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另類”
Posted 王朝
篇首语:人无常识,百事难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為什麼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另類”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為什麼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另類”
01
好像都覺得唐朝很牛,天可汗啊,萬邦來朝、四方稱臣,國土面積多大啊,太牛了!
然而我倒以為,真正牛的不是唐朝,而是某些人口中的“弱宋”。
從國家的建立上來說,唐朝是繼承了隋朝的大一統,在政治、經濟、國土都已經完備的情況下繼承的。而宋朝是在五代十國四分五裂、軍閥混戰的情況下完成的大一統。
這就好比兩個人繼承家產,一個人是繼承了一大筆現錢;另一個人也是繼承了一筆錢,但這筆錢卻是好多外債,需要自己去一一收回。
我們看到宋朝的國土面積比唐朝小多了,就是有些“外債”沒收回來。
不過我們也應該看到,大唐的有一些所謂“國土”,其實存在很大水分。你不能因為設定了安西都護府,就說西域及中亞大片土地都屬於唐朝。
事實上,西域還有N多個王國,他們也不是都向大唐朝貢。即使向大唐朝貢的國家,他們也並非隸屬於大唐。這裡必須得有一個標準,那就是該地區最高領導人的“任命權”或“最後拍板權”在不在唐朝皇帝手中。
安西都護府其實主要是保護絲綢之路沿線利益不被突厥人搶走,如果哪個西域國家跟突厥人合作,它就出兵教訓一下。更像是今天美國在沖繩、韓國的軍事基地。
宋朝時候,路上絲綢之路已經衰落,海上絲綢之路崛起,於是宋朝也沒有必要設定什麼都護府了。
唐朝的經濟文化開放,又讓契丹人、西夏人、女真人以及吐蕃人從中獲利而崛起,經過了五代的軍閥混戰,沒有了中原王朝的敲打,彼時正好羽翼豐滿,恰恰宋朝就趕上了這個“壞時代”。
宋朝建立之時,契丹人的遼國政權已經存在了好幾十年,實力雄厚,軍隊戰鬥力強,他們有著強烈的土地擴張慾望。宋朝一個新生的王朝跟遼國打了20多年仗,竟然扛住了,活了下來。
扛住了契丹人,馬上又要應對日益膨脹的西夏党項人。打了幾次大規模戰爭,雙方互有輸贏,都損失慘重。
宋朝就是在如此惡劣的戰爭環境中生存下來的,穩住了政局,經濟還搞成了世界第一,這哪裡是“弱”呢?
02
所謂的“弱宋”,恐怕只是從國土面積大小來論的——但我們應該清楚,一個王朝的強若絕不能僅僅從國土面積上來衡量。
宋朝的強大是內斂的、含蓄的,它不是說我又滅了幾個外族,又擴大了多少土地,軍隊鐵騎有多厲害。你只有關注到宋朝的經濟和民生才可以理解他的強大,這種強大在中國歷史上是一種新的模式,以至於往往不被人看見。
唐宋元明清這幾個朝代,我們基本上可以劃分為兩種型別:
唐宋是外向性王朝,是開放的、多元的,大體上是渴望與世界交流的。
而明清是內向性王朝,是閉關鎖國的,關上門將自己封閉起來,大體上是不希望與世界交流的。
元朝時間太短,並且它本來就是蒙古人建立的世界性帝國的其中一個政權,不存在外向或內向的問題。這裡就不討論了。
在外向性王朝裡,宋朝是集大成者。它的體現不是首都有多少外國商人,或者日本又派來了多少“遣宋使”。它體現在先進的土地政策上,從而造就的社會經濟的繁榮。
整個宋朝(北宋和南宋)平均每年的財政收入是8000—9000萬貫銅錢,最高的一年竟達到16000 萬貫!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後來的明清兩朝都再也沒能達到如此可觀的財政收入,直到清末民初才達到宋朝的水平。
宋朝時中國白銀產量很少,不作為貨幣,一般是用銅錢。明朝時大量的墨西哥白銀流入中國,明朝晚期才以白銀為貨幣。明朝的1兩白銀大約等於宋朝的1貫銅錢。
根據黃仁宇先生的估算,明朝正常財政收入平均為1500萬兩白銀,撐死能達到2500萬兩白銀。這比宋朝少了好幾倍!
