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朝臺灣進貢西瓜說起,淺析清朝進貢制度及意義
Posted 西瓜
篇首语: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從清朝臺灣進貢西瓜說起,淺析清朝進貢制度及意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從清朝臺灣進貢西瓜說起,淺析清朝進貢制度及意義
中國朝貢制度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逐漸演變成三種進貢行爲:一、朝貢,朝貢是別國向中國進貢,這一行爲體現了華夏傳統裏的外交關係。二、常貢、例貢,是指地方向朝廷進獻的貢品以及對貢品品種、數量和時間的制定。三、個人官員的進獻。本文就以臺灣進貢西瓜爲例,探討清朝個人官員進貢的制度。
自康熙統一臺灣之後,臺灣有特色的產品就開始被進獻給清廷,而在所有物品中,臺灣的西瓜最具有特色,康雍乾三朝,臺灣官員進獻的西瓜尤其多,從一個小小的西瓜,卻可以窺探清廷官員進獻的制度以及更加深入認識和瞭解臺灣。
康熙時期,西瓜在臺灣被稱爲“萬壽果”,而之所以有這個別名,是因爲“康熙間以萬壽節前貢至京師”,在史料當中,關於臺灣最早進貢西瓜的記載是在康熙五十二年四月,但至於臺灣最開始是什麼時候向清宮進貢西瓜,已經無法考察。
臺灣本地也有西瓜,但進貢的瓜種則是由康熙所賜,康熙皇帝一般在年初賜瓜種給臺灣,直到十二月份臺灣的西瓜才會成熟,因爲臺灣的氣候要到八月份才得以播種,十二月才得以成熟,清朝史料中,關於臺灣西瓜的記載也頗多。
康熙畫像
康熙五十四年,康熙第三次試種御賜瓜種,但由於受到颱風的影響,結果很不理想,康熙大怒,閩浙總督滿保誠惶誠恐,連忙上報康熙,奏摺上寫着:“五十四年聖主恩賜西瓜籽,奴才於六月派人帶至臺灣,八月播種,生長頗好,正值開花時節,九月十五日遇大風,滕斷花落,損傷大半。奴才聞報,甚懼,急忙添派人員,共同加意培植”。爲了得到康熙的寬恕,滿保還帶來了許多瓜種,康熙見此,說:“西瓜事小,有何關係”。
其實臺灣進貢西瓜遇到的問題和阻礙一直都不小,由於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康熙御賜的瓜籽總是種不出好西瓜。康熙五十八年,閩浙總督滿保又上奏:“御賜西瓜籽於八月播種,十月莊稼收割之後,乃爲西瓜長大之季,因雨水少,瓜大較往年稍遜。十月二十九日由臺灣裝船來,由於澎湖侯風耽擱十五日,故而年內未能運至”。
爲了保證每年有西瓜進貢,臺灣當地的官員也想出了不少辦法,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分地進行種植,而且效果不錯,康熙六十年,朱一貴在臺灣起義,導致西瓜籽無法送到臺灣,一直到了當年的閏六月才抵達臺灣,官員就將西瓜籽分種於臺灣縣和南路觀音山兩個地方,但也遭到了大風破壞,臺灣縣的西瓜全部被大風破壞,一個未獲,還好觀音山的地勢比較低,經過細心培養,獲得了八十多個西瓜。
由上資料可以看出,康熙時期,臺灣向清宮進獻西瓜的制度已經非常成熟,一般而言,每年年初,皇帝會賜給臺灣瓜種,閩浙總督和福建總督會帶着瓜種,派人赴臺,並於八月份開始進行播種,並於多處進行種植,讓專人進行管理。
待十二月份,西瓜成熟時,從臺灣裝船運送至廈門,再運至福州,由福建閩浙總督派人擇優將西瓜再運往皇宮,待到正月十分,清宮中仍可以享用西瓜,康熙初期,臺灣進貢西瓜的數量並沒有定,康熙五十七年,下旨:“八十個足矣”,不過這裏的八十個其實應該是160個,是指閩浙總督和福建巡撫各八十個,進貢的西瓜品種既有皇帝御賜的品種,也有本地的西瓜品種。
清朝皇帝喜愛吃西瓜,吃西瓜也成爲了皇家的傳統,康熙年間,清宮西瓜主要由臺灣進貢,但其它朝有所不同。
雍正和乾隆朝,西瓜的進貢制度大體上都遵循了康熙年間的規定,但在進貢數量和品種上有所改變,康熙皇帝所賜給臺灣的是何種品種的西瓜籽並沒有詳細記載,但雍正朝,賜給臺灣的則爲當時有名的喇嘛種西瓜,“竊閩省敬進上用之瓜,每年俱應八月中赴臺灣擇地布種,恭請皇上將喇嘛種賜給督臣衙門,一併帶往臺灣......”
