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外交戰略為什麼失敗
Posted 斯大林
篇首语: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蘇聯外交戰略為什麼失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蘇聯外交戰略為什麼失敗
雖然冷戰已經結束了將近30年,但是這段在大國外交中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歷史依舊令人回味無窮。美蘇之間的冷戰,不僅改變了兩國的發展軌跡,更塑造了今天的世界格局。此前,我們著重分析了美國的外交戰略,論述了“離岸平衡”戰略對美國崛起為世界第一強國的重要意義。但是我們很少分析蘇聯。今天,我們就以蘇聯為主角,探討一下蘇聯外交戰略為什麼會失敗。
在分析之前,我們先來概述冷戰時期蘇聯外交的重要階段:
冷戰是從何時開始的?這一問題始終存在爭論。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二戰結束之前的雅爾塔會議上,橫亙在歐洲上空的鐵幕的雛形就已經隱隱出現了。在雅爾塔,丘吉爾發現,要想在戰後依舊維持美英蘇的大聯盟,有賴於蘇聯對戰後波蘭問題的承諾。但是在蘇聯佔領整個東歐的現實面前,西方根本沒有與蘇聯討價還價的資本。在斯大林下令將自由派驅逐出波蘭政府並且事實上拒絕承認流亡到英國的前波蘭領導層之後,所有的希望都破滅了。波蘭問題是雅爾塔會議的核心,對於英國和美國來說,這也是唯一可以證明斯大林是否有意保持大同盟的機會。在此之後,西方徹底與蘇聯決裂。冷戰也就在所難免了。
冷戰時期蘇聯外交戰略的基礎是斯大林奠定的,這一點毫無疑問。依據見過斯大林的多位西方外交官的回憶,斯大林總是面帶微笑,個頭不高且和藹可親。如果單看這個人的外表,你絕對不會相信他內心是多麼的縝密和冷酷無情。不同於羅斯福的理想主義,斯大林的外交思想絕對是19世紀式的歐洲現實主義外交思想。親身經歷了一戰的災難、一戰後協約國對蘇聯內戰的干預、凡爾賽體系對蘇聯的孤立以及二戰巨大的傷亡,斯大林很清楚,只有不斷地將蘇聯邊界向外推,獲得更大的戰略縱深才能保證蘇聯的安全。斯大林對羅斯福提出的以聯合國為核心的集體安全理念不屑一顧,反倒是對丘吉爾在1944年提出的“百分比協定”比較感興趣——丘吉爾和他都是現實主義者。而與此同時,二戰的巨大傷亡,再給蘇聯帶來巨大的道德影響力的同時,也迫使斯大林不得不決定爭取更多的休養生息的時間。另一個必須注意的是,斯大林堅定地認為,蘇聯和西方國家之間必有一場決戰,但是在此之前,西方國家的貪婪也會造成西方國家之間的自相殘殺。所以蘇聯應該努力等待他們先自相殘殺。上述原因加在一起,使得斯大林的外交戰略總體思路是:在歐洲保持防守,與西方形成一種微妙的冷和平;在亞洲和其他地方則尋找機會主動出擊。
克格勃頭子貝利亞被懷疑為斯大林絲印的主謀
1953年斯大林去世,對於他的死因直到今天依舊令人“浮想聯翩”。在斯大林去世後,蘇聯高層形成了由貝利亞、莫洛托夫和馬林科夫組成的三駕馬車格局。不過最終,尼基塔·赫魯曉夫脫穎而出,成了新任蘇聯領袖。不同於斯大林的高深莫測,赫魯曉夫脾氣暴躁。身為貧苦農民的兒子的赫魯曉夫認識到斯大林的工業政策造成的問題,經濟結構嚴重畸形,國內消費品不足,蘇聯人的生活水平很低。但是,在指令性體制下,蘇聯要想發展消費品工業,就勢必從軍工部門抽調資源,這會遭到強大的抵制。因此,蘇聯需要穩定的外部環境。
在這樣的現實環境下,赫魯曉夫形成了自己的外交思路,他的邏輯是這樣的:蘇聯在歐洲的安全只有建立在西方對現狀的承認之上,而這種承認的關鍵就是對德國分裂的承認,此前,西方始終不承認東德政府。一旦西方承認了德國的現狀,那麼隱藏在東德之後的整個東歐也就自動被承認為蘇聯的勢力範圍。對現狀的承認,也就意味著蘇聯取得了與西方平等的外交地位。這一點在外交舞臺上是至關重要的。有了這個保障,蘇聯就可以將更多地資源調整到消費品領域,提高蘇聯人的生活水平,最終證明美國模式的失敗。
