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研製成功原子彈,各國是什麼反應
Posted 原子
篇首语: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國研製成功原子彈,各國是什麼反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國研製成功原子彈,各國是什麼反應
說起原子彈,相信很多人在第一時間都會想到二戰期間美國給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的事情,這兩兩顆原子彈直接將日本的軍國主義炸的粉碎,讓日本當局只能接受盟軍無條件投降的要求,同時也讓全人類深刻的認識到了原子彈的巨大殺傷力,那麼對於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大家又瞭解多少呢?
二戰結束之後,國際局勢非常動盪,此時的我國深刻地領悟到了發展核武器的重要性與急迫性,因此在上世紀50年代開始,我國就開始了對原子彈的研究。那個時候,中蘇關係還是很友好的,蘇聯給我們提供了不少研究原子彈的技術和技術人員,本想着在蘇聯的幫助之下,我國很快就能研製出屬於自己的原子彈,沒想到中蘇關係出現變動,蘇聯在一夜之間將所有關於原子彈的東西全部撤走或者當場銷燬,此時我國原子彈研製工作陷入僵局。就在我們不知該如何入手的時候,我國科學家錢學森帶領科研團隊於1964年研究出了第一顆屬於中國的原子彈。
在那個年代,中國原子彈成功研製,可謂震驚了整個世界,不過當時的美國對我國採取的是敵視狀態,因此對於我們研製出原子彈的事情一直是半信半疑,還不斷鼓動其小弟和我國搞事,不過西方世界的法國其態度還是很中肯的,他們認爲,中國研製出原子彈之後,國際地位絕對會水漲船高。
日本對於我國的原子彈則顯得非常恐懼,因爲歷史原因,兩國關係在當時並不是很好,而且日本在當時是對原子彈威力認識最深刻的國家,不過我國隨即就表示,決不首先使用核武,這才使包括日本在內的各個國家放平了心態。其實當時最驚訝的還是蘇聯,當時蘇聯在撤走對我國的援助後表示,中國人憑藉自己的力量,一輩子也研製不出原子彈,因此他們很不願意去接受這個現實,不過事實擺在眼前,蘇聯人不信也得信。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年之後,我國又在原子彈的基礎上成功研製出了氫彈,三年的時間可能很多人覺得很長,但從原子彈到氫彈我國僅僅用了三年,這個速度不僅在當時,即便放到現在也是最快的,而且我國的氫彈採用的是“于敏結構”,具有維護代價小的巨大優勢,在全世界來看,也是獨一無二的。
相关参考
我們說歷史不能假設,但很多歷史事件充滿着偶然性。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爲例,如果不是美國在1945年7月成功研製原子彈,並在8月6日和8月9日分別在廣島和長崎進行核轟炸,日本的抵抗意志不會如此快速地瓦解,日
薩達姆爲何要殺自己信任的兩個女婿, 殺婿後, 女兒有什麼反應
說起薩達姆熟悉近代史的人應該並不算陌生,他是伊拉克的前總統也是著名的好戰分子。他在位期間發動過數次的戰爭,包括海灣戰爭,兩伊戰爭,因爲也引起了美國的極度不滿,在美國人看來,薩達姆這麼做,明擺着是不給他
圖片爲中國第一顆原子彈,1955年1月,中國作出發展原子能事業的重大戰略決策。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試爆成功。從此,中國國防現代化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中國的大國地位得以極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的消息震驚了世界。這是全世界都感到不可思議的事情,蘇聯專家曾經斷言,沒有他們蘇聯的幫助,中國科學家花費二十年也不可能研究出核武器,但是中國人的
二戰時德國最著名的虎式坦克,在戰場上的強悍表現引起了盟軍的虎式恐懼症,確實令人歎服,甚至出現有了虎式就能贏得戰爭的說法。不過對於這種坦克,一直有人質疑,對於資源匱乏的德國到底是明智還是愚蠢?圖1:開發
被原子彈轟炸後100年不能住人,爲什麼日本廣島長崎還住了很多人
二戰後日軍自知戰敗無力迴天,但還是不甘心,發動了不少自殺式攻擊,抱着玉碎的念頭,實際上讓兵士們去投身,上層的軍官們一個個都呆在後方,美軍爲此吃盡了苦頭,爲逼迫日軍投降,羅斯福下令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國際局勢風起雲涌,中國與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哥”蘇聯關係惡化,在國際上處於孤立無援的局面,蘇聯甚至揚言將用原子彈“制裁”中國。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於1964年爆炸成功,
1945年8月6日,美國B-29轟炸機在日本的廣島投下了第一顆原子彈,然而遭遇了原子彈打擊的日本依然沒有想要投降。緊接着,8月9日,美國又在日本的長崎投下了第二顆原子彈。隨後幾天,8月15日,日本就宣
將士為了百姓,為了國家外出征戰,親人總是牽腸掛肚,無論戰事進行的順利與否,只要自家兒郎能回來,家人總是欣喜。而然,日本這個國家卻是例外,1945年,在美軍在日本廣島、長崎先後投下兩顆原子彈,並對東京和
人民不僅有權愛國,而且愛國是個義務,是一種光榮。——徐特立戰爭,是殘忍和無情的。無論發動戰爭的出發點是什麼,受苦受難的永遠是百姓,不過,我們今天的和平昌盛,也是過去那些爲了國家浴血奮戰的軍人用生命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