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像春天,一個像秋天——孟子就是這麼耿直的boy

Posted 孟子

篇首语:倘若心中愿意,道路千千条。倘若心中不愿意,理由万万个。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個像春天,一個像秋天——孟子就是這麼耿直的boy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個像春天,一個像秋天——孟子就是這麼耿直的boy

文|是一是二(讀史專欄作者)

讀過《論語》和《孟子》的人,可能都會感受到孔孟的不同。

孔夫子寬厚謙和、溫柔敦厚、溫文爾雅,像春風化雨,潤萬物而細無聲。

孟亞聖剛直不阿、俠肝義膽、心直口快,氣勢貫如虹,一洗萬古凡馬空。

所以易中天說:“讀孔如飲清泉,讀孟如聞戰鼓。”

孔孟雖然同為儒家,一般將孟子視為繼任者,但是實際上還是有不小的區別。

雖然都講仁義,但似乎孔子更看重水一樣的“仁”,孟子更側重雷一樣的“義”。

這是孔孟之別,也是仁義之別。

所以孟子像深秋的風,肅殺。

孔子的為人,是謙虛隨和的。

因為他講禮樂,他是“禮”的維護者。

既然是講禮,自然謙和。

畢竟“禮之用,和為貴”。

所以孔子對國君、大夫,不管心裡面是討厭這個人、喜歡這個人,面子上總要過得去。

換句話說,就是要講禮節。

他對魯國大夫季孫氏的家臣陽貨很不以為然,陽貨很僭越,孔子不喜歡他,覺得他沒規矩。

但是既然人家來拜見自己,並且送了禮物。

不管你喜不喜歡人家,你總得回拜。

孔子不情願,但是禮如此。

因此孔子也只是故意挑了個陽貨不在家的時候去回拜。

——禮盡到了。

孔子這種兼顧個性原則與禮節兩方面的拿捏手法確實高明,數千年來被後世人反覆借鑑使用,屢試不爽。

孟子不一樣,他對很多人都不客氣。

用現在話說,喜歡懟人。

而且經常對國君不客氣。

孟子甚至還主張“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孟子·盡心下》)。

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你要遊說諸侯、大夫,就先得蔑視他,不要覺得他們高不可攀的。

有一次,孟子準備去見齊王。

正好此時齊王派人來說:寡人原本應該去找先生的,可是不巧,最近寡人感冒了,不能吹風。如果先生肯來找我就好了。

孟子原本是準備去見齊王的。

這事換了別人,多半會客客氣氣地回答:沒關係,領導病了嘛,情有可原、情有可原,正好我現在要去朝見大王。

然而孟子不是這樣。

他一聽齊王居然找藉口生病叫他過去,馬上就說:不好意思,碰巧我也病了,也不能見風。

不約不約。

很不客氣。

這事還沒完。

第二天,東郭先生家裡不知道家裡誰去世了,要辦喪事。

孟子就去弔喪。

他的學生公孫丑說:“昨天先生還說生病,今天就跑到別人家去弔喪,這不好吧,說不過去啊,還是別去吧。”

孟子回答說:“有什麼不合適的,昨天病了,今天病就好了嘛。”說完抬腿就走。

結果孟子出門過了一會,齊王派人來慰問,還帶了醫生。

孟子的族弟孟仲子只好說:“先生昨天病了,今天好點了,現在已經出門上朝去了,但不知走不走得到。”

同時,孟仲子又派人四處去找孟子,叫他無論如何要去上朝。

孟子又不想去上朝,又不能回去,回去不就露餡了嗎?

只好在一個叫景醜的人家裡借宿。

景醜就說:“這不合君臣之禮啊。”

孟子當場就翻臉了:“你這說的什麼話!齊國人沒有一個拿仁義的道理去說給齊王聽的,難道是認為仁義不好嗎?

只是他們心裡在想:‘齊王哪值得和他去談仁義!’。這才是真正對齊王不敬啊。看都看不起齊王。

至於我,我並不行堯舜之道,所以不敢在齊王面前搖脣鼓舌。

齊國人還不如我敬重齊王呢。至少我不在心裡鄙視人家。”

景醜說:“不,不是,我不是這個意思。禮規定:君王宣召,臣子不等車子駕好就動身。您本來準備去朝見,卻又不去了,這恐怕與禮的規定不大符合吧。”

孟子繼續開懟:“天底下人看重的東西有三樣:爵位,年齡,道德。在朝廷,看爵位;在鄉里,看年齡;如果要治國平天下,就首先看道德。

所以,那些有為之君,一定有他不能隨便召喚的臣民。有了問題,一定是君王登門求教,哪有隨隨便便把人呼來喝去,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道理?

