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為什麼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侵略蘇聯

Posted 希特勒

篇首语:越工作越能工作,越忙碌越能发明出闲暇。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德國為什麼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侵略蘇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德國為什麼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侵略蘇聯

過去看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德國為什麼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侵略蘇聯? 傳統的歷史書和教科書似乎都有明確答案,那就是希特勒法西斯德國十分仇視社會主義蘇聯,但又都語焉不詳,很難令人信服。也有人說希特勒法西斯德國為實現其稱霸世界的野心,需要大量的糧食、棉花、鐵礦、有色金屬、煤炭以及石油,而蘇聯的資源豐富,侵佔蘇聯可以最大限度的獲取戰略資源和能源,以支撐其龐大的戰爭機器。這種說法看似有理,但也經不起推敲。

蘇聯是德國發動侵略戰爭的幫凶

畢竟,根據蘇德兩國戰前幾年簽訂的《蘇德友好互不侵犯條約》,到1941年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前,在德國發動的一系列侵略歐洲國家的戰爭中,蘇聯一直通過貿易等多種方式,積極向法西斯德國提供大量的糧食、棉花、鋼鐵、有色金屬、煤炭、石油等眾多的戰略物資援助;德國也向蘇聯提供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作戰飛機、坦克、大口徑火炮等軍事技術、裝備、各種先進的軍工技術和裝置以及大量軍用物資。 關於這方面情況,一切都有案可查。冷戰時期,歐美各國專家都有大量的深入研究。雖然蘇聯對此百般抵賴,拒不承認,但事實勝於雄辯。蘇聯解體後,隨著蘇聯時期的檔案不斷解密,有關證據也就越來越充分。 蘇聯衛國戰爭開始以前,德國發動戰爭的物資保障是充足的,這與蘇聯的支援和援助分不開。德國所有有關侵略戰爭的物資需求都在蘇聯方面得到滿足。同時,德國也因此克服了一戰後凡爾賽和約所帶來的經濟困難和嚴重的經濟、財政危機,並使德國經濟實現高速增長,人民生活得到極大改善。因此,可以肯定地說,蘇聯是德國發動侵略戰爭的可靠後方,就戰爭資源的籌集來說,德國沒有理由侵略蘇聯,反而應該感謝蘇聯,與蘇聯建立更牢固的友誼才更符合德國的現實與長遠利益。 德國不登陸英國而轉攻蘇聯不合邏輯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1941年以前,德國正在傾全力準備實施跨越英吉利海峽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希特勒公開宣稱:“要給英國最後的一擊。” 當時的狀況是,雖然英軍有30萬人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狼狽逃回,但是幾乎所有重灌備和輜重、大部分輕武器損失殆盡,英倫三島上的陸軍已經基本喪失了戰鬥力。隨後的英吉利海峽和不列顛上空之戰,英國皇家空軍損失達到了極限,總趨勢是越戰越弱,已經快頂不住了。儘管英國海軍還保持著強大陣容,但是德國潛艇戰已經對英國的生命線——海上運輸的商船隊構成實質性威脅,從全世界各個角落的殖民地運進英國以維持戰爭潛力的物資越來越少,已經到了入不甫用的地步。 晝夜不停的大轟炸,嚴重破壞了英國的港口、重工業企業、軍工生產和交通樞紐等設施,一個個重要城市在大轟炸中化為廢墟,平民傷亡數字迅速上升。英國賴以抵抗的資本就剩下皇家海軍和部分海外殖民地了。只要德國再加一把勁,只要跨過英吉利海峽,登上英國本土,那就沒有什麼力量能夠阻擋希特勒虎狼之師的鐵蹄了。