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總結的這些話,讓我們受用一生
Posted 中庸
篇首语:没有比知识更好的朋友,没有比病魔更坏的敌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人總結的這些話,讓我們受用一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人總結的這些話,讓我們受用一生
一、做一個知天命的人
“不知命,無以爲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論語》
曾有一種觀點,認爲天命是不存在的,是迷信,但其實,儒者心中的天命,是客觀存在並且可以主觀改變的。
天命包括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等,還有着人的道德責任、爲人的準則、人的出處窮通等豐富的含義。
人總是在一定的條件下生存,在一定的背景下寄託,在一定的憑藉中發展。而且,生而爲人,必須有所承擔,這樣的承擔,無從推卸,因爲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天命。
心語:知天命、知天意、知天道,也就是知道自己的歷史使命,即歷史使命感,從而順應既定的條件、背景和憑藉,乘勢而爲,百折不撓地向着命定的方向前行,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
二、調整心態,不過分求完美
“盡美矣,又盡善也”——《論語》
希望能完美的解決問題或事情,是人的一種正常心態,對此無需擔心。但,過度苛求完美,而不考慮自己的能力和實際情況,就屬於一種病態的完美主義心理。俗話說:金無足金、人無完人。因此,過分追求完美,豈不是庸人自擾?
如果做任何事情,都過度苛求完美,而不考慮自己的能力和實際情況,一旦不能達到,就鬱鬱寡歡、頻頻苛責自己或他人,就屬於一種病態的完美主義心理。
心語:要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以及客觀環境,制定合理的目標和計劃,注意追求的目標不要過高。
三、中庸處世,纔是人生大道
“中庸之爲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
中庸並不是不辨是非、不講原則、調和矛盾、一團和氣,或保守固執、不前不進、甘居中游,而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爲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是爲人處世的基本方法,也是實現“和諧”的基本途徑。
此外,中國的養生學受儒者學說的影響,也以中庸爲重要的指導原則。如喜、怒、憂、思、悲、恐、驚本來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動,然而七情過度,也會物極必反,導致疾病甚至暴亡。
心語:凡事皆有度,必須適可而止,急功近利,欲速則不達,超過一定限度就會適得其反。在快節奏的社會中,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態,合理安排工作、學習和休息,勞逸結合,學會放鬆,忙中偷閒,懂得休養生息,並不斷消除負面思想情緒,才能在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的同時保持身心的健康。
四、內聖外王以剛強
“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爲其所欲焉,以自爲方。”——《莊子》
“內聖外王”之道,後世學者無一例外將其歸於儒家的主要思想,但並非儒家首創。“內聖”就是自己的修養要高,那麼怎樣提高修養呢?就是以君子爲榜樣來要求自己。但是,僅僅提高內在的道德、修養是不夠的,還必須強調“外王”。“外王”就是所謂的“事功”,即不僅要有內心高明的修養,還要把它運用到現實的生活中去,並做出成績來。
心語:人首先應是培養自己的品德;然後還要“立言”,就是說你的話能夠讓大家從中受到啓發,受到教育;但只有立德、立言還不行,還要立功,就是要做出成績來。
點擊關注,學到更多
相关参考
如果要在中國評選一款國民飲品,毫無疑問,茶,是會以壓倒性票數勝出的。從古至今,從帝王到雅士再到平民,皆有好茶之人各自“不可一日無此君”今日,讓我們暫時將目光聚焦於歷代皇帝身上,如果他們成為茶師,各自的
實際上我們一起到三國,只記得美女就會想到很多人,比如說貂蟬,比如說張繼的妻子再比如說讓武聖關羽和曹操爭風吃醋的女子秦宜祿的妻子杜氏。還有江東的大小喬。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一位卻是和上面這些美女相比也絕
【七夕的這些習俗,你知道嗎?】明天,#七夕到了#!在古代,七夕時節各地會有不同的習俗,拜織女、穿針乞巧、染指甲……七夕還有哪些習俗?戳圖↓↓瞭解!
中國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人生經歷,對生活做出了總結,從而給後人留下了不少的寶貴經驗,幫助他們規避風險和錯誤,更好的獲得人生的發展機會。而在這些經驗雜談之中,便包括了一句話:“不
今年的春天似乎顯得格外寒冷,往年大街上早已花團錦簇的季節卻意外的下了一場大雪,甚至土地里早已冒出新芽的小草,都被迫縮了回去。雖然疫情讓我們暫時鬆了一口氣,但疫情的兄弟——流感,卻趁此刻悄悄在人群中蔓延
(蝸牛看西遊第3990期)文/蝸牛若是讓我們說出西遊裡面一個響噹噹的人物,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齊天大聖孫悟空,對於這個稱號他本人也是相當滿意的,所以每走到一個地方他都會把自己的這個稱號喊上一句。但是
神秘甘肃名将,受重伤,康熙亲自看望,留四个字,他一生受用不尽
潘育龙:一位随康熙西征的陇上名将康熙甘肃是生长名将的沃土,漫漫丝绸古道,滚滚黄河之滨,曾经成为无数名将的舞台。靖远城外,一处高坪之中,一通石牌坊之后,一堆黄土下,是一名将的最后归宿之地。这就是潘将军墓
美國當地時間周一,計算機科學家拉里·特斯勒(LarryTesler)去世了,享年74歲。拉里·特斯勒曾在蘋果工作了17年,擔任過蘋果的首席科學家。雖然他不像史蒂夫·喬布斯和比爾·蓋茨一樣家喻戶曉,但他
我國古代典籍是一份珍寶,在其中,古人留下許多智慧之語,在為人處事上,在人生中,這些哲理,在今天看來,依然受用。1.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譯文】自滿於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謙遜並感
朱元璋為何要處死七十多歲的李善長,看李善長做的這些事就知道了
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了明朝,朱元璋成為了明朝的開國皇帝。當然,朱元璋這個開國皇帝在後世的評價中,並不是特別好,主要是他濫殺無辜太多。在他晚年的時候,很多官員都被殺殺了,而且他對於貪官更是毫不手