冷戰的標誌——柏林牆
因此,德國問題是赫魯曉夫全盤外交戰略的重中之重。為了讓西方將目光聚焦到這裡。赫魯曉夫決定製造一場危機——利用西方的軟肋,西柏林的尷尬地位——迫使西方承認東德的現狀。實際上,除了政治上的需要之外,西柏林也是蘇聯陣營的一道巨大的傷疤。東德人可以便利的進入西柏林得到庇護,從而逃到西方。這使得東德成為50年代東歐唯一人口下降的國家。這道傷疤的真正意義在於,大規模的人口流失在破壞了東德經濟的同時,更證明了蘇聯陣營的失敗。因此必須被制止。在這樣的情況下,赫魯曉夫和美國新上任的總統肯尼迪決定召開一場峰會來談談如何解決。但是就在這個檔口,發生了兩件戲劇性的大事:一個是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進入太空;另一件是1959年卡斯特羅奪得古巴政權以及隨後豬灣登陸的失敗。這兩個事件加在一起使美國認為自己受到嚴重的威脅,並且非常懷疑赫魯曉夫的真實動機是不是進攻性的。1961年的維也納峰會也沒有取得什麼突破:赫魯曉夫的重點是德國問題,而肯尼迪關注的是核武器。會談的失敗迫使雙方決定挺而走險。1961年8月柏林牆建立;1962年10月美國偵察機發現蘇聯在古巴部署了中程導彈,古巴導彈危機爆發。肯尼迪下令封鎖古巴。肯尼迪的強硬讓赫魯曉夫很尷尬。實際上,赫魯曉夫只是希望製造危機來迫使西方承認德國的現狀,現在卻無法收場。最終赫魯曉夫選擇退讓,實際上肯尼迪也做出了讓步。但是在蘇聯的體制下,讓步就等於失敗,這也是赫魯曉夫被趕下臺的重要原因。
1964年赫魯曉夫下臺之後,蘇聯再次呈現出三駕馬車的結構——柯西金、波德戈爾內和勃列日涅夫。此時的美蘇格局再次發生了變化:蘇聯在核武器力量上已經與美國形成了基本對等的力量平衡;美國深陷越戰泥潭,國內動盪不安,因此,尼克松急需蘇聯向北越施壓,從而幫助美國體面的從越南抽身;蘇聯也是一樣,對內經濟低迷,糧食減產,急需獲得西方的貸款。就在此時,在不遠的捷克首都布拉格發生一場劇變:捷克原本是東歐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但是在蘇聯的指令下,原有的經濟結構遭到破壞。1967年捷克開始市場化改革,這令莫斯科當局十分震驚。1968年蘇聯軍隊開進捷克,鎮壓了這次被稱為“布拉格之春”的變革。布拉格之春的影響是劃時代的:蘇聯的殘酷鎮壓,讓原本對蘇聯報以同情的西方左翼徹底失望了,蘇聯陣營的道德基礎崩潰了,雪上加霜的是蘇聯與東亞國家的關係也破裂了。因此,內憂外患的蘇聯急需要深陷泥潭的美國的承認。“緩和”——這個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政策詞彙登上歷史舞臺。其代表就是1971年-1972年的美蘇“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以及1975年的“赫爾辛基協議”。但是,在“緩和”的背景下,蘇聯卻在拉丁美洲、非洲不斷扶植地區代理人,特別是1979年出兵阿富汗。這一切讓美國越來越懷疑蘇聯的動機。直到1981年裡根上臺,徹底拋棄緩和,決定再次強硬對抗蘇聯。
以上就是冷戰時期蘇聯外交政策的概述。通過上述梳理,我們可以發現,蘇聯的政策呈現出這樣一種路徑:從斯大林開始,蘇聯認識到自身在經濟上對於西方的劣勢,同時受到必將戰勝資本主義的信念的驅使,蘇聯領導人始終奉行的是在歐洲休養生息,在亞洲和其他地區出擊的策略。在斯大林之後,“獲得西方對現狀的承認”成為蘇聯外交的主軸。實際上這一戰略的問題早在斯大林時代就已經出現了:面對斯大林對西方的防守態勢,南斯拉夫的鐵托就很氣憤。這就出現了一個尷尬的故事:鐵托本來是因為憤怒與斯大林向西方防守而與之決裂,反過來卻不得不尋求西方的援助。