喇嘛種並非是西藏的品種,而是山東德州的品種,在當時聞名全國,後來在雍正朝中後期,又改爲山西榆次種。
雍正朝在進貢數量方面有所改變,雍正元年,雍正就給福建巡撫下旨:“發下瓜種,所種轉年進五十個足用”,給閩浙總督下旨:“賜籽西瓜,來年進八十個足矣”。雍正六年,因爲前一年進貢的西瓜比較多,雍正崇尚節儉,對督臣說:“瓜進多了,此無用之物,專爲供獻之用,三四十個足矣,可通知撫、提一體而行可也”。
少數民族進貢
也就說雍正要求一共就進獻四十個,平分下來,督、撫、提每人進獻13個就夠了。在這之後,臺灣進貢來的西瓜就大大減少,康熙朝每年爲160個減少到了雍正朝的40個,到了乾隆朝,西瓜進貢的數量又再次減少。“福建督撫每年進瓜十圓,提督不必進瓜,種亦不必發去”,也是在乾隆時期,進貢西瓜的制度被停辦,“乾隆間奉旨停貢,其種遂失”。
但具體在哪一年不再進貢已經難以考察,最遲的記載在乾隆二十七年 ,在雍正年間,雍正就要求不再進貢臺灣本地的西瓜,要全部用御賜的瓜籽,“其泉州、本地之種皆不必進,路遠徒費,不中用”。
那麼,作爲貢品,從臺灣到京城跨越了幾乎整個中國,運送時間需要耗費多久呢?其速度快得驚人,正常速度之下,如果沒有颱風,七日之內就可以從臺灣送達京城,如果遇到風雨阻攔,可能需要十多天或許一個月才能到達,從福州到北京的距離大約有五千裏,共有74個驛站,在這麼多地方輾轉,官員們是如何保證西瓜新鮮的?
清末進貢
其實主要歸功於季節,進貢時間爲十二月份,那會極寒,有利於西瓜的存儲,因此,一旦遇到颱風天氣,官員們都很緊張,如果耽擱久了,西瓜變質不適合食用,官員就會遭到處罰。
西瓜進貢到宮內後,主要用途有三個:一是食用;二是供奉和祭祀,三是賞賜給大臣,得到貢品賞賜的大臣來說,這是極爲榮耀的事情,不過臺灣西瓜抵達時是冬天,冬天食用西瓜,遠沒有在夏天那麼好吃。
清初,官員以個人的名義向皇帝進貢是一件很常見的事,但爲了討好皇帝,前去進貢的皇帝也越來越多,人一多就逐漸形成了一種共性,到後來,官員進貢也需要資格,但史料並沒有記載,所以不知道康雍乾時期,到底要多少品級的官員才能夠有資格進貢聖上。但臺灣自進貢西瓜以來,一直都是閩浙總督、福建巡撫以及福建水師提督的特權,但乾隆年前,福建水師提督被取消了進貢的資格。
乾隆畫像
其次是進貢時間的確定,清朝官員進貢的時間多半都是每逢年節以及萬壽節,官員們爲了表達心意,以及慶賀皇帝,都會將當時應季的珍品送給皇帝,而臺灣進貢西瓜由於在正月間,所以屬於年貢的範疇。
還有官員進貢的經費來自何處呢?清朝官員給皇帝進貢所需要的費用主要來源三個地方,第一就是養廉銀,養廉銀除了私用以外,有時候也要取出一定額度爲國家辦事。第二就是國家報銷部分經費;第三則是商人來墊付資金,各自官員在其管轄範圍人,讓經商的商人們拿出一部分資金,用來籌辦貢品。
官員之所以耗費巨資來籌辦貢品,其目的很簡單,就是爲了討好皇帝,聯絡聯絡君臣感情,表達自己對皇家的忠心,以此來獲取皇帝的寵信,爲了,官員們在進貢物品時,都會進行誇大其奇效,而臺灣當時進貢西瓜,在北京地區來說屬於反季節的水果,實屬少見,也因此才得到康熙皇帝的大力支持,每年還御賜西瓜籽。
爲了獲得皇帝換新,閩地官員更是想盡辦法給皇帝進獻新奇的物品,據不完全統計,康熙朝福建地區的官員給皇帝送去了冬瓜、王瓜、冬茄、番酸、番芥、亞蕉、芒果甚至是巨魚的牙齒,康熙對此有時候也很好吃,“朕還未見過番酸,曾欲看看”,但這些東西只是在於新奇,康熙並不喜歡,並不像西瓜那樣多次進貢。
而巨魚牙齒則是乾隆朝時,乾隆提起過一次,官員們才會去置辦。
千邦進貢 萬國來朝
清廷之所以需要臺灣每年來貢,其實這也是清朝統治以及彰顯實力的方法,臺灣地處偏遠,每年和朝廷的聯繫也就只有進貢的時候,在政治上,進貢的意義深遠,僅從進貢本身而言,就說明了當時清中央政府對臺灣地區的統治和教化。
