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讓中國人開悟(一)
Posted 文化
篇首语:有上不去的天,没过不去的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大學》之道讓中國人開悟(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學》之道讓中國人開悟(一)
【經典研習001】
《經典研習》開始冒泡了
朋友們,大家好!新的公衆號“正陽文化講堂”即將開始啓用了。在新的公衆號裏,我們規劃了不同的板塊和相應的子欄目,其中在文化前沿板塊裏,專門開設了一個子欄目《經典研習》,目的就是要和大家一起來學習和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很多經典著作,一起來學習,一起來交流,一起來研究,一起來成長;共同分享這些經典在生活中的具體感悟和實際應用等諸多方面,成爲我們所有的粉絲羣體,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一個交流頻道。今天呢,我們就開始給《經典研習》推送第一個節目,我來打頭炮。
既然是第一篇研習稿,我想談一下中華文化裏最經典的一部著作,也是大家最熟悉的一部著作,就是四書五經中的《大學》。在四五年以前,我覺得那段時間是自己處於人生的低谷和迷茫的一個時段,在那時,人生好像來到了中場休息的時候,上半場比賽已經結束了,下半場該如何去過是要好好思考和好好準備的,老是問自己: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要到哪裏去?如何讓自己的人生下半場過得更加的精彩,更加的有意義,更加的有價值?正好在那段時間,我朋友王偉從深圳給我寄來了幾本書,其中一本書是專門來解讀《大學》這個篇章的,書名叫《大學廣義》。其實《大學》篇章一共也就不到兩千字,而這本書很厚,專門來詳細地闡述說明和深度演繹《大學》這個篇章。我當時呢,正在遍覽羣書,尋找人生方向和生命智慧,抓住這本書,狠狠地地看了下去,幸運的是,我真正的看了進去,看的過程中解答了我很多的生命問題,把這本書讀完,發現自己真的有一種開悟的感覺。在過去的幾十年裏面,上過很多大師的專家的大咖的課程,很多課程費用都是很昂貴的,可以說,把中國培訓市場上大部分的熱門課程都上過了。不但上過這樣很多的課程,也看過大量各種各樣的圖書,目的也就是爲了尋找讓自己生命成長的營養和方向,目的就是讓自己能更加的成長和成熟,進而找到光明,找到所謂的開悟。可是以前呢,上過很多課,看過很多書,見過很多“高人”,但是,就是沒有開悟這樣的感覺。看完《大學廣義》這本書,我真的有了這樣的一種感覺。所以非常感謝這個作者和好朋友王偉。
《大學》的簡單介紹
《大學》這個篇章我相信熱愛國學熟悉國學的朋友們,大家都很熟悉了,所謂的四書就是《大學》、《中庸》、《孟子》和《論語》,而《大學》呢,竟然被排在四書的第一位,號稱四書之首。其實,《大學》呢,它就是一個篇章而已,過去是屬於《小戴禮記》中的一篇,據傳是曾子所作。在北宋時,受到兩位儒學大師程顥和程頤的極大推崇,到南宋的時候,朱熹專門做了《大學章注》這本著作,《大學》的地位就被徹底擡高了,進而成爲了儒學經典中的經典。整部篇章一共不到1800字,分爲經和傳兩個部分。
這些年的國學很熱,大家聽說過很多耳熟能詳的語句都是來源於《大學》這個篇章裏,比如說,明明德、止於至善、物有本末,事有終始,還比如說,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等,在這個篇章裏呢,儒家的學者們總結歸納出所謂的三綱八目,一直作爲是中國人學以成人,修身齊家的經典綱領;意思是說,你要想成爲一個大人,一個君子,一個合格的出色的人,就必須要秉承和遵守的這部經典所繪製的方向和途徑。所以《大學》在中國的文化裏面,尤其是在儒家的文化裏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
如何讓中國人開悟?
