人的奏摺中後,“分類械鬥”一詞漸漸成爲了駐臺官員上奏清

辦實業,保臺灣,派兵抗法,爲何對李鴻章絕望

1881年2月26日,從新疆回到京城的左宗棠,覲見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兩天後,獲得管理兵部事務、在軍機大臣上行走、在總理衙門上行走的新任命。此時的左宗棠,由地方大員成爲全局人物。自此,他的生命倒計時。

靖海侯施琅爲何要投靠清朝平定臺灣,其後代結局如何

施琅的歷史形象非常複雜,一般來講他是平定臺灣,促成國家統一的英雄。但也有人站在民族角度的立場,說他是背主求榮,投靠滿清的“大漢奸”,和吳三桂等人有的一拼。施琅是福建晉江人,少年棄文學武,17歲就跟隨鄭

日軍打進了浙贛粵,佔了臺灣,被這四省圍着的福建爲何沒有淪陷

日軍打進了浙贛粵,佔了臺灣,被這四省圍着的福建爲何沒有淪陷?文|明翊抗戰時期,日本攻佔了我國許多的地區,這些淪陷區面積最大時大約是在1944年日軍發動豫湘桂戰役時左右,幾乎大半個中國都落入了敵寇之手。

在臺灣這塊地方,西班牙爲何沒能鬥過荷蘭

殖民主義的歷史,殖民擴張的目的是殖民掠奪,它是一部充滿着卑鄙貪慾、野蠻暴行的歷史。這些對殖民國家來說,殖民統治者從殖民地掠奪了大量的財富,並在歐洲將其轉化爲資本,之後,更是成爲歐洲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來

一場斷送明鄭政權的動亂

台灣明鄭政權,是國姓爺鄭成功於1662年收復台灣後建立的,在諸多抗清政權中堅持到最後,至1683年戰敗而降。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明鄭是二世而亡。但影視是基於現實之上的藝術創作,為襯托康熙皇帝的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