而臺灣番民也會主動向皇帝進貢新奇的東西,例如康熙五十六年,臺灣當地居民就向皇帝進貢了七條獵狗以供皇帝打獵使用,在康熙朝和乾隆朝,臺灣當地的番民們每年都會選舉代表進京朝拜皇帝,以此來表達臺灣當地番民願意服從清朝的統治和教化。
簡而言之,臺灣向清朝進貢西瓜自康熙朝開始,一直延續到了乾隆朝後期,雖然源於何時,終於何時不得而知,但進貢和發展趨勢和進貢制度都在逐漸完善,臺灣進貢西瓜,不僅表達了清朝統治者對臺灣的關心,更象徵着清朝對臺灣的教化,在消息傳播緩慢的年代,進貢成了清廷瞭解臺灣的途徑,而臺灣番民自動進貢新奇物品,也表達了臺灣原始居民對清朝統治的服從和忠心,雖只是一個小小的西瓜,可其含義深而遠矣。
相关参考
明朝年間,西域使者向景泰帝進貢一只 ”貓王”,此貓會一種絕活
導讀:貓,一種非常可愛的動物,無論男女,見到萌萌的喵星人,都會不由自主地成為擼貓的鏟屎官,而且還會樂此不疲,深陷其中。 其實愛貓之心不僅現代人有,古代人也深諳此道。早在南宋宋高宗年間,奸相秦檜的
明朝年間,西域使者向景泰帝進貢一只 ”貓王”,此貓會一種絕活
導讀:貓,一種非常可愛的動物,無論男女,見到萌萌的喵星人,都會不由自主地成為擼貓的鏟屎官,而且還會樂此不疲,深陷其中。 其實愛貓之心不僅現代人有,古代人也深諳此道。早在南宋宋高宗年間,奸相秦檜的
在數千年的古代,各朝各代的皇帝身居九五之尊,手握天下大權,皇宮之中堆積著取之不盡的金銀財寶,吃著全國各地精挑細選進貢而來的美食,后宮之中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佳麗如雲,當真是享盡人間榮華富貴,是個令人豔
從 ”輕佻果躁”到 ”文弱怯懦”,淺析東吳在江東風氣嬗變中的作用
引言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孫堅、孫策父子「”輕佻果躁”,並認為「”輕佻果躁”是二人殞身致敗的原因之一。實際上,在漢末吳初,不僅僅孫堅、孫策如此,孫權也是這樣的性格,其弟孫翊亦「”驍悍果烈,有兄策風”。
從 ”輕佻果躁”到 ”文弱怯懦”,淺析東吳在江東風氣嬗變中的作用
引言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孫堅、孫策父子「”輕佻果躁”,並認為「”輕佻果躁”是二人殞身致敗的原因之一。實際上,在漢末吳初,不僅僅孫堅、孫策如此,孫權也是這樣的性格,其弟孫翊亦「”驍悍果烈,有兄策風”。
如果翻清朝時期有關臺灣的文獻和檔案,會發現在後期有這麼一個詞頻繁出現——“分類械鬥”,自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此詞首次出現在臺灣鎮總兵柴大紀等人的奏摺中後,“分類械鬥”一詞漸漸成爲了駐臺官員上奏清
清朝康熙年間,北京通州有一個捕快,名叫郭玉。郭玉身手矯捷,武藝高強,在衙門當差多年,有着豐富的辦案經驗,破獲了很多大案要案,被稱爲神捕。有一年夏天,郭玉外出辦案,當時天氣極爲炎熱,郭玉走路走得滿頭大汗
施琅的歷史形象非常複雜,一般來講他是平定臺灣,促成國家統一的英雄。但也有人站在民族角度的立場,說他是背主求榮,投靠滿清的“大漢奸”,和吳三桂等人有的一拼。施琅是福建晉江人,少年棄文學武,17歲就跟隨鄭
慈禧太后乃是清朝晚年的统治者,也是整个封建皇朝最后一个统治者,统治中国长达半个世纪。而其一生骄奢淫逸,享尽极致的荣华富贵。搜罗的宝贝也数不胜数,其中慈禧太后最喜欢的莫过于其珍藏翡翠西瓜。翡翠是一种兼具
導語:在清代,女子入宮只有一個正常途徑,此即「”選秀女”之途。清代,此事始終是板板正正的。這方面情況,《清代宮廷史》中有較盡的介紹。清朝入關以後,皇帝的後妃主要來源於八旗秀女,與關外時期顯然不同。清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