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代王府的—“愣怔代王”

Posted 皇子

篇首语: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大同代王府的—“愣怔代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同代王府的—“愣怔代王”

大同代王府的—“愣怔代王”

文章來源:大同知事

說起九龍壁,大家應該都知道這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府前的照壁。而對於這位代王朱桂,可謂知之甚少,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位“愣怔代王”。

明代王朱桂

朱桂的影視形象

朱桂生於明洪武七年(1374年)七月,比他的四哥永樂皇帝朱棣小十四歲。兄弟二人娶的都是明朝開國大將徐達的女兒。所以,朱桂與朱棣既是兄弟,又是連襟,關係更親密於其他兄弟。

朱桂與蜀王朱椿、谷王朱橞爲同母所生,母親是朱元璋的郭惠妃。朱桂的王妃就是後來的仁孝文皇后(朱棣的皇后,朱桂的四嫂)之妹。

就藩大同

明朝早期,朱元璋對兒子們實行“封藩”政策,派自己的兒子作爲駐守各地的最高軍事、行政首領,稱爲“藩王”。

洪武十一年(1378年),年僅四歲的朱桂被封爲豫王,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又被改封爲代王。第二年(1392年)十月二十五日,十八歲的朱桂就藩大同,正式就任駐大同的代王,成爲代王府的第一代主人,並在大同度過了他餘下的五十餘年人生。

朱桂出生時,明王朝已經建立七年,可以說他是在相對和平的環境下長大的。與他的父親朱元璋和幾位年長一些的皇兄相比,朱桂沒有經歷過戰亂年代艱苦生活的磨練,更沒有經過帶兵打仗的軍旅生涯的考驗。

明朝建立初期,他的父皇忙於剿滅元朝殘餘勢力,整肅朝綱,剪除異己,沒有多少時間教育培養朱桂等一些年少的皇子。而且朱桂性格暴躁,就藩大同以後,不僅無所作爲,反而驕橫跋扈,爲害百姓,縱戮取財,做爲皇子和一代王爺卻在大同留下了不好的名聲。

朱桂的代王府

由於朱桂特殊的身份,他在朝內外均有一定實力,實際上他在大同也起着地方“小皇帝”的作用。所以,作爲這樣一位王爺,代王府的建築規模之宏大、氣勢之雄偉,從如今僅存的九龍壁就可見一斑。

明正德《大同府志》卷首所列的“代王府圖”

從明正德《大同府志》卷首所列的“代王府圖”中可以看出,代王府坐北朝南,呈長方形。四周有高大的圍牆,四面各闢一門,其中,東曰東華門,西曰西華門,北曰後宰門。

整個建築沿三條軸線鋪開,中軸線上,前有九龍壁隔和陽街與裕門相對。進裕門(正前門)依次爲端禮門、承運門、承運殿、崇信門、存心殿、長春宮、廣智門(後宰門);東邊軸線由南向北依次爲廣贍倉、長春(壽)宮、望親樓、清暑殿、宗廟、燕居之殿、後殿等;西邊軸線,先進入戟門,右有社稷壇,左有風雲雷雨山川壇,接着是大成之殿(左右均有配殿),過穿廊爲謹德殿及後殿等。

代王府整個建築金碧輝煌,豪華壯麗,廊廡聯接,屋宇錯落,前堂後寢,兩廂配房,殿宇深邃,迴廊曲折,是一組完整的王城府邸。

朱桂與九龍壁

傳說朱桂有一次去朱棣王府,看見王府門前新修了一座琉璃九龍壁,吵嚷着也要在大同的皇宮前造一座講究講究。

半年以後,九龍壁建成。端禮門外張燈結綵,鼓樂齊鳴。代王朱桂、老將軍徐達及其女兒王妃徐氏登上城樓憑欄觀賞,果然高大雄偉,輝煌奪目。

陽光下壁頂的琉璃瓦光彩耀眼,正脊上的兩條金色臥龍,栩栩如生;壁面上九條琉璃彩龍,或盤曲迴繞,搏浪嬉珠,或昂首奮身,吞雲吐霧;巨大的須彌座,上面中腰雕刻着獅、虎、象、鹿、狗、麒麟、飛馬,有的奔騰如飛,有的翹尾回首,還有的款步而行,形象十分生動。