現在社會上流行說開悟,那究竟怎麼開悟呢?每天去燒香磕頭,專心念經就能開悟嗎?未必,稀裏糊塗死去的人畢竟還是大多數。那到底什麼是開悟呢?開悟嘛,簡單地講就是活得明白不糊塗,活得簡單不復雜,就是清清楚楚和明明明白白。
在這個世界上誕生的每一種文化或宗教,它都是爲生活服務的,爲生活指引方向,爲生命解答疑問的。經典是每種文化中的核心部分,它代表了這個族羣,這個國家所擁有的核心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部分,它指導着這個民族如何去生活?如何去面對生死?比如說,西方世界的人們不管他是信仰東正教,基督教,猶太教,新教什麼的,基本教義都是來自於聖經的新約和舊約,接受這樣的經典的指導。你很難想象西方人脫離了聖經,他們的生活會怎麼樣?他們的世界會怎麼樣?因爲《聖經》就是他們生命的燈塔,幫助他們建立了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他們所有的文化,包括文化延伸出來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甚至是科學、政治、經濟等等,都和這樣的經典分不開。再比如伊斯蘭教,《古蘭經》一定是他們的最高的神聖的經典,《古蘭經》指導者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指導着規範着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解答着他們所有的生命疑惑,給他們生命中的各個層面提供答案。
那我們中國人呢?我們的生活難道就沒有什麼經典可以指導我們的嗎?難道我們的日子就是胡亂隨便地度過嗎?不是的。中國人的生活也是有這樣的經典來指導的,我們中國人也有自己的HOLLY BIBLE。有很多專家會把《大學》這個篇章作爲中國人的聖經,當然了更多的人會說《論語》是中國人的聖經,也有很多的人講《道德經》是中國人的聖經,所以,我們中國人不缺聖經,而且好像還不止一部,可是,你精通幾部呢?你信仰哪一部呢?關於究竟哪一部是中國人的聖經,這個我們就不去深究了,沒有定論。既然有專家學者把《大學》能夠作爲中國人的聖經來去看待,證明這個篇章確實是對中國人的生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如果我們能夠真正地把它讀通,讀懂了,或許,我們真的會有一種開悟的感覺。
這篇文章題目叫《〈大學〉之道讓中國人開悟》,那具體是怎麼開悟的?到底能不能開悟呢?在隨後的篇章裏,我會持續地跟大家來分享和探討,以求共同學習成長進步,能否開悟就看造化了。
下一講,我們要具體地講解和分享《大學》篇章的第一段落,據說把第一段落搞懂了,悟透了,人就能開悟了。究竟能否開悟?且聽下回分解!
圖源|網絡
希望大家轉發
歡迎大家關注
相关参考
1、一張塵封在牛津大學的地圖2008年,美國南喬治亞大學的歷史系教授羅伯特.班切勒訪問牛津大學時,在圖書館的某個角落里,發現了一張來自中國的全彩地圖。專業敏感的羅伯特一下子就察覺出這張地圖的珍貴,經過
1、一張塵封在牛津大學的地圖2008年,美國南喬治亞大學的歷史系教授羅伯特.班切勒訪問牛津大學時,在圖書館的某個角落里,發現了一張來自中國的全彩地圖。專業敏感的羅伯特一下子就察覺出這張地圖的珍貴,經過
在4月6日播出的《這就是中國》節目中,主講人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和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特邀研究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王紹光教授共同就「中國人的政道智慧」展開了主題演講與討論。,西方陷入重
在4月6日播出的《這就是中國》節目中,主講人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和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特邀研究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王紹光教授共同就「中國人的政道智慧」展開了主題演講與討論。,西方陷入重
中國人講「民以食爲天」,而「筷子」顯然在這件天大的事裏地位十分重要。在中國,筷子除了用來吃飯,還被廣泛應用於婚、喪、喜慶之中,古人甚至可以憑藉一雙筷子走遍天下。換句話說,透過一雙筷子,就能一窺中國博大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946年1月19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成立,舉世矚目的東京審判開始了。1946年5月16日,一個24歲剛剛大學畢業的年輕中國人抵達日本。他
眼下正處寒冬,火鍋,大概是這個時節消費者最喜歡點的一道菜,從考古中發現來分析,中國人吃火鍋確是有傳統的,早在兩三千年上古商周時期,已開始吃火鍋了。那麼,古代中國人怎麼吃火鍋,喜歡吃什麼火鍋?鼎是什麼?
眼下正處寒冬,火鍋,大概是這個時節消費者最喜歡點的一道菜,從考古中發現來分析,中國人吃火鍋確是有傳統的,早在兩三千年上古商周時期,已開始吃火鍋了。那麼,古代中國人怎麼吃火鍋,喜歡吃什麼火鍋?鼎是什麼?
魯迅曾在1934年創作的雜文里提到「中國的脊樑」,他形容那些人會埋頭苦幹,會為國為民犧牲自己利益,所以中國人從未失掉自信力。就在魯迅這篇文章發表出來的同一年,有個女孩從燕京大學物理系畢業了。女孩的名字
一羣外國人,在中國守墓五百多年,現已成地道中國人,傳承21代
山東德州一個不知名的小山村,埋葬着蘇祿國的一位國王,這是中國境內少有的埋葬着外國皇室的陵墓,也是唯一有外國皇室後裔守陵的墓地,幾百年的時間過去了,每年都會有使者從菲律賓不遠萬里前來祭拜,如今,蘇祿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