“緩和政策”同樣是這樣。勃列日涅夫只有通過鎮壓布拉格之春才能控制東歐陣營的異動,這本身就證明了蘇聯模式的失敗。因此也必須尋求西方承認來獲得行動的合法性。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蘇聯外交戰略失敗的邏輯:蘇聯的根本目的在於徹底顛覆西方的體系。而在核武器和資本主義必然失敗的思想下,處於相對劣勢的蘇聯只有依靠最終證明自身的優越性來顛覆西方的存在價值,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但是,在經濟失敗、東歐陣營出現裂痕的現實下,又必須依賴西方的承認。最終,在以里根為代表的西方強硬派重新認識蘇聯,並重新回到遏制戰略這一主軸後。蘇聯的失敗也就在所難免了。
相关参考
進攻蘇聯,是納粹德國失敗的最直接原因,但進攻蘇聯,卻並不一定會導致納粹德國的最終戰敗。納粹德國必須進攻蘇聯,這是由納粹德國的政權本性所決定的。進攻蘇聯,很早就是希特勒和納粹德國的既定戰略方針,也是希特
過去看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德國為什麼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侵略蘇聯?傳統的歷史書和教科書似乎都有明確答案,那就是希特勒法西斯德國十分仇視社會主義蘇聯,但又都語焉不詳,很難令人信服。也有
過去看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德國為什麼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侵略蘇聯?傳統的歷史書和教科書似乎都有明確答案,那就是希特勒法西斯德國十分仇視社會主義蘇聯,但又都語焉不詳,很難令人信服。也有
二戰後,越南逐漸擺脫了法國殖民者的控制,但是卻迎來了美國的入侵。當時,中國由於意識形態和地緣方面的考慮,給予了越南大量援助,和越南的關係也很不錯。沒想到的是,越南在把美軍趕跑後,立馬就和中國翻臉,多次
1934年1月26日,納粹德國和波蘭簽訂《德波互不侵犯條約》。但《德波互不侵犯條約》讓蘇聯感到被波蘭出賣,此後逐漸改變了聯波對德國的戰略,間接促成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是怎麽回事呢?在納粹德國的意
李自成的失敗在於沒有完成轉型。至於為什麼創業多年,雖然當上了ceo,迎娶了白富美,也走上了人生的巔峰,可惜最終卻演出了一出悲劇。我想來分析一下,教你如何在古代怎麼把一個反賊企業轉型。得天下不能太速。劉
李自成的失敗在於沒有完成轉型。至於為什麼創業多年,雖然當上了ceo,迎娶了白富美,也走上了人生的巔峰,可惜最終卻演出了一出悲劇。我想來分析一下,教你如何在古代怎麼把一個反賊企業轉型。得天下不能太速。劉
美蘇冷戰是人類在20世紀最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持續了近半個世紀。後來,在美國挑起的軍備競賽和金融戰爭的影響下,蘇聯最終在1991年轟然倒地,分裂爲了15個國家,美國成爲了世界上唯一一個超級大國,可以說
在近三十年中,葉利欽可以算得上對世界影響最大國家領導人之一。多的不說,就憑他讓蘇聯這個龐然大物解體這一點,就足以讓他永載史冊。那麼,葉利欽究竟怎麼讓蘇聯解體的呢?蘇聯解體後,他在俄羅斯是成功還是失敗呢
日本已經跪下投降,蘇聯爲何置之不理窮追猛打,渡海佔領北方四島
就算日本投降也要窮追猛打!斯大林的戰略眼光令俄羅斯至今得利。一般來說,當一個國家在一場全面戰爭中失敗並宣告投降之後,戰爭似乎是沒有必要繼續打下去了,只需要接受投降並結束戰爭即可。然而,二戰結束之前的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