面對窮盡全部人力、物力、財力浴血奮戰,用無數生靈塗炭即將換來的勝利;面對唾手可得的邪惡榮耀,即將改變人類歷史程序的關鍵時刻,貪婪成性的希特勒怎麼會在英國“再踹一腳,這座大廈就會倒塌”的情況下,輕易放煮熟的鴨子飛掉,令第三帝國所有努力在一瞬間功敗垂成?如果不是發生了比侵佔英國更讓德國認為緊迫的事,德國放棄登陸英國轉攻蘇聯就是一件完全不合乎邏輯的事。 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導致德國放棄戰勝英國這眼看就要到手的勝利轉而入侵蘇聯呢? 蘇聯奉行擴張政策 1939年9月1日,德軍進攻波蘭。兩天後,波蘭的盟國——英法兩國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然而直至亡國,波蘭也沒有盼來英法兩國的援兵。眼看德國在波蘭取得決定性勝利,蘇聯決定出兵波蘭。不過,蘇聯出兵並非為了抗德援波,而是急於從德國嘴裡分一杯羹,也侵佔一大塊波蘭領土。隨後蘇聯把這些領土併入烏克蘭和白俄羅斯。 蘇聯為自己乘人之危背後捅刀子的侵略行徑找了兩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一是波蘭曾在十月革命後武裝入侵蘇聯,並支援白匪軍打擊布林什維克,侵佔過蘇聯領土,蘇聯要解放被佔領土。二是德國入侵波蘭使烏克蘭、白俄羅斯西部受到威脅,蘇聯政府不能讓德國法西斯侵佔這些地區,作為進攻蘇聯的跳板,也不能坐視這個地區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遭受法西斯統治。 不明就裡的波蘭人還以為紅軍到來是幫助他們抗戰呢。於是大批波蘭敗軍投靠紅軍,然而這些波軍卻被繳械關押,甚至遭到大屠殺。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在卡廷森林屠殺兩萬多名波蘭軍官。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將卡廷慘案有關檔案移交波蘭政府,事情才天下大白。 無疑,蘇聯在德國侵略波蘭中的趁火打劫行徑實在不光彩,最讓德國難以忍受的是蘇聯竟然毫不費力的從它嘴裡生生搶走一塊大肥肉,希特勒的憤怒可想而知。然而小不忍則亂大謀,為了打敗英法這個主要敵人,德國強忍了蘇聯對它的羞辱,把大軍調往西線。 在侵佔和肢解波蘭中嚐到甜頭的蘇聯擴張野心進一步膨脹。它把下一個擴張目標選在弱小的芬蘭,侵略理由也更加荒唐——芬蘭邊境離蘇聯第二大城市列寧格勒只有幾公里,芬蘭大炮能夠打到列寧格勒,蘇聯感到不安全。要求芬蘭將距離列寧格勒上百公里左右的大片領土割讓給蘇聯。 蘇聯的無理要求理所當然的被芬蘭拒絕,於是1939年冬,蘇聯發動了侵略芬蘭的戰爭。儘管芬蘭政府和軍隊在人民支援下英勇抵抗,打得紅軍屍橫遍野,以極小代價取得殲滅百萬紅軍的重大勝利,但終因小國寡民,戰爭潛力不足,幾個月後,芬蘭被迫向蘇聯割土求和。蘇聯如願以償。戰敗後的芬蘭為避免再遭戰禍,與德國結為盟友,這下蘇聯真的不安全了,然而躊躇滿志的蘇聯卻猖狂地跑到德國發出威脅。 1940年11月14日,蘇聯外長莫洛托夫訪問柏林,向希特勒提出,芬蘭屬於蘇聯勢力範圍,德軍立即從芬蘭撤退;德國承認蘇聯在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的利益;允許蘇聯在博斯魯斯海峽範圍內建立軍事基地。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與蘇聯簽訂《蘇德友好互不侵犯條約》,德國西進免去了東顧之憂。但蘇聯趁德軍橫掃西歐無暇東顧之際,在佔領波蘭東部領土後,1940年7-8月間又相繼佔領波羅的海沿岸的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立陶宛三國,並將其併入蘇聯版圖。接著,紅軍又佔領羅馬利亞的比薩拉比亞和北布可維納地區,逼近羅馬利亞境內的普洛耶什蒂和巴克烏油田。推行擴張政策,欺壓弱小鄰國,蘇聯西部邊界所有的小國都把德國看成是他們的保護者,這也就是後來德國入侵蘇聯時芬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捷克、匈牙利等國都和德國並肩作戰的原因。