一會兒,濃雲密集,天空陰沉,下起雨來。代王命人秉燈點燭,不一會紅燭高燒、宮燈齊亮,透過雨簾,彩壁上九龍浴水,撲朔迷離,別有一番情趣。

代王又叫了一聲好,忽然空中電閃雷鳴,接連三聲霹靂震耳。朱桂一驚,酒杯失手落地。他彷彿看見從天上下來一黑一黃兩條飛龍,在壁前吐水如泉。原來,龍壁上的龍以假亂真,引來了天上的巨龍送來了甘霖。

“楞七勘正”難辨真假

朱桂這個人是個用大同話說“楞七勘正”(方言,意思是混蛋、糊塗腦子不夠用)的呆大王。

上了些歲數以後,朱桂仍然不守本分,常常帶着幾個不學無術的兒子,身着便裝遊蕩於街市之中,衣袖中暗藏錘斧,隨意襲擊路人,成了大同的一害。朱桂有幾個兒子也縱容下屬,濫殺無辜。

後來,朱桂父子們的惡行引起了公憤,屢屢有人上告至朝廷,永樂皇帝纔不得不下旨,羅列了他的三十二條罪狀,召他入朝,接受處罰。但朱桂並沒有把這位皇兄和連襟的聖旨放在眼裏,抗旨不去。永樂帝再次下詔他才遲遲動身,惹惱了永樂皇帝,責令他中途返回,革除了他的三營護衛軍和官屬,直到永樂十六年(1418年)才又恢復。

現殘存的明大同代王府北門廣智門,已快要辨不清字跡

朱桂死於明正統十一年(1446年),終年七十一歲,死後葬在大同東北十里的採涼山。朱桂這樣的一個王爺,在政治上卻未出大錯,當別人在政變中紛紛王冠落地時,他卻壽終正寢。朱桂到底是真傻還是裝傻,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作者:錦州虎眼)

相关参考

民国时期的蒙古人,进京卖野生动物,王爷王府生活好

民国时期的察哈尔省,包括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一部分,以及张家口、大同、雁北等地,著名的坝上草原就属于察哈尔省内,张自忠将军曾出任过省政府主席。图为大同的挂面铺,大同是察哈尔省的直辖市。张北县一带的猎户,

这座曾经的王府大院,藏了太多“秘密”

今天咱不说别的就来聊聊一座院子300多年前它是大清王朝礼亲王代善后人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的府邸顺承郡王府鸟瞰图(1961年)清朝覆亡之后它属于北洋将领、“安福系”的大将之一、曾任过西北督边使的徐树铮再往后

大同地名的来历

大同在隋开皇年间,为防止突厥进攻,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建大同城,意为“天下大同”。唐末,随沙陀人内徙,大同遂侨置于此,自此,大同之名沿用不改。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北方中国的中心城市,素有“三代京华,两朝

孝文帝为何废除内朝

在民族对立的时代背景下,第五代皇帝献文帝的长子拓跋宏于皇兴元年出生在当时北魏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皇兴五年尚为幼儿的他便登基即位,成为北魏第六代皇帝,是为孝文帝。记载北魏历史的《魏书》给予孝文帝极高

孝文帝为何选择废内朝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第五代皇帝献文帝的长子拓跋宏于皇兴元年出生在当时北魏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皇兴五年尚为幼儿的他便登基即位,成为北魏第六代皇帝,是为孝文帝。记载北魏历史的《魏书》给予孝文帝极高的评

山西大同历史

山西大同的历史历史上的大同大同市,一个浓缩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古人描述为:“三面临边,最号要害。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实京师之藩屏,中原之保障”。公元前

山西大同历史事件

1.大同的历史故事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北方中国的中心城市,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大同自古为军事重镇和战略重地,是兵家必争之地:“三面临边,最号要害。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实京

孝文帝汉化下熏陶出的名将

元英(?―510.12.9),字虎儿,原名拓跋英,太武帝拓跋焘曾孙,景穆帝拓跋晃之孙,南安王拓跋桢之子。孝文帝改革后改姓元,代(今山西外长城以南大同、左云一带)人,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的军事将领、音乐家

大同之屠简介

  大同之屠指的是公元1649年(南明永历三年八月二十九日),满清“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英亲王”阿济格、“敬谨亲王”尼堪、“端重亲王”博洛、“承泽亲王”硕塞等在山西大同府、朔州、浑源县等地进行的一次

山西大同這個煤城,歷史上為何是兵家必爭之地

說到山西省大同市,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煤城,大同的煤在全國都是出了名的。當然也有一部分人還記得,大同除了煤多,還是一座歷史名城和兵家必爭的軍事重鎮。山西省南北長,東西窄,而大同就位於山西省的最北部,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