清朝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財政收入跟明朝是差不多的,可能略高一些。鴉片戰爭之後,開啟了國門,財政收入猛增,咸豐年間常常能達到歲入4000萬兩白銀。但還是沒有趕上宋朝的財政收入。
03
重要的是,宋朝有如此高的財政收入,不是通過壓榨農民得來的。即使把農民壓榨到骨頭裡,也榨不出那麼多財政收入,明清兩代榨出了多少,上面的資料已是明擺著的。
宋朝的財政收入主要來源於工商稅,佔比60%左右——這絕對是個另類,中國曆代王朝中沒有哪朝的工商業有如此發達。這說明,宋朝已經從農業社會開始向工商業社會邁進了。
其他朝代的財政收入都是農業稅佔大頭,唯有宋朝是個例外。這種情況直到清朝末年才又出現,國家的財政收入中,工商稅超過了農業稅。清末民初國家財政收入能達到宋朝的水平,也就不難理解了。可見,向小自耕農徵收農業稅,永遠是沒有搞頭的,賺不了多少錢。
04
為什麼宋朝的工商業發展那麼好呢?這是由於宋朝採取了與其他王朝迥然不同的土地政策——不抑兼併。
中國歷史上的其他朝代都視土地兼併為洪水猛獸,千方百計加以抑制。這樣做的目的是使每個農民都有土地種,初心好的,但也導致了農民長期的不求上進——兩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
所以一到了災荒年就容易產生大量流民,盜匪橫行,農民起義等等情況。國家的經濟和穩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掌握在上天的,完全無法控制。
而宋朝是不抑兼併的,你要是有錢就買土地吧,沒有限制。於是當時“不足1%的人口占有了全國70%的土地”,便騰出了大量農村勞動力進入到商業市場,有的做手工業,有的做生意,有的去當兵。
宋朝商業繁榮下的民生還挺好,老百姓生活富足,即使在連年戰爭不斷、外族持續侵略的情況下依然富足。連司馬光都抱怨世風奢靡——“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近年來社會風氣奢侈靡費,販夫走卒之人竟然穿起了士大夫的服裝,農民竟穿上了絲質的鞋。
《清明上河圖》就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反應,它是宋朝的紀實“全景照片”。張擇端畫《清明上河圖》是獻給宋徽宗的,但徽宗看了一眼,簽了字、蓋上章,就丟一旁了。為什麼呢,因為這不就是一幅紀實工筆畫嘛,真實反應當時社會而已,有什麼值得興奮的。
(清明上河圖區域性)
人家宋徽宗更喜歡《千里江山圖》,更加寫意,更加大氣磅礴,更能體現“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帝王之氣。
(千里江山圖區域性)
我們現在驚訝於《清明上河圖》中體現的宋朝社會經濟的繁榮,而當時的人卻習以為常,生活本該如此嘛,不覺得有什麼驚訝。
05
宋朝社會的安定是維持商業繁榮的前提(契丹人、女真人的入侵並沒有傷及到宋朝社會的根本,直到後來蒙古人南下)。這跟宋朝長期實行募兵制是分不開的,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無地、無手藝、又不能經商的人,就去當兵吧,畢竟也是一份工作。
募兵制的好處是軍中每多一兵,鄉野便少一土匪盜賊,還能減少農民起義的情況。比如某地農民們遇上災荒年,政府就會在該地大量募兵。這使得募兵制具有了一種變相性的社會保障的性質,為社會安定託底。
所以,宋朝成了中國歷朝歷代中,唯一沒有大規模農民起義的朝代。
你看,歷史上有隋末農民起義、唐末農民起義、元末農民起義、明末農民起義,清朝也有太平天國運動。這些農民起義要麼直接導致亡國,要麼搞的天下大亂,間接導致亡國。唯獨沒有“宋末農民起義”,宋朝是被蒙古人滅掉的,並不是農民起義亡國的。
你可能會說宋江起義、方臘起義呢,你忘了?
要知道,宋江起義、方臘起義實際上是被小說渲染了,他們在真實的歷史上並沒有多大影響力,席捲範圍不過幾個州縣而已,壓根沒有出省。他們更談不上是農民起義,不過是一群流氓強盜佔山為王、日益坐大之後心態膨脹而引發的騷亂罷了。
相关参考
如果提一個問題,中國歷史上哪一個朝代最不可缺失?如果我們只能留下一個朝代,應該留下哪一個?清朝?零分;明朝?零分;宋朝?1分;唐朝?2分;漢朝?3分,接近答案了。正確答案是:春秋戰國,也就是東周。為什
如果提一個問題,中國歷史上哪一個朝代最不可缺失?如果我們只能留下一個朝代,應該留下哪一個?清朝?零分;明朝?零分;宋朝?1分;唐朝?2分;漢朝?3分,接近答案了。正確答案是:春秋戰國,也就是東周。為什
女皇帝在中國的歷史上可以說是屈指可數的,其中被大家所熟知的應該就是武則天了,她絕對可以說是位另類的人物,她不僅是一個女皇帝,而且她最讓人刮目相看的是她的執政能力,可以說讓男兒都自嘆不如。下面小編為大家
女皇帝在中國的歷史上可以說是屈指可數的,其中被大家所熟知的應該就是武則天了,她絕對可以說是位另類的人物,她不僅是一個女皇帝,而且她最讓人刮目相看的是她的執政能力,可以說讓男兒都自嘆不如。下面小編為大家
1、呂雉(呂後)漢王朝創始人漢高祖劉邦的正配夫人。是中國歷史上三大女性統治者(呂後,武則天,慈禧太後)的第一個。她為人有謀略而性殘忍,在劉邦翦除異姓諸侯王的過程中起了很大作用。她雖為女流,但不乏政治家
1、呂雉(呂後)漢王朝創始人漢高祖劉邦的正配夫人。是中國歷史上三大女性統治者(呂後,武則天,慈禧太後)的第一個。她為人有謀略而性殘忍,在劉邦翦除異姓諸侯王的過程中起了很大作用。她雖為女流,但不乏政治家
太平天國為什麼打不過清朝?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擴大一下背景,擴大到整個中國歷史,試問:在中國歷史上,是否有過農民起義成功的案例?答:有,歷史上有兩次農民起義是成功的,一個是劉邦領導的,推翻秦朝,
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文化教育與科學創新最繁榮的時代,宋朝時中國GDP佔世界比重60%,為各朝代第一,期間出現了宋明理學,科技發展亦突飛猛進,政治也較開明廉潔。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黃金時期。雖然宋朝
一說到中國歷史上女皇帝,大家不約而同都會想到武則天,在我們的印象中她不僅是第一位,而且是中國古代唯一一位女皇。其實不然,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女皇並不是武則天,而是一位叫元姑娘(元氏)的女性。元氏(528
一說到中國歷史上女皇帝,大家不約而同都會想到武則天,在我們的印象中她不僅是第一位,而且是中國古代唯一一位女皇。其實不然,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女皇並不是武則天,而是一位叫元姑娘(元氏)的女性。元氏(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