德國擔心中斷石油供應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世界能源體系與現在截然不同。當時中東地區石油控制在英國人手裡。中東石油到不了德國。美國消費的石油主要產在本土和拉丁美洲。蘇聯石油供應來自本土。日本消費的石油主要依靠荷蘭、英國、法國控制的東南亞。歐洲大陸消費的石油很大部分來自東歐的羅馬利亞。羅馬利亞是歐洲最大的傳統產油區。德國石油來源主要有兩部分,一是來自羅馬利亞油田,二是從煤裡提煉汽油、柴油、潤滑油等成品油。 顯然,蘇聯的這些擴張行動對德國在波羅的海的利益和機械化部隊賴以生存的石油來源構成嚴重威脅。一旦蘇聯控制了羅馬尼亞油田,也就等於卡住了德國脖子,希特勒怎麼可能對此置若罔聞。希特勒十分惱怒,下定決心對蘇開戰。1940年7月31日,希特勒對德軍首腦們說:“必須消滅俄國,而且越快越好”。他對高階將領們說:“斯大林的胃口太大了,德國的勝利已經是俄國所不能容忍的了。因此,必須使它屈服。” 很明顯,蘇聯的擴張都是在變本加厲挑戰和侵犯德國核心利益。尤其是蘇聯進逼羅馬尼亞油田,對希特勒來說,已經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可以說,正是蘇聯不斷侵犯德國利益,才招致希特勒侵略蘇聯。 德國被蘇聯逼到了牆角 面對著即將被打垮、只在苟延殘喘的英國和咄咄逼人的蘇聯,應該怎樣應對?被逼到牆角的德國必須迅速做出抉擇,沒有退縮和等待的餘地。畢竟,德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強者。雖然英國還沒有被征服,但希特勒堅信,如果進攻蘇聯,不會面臨兩面作戰危險。德軍高階將領中除雷德爾海軍元帥提出反對意見外,其他人都表示贊同。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簽署第21號指令,以德國皇帝菲德勒?巴巴羅薩名字為代號的侵略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就此出籠。巴巴羅薩計劃並非一開始就有,而是在大戰進行中才制定出來。這一點很耐人尋味。 1941年6月22日4時30分,德軍北方、中央、南方3個集團軍群共81個步兵師、17個裝甲師、14個摩托化師和1個騎兵師,在1830架飛機支援下,從波羅的海至喀爾巴阡山一線約1500公里寬的正面上,向蘇聯發起閃電式突然進攻。 在德軍突然襲擊下,蘇軍措手不及,一天內就有1200架飛機被擊毀,其中800多架被擊毀在地面。德軍以極快的速度向縱深推進。至7月9日,蘇軍28個師被殲滅,70個師人員和武器損失過半。德軍推進300-600公里。

德國重在殲滅蘇軍有生力量和摧毀戰爭潛力

希特勒侵略蘇聯的軍事思想非常先進,他不注重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把殲滅蘇軍重兵集團、摧毀蘇聯工業生產能力及戰爭潛力、打垮對手抵抗意志作為首要目標。 1941年7月16日,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前鋒古德里安第2裝甲兵團攻佔斯摩稜斯克,扣開了通往莫斯科的大門。包克和古德里安等前線將領們準備殺向莫斯科,勃勞希契和哈爾德等陸軍首腦也欲揮師東進,提前佔領蘇聯權力中心。但希特勒堅持以奪取列寧格勒和烏克蘭作為主要目標。他說:“列寧格勒附近的工業區是我們的主要目標。至於莫斯科和烏克蘭,有好幾個原因使我傾向於後者:第一,因為南方集團軍群似乎已經建立了一個勝利的基礎;第二,我相信烏克蘭的原料和農產品,對於德國以後的作戰有很大的重要性;第三,我認為克里米亞是俄國用來轟炸羅馬利亞油田的空軍基地,所以必須剷除。我希望能在冬季剛開始的時侯,再來攻佔莫斯科。” 7月19日,希特勒釋出第33號訓令,命令中央集團軍群古德里安第2裝甲兵團與南方集團軍群合作,對基輔蘇軍進行大包圍戰。霍特第3裝甲兵團向北轉進,協助北方集團軍群進攻列寧格勒。8月21日,希特勒又釋出了第34號訓令。訓令說“在冬季來臨之前,主要的目標必須達到。這不是莫斯科,而是在南面,佔領克里米亞和頓聶茲工業和產煤地區,並切斷高加索產油地區的聯絡;在北面則為包圍列寧格勒,並與芬蘭軍會合在一起。”

