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是不是明朝的疆域

Posted 琉球

篇首语: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臺灣是不是明朝的疆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臺灣是不是明朝的疆域

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那麼臺灣是什麼時候納入中央王朝的版圖的呢?有人認爲是明朝時期。本文就從歷史史料爲基礎出發,探討臺灣有沒有被納入明朝的版圖。

臺灣地圖

明朝初期的版圖,大概是繼承了元朝除了蒙古高原之外的部分。因此首先可以看臺灣是否歸元朝管轄。元朝時期,曾經在澎湖列島設置了澎湖巡檢司,以控制臺灣海峽地區。但是對於在臺灣本島卻沒有統治和設置機構的記錄。南宋的時期的《諸蕃志》稱臺灣島爲“流求國”,元朝航海家汪大淵在《島夷志略》也將臺灣記載爲一個國家。《元史》記載元朝曾經派遣人員登錄臺灣島進行了招撫,但因爲言語不通,被殺死三人,最終無功而返。這說明元朝並未管轄臺灣島。

三嶼國,近琉求。世祖至元三十年,命選人招誘之。平章政事伯顏等言:“臣等與識者議,此國之民不及二百戶,時有至泉州爲商賈者。去年入琉求,軍船過其國,國人餉以糧食,館我將校,無它志也。乞不遣使。”帝從之。——《元史》

明朝版圖

明朝初期,沿襲了元朝的制度,在澎湖列島設立了澎湖巡檢司。那麼明朝的澎湖巡檢司有沒有管轄臺灣呢?我們可以從朱元璋列出的15個“不徵之國”來一看究竟。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將朝鮮國、日本國、大琉球國(琉球羣島)、小琉球國(臺灣島)、安南國(越南)、真臘國(柬埔寨)、暹羅國(泰國)、占城國(今越南南部)、蘇門答剌、西洋國(今科羅曼德爾海岸)、爪窪國、湓亨國(今馬來半島)、白花國(今蘇門答臘島西北部)、三弗齊國(今蘇門答臘島巨港)、渤泥國(文萊)列爲“不徵之國”,告誡後世子孫不得恣意征討。不徵之國之中就有小琉球國,也就是現在的臺灣島,並告誡子孫不準征討,而且該國和明朝並無往來,也不曾朝貢。這足以說明臺灣並非明朝的管轄範圍。

《皇明祖訓》

1387年,由於明朝宣佈實行“海禁”政策,澎湖巡檢司也被迫撤銷了。直到1563年,明朝才重新設立了澎湖巡檢司。這說明,明朝有將近200年的時間內沒有管轄過澎湖列島。

到了明朝後期,葡萄牙、荷蘭和西班牙開始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進行擴張。荷蘭曾攻佔澎湖列島作爲遠東的軍事和商業據點,明朝派遣大軍圍攻荷蘭在澎湖的“紅毛城”。在戰爭中,福建福建巡撫商周祚曾對荷蘭人進行了交涉,並告訴荷蘭人在澎湖的東邊有無主之地——臺灣島。隨後,荷蘭在1624年開始登陸臺灣島。明朝人將荷蘭人引向臺灣島的行爲也說明了明朝不僅沒有管轄臺灣,還沒有攻佔之意。

荷蘭艦隊

那麼後來鄭成功驅逐了荷蘭時,叫做“收復”臺灣呢。原來在荷蘭人佔領臺灣南部的時候,海盜鄭芝龍也在臺灣積極發展勢力。鄭芝龍將臺灣島作爲了自己的根據地,並且仿照明朝制度在臺灣開始設立統治機構。清兵入關後,鄭芝龍投降清朝,而臺灣基本被荷蘭獨佔。因此,鄭成功收復臺灣是恢復鄭氏家族的統治。而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時候,明朝已經滅亡20年了。

鄭芝龍

那麼臺灣不屬於明朝的疆域,那麼鄭成功爲什麼宣稱臺灣是中國的土地呢?原來鄭芝龍經營臺灣時期,曾多次組織大規模的移民活動,將福建等沿海地區流民遷移到臺灣。由於移民的大量遷入,大大改變了臺灣的居民結構,使得這裏大多數都是中國人。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是1628年閩南大旱,鄭芝龍組織災民數萬到臺灣墾荒定居。因此,鄭成功可以宣稱這裏是中國的土地。鄭成功收復臺灣後,從法理上宣佈了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且得到了荷蘭等西方國家的認可。

然臺灣者,早爲中國人所經營,中國之土地也,……今餘既來索,則地當歸我——鄭成功

鄭成功

那麼臺灣島是什麼時候真正納入到了中央王朝的版圖的呢?答案是清朝。1683年,康熙皇帝派遣施琅兵橫渡臺灣海峽,消滅了鄭氏政權,實現了漢地地區的最終統一。1684年,清朝在臺灣台灣府,下轄臺灣縣(臺南)、鳳山縣(高雄)、諸羅縣(嘉義),隸屬於福建省。清朝在臺灣管轄的時間超過了210年,爲中國的疆域奠定了基礎。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