商湯對於伊尹是這樣,桓公對於管仲也是這樣。

更何況誰說我要輔佐齊王了,我又不是他的臣子,又不輔佐他,我又不想做管仲。”

孟子就是那麼耿直的boy。

你看,他就和孔子不一樣。

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論語·季氏》)

孔子是“畏大人”的,大人就是地位高的人。

孟子的觀點,是“不直,則道不見”(《孟子·滕文公下》)

而孔子就委婉一點。

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

惻隱是不忍心、是同情。

羞惡則是氣憤,是厭惡。

仁是愛,義是恨。

仁是不忍,義是不忿。

所以義舉往往是“義憤填膺、義無反顧、義不容辭、大義滅親、行俠仗義、見義勇為、捨生取義”的。

是一股子憤怒鬱結於心。

所以義需要勇氣,行義要有膽量。

相关参考

這個中國最受爭議的女詩人余秀華,卻在春天寫下了最溫柔的詩句

嗨嘍!大家好,這裡是有趣的文字。詩,似乎離我們的生活得特別遠,它們是文人之間的事情,雅緻又高尚。但是,她偏不這麼覺得。她是一位長期生活在農村的婦女,身體也不健全。但是就是這麼一個她,卻寫出一篇篇帶著泥

1567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皇帝在大明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

大明自立國以來,在國家的東南沿海便常年遭受倭寇侵襲和劫掠,為了最大限度的壓縮倭寇的生存空間,自明太祖朱元璋開始便在沿海地區實施「”海禁”,即不允許百姓以任何理由駕船出海,自此之後「”海禁”就成了大明朝

1567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皇帝在大明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

大明自立國以來,在國家的東南沿海便常年遭受倭寇侵襲和劫掠,為了最大限度的壓縮倭寇的生存空間,自明太祖朱元璋開始便在沿海地區實施「”海禁”,即不允許百姓以任何理由駕船出海,自此之後「”海禁”就成了大明朝

深愛一個人,卻做不了夫妻,聰明的情人會這麼處理

這世間最痛苦的莫過於深愛一個人卻不能在一起,可能因為一些誤會,可能因為一些別的原因,只能嘆一句有緣無分。如果兩個人相愛,卻做不成夫妻,那真是一場愛的折磨,愛而不得;放又放不下,總在每一次」狠狠「地想要

春天的逃亡和秋天的北征

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命运敲击着每一个人的房门。农历正月,安禄山在东都洛阳被杀死于卧榻。九月,西京长安被收复。十二月,玄宗由成都返回长安。这场名为「”安史之乱”的动乱正在逐渐平息,然而,另一场

他,不動刀兵就一手將一個民族滅絕,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源和基石,如果沒有了它,那麼這個民族就等於不復存在。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孝文帝就是這麼一個典型,他做了自己民族的掘墓人,而且是沒有動刀兵,不用一槍一炮,葬送了自己民族的近乎一切。衆所

陸遊很奇特一首詞,記錄春天,苦中作樂,讀完引人深思,堪稱經典

在我國獨有的24節氣中,立春是第一個節氣,也是24節氣之首,所以在我們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立春絕對是意義非凡的,它是一年四季的一個新的輪迴的開始,代表著春天的到來,也代表著希望。而在一年四季中,春天也

三國之中死得最可惜的名將,因主公的一個特殊愛好而喪命

有這麼一句話流傳著:一呂二趙三典韋,說的是三國之中武力值最高的幾個人,第一排名的是呂布,就不用說了,劉備三兄弟也只是堪堪戰過了呂布,第二是趙雲,貼身保護劉備,排名第三的就是典韋,用現在的話,就是曹操的

慈禧逃亡後,日本人拍下紫禁城原始照片,原來被電視劇騙這麼多年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幾千年的封建文化,可能我們印象最深的還是清朝,因爲這是歷史上最後的一個封建王朝,也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這個封建王朝結束也代表着封建文化的結束,1900年8月14日,聯軍攻進紫禁城,當

開車多年後才知道,油表燈亮了原來還能跑這麼遠,後悔沒有早知道

開車多年後才知道,油表燈亮了原來還能跑這麼遠,後悔沒有早知道開車上路最擔心的就是半路拋錨,而汽車半路拋錨的原因主要就3個,一個輪胎爆胎,車子無法繼續向前行駛,其次就是發動機出故障,車子無法繼續向前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