蘇聯為自己的擴張政策付出慘重代價

衛國戰爭期間,蘇聯損失極其慘重,光人員死亡就達2500萬。約為總人口的四分之一。被蘇聯驕傲的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轉折點的斯大林格勒戰役,雖然打死、打傷和俘虜德軍30萬人,但自己損失數倍於敵。今天,蘇聯時期檔案不斷解密,但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蘇軍傷亡數依然高度保密。西方學者研究稱,是役,蘇軍僅死亡就高達百萬人之多。 蘇軍最大的恥辱在基輔。1941年9月26日基輔殲滅戰結束,蘇軍第5、21、26、37集團軍成建制被殲滅,第40、38集團軍部分被殲滅。包括第5集團軍司令波塔波夫和近百位將軍在內的近70萬人被俘。884輛坦克、3718門火炮、3500多輛車輛被德軍擊毀或繳獲。西南方面軍司令員、參謀長、政委均陣亡。 基輔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殲滅戰。英國軍事理論家利德爾?哈特在《戰略論》中評價說:“就基輔包圍戰本身而論,實在可以算是一次極大的成功。對德軍而言,也可算是一個空前的傑作。從戰略方面來說,似乎也有很充分的理由。先使南翼不受到敵人反攻的威脅,然後再來進攻莫斯科。此外,由於俄軍數量龐大,但卻比較缺乏機動性,所以這種戰略遂更顯得有利。德軍可以分別把兵力先後集中在不同的地區之內,而輪流產生幾個決定性的戰果。” 衛國戰爭僅僅打了一年多,蘇軍就被消滅了700多萬人。

相关参考

蘇聯紅軍攻占柏林,兩百萬德國女人被輪.奸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已經近七十年了,近幾年來有人著書稱,蘇聯紅軍在攻陷德國後曾大肆強姦德國婦女。據可能,在二次世界大戰中被蘇聯紅軍強姦的德國婦女總數在兩百萬以上。史達林:血債要用血來還強姦是人類文明所不

蘇聯紅軍攻占柏林,兩百萬德國女人被輪.奸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已經近七十年了,近幾年來有人著書稱,蘇聯紅軍在攻陷德國後曾大肆強姦德國婦女。據可能,在二次世界大戰中被蘇聯紅軍強姦的德國婦女總數在兩百萬以上。史達林:血債要用血來還強姦是人類文明所不

二戰中鮮為人知的芬蘭對蘇聯士兵招降傳單 有酒有肉有鈔票

「親愛的蘇聯士兵!聽我說!我會告訴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芬蘭與納粹德國結盟。因此,蘇聯與芬蘭是敵對的雙方。在這裡我們看到的這組傳單,是當年芬蘭為了說服蘇聯士兵叛變,用飛機投擲到蘇聯前線

二戰中鮮為人知的芬蘭對蘇聯士兵招降傳單 有酒有肉有鈔票

「親愛的蘇聯士兵!聽我說!我會告訴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芬蘭與納粹德國結盟。因此,蘇聯與芬蘭是敵對的雙方。在這裡我們看到的這組傳單,是當年芬蘭為了說服蘇聯士兵叛變,用飛機投擲到蘇聯前線

為什麼說一戰是不徹底的戰爭

大多數人都認可《凡爾賽和約》,戰勝國對德國的過於苛刻,是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但很少有人知道,協約國對德國軍事打擊的不徹底性,是導致其戰後軍事力量快速崛起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不完

爲什麼德軍要屠殺猶太人...因爲猶太人過去對德國做過這些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也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災難,是德意日法西斯發動了這場戰爭。在二戰中,南京大屠殺是我們永遠不能忘記日軍侵略者犯下的罪行,那個時候我們不夠強大,讓日本侵略者

二戰法國為什麼戰鬥力如此弱,僅抵抗了四十多天就向德國投降

觀二戰強國,以戰力稱雄者,美國、蘇聯、德意志、中國可為其中典範。而論起法國的戰鬥力代表,大家首先提到的便是大名鼎鼎的拿破崙,一位橫掃歐洲大陸,將法蘭西的三色旗高高飄揚在歐洲大陸的法國驕傲,有此英雄在前

第一次世界大戰遭受重創的德國,爲何還要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所有人都以爲這是一次速戰速決的戰爭,但技術的革新把所有國家都拖進了泥潭。到戰爭結束的時候,有四個帝國因爲自己的失敗而徹底涼涼,其中最不服氣的,當屬德國。即使以當時的角度來看,

中越之戰中,蘇聯為什麼不幫他的小弟越南

二戰後,越南逐漸擺脫了法國殖民者的控制,但是卻迎來了美國的入侵。當時,中國由於意識形態和地緣方面的考慮,給予了越南大量援助,和越南的關係也很不錯。沒想到的是,越南在把美軍趕跑後,立馬就和中國翻臉,多次

二戰時期日本和德國爲什麼是好哥們,論述日本軍國主義的由來

中文“軍國主義”一詞來自日文漢字「軍國主義(ぐんこくしゅぎ)」,中國人經常把它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國策思想聯繫起來。然而軍國主義的實踐並非只有日本爲之,歷史上許多軍事力量強大的